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瓦莱丽并没有直接回答盖文,而是露出了侧耳倾听的模样,明显是在与人远程交流。
仅过了半分钟,她便点头答应道:“可以。”
盖文微笑着回应道:“请前面带路吧,我也很好奇曾经的第一剑城现在究竟变成了什么模样?”
“请跟我来。”这名外务灵使行事风格十分务实,有种雷厉风行的味道,根本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转身向着大漩涡所在的方向飞去。
随同她一起前来的那两名灵能水族一左一右,落后盖文他们一段距离,形成了三角之势,明显有看押的味道。
这完全是一种形式,抛开盖文与卢比娜两名半神不谈,阿图罗灵主身上散发出来的灵能波动,也远不是对方所能比拟的,三个人捆在一起,是不是他的对手还是一个未知数呢?
在灵能的研究与运用上,他可属于千年老祖级别的。
灵能属于一种相对自我的力量,虽然年龄不代表这绝对力量(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些无法用常理来衡量的天才),但是在同等条件下,那些钻研灵能时间更长的,无疑更具有优势。
一边朝着大漩涡飞行,阿图罗灵主一边与盖文心念交流道:“阁下,我们这么做,未免太过冒险了一些,剑城灵塔的威力,你可是亲眼见过的,就算你是一名半神,在其面前也不是绝对安全的!”
他在做最后的尝试,避免盖文以身涉险。
“这个世界上,有一些风险是值得冒的。”盖文自然有着自己的理由,“对于这些灵能水族来说,最大的威胁并不是来自于我,而是维洪海域的沙华鱼人,他们胆敢伤害我,就等于是断了与此地沙华鱼人和谈的惟一可能性!”
盖文随后微微一顿,“而且我的发展神职已经不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与诸神的利益密切相关,想要动我,得问问诸神同不同意。”
他的言语中流露出了浓浓自信,因为这并非他单纯的自吹自擂,而是在不久前得到充分验证的。
以前请求诸神介入,还需要拿出实际性的利益。
而这一次是诸神不请自到,积极介入其中。
两者看起来好像一样,实际存在着本质区别。
这代表着他的利益捆绑计划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诸神守护的并非是他,而是他们自己的利益。
随着自己的发展脚步推进,这种情况必然会成为一种常态。
“看来是我多虑了!”阿图罗灵主并没有对盖文的这番话提出任何的质疑,因为他亲眼见过盖文召唤神力存在盟友,就像是喝水一样简单的场景。
他们现在生活的星空之城,与其说是盖文的神国,不如说是众神联合组成的复合神国。
在那里,诸位神只各司其职的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深刻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从枯燥无味到丰富多彩,发展速度有些超出他们的想象,称得上是日新月异。
若是对方真的只是抱着友好商谈的想法还好说,若是想用自己的主场优势,搞什么阴谋诡计?
他们会发现,自己请进来的是一具瘟神,会直接将他们的城市搅得天翻地覆。
就在两者交流的时间里,他们已经抵达了大漩涡,双方没有任何犹豫,直接一头扎了进去。
等到从另一头钻出来的时候,便已经置身在另一片水域中,只不过呈现头下脚上的状态。
这么说也不太正确,若是以漩涡自身作为参照物的话,他们依旧处于正常状态。
在接触到这道漩涡的第一刻,盖文就已经摸清楚了它的运行原理,这同样属于道路的一种,对其自然无所遁形。
本质与老龙龟背负的水元素传送门并无二致,利用的均是元素之间的紧密关系,当这些元素足够的纯粹、汇聚的力量足够强大的时候,便可以形成元素通道,直接无视空间限制,达到传送效果。
这种元素通道在大自然中远比想象中的要常见,比如那些超级风暴形成的漩涡,可以直通水元素位面,而风暴气眼则有可能直通气元素位面。
再比如那些活跃的火山岩浆池,通常能够直通火元素位面或者岩浆位面。
