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以前跟左家联姻,外界肯定会说是下嫁,因为骆风棠位高权重,左家只是很有钱很有钱的商贾。
虽然左君墨是墨家传人,但是墨家早就没落了……
但如今不一样了,左锦陵考中探花,名扬天下,两个青梅竹马的孩子联姻,可谓是门当户对。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使左锦陵没有高中探花,只要骆无忧愿意,杨若晴和骆风棠依旧会欢欢喜喜跟左家结亲的。
因为他们找儿媳妇和女婿,从来不看对方的家世那些,只看当事人本身的品性,以及跟自家儿女是不是情投意合。
其他那些功名利禄,都是身外物。有,是锦上添花,没有,也无所谓的。
“老夫人,让他们年轻人去到一块儿玩,咱去喝茶,歇歇脚,您老这一路辛苦了!”
“不辛苦,能像今天这样的身份过来做客,是我从前梦里面出现的!”左老夫人说。
从左君墨时代,她就清楚儿子的心思,幻想着如果有天儿子能够心想事成,和晴儿在一起,那自己亲自过去长坪村拜访,不知道要高兴成什么样!
在儿子那一辈,自己的愿望落空了,没想到,到了孙子这一辈,孙子够争气,将骆家的掌上明珠给娶到了!
左老夫人高兴得合不拢嘴呢!
到了堂屋,就连老杨头和老孙头他们都纷纷起身过来跟左老夫人这里问好,并且还把主位让给左老夫人来坐。
左老夫人推辞了一番,毕竟她的年纪和辈分,都比老杨头还有老孙头要小,可是这两位老汉死活坚持着要她上座,左老夫人盛情难却,只能坐下。
自打左老夫人坐下后,杨若晴就哪都不去了,随时随地陪在堂屋,陪在左老夫人跟前。
而骆风棠则负责接待左君墨他们,另外又安排了其他人去安置左家带来的丰厚贺礼,以及招待左家的家仆们。
约莫过了一阵,杨若晴见左老夫人打了个呵欠,于是凑过来小声询问道:“老夫人,后院客房床榻现成的,我扶您过去躺一会儿?”
从左家庄到长坪村,隔着将近40里地,左家抵达长坪村的时候,折兑成后世的时间应该是北京时间上午9点左右。
而他们乘坐的交通工具是马车,如果是像左锦陵他们那样骑马奔驰,过来一趟大概用时一个时辰。
但是带着老夫人坐着马车过来,保底也得一个半时辰,再算上起床,洗漱,吃早饭这些事情在内……稳稳两个时辰。
两个时辰那就是4个小时,所以说左老夫人他们5点就要起床,而现在正处隆冬,早上6点,天都没有亮呢,何况5点?
那真的是点着灯笼,摸黑上路,早上气温又是最低的时候,所以对于左老夫人这样的老人家来说,着实辛苦了!
“无妨哦晴儿,我一点儿都不困,也不累。”左老夫人自然明白杨若晴的好意。
但是今日她是过来做客的,这还没有吃席,怎么能到了就倒头大睡?
不礼貌。
杨若晴看出了左老夫人的用意,也不强求,只道:“那待会吃过晌午的酒席,咱回来先补个午觉。”
左老夫人却道:“不用了,我可以在回去的马车上小眯一会儿……”
杨若晴笑了:“这可由不得您老了,这趟我们家请了戏班子来村里唱5天大戏,另外还叫了庆安郡的杂技班子来村里表演,白天是杂技,入夜是大戏,您老怎么着也得小住几日!”
左老夫人听到又是唱戏又是耍杂技的,神色间已经露出了意动。
人到上了年纪,骨子里那种喜欢看热闹的基因就被自然唤醒了,但是很快,她又克制住了。
“以后有机会再看吧,这趟没带换洗的衣裳……”
“老夫人您放心,奴婢给您带了好几套呢!”
这话不是杨若晴说的,而是站在左老夫人身后的贴身大丫鬟说的。
大丫鬟说完,还特地跟杨若晴目光对接了下,抿着嘴笑了。
左老夫人目光丈量着她们二人,须臾,慈爱一笑,松了口:“原来如此!罢了罢了,我不推辞!”
