这王铁见他面前这大谈监督他的这个活宝那也是哭笑不得,但这没有办法,自己请来的活菩萨那含着泪也要供奉下去。
但也正是因为这孙成祥一上来就说要监督他这个最高统帅,这也让王铁对他放心多了,别的先不谈,就以这活宝的胆魄那肯定是什么事情但敢管。
到时候定然会成为铁营的一把利剑,不过这把利剑是双刃的,既能够砍到铁营文武官员的身上,那也能够“砍”在王铁这个最高统帅的身上。
接下来这孙成祥与王铁、王经纬、赵胜他们几个详细商谈了一下这个监纪司的内部组织架构。
由于这铁营内部的文人以及像孙成祥这样的衙门中人,那都没有接触过大明朝的上层政治,都不清楚这大明朝的都察院内部结构是什么样子的,其监察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王铁上辈子那也只是一个打螺丝的普通人,虽然看过不少反腐倡廉的电视剧,但你要王铁从电视剧中的一些片段去搞清楚现代的监察机构那也是不可能的。
不过好在几个月前王铁就命赵胜和李岩他们这些文人,选拔监察官员的人选以及筹备组建铁营的监察机构。
虽然他们这些文人很难了解到当朝的都察院是怎么运转的,但好在中国有着无比庞大的历史资料库,可以从这些过往的历史中找到历朝历代监察机构的面貌。
为了搞清楚前代的监察机构是怎么回事,对此赵胜、李岩他们专门向王铁申请了几千两银子的活动经费,去山外的书院购买唐宋两代的历史文献。
因为这两个朝代离着当世最近,各自历史文献是最为丰富的,至于再往前的文献资料那就没有那么多了。
至于为什么不找元代的历史文献,主要是这蒙元王朝那就不是一个正常的朝代,元朝官员腐败那都是合法化的,其监察机构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参考价值。
他们几个文人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抱着这些书本讨论研究,那还就真的将这唐宋时期的御史台是怎么运转的给搞清楚了。
最后赵胜、李岩他们几个综合了唐宋两朝的御史台制度,再结合铁营这种义军政权的特殊性,为铁营制定了一个量身定做的监察制度。
首先是这铁营监察机构的级别问题,在唐宋时期御史台是与中书门下并驾齐驱的,并非是在宰相的领导之下开展工作。
而铁营的监纪司那自然也不能例外,自然是要跟铁营的中军司以及昨天商议成立的那个议事机构“聚义厅”,处于同一个级别。
在内部组织架构上面,赵胜他们主要还是参考的唐代制度,因为这宋代的职官虚衔化事官差遣化,太过于复杂繁琐看着让人头晕目眩不知道是干嘛的,所以只能照着唐代参考。
这唐代的御史台设御史大夫一人御史中丞若干,铁营的监纪司设总监官一人左右副总监两人。
这总监官就是王大帅请来的活爹孙成祥,至于这协助他办差的两个左右副总监,则是从铁营内部找的。
这左副总监那也不是别人,就是目前杨英右营挂统带衔的左部千总李义,这老李当年跟着王大帅一块上山当杆子的时候就已经三十五六岁了,是铁营高级军官中年纪最大的一个。
马上这右营要扩编为右协李义也即将成为实权营统,但营统这个职务可不比协统,协统这个级别已经告别了在一线抡刀砍人,基本上都是在后方司令部居中调度协调指挥。
而营统这个级别的高级军官,那正是需要在前线拼杀鼓舞士气的职位,而李义这么大的年纪不管是精力还是体力都已经严重的衰退,自然是不适合处于这么一个重要的职位上。
而老李对他的身体状况那也是心知肚明,为了避免那一天在战场被敌人击杀连累手下的弟兄们,在罗田的时候李义便向王铁申请过,希望到时候铁营建立政权能够从武职转为文职脱离一线。
对此王铁那肯定是非常赞同的,毕竟这空出来一个实权营统的职位王铁要是抢到手里那可是赚麻了。
本来当时王铁是想安排这李义进铁营的中枢机构,在下辖的某个肥缺要害油水重的部门任高级职务的,毕竟这又是老弟兄又主动交出兵权,那肯定是不能亏待了。
但这昨天晚上王铁思虑再三决定让李义来担任这个监纪司的左副总监。
其原因也很简单,这铁营从外面请来的总监官毫无根基威望,哪怕能力再强胆子再大,那也是很难监督这营中的一群虎狼的。
而这李义那可是跟王铁一块上山当杆子的老弟兄,在营中的资历比他深的就没有几个人,算得上是铁营的原始股东之一。
且老李又在右营当了这么多年的千总立下了不少功劳,可以说是实权千总中排名第一的人物,在营中颇为有些威望,哪怕是周兵、杨英这些人与老李也都非常客气。
再加上这李义为人也颇为正派少有不良嗜好和恶习,有他坐镇这监纪司充当定海神针,那这营中的一群牛鬼蛇神可就没人敢小瞧这个机构。
这右副总监则是现任骑兵营的监军王持节,今年非常的年轻才三十岁出头,那也算是铁营的老弟兄,是崇祯六年铁营在山西那一波裹挟读书人的行动中被弄进来的。
不过这家伙不是被裹挟的,而是生活没有着落活不下去主动前来申请加入的,其文化水平那也不高也就是上了三年的学堂仅会抄抄写写,但在当时对铁营来说属于不可多得的人才。
起初他是在前营的营部当文员书办,后来去年这前营扩编为协之后,这王持节便被派到骑兵营去当军师。
这能被王大帅任命为监纪司的右副总监,这人品和个人操守那肯定是过关的,没有吃喝嫖赌这些不良嗜好,在当了骑兵营的监军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手中有了权力也没有趁机搞贪腐。
...