直通土元素位面的元素传送门,则是那些地底深处的幽暗隧道,只是两者都深入地下,同样都是漫长的、暗无天日的地底隧道,大部分人是没有办法辨别的——有时候地下隧道的物理距离会变长或者变短,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相对来说,这是最安全的元素传送门,其他的元素传送门都异常凶险,就拿盖文他们刚刚穿过的这个大漩涡来说,这可不是普通人能够涉足的。
不是说大漩涡自身水流的湍急,而是它连接的水元素位面,这是一个上下左右,都被无穷无尽水体包裹的世界,既没有大陆,也没有空气,甚至没有水底。
在这里,陆地生物不仅要考虑呼吸的问题,还需要考虑庞大的水压,若是误入水深区,庞大的水压,分分钟将你压扁。
这种水元素传送门凡人还有穿过的可能性,那些火元素传送门基本上就是凡人禁地了,进入的瞬间就会被烧成焦炭。
总而言之,这些元素通道并不是用来给人通行的,元素位面对于凡人来说,近乎生命的禁地,若是没有足够的职业能力,就算是进去了,也没有长时间在那里生存的能力。
元素通道是物质位面与内层位面进行元素交互的——这并不能简单的认为,物质位面的各种灾难是由内层位面引起的。
这种交互是相互的。
既有可能是内层位面的各种元素风暴,辐射影响到了物质位面。
也有可能是物质位面爆发自然灾难时,有一部分力量通过元素的方式宣泄到了内层位面,大幅度削弱了这些自然灾害的威力,从而减小对物质位面的破坏。
就算是物质位面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一种动态状态,不停的进行着元素交换,只是整体维持着一种相对稳定。
就像是星球的自转与公转,大部分时间,人是没有办法感知到的。
直到这种相对稳定失去了平衡,便是各种自然灾害爆发之时。
某种程度上讲,像地震、火山爆发、海啸一系列的自然灾害,未尝不是物质位面调整自身元素平衡一种有效方法。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将会造成大量的伤亡,但是相比起整个物质位面的崩坏,一些伤亡是能接受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明明有像大地之母裳提亚这样的大地守护神存在,为何依旧会发生地震,依旧会有火山喷发。
这也就是为什么诸神只能压制狂怒诸神,而没有办法彻底消灭他们。
因为他们的神职是物质位面维持稳定的、不可缺少的一环。
缺少了他们,物质位面反而容易走向全面崩坏。
这种认知并不是源自于眼前的元素漩涡,而是刚刚在西凡纳斯之眼与狂怒诸神爆发的全面冲突,产生的神力动荡,让盖文窥视到了更多的法则奥秘——这是物质位面的运行法则之一。
也正是这种认知,让他不得不调整对待狂怒诸神的态度与手段。
想要消灭他们是不可能的,但是压制与驯服,却是值得尝试的。
他们是物质位面的重要组成一环不假,不代表他们就可以胡作非为。
对于那些必须释放的元素力量,大地之母裳提亚与森林之父西凡纳斯要么就是默认,要么就是尽可能的引导守护,减少那些智慧生命的伤亡。
但是对于那些不必要的元素力量,他们可就不会坐视不理了,比如像先前雷霆之主塔洛斯想要再次在维洪海域来个天翻地覆,变大海为陆地的行为。
这种行为引起的灾难属于末日级别的,会引起半个费伦大陆的剧烈动荡。
简单来说,一个属于必须面对的自然灾害,一个属于神祸。
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但是神祸可以。
更准确说,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但是可以通过引导、梳理、分流、干预等一系列的人为手段,尽可能的对其进行压制,让一系列的灾害最小化。
费伦的狂怒诸神不仅没有站在凡人的一边,通过神力干预的方式,对于各种自然灾害进行管控,反而趁机兴风作浪,将自然灾害进一步的放大,有的时候甚至不是为了收集信仰,单纯的是为了放纵自身。
或者说,他们只是在遵从本心,遵从自己的神职罢了。
这同样也是凡人治理的一种失败,因为他们从来没想过人为战胜自然,也没有想过凭借自己的力量重塑自然,甚至是重塑狂怒诸神。
