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鹿

赵子曰

首页 >> 即鹿 >> 即鹿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大明当暴君天命唯汉无敌天下内御天邪神宗明天下军事承包商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大秦有盛世我在大秦斩仙神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
即鹿 赵子曰 - 即鹿全文阅读 - 即鹿txt下载 - 即鹿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十四章 择将选麴爽 投书谒蒲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自令狐奉薨至今,已有一两年,检点这期间,莘迩着实做了不少的事。

首先,他靠着左氏、令狐乐及与他同为寓士的孙衍、羊髦、唐艾、黄荣、羊馥等人的政治支持和出谋划策,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改革,通过改革,获得了大量寓士、寒士的拥护。

其次,与麴家结成了盟友的关系,并建立起了自己的军事基础。

再次,把很久以来都是陇州阀族代表的宋家逐出了朝堂。

最后,设立了“录三府事”这个新职,初步结束了定西“政出多门”的局面。

如今,莘迩在朝野的政治名声,早不复初入王城时的那般低微了,不仅“重臣”的地位相对稳定,而且威望也大致可与他“顾命大臣”的身份匹配了。

然正如孟朗的分析与推断,人生如逆水行舟,政治更是如此,不进则退,越是地位相对稳固,莘迩现在就越有危机感,就越是深切地感觉到,他的实力还远远不够,实际上,当宋家失势之时,莘迩的目光就已经从国内,开始投向了国外,急切地寻找新的建立功名的机会。

而下,机会来了。

唐艾的建议,正对莘迩的下怀。

尽管正中下怀,莘迩却说道:“先王在时,我朝就尝趁虏秦内乱,攻打过冉兴。孟朗,人杰也,他不会考虑不到,如果虏秦与姚国发生战事,我朝或会趁隙再次进攻冉兴。

“今屯陇西、南安两郡,与麴球对垒者,是蒲茂的庶兄蒲獾孙。蒲獾孙,也算是虏秦的名将了,昔屡从蒲长生讨击其国内的叛乱,无不克胜。论及在虏秦军中的名气,此人尚胜过蒲茂。蒲茂弑主以后,说他假惺惺也好,说他贪慕虚名也罢,还曾把伪秦的国主之位让给过蒲獾孙。

“蒲獾孙已是强将,孟朗如再有防备,纵是虏秦与姚国开战,冉兴,怕是也不好取吧?”

唐艾洒然一笑,晃着羽扇,说道:“明公,恕艾直言,你顾虑的不是蒲獾孙,也不是孟朗,应该是还没有想好,若是进取冉兴,该择何人为我军主将吧?”

堂上除了唐艾,还有羊髦、羊馥、黄荣和张龟。

莘迩不失礼貌地哈哈一笑,冲着唐艾翘起大拇指,顾对羊髦等人说道:“知我者,千里也!”虚心下问,询问唐艾,说道,“千里,卿以为,若出兵冉兴,我该举何人为将为好?”

“上策自是明公亲自统兵,唯是朝局刚经过变动,明公眼下暂不宜轻率离朝。艾以为,任中尉麴爽为此战之主将,当是可也。”

“麴爽?”

“是。”

莘迩沉吟问道:“麴兰如何?”

唐艾此前一直都仕於军中,现在督府,又是职掌全国的兵事,对定西军中诸将的能力很清楚。

他干脆地回答莘迩,说道:“不行。”

莘迩问道:“为何?”

唐艾答道:“远的不说,只说麴兰援救赵宴荔一战,就可从中看出,麴兰的用兵,谨慎是有的,果敢与计谋则短缺。用之守土,绰绰有余;用以开疆,才能不足。”

“麴球呢?”

“麴球豁达有大略,善抚兵卒,能得将士效死。单言其能,固是足矣,而球资历略浅,今亦不过一护军而已,却是不能为军主将。可任他以偏裨之职。”

定西国的战将不少,能够独当一面的将帅本就不多,放到莘迩帐下,更是缺乏。

西域长史索恭,胆雄有谋,颇有将帅之才;镇守西海郡的北宫越常年与柔然作战,也可算是半个,但他二人,一个远在西域,一个镇戍北疆,一时都不能调来。

於是,这就造成了在莘迩不宜离开王城的情况下,可供他任用的此战主将,就只能从他的盟友麴家里边挑人。也因此,唐艾与莘迩提到的几个名字,无一不是麴家的子弟。

却是说了,麴家虽为盟友,到底不是莘迩的手下,若用麴家的人作主将,莘迩还能够经由此战而博得更高的军功名望么?会不会反使麴家的名望高过於他了?

也是无妨。

一来,攻冉此战如果能够打响,能够打赢,那么莘迩就是此战的筹划者和组织者,前线的将士立功再多,也只是鹰犬而已,无法与他相比;二来,虽是不得不择麴家的人为主将,但莘迩却可以派嫡系的部将参战,这样,也就完全可以把前线之功亦分些到手。

是以,并不妨碍他“获取更高军功”的目标。

麴兰和麴球被唐艾淘汰,莘迩说道:“这么说来,非得是麴中尉不成了!”

“正是。”

莘迩迟疑多时,说道:“只不知麴中尉愿不愿意做这个主将?”

堂中一人应道:“他肯定愿意!”

莘迩看去,说话的人是羊髦,问道:“士道为何如此肯定?”

羊髦笑道:“明公,髦敢请问之,明公之所以拿不准麴中尉会否愿意做这个主将,是不是因为明公担心麴中尉,不愿意在这个时候离开朝廷?”

宋家在定西朝中的势力盘根错节,把控着朝中的许多职位,现下宋家倒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宋家把控的那些职位该怎么分?这是一块大蛋糕。泛宽、麴爽,包括陈荪、张浑,甚至孙衍等,无不虎视眈眈,都想分一块肉。唐艾说莘迩眼下不宜离朝,原因就在於此。

莘迩不宜离朝,那么作为麴家在王城朝廷首要象征的麴爽,他会甘愿离朝么?

