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上山打老虎额

首页 >> 明朝败家子 >> 明朝败家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天命靡常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天生就会跑大唐之我的叛逆期系统唐逗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明朝败家子 上山打老虎额 - 明朝败家子全文阅读 - 明朝败家子txt下载 - 明朝败家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712章 尊师重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赵三德,就是苏莱曼安置在大明的眼睛。

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对大明事务的看法,决定了苏莱曼对于大明的国策转向。

赵三德列举了某些大明新皇帝的作为,以及对于士人们的影响。

在奏疏的最后,赵三德又提笔书曰:大明坐拥中土,得天独厚,王道乐土,非奥斯曼可比,奥斯曼起于荒漠,若能入主中原,则吾皇则足以与三皇五帝相比,欲先取国,先取其心,待大明新皇帝人心尽丧,则为吾皇夺取中原之时。新皇帝好大喜功,观之有隋炀帝气象,修建铁路,徒费民力,与隋炀帝修运河一般,登基不久,就有吞噬爪哇之心,此与隋争高丽不谋而合,此败亡之道也。吾皇当敬儒士,修德养民,只待中原混乱,吊民伐罪,只在十年之间,即可大功告成。

他说的自信满满。

因为史书之中,就是这样写着的,朱厚照和隋炀帝可谓是一丘之貉。

写到‘修德’二字的时候,赵三德笔一颤,这二字,已经贯穿了他的所有思想,是他的至高理念,读的书越多,他越是对修德二字深信不疑。

待一封奏疏修毕,他命人快马加鞭送出,这才松了口气,这才悠然的命人斟茶来。

来了大明,他最爱喝的就是茶,这茶水滋味清爽,回味无穷,似有味,又似无味,若有似无,犹如谦逊君子,这似乎让他觉得,茶水,犹如自己。

修德之人,当如茶也。

“先生……”一个仆役进来。

赵三德喜欢让仆人们称呼自己为先生。

赵三德抱着茶水,只轻描淡写的看了仆人一眼,口里淡淡的道:“何事?”

仆人道:”再过一个时辰,北街的诗会要开始了。“

”啊……“赵三德叹息道:”我竟忘了,快,预备更衣。“

说罢,他迅速的站了起来。

京里的一群士人,再无科举之后,读八股的少了,可是诗社却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来。

诗词……似乎已经成为了他们最后的精神寄托了。

赵三德最喜欢这样的诗会,每日听到一首好诗,整个人便激动的忍不住战栗,在他看来,这诗词……简直就是上天赋予人类的礼物,那简洁的诗句之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寓意,令人不能自拔。

…………

方继藩每日都要入阁。

入阁之后,便如一个木桩子。

因为身边都是一群老人家,很多时候,实在无法沟通,且不说一群人和自己有着完全不同的思想,哪怕是这年龄的差距,这代沟也如天堑一般。

他负责批拟的,都是保定或者关于铁路的奏疏。

哪一些土地需要征用,各府各县如何妥协,都是方继藩的事。

此时,送来了一份奏疏,说是洛阳府知府拒绝铁路过境,这位知府大老爷,似乎有些不开窍,方继藩在票拟之中,也只是随意写下一个字……噢!

似乎……他并不在意有人反对铁路的修建。

只是,等到票拟送到了朱厚照那儿,又让朱厚照气了个半死。

在朱厚照看来,这样的父母官,理应罢黜,老方怎么可以如此轻慢呢?

就在他跺脚之际,方继藩那儿,却吩咐了王金元,将知府的奏疏,传到洛阳去。

又过了几日,快马送来了一份新的奏疏,也是洛阳的,只不过,上奏之人不是洛阳知府,而是洛阳府同知。

这份奏疏带着几分悲剧色彩,上头说,洛阳士民听闻铁路被知府拒绝,西山建业正在规划铁路的改道,将铁路绕行洛阳。

于是……士民愤慨,结果……围了知府衙门,也不知哪一些胆大包天的家伙,将知府揪了出来,一阵痛打,府中混乱不堪,知府被打的遍体鳞伤,连夜送去了西安,在西安的西山医学院西安分院里抢救,生死未卜。

方继藩依旧提笔票拟,依旧还是回复了一个字……噢!

不得不说,这个傻瓜,修铁路又不要你的银子。

铁路通了,首先得利的恰恰是本地的豪强,这些豪强,虽然失去了土地,可毕竟根深蒂固,总有办法能挣银子图利,若是连这个都断了,人家不找你拼命?