他们不敢想,不代表盖文不敢想。
他们不敢做,不代表盖文不敢做。
之所以交代这么多,是因为眼前这个大漩涡与雷霆之主塔洛斯息息相关。
先前已经说了,整个维洪海域中蕴藏着一股翻天覆地的力量,那是当初陆沉扎姆达斯帝国时遗留下来的,这股力量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封印,搅乱了这里的元素力量,同样也搅乱了这里的时空。
当这股力量再次被引动后,等于是在这个封印上破开了一道口子。
而这道口子则被头顶的这座水中城市精准的捕捉到了,利用自身强大的灵能,强行撕开了一道水元素通道。
那些灵能水族确实是在准备战争,只是他们看起来并不像是准备偷袭掠夺沙华鱼人,而是准备就地防御,主要任务是稳定这条水元素通道。
稳定这条水元素通道的方式,也充满了奇幻风格。
一只只体型巨大的泰坦螃蟹正在有序的穿过大漩涡,进入到维洪海域中。
乍一看,盖文还以为那些泰坦螃蟹是一种造型特殊的星质构装体,不仅因为这些泰坦螃蟹整身上洋溢着浓郁的星质力量,缠绕了一层无形力场,还因为他的腹部有一个巨大的机械舱盖。
但是仔细一看,这些拥有着一大一小,两对鳌钳的泰坦螃蟹,分明就是一个个活物,而且好像具有自己的灵智,穿过大漩涡后,就飞速的各个奔东西。
它们明显是带有自己任务的,进入指定的位置后,立刻将自己细长的蟹爪,深深的扎根在泥土中。
随后它蟹壳上面的灵能符文,一节节的亮了起来,这样的星质汇聚而来。
“灵能生物!这是他们用灵能技术改造的生物!”阿图罗灵主忍不住再次与盖文交流道,“它们不仅将这些生物变成了自己的战斗工具,甚至还将灵能塔技术移植到了上面,让它们变成了一座座移动的灵能塔。
这意味着他们可以随时随地的架设简易的灵能法阵。
不,他们这是在锚定物质位面,难道他们真的想要将这座城市传送回物质位面?”
同为灵能的使用者,他自然一眼看出了这些泰坦螃蟹的奥秘,这也进一步坐实了对方的身份。
对方的灵能技术侧重点与他们虽然不同,但是明显是同出一源。
若是将灵能技术比喻成语言发音的话,基础灵能符文就是文字。
前者或许会随着地域的不同而变化,后者即便是历经千年万载,其中蕴藏的含义也不会轻易变化。
“他们想要将这座城市传送回物质位面,只怕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们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了,也实在是太零碎了。”盖文对于这件事情却并不十分看好。
他们先前从大漩涡中看到的灵能城市只是冰山一角,其面积比星空之城只大不小,同时也要零碎的多——星空之城的主体面积超过二百多平方公里。
眼前这座灵能城市的主体造型与星空之城很相似,只是这里的灵能建筑普遍更高,也更加拥挤紧凑,将空间利用到了极致。
原因很简单,这里是无穷无尽的水域,根本没有那么多的陆地面积啊。
现有的城市就建造在一片形状不规则的山体岩石上,这块岩石就像是硬生生的从大地上撕裂出来的一样。
就像大树被狂风硬生生的吹倒后,从大地中带下来的泥土——这座剑城就是那棵大树。
而这座城市的四面八方,又存在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水中浮岛,被粗长的星质管道所连接,就像巨大的卫星一样,拱卫在这座城市的周围。
虽然建筑风格一样,但是明显看得出来,这些卫星浮岛,很多都属于后天锚定的,属于增建的。
在这种环境中是没有上下、前后、左右之分的,因为四面八方看起来一样,包括重力光照。
在水元素位面重力与光照虽然并不完全恒定的,但是它的区分方式并非常规意义上的地理位置,而是按照水域划分的,物质位面的很多物理法则在这里是失效的。
目前来看,这片水域的光照与维洪海域很相似,属于浅海区域。
以这座城市作为参照物的话,就有了上下之分。
原本有建筑的那一面,自然是上面,属于大地的那一面,这就是下面了。
盖文他们穿过来的大漩涡这就位于城市的上空,呈倒立旋转,漩涡口朝着城市。
所以,相对于灵能城市来说,他们是头下脚上的钻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