莘迩点头说道:“是啊。”

“髦窃以为,明公无须过虑。”

莘迩说道:“士道,卿有何高见?我敢闻其详。”

“要能把冉兴打下,为我朝拓土数百里,则非县侯之封,无以表功。前年,泛公奏请朝中,拜明公与麴中尉为侯,明公辞让,而麴中尉欣然受之。当时麴中尉所受的,不过是个亭侯罢了,何能与县侯相比?以此度之,只要明公奏举麴中尉为将,麴中尉定不会辞!”

黄荣接口说道:“不可!”

众人齐齐看向他。

莘迩问道:“什么不可?”

黄荣说道:“不可直接举荐麴中尉!”

“哦?”

黄荣拈着胡须,面色深沉地说道:“羊参军所言虽然不错,麴中尉确是热衷功名,但又诚如明公所言,坐镇虏秦西界、冉兴北邻的蒲獾孙,乃虏秦之名将也,如果再加上孟朗已有戒备,攻打冉兴一战,胜负委实难说;若是必胜之战,麴中尉当不会辞,胜负两可,他可就不一定会愿意离都了。……曹领军久存领兵出战之意,明公可先举荐曹领军。”

莘迩怔了下,心道:“曹斐?”

曹斐是个沙场宿将,刚当上中领军的时候,权高位重,滋味倒还不错,时间一长,整年整年地待在王城,未免闲极无聊,他的确是早就想带兵出去打仗了。特别是在看到莘迩西域一战后,缴获到了那么多的金银珠宝,他眼热之余,求战於外的心思,亦由之而愈是一日烈过一日。底下里,他已经对莘迩说过多次,若是再有打仗的机会,希望莘迩能够举荐於他。

但是莘迩了解曹斐的脾性。

贪财、短视之类且不说,最关键的是,曹斐缺乏坚韧的品德,在猪野泽时,他时常会因为挫折而心灰意冷,莘迩对此的印象,十分深刻。这个缺点,就决定了他当不成主将。

黄荣胸有成竹地说道:“荣料麴中尉闻明公举荐曹领军的上书以后,十之八九,他就会主动请缨。与其直接举荐,而可能会被麴中尉拒绝;何如先举曹领军,促其相争?到的那时,明公顺水推舟,再举荐麴中尉为将,不仅可达成本意,而且还能得到他的感谢。”

莘迩明白了黄荣的意思,心道:“这叫一个小猪不吃饭,两个小猪抢着吃。”

琢磨了片刻,他想道,“麴爽知我与曹斐的关系,见我举荐曹斐为将,很有可能就会误以为,这是我在给曹斐立功的良机;兼以陇东素为麴家的地盘,他定亦不愿见被曹斐与我染指。两下结合,不能说他十之八九会主动请缨,六七成的把握还是有的。”

思及此,莘迩看了一眼黄荣,想道,“景桓对人心的把握,强过我,也强过士道!”

不知怎的,他想起了前世看过的一些历史故事,如曹操杀杨修之类,又想道,“曹操杀杨修,虽是有别的缘由,并非是因为杨修往往能够猜中他的心意,但世人的附会也有道理。像景桓这样的臣下,若换个庸人做他的主君,又岂会不使主君忌惮?”

设身处地的想了想如是令狐奉,会怎么对待献上此策的黄荣?莘迩绕有深意地再次看了黄荣一眼,摸着短髭,心道,“好在你黄景桓,碰到的主公是我!”

光明正大的计谋,不会令人害怕;只有对人心的把握,才会使人畏惧。

莘迩笑道:“景桓此策,高明计也!”心道,“景桓说的不差,冉兴,是一定要打的,可这场仗,能不能打赢?也确实是五五之数。我没有必胜的把握。”

政事、用人,是羊髦、黄荣的特长;运筹帷幄,战前庙算,还是得借重唐艾。

莘迩把目光投向了唐艾。

……

出了谷阴中城,一路向东南,渡过黄河,入蒲秦境,经过陇东郡、安定郡、北地郡、冯翊郡,行千余里,是位处在河东郡西南边的洛州。

此地的主官现为蒲长生之弟,即孟朗念念不忘的那位洛州刺史、魏公蒲英。

刺史府外,一个二十三四岁的披发羌人,投书求见蒲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不正经宗门之说好的一起无情道呢月明南天天下无双港综:暴造金钱帝国,给佳欣送崽太古圣尊末世来临:开局强化蜡烛对抗诡异清末:新秩序无敌仙帝重生都市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手握十大空间,神医狂妃可逆天代号修罗最新章节灭世魔帝名剑英雄传明镜暗不治张起灵!回头!我叫科莱尼仕途重任我和22岁美女老总修仙女配没出路?我靠种田求长生邪凰狂妃:魔尊,蚀骨绝宠!
经典收藏锦衣黑明开局替刘邦赴鸿门宴双枪皇帝晚唐:归义天下三国之佣兵天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英雌开局教朱棣造反,被朱元璋偷听!大明:开局直面朱元璋戒爱此妖:蛇王,别咬我大清疆臣。幕府将军本纪三国:开局向曹操剧透赤壁之战穿越异世娶到美娇娘长安之上东汉问鼎天幕放映:在二战前,放二战历史锦衣行之吕敏传烽火淞沪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
最近更新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三藏还俗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冰临谷大乾风云起苍穹铜镜约高门庶子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衣冠谋冢史上最强县令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玉符传奇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道藏辑要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即鹿 赵子曰 - 即鹿txt下载 - 即鹿最新章节 - 即鹿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