……
“平安,再往官道前端去接下,看看周家人是否过来了。”
当大丫鬟和蓉姑她们陪着左老夫人去了后院出恭,杨若晴抽空去到院子门口,望着官道那端,吩咐平安去前面接一下。
一大早,骆铁匠就独自赶车一辆骡车屁颠颠去了周家村接他的妹妹骆大娥,甚至都拒绝了兴旺和平安的陪同。
可到了现在,其他路远的亲戚朋友都到齐了,唯独骆铁匠和周家村的亲戚还不见踪影。
“怎么了?大伯和姑姑他们还是没有过来吗?”骆风棠也从院子里出来了,来到杨若晴身旁询问。
他口中的姑姑,自然也是指骆大娥。
另外一个老杨家这边姑姑是杨华梅,杨华梅的贺礼,昨日徐元明上昼就专门送来了骆家。
徐元明说了,今个他和杨华梅就先不来骆家了,到时候直接去镇上的天香楼等大家伙儿。
杨若晴他们自然是无异议,他们本就住在镇上,何况还有三个那么小的孩子,没有马车,先回村,坐一会儿再去镇上,着实是来回走弯路。
何况徐元明提前在上昼把礼送来,这也全了礼数,吃席的时候直接去酒楼没毛病!
所以骆风棠口中的姑姑,肯定就是骆大娥无疑了。
“我别的不担心,就是担心大伯一个人赶着骡车,不会出啥问题吧?”杨若晴低声说。
骆风棠眉头微微皱了下,但很快又舒展开了。
“不至于,大伯虽然年过六旬,但赶车这种事他还是驾轻就熟的。”
“何况,咱家的骡子都比较温和,通人性,不至于半路发癫。”
话虽如此说,骆风棠还是打了个响指。
吩咐一个侍卫:“沿这条官道去一趟周家村,沿途留意河滩,水渠,池塘……”
侍卫心领神会,转身疾风般离开。
……
一炷香的功夫后,侍卫先行回来了。
跟骆风棠这里耳语了两句后,骆风棠摆摆手,挥退侍卫。
他自己面色微微一沉,起身走向杨若晴,杨若晴此时正在给左老夫人她们续茶,骆风棠一个眼神示意,她就懂了。
将茶壶交给蓉姑她们,杨若晴面不改色来到了骆风棠这边,两人去到隔壁的小耳房里说话。
“……啥?临出门的时候,大娥姑姑突然犯病了?那是什么病啊?之前没有征兆吗?”
实话说,这个情况当真是杨若晴始料未及的。
按照侍卫回来禀告的情况是,他走到半路,追上了平安。
遇到平安的时候,平安身旁还有周旺以及两个孩子。
但也仅仅只有周旺一个人,不见骆大娥,也不见小环,更不见骆铁匠。
侍卫一问,才知道原本周家是准备一家人齐齐整整来长坪村吃酒席,甚至骆大娥还接受了骆铁匠的邀请,带上了几套换洗的衣裳,准备这趟来哥哥家好好的住几天,听戏,看杂技啥的。
可是就在上骡车的时候,骆大娥突然眼前一黑,整个人就瘫到了地上,眼睛翻白,口吐白沫,不省人事……
一家人慌了神,赶紧把她抱到床上去躺着,又请了村里大夫过来诊断。
一番折腾,人是醒过来了,可是却浑身乏力,别说出门走亲访友了,就连下地倒茶喝都爬不起来!
大夫也很困惑,不太清楚是啥症状,所以大夫建议他们最好把人带去县城医馆看看。
骆铁匠当即就拍板,要和周旺一块儿把骆大娥带去县城医馆诊断。
却被骆大娥拼死拼活的阻止了。
“大娥姑姑的意思是,今个是咱家办喜事,若是她那边大动干戈还拉着大伯一块儿去了县城医馆,有些晦气,所以她今个死活不愿意去县城医馆啊?”杨若晴复盘着侍卫带回来的信息。
“其实,我们根本不在意那些的,生病了去更好的地方就诊,这是应当的!”杨若晴接着又说,“就算是大伯陪着同去,我们也都完全理解啊,大娥姑姑这……哎!”