当然……奏疏最多的,还是寿宁侯和建昌伯送来的。

他们已抵达了兰州,沿途上,发现了许多的问题。

比如……地方上征用的劳力,有吃空额的现象。

还有……有几处线路的设计,有明显的浪费,完全可以进行修改。

除此之外……某些铁路段账目不清。

甚至有某些人,开始妄图在铁路的修建中图利。

这么大一笔投资,涉及到了这么多的人手和银子,方继藩其实从一开始就知道定是会损耗严重的,完全做到没有损耗,这几乎是天方夜谭,有人的地方,就会有贪心,可现在……

皇帝急着要修,许多地方都属于强行上马,不过也实在幸赖了,有了寿宁侯和建昌伯这两个积极份子后,方继藩居然异常的放心起来。

听说这两个家伙,现在还在研究蒸汽车的蒸汽动力系统,希望减少对燃料,来提升动力,换句话来说,他们想让车儿省油,啊,不,省煤。

看到寿宁侯关于节省燃料的奏疏,方继藩不禁感慨,两位国舅爷,当真是为了朝廷操碎了心啊。

这样的人才,打着灯笼都找不着了。

这一天,就这般票拟到了正午,方继藩已是有些困乏了,此时欧阳志却是带着食盒来了。

吏部离宫中不远,欧阳志在外为官,很是清廉,因此,在外为官时,雇不起厨子,居然自学了厨艺。

他现在虽是吏部尚书,却依旧节省,每日早起,先自己做了饭菜,提着食盒当值,正午清闲时,便可吃了。

大明百三十年,从未有过这样的吏部尚书,整个吏部上下没一个不佩服他的,以至于,这满京师,到了冰夏冬之际时,也没人敢给欧阳志送冰敬和炭敬。

现在恩师入了宫当值,欧阳志便一人做了两份饭菜,按时送来。

而王守仁这个时候,也会来,当然……这家伙只带了一张嘴,很是令方继藩嫌弃。

最终,欧阳志就只好做三份了。

每一次欧阳志出现,内阁内外之人,便忍不住侧目,啧啧,看看人家的门生。

欧阳志前脚一到,王守仁后脚便到了,三人随意落座。

欧阳志不善言辞,先取出食盒中的菜肴来,端到方继藩身前,用筷子挑了瘦肉,至于菜,也是多放一些嫩叶,送到恩师的盘子。其余的肥肉和菜梗,则自己和王守仁吃了。

方继藩拿起了筷子,王守仁和欧阳志方才开始吃。

这是一个沉闷的过程。

因为欧阳志本就无法沟通,方继藩觉得与他交流很累,便也只好默不作声。

至于王守仁,这家伙历来板着脸,本也不善言辞,索性大家都都默默的用心吃喝。

吃到一半,欧阳志便问:“恩师,食入口否?”

方继藩点点头。

欧阳志沉默片刻,道:”恩师明日想吃什么?“

方继藩歪着脑袋,认真的想了想:”近来想吃羊肉了,要兰州来的羊羔子最好,那儿的羊肉,鲜嫩,最好取羊排烧烤,多放一些花椒。“

欧阳志沉默一会儿,似乎记下了:”还有吗?“

”没有了!“

接下来,欧阳志沉默。

王守仁看了了欧阳志,便忍不住道:”我也想吃。”

欧阳志便掏出了纸和随身的炭笔来,有板有眼的记下,随即收起,又拿起筷子,继续啃他的菜帮子。

没一会,方继藩吃完了,摸了摸肚子,为人师表,少不得要说点什么:“伯安啊,为师不是说你,你的大师兄,平日节俭,薪俸也不高,你还天天蹭他饭菜,这样不好。”

别看王守仁瘦,饭量却大,这已是第三碗了,待他吃的肚子觉得有些撑了,方才点头,惭愧的道:“是,学生谨遵恩师的教诲。”

方继藩又感慨:“为师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弟子们都能回到京里来,为师吃饭的时候,你们都陪在为师的膝下,哎……可惜啊,你们的师兄弟们,都是大忙人,也不知他们在外头如何了。为师心里挂念的很。好啦,伯安,你别再吃啦。”

王守仁这才放下了饭碗,认真的看着方继藩。

方继藩道:“军中的事,现在如何?”

说到正事,王守仁是绝不含糊的,就一本正经的道:“现在最紧要的是扩编第一军,以第一军为骨干,此后……编列五军,年末时,兵部这里,将拟一份所需的钱粮,怕就怕户部哪里,又要扯皮。”

方继藩乐了:“不怕,有为师在,户部敢不给,为师去寻李公讲一讲道理,道理讲不通,为师拉着陛下卷了铺盖去李家,不走啦。他不敢不给的!”

王守仁松了口气,他似乎觉得这个办法很好,随即似乎想到了什么,又道:“还有一个难处。”

此时欧阳志已默默的泡了一盏茶,送到了方继藩的手上,方继藩抱着茶盏,不急着喝,闻了闻茶香,就道:“还有什么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有一个人生模拟器别叫我精灵之神,我只是科普主播铠甲:我从爆龙开始进化铠甲老婆你说实话,孩子到底是谁的?重生八零年:兵王的异能媳妇神医出狱,暴揍出轨老婆全家婚姻如麻仙门弃婿重生九五:校园女神棒棒哒!炼气五千年惊呆,陛下又跪在娘娘房门口了王爷,失踪的小郡主在乡下种田呢神医下山网游三国之问鼎诸神天字号保镖这次不当训练家了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天道都打不过他,你惹他干嘛全民:拥有无上天赋的我逐渐离谱异界:开局买下白毛兽耳娘
经典收藏挥鞭断流百越王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大秦反贼大汉奸臣开局教朱棣造反,被朱元璋偷听!黑铁时代三国之佣兵天下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谍战从特工开始抗战游击队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天幕:带三国英豪征服地球北朝奸佞初唐:开局告诉李二我是穿越者大明:开局直面朱元璋春秋:从荒野乞活到成为霸主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刺客信条:梦华录大明:我一定红透半边天的!
最近更新镇国世子爷大明英宗朱祁镇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山贼之谋定三国极品五世子废柴趣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我家有个电饭锅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从纨绔到拥兵千万!穿越古代无理造反三国凭实力截胡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
明朝败家子 上山打老虎额 - 明朝败家子txt下载 - 明朝败家子最新章节 - 明朝败家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