唐代御史台下设有三个机构,分别是台院、殿院和察院,其中台院是负责办各类案件的,殿院是管文武百官的礼仪以及京城治安,察院就是监察地方官员与六部官员的,其派出到地方的监察御史与明代的巡按差不多。
铁营这种义军政权那自然是不会有监督官员礼仪的“殿院”,这一帮泥腿子也不懂什么礼数,整这些虚头巴脑的也就没有必要。
而这办案的“台院”那必须得要的,毕竟这可是监察机构的核心关键部门,铁营政权“台院”的名称则被改为监纪司调查曹,设参军一名属员若干。
这赵胜他们主要是参考的唐代制度,所以这最高机构下辖的二级部门都被称为“曹”,各“曹”主官按唐制名称为“参军”,这也正好符合铁营这种军事政权的特色。
这监纪司的调查参军是原宪兵部右司内卫部队甲哨的管哨刘锦,这刘锦那也是铁营的老弟兄,是当年在中部县跟着王铁他们一块参加起义的。
别看才是一个挂了把总衔的管哨,但是在营中那也是颇有凶名的,这么多年来在王大帅的指示下由王小靖带领办了不少营里的大案子。
那审讯手段比之官府衙门里浸淫此道多年的酷吏也不遑多让,落在他手上的官军俘虏和间谍,那就没有不开口说实话的。
王铁把他从内卫部队调走,为此那王小靖是非常的不情愿,毕竟这种优秀的审讯专家可没那么容易好找,义军中那估计也就闯营的刘宗敏在这方面比这刘锦技高一筹。
...
这监纪司除了这调查差之外还有一个“督查曹”,这个督查曹就相当于唐代御史台的察院,设左右两名参军。
左参军负责对铁营中枢机构也就是中军司及其下辖各部门工作的监督和审查,右参军则是负责对各总寨的工作进行监督审查。
至于这各协各营的监督审查工作则是由监军负责,其直接对王铁这个大帅负责,监纪司仅负责对行政机构的监察工作。
这两个参军有一个是铁营内部的人另一个则是从外面找的,铁营内部这个是后勤协账房的一个会计,任右参军监察地方各寨。
此人名叫田德贵是陕北人今年三十岁都不到,大概是在崇祯三年的时候铁营在府谷招募的,这家伙也没什么文化就上过两年私塾,因为在店铺里当过伙计会算账被王经纬调到账房当会计。
另一个负责监察中枢机构的左参军,则是英山县黑头狮向王铁推荐的,是他山寨里面的四当家负责执掌家法的。
此人名叫洪思仁,是英山县本地人,年纪比较大今年都已经四十岁了,为人也颇为正派没有不良嗜好,且人品不错经过王大帅的考验。
这监纪司的内设机构除了这两曹之外还设有三房,一个专门负责流转上下行公文的承发房,还有一个存放各类黑材料机密文件的档案房,以及接受各类举报材料的信函房。
这两曹归李义这个左副总监管,三房则是归王持节这个右副总监管,而孙成祥这个总监官则是主抓全面。
除了两曹三房这五个内设机构,监纪司还要在各总寨设立派出人员,这个派出人员就是各总寨的监寨官及其若干属员,归监督曹的右参军节制。
不过由于这监察机构的特殊性,这各总寨的监寨官是可以绕开监督曹直接越级向上面的三个总监,甚至是向王铁这个大帅直接汇报。
所以这督查曹那也只是一个协调机构,田福贵这个右参军的权力非常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