骆风棠抬手按在杨若晴肩膀:“既然醒了,那应该问题不大,稍后等周旺表哥过来,我们再好好问下。”
“嗯,暂且让大伯留在那边陪着姑姑也好。”杨若晴说。
不一会儿,平安和周旺父子几个也都到了骆家。
通过跟周旺一番询问,才得知骆大娥这个情况,并不是今天才突然出现的。
是前阵子就已经露出了迹象。
“今个这大喜的日子,原本是不该说的,可你们这么关心我娘,我为人子,若是刻意隐瞒,那也说不过去。“周旺喝了一口茶,神色间带着几分疲态。
“自打入冬,我娘就时常说她嗓子眼干疼。”
“起初我和小环都没当大事,毕竟我们家饮食那块喜辣,娘自己更是每顿饭都少不了一块红辣油豆腐乳。”
“以往嗓子疼的情况也有,通常吃点下火的东西就好了,所以这趟小环专门去买了一筐子大梨子回来,用冰糖给娘炖的吃。”
“吃了两天,嗓子好些了。”
“可是过了一阵,又开始疼,说吞咽东西都有点难受。”
“我们又给她炖冰糖雪梨,黄花菜炖肉炖梨,小环还给娘煮了黄连绿豆汤……”
“一番调理,嗓子又好些了。”
“这一回发疼是昨儿夜里,娘夜饭都没吃就上床睡觉,原本我和小环寻思着今个吃完酒席回来,带娘在镇上医馆开些清热解毒的药,结果没想到才刚出门,娘就晕过去了!”
王翠莲惊得捂住了嘴巴,然后又忧心忡忡的问周旺:“天哪,都晕过去了,怕不是上火哦?会不会是其他毛病啊?”
周旺有点茫然,但很快又摇头:“目前村里的大夫给娘把脉,倒是没说那方面的话。”
“没说就好!”王翠莲抚着心口又道,普通人在面对未知疾病的时候,那种惶恐,惴惴不安,甚至带些侥幸的心思,一览无余了。
“可是,这晕倒,终究叫人不能放心啊!”王翠莲又说。
周旺道:“大夫说,娘昨夜和今早都没吃早饭,可能是晕倒的主要原因。”
“哦……大夫这样说了?那应该就是了,我有时候不想吃饭,结果头也犯晕的,人还是得吃饭才行。”这下,王翠莲的担心又去了几分,反正,只要大夫说没事,还好,那就买个放心。
“表哥,不要太担心,等吃过酒席,我陪你一道过去看看姑姑啥情况。”骆风棠说。
周旺看了眼骆家这副热闹光景,一个个前来道贺的宾客都是喜气洋洋。
“不用了……”
“表哥,你就别推辞了,我和棠伢子过去看一眼,有啥能搭把手的我们也好帮一下,大家都放心。”
听到杨若晴都这样说了,周旺也没再坚持,今天来骆家吃喜酒,其他的话题,点到为止吧!
一切,等吃完酒席再说!
照理说,娘应该问题不大。
……
日上三竿,亲戚朋友们都到齐了,大家伙儿在逻辑爱坐了一会儿,然后杨若晴和骆风棠安排他们依次上车,前往镇上酒楼。
骆家的马车,骡车,驴车,以及左家带过来的马车,骡车,全都派上用场。
三丫头和菊儿他们过来的时候,自己也是带了马车的。
于是乎,这么多交通工具凑一块儿,亲戚朋友们一趟就带去了镇上酒楼……
今天的天香楼,大门口摆着一块非常显眼的告示牌:东家有喜,今日暂不接客!
虽然今日暂不接客,但是天香楼楼上楼下,不管是大厅,还是楼上的包间,全都爆满!
后院的几个大厨全部出动,每个人都拿出了自己压箱底的手段,东西南北各种美味佳肴都摆上了桌!
吃饱喝足,杨若晴在另外一间屋子里摆满了各种回礼,宾客们按家庭,每个家庭一份回礼。
这份回礼也是沉甸甸的,里面衣食住行的东西都有。
也就是说,今天原本是亲戚朋友们过来道贺送礼,但是,骆家高兴啊,在回礼这块,比亲戚朋友送来的礼还要重!
坚持一个原则,不让亲戚朋友在经济那块吃亏,一定让人家高高兴兴来,欢欢喜喜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