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特兰国王正专注浏览着赫尔德兰王国递交的信函,那是关于赫尔德兰国王约翰出访米特兰的正式文书。
信函措辞严谨,条理清晰,将赫尔德兰方面计划出席的各项活动、精确到时辰的时间安排以及从边境至首都的完整行进路线都一一列明,甚至连沿途的礼仪规格与随行人员的接待细节都考虑得十分周全,看得出来赫尔德兰王室对此行极为重视。
通读一遍后,米特兰国王却陷入了沉思。按照常规的邦交出访流程,约翰的行程理应集中在米特兰首都温达姆,与他进行君主会面,共同出席王宫晚宴、卫队检阅、经贸洽谈等一系列官方活动,这些内容在信函中均有详细规划,并无任何不妥。
但令他感到反常的是,信函末尾额外注明了一项行程——约翰在结束温达姆的活动后,将前往米特兰的西南总督领。
这个提议让米特兰国王心中泛起了疑虑。
他早有猜测,约翰即便已离任西南总督这个职位,但对于原来管控的总督领,或许仍保有一定的隐性控制力。
毕竟十年前领约翰还是西南总督时,在当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同时也安插了一些自己人。
只是碍于两方面的原因,他一直没有展开详细调查。
一来,米特兰与尤达帝国的百年战争正处于关键阶段,东线战场的兵源补给、战略部署已然耗尽了他大部分精力,实在无力分心顾及后方的细微异动。
二来,为了维持与赫尔德兰王国的友好关系,避免落下“猜忌邻邦”的口实,破坏两国间脆弱的平衡,他也只能对这种潜在的影响力选择暂时容忍。
更重要的是,约翰离任后的这十年间,西南总督领始终保持着难得的安稳。
既没有爆发过任何形式的叛乱,甚至连小规模的流民骚乱都未曾出现,当地的农业生产稳步推进,商业贸易秩序井然,每年的税收更是分文不少,准时足额地解送王宫国库,成为米特兰后方最可靠的物资供应地。
对于一个深陷战争泥潭的王国而言,这样一个稳固的大后方堪称天赐助力,他实在没有理由因为几句捕风捉影的猜测,就贸然搅动当地的政治格局,万一引发动荡,导致前线补给线断裂,后果不堪设想。
可这次约翰主动提出要前往西南总督领,却像一记警钟,猛然敲醒了米特兰国王。
一个外国君主,为何要在出访期间特意前往一片不属于自己国家的领土?
是单纯的故地重游,还是想借着“视察”的名义,重新联络旧部、巩固势力,甚至暗中布局?
种种猜测在他脑海中盘旋,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片被自己忽视已久的土地。
他意识到,无论约翰的真实目的是什么,西南总督领的战略重要性都远超他之前的估量,从这一刻起,他必须拿出足够的重视,牢牢把控住这个地方。
按照前线传回的战报,米特兰军队已完成对罗纳城的包围,攻城准备工作即将就绪,不出一个月便可发起总攻。
只要攻克罗纳城,整个罗纳领的收复便只是时间问题。
罗纳领是尤达王国的东部屏障,拿下这里,就等于撕开了尤达的防线。
而收复罗纳领之后,下一步便是直指多尔多雷领,那是尤达占据米特兰王国的核心据点,也是这场百年战争的决胜之地。
只要打下多尔多雷领,米特兰就能彻底扭转战局,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正式宣告胜利,届时整个大陆的政治格局都将为之改写。
但米特兰国王心里十分清楚,攻克多尔多雷领绝非易事,尤其是多尔多雷堡,那座城池远非普通的要塞城市可比。
它的防御规模几乎与米特兰首都温达姆不相上下,城头上密布着各种先进的守城器械,投石机、床弩一应俱全,更令人忌惮的是,那里还配备了数量众多的重型火炮,足以对攻城军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想要拿下这样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没有充足的火炮支援是绝无可能的。
可现实的难题摆在眼前,由于三年前那场席卷整个大陆的大瘟疫,再加上后续的饥荒与流民动乱,米特兰原本的家众多火炮工坊遭受了灭顶之灾,如今只剩下几家勉强维持运转,产能大打折扣,根本无法满足大规模攻城战的需求。
而其中一个就位于西南总督领的首府蒙德马桑,由于约翰的治理,当地仍保留着部分完好的生产设备和一批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只是因为缺乏资金与政策支持,工坊规模一直未能恢复。
此前,宫廷曾提交过一份新政提案,计划对蒙德马桑的火炮工坊进行扩建升级,恢复并提升火炮产能,只是因为当时前线战事吃紧,财政预算优先倾斜于军队补给,此事才被暂时搁置。
“或许,是时候重启这个计划了。”
米特兰国王暗自思忖。
但他随即又意识到,仅凭米特兰一己之力,想要快速完成工坊扩建、提升产能,恐怕还存在不少困难。
瘟疫过后,熟练工人短缺的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部分核心制造技术也因工匠流失而濒临失传,想要在短时间内攻克这些难题,并非易事。
当然,还有另一个可能,那就是与赫尔德兰合作办厂。
米特兰有着充足的资金、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而赫尔德兰则拥有精湛的火炮制造技术和大量经验丰富的工匠,两国各取所长,正好可以互补。
若是能够达成合作,米特兰负责出资、出地、提供矿产等原材料,赫尔德兰负责派遣工匠、传授技术,共同在蒙德马桑扩建火炮工坊,不仅能快速提升火炮、炮弹和火药的产量,为攻打多尔多雷堡做好充足准备,还能借此进一步巩固两国的友好关系,可谓一举两得。
想到这里,米特兰国王心中的疑虑彻底消散。
约翰想要前往西南总督领也好,这反而给了他一个绝佳的契机,既可以借此试探约翰的真实意图,又能顺势推动两国的军工合作。
他不再犹豫,当即决定同意约翰信函中提出的全部行程安排。
随后,他立刻传召书记官小霍斯,命令道:
“即刻草拟一封回信给赫尔德兰国王约翰,明确告知我国完全同意他提出的各项出访行程,欢迎他届时到访。”
待小霍斯领命准备退下时,他又补充道:
“另外,通知内阁及宫廷大臣们,明日辰时在政务厅召开紧急会议,专门商讨赫尔德兰国王出访的各项筹备事宜,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
半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赫尔德兰国王约翰正坐在王宫的书房内处理政务,内侍忽然呈上一封来自米特兰的信函,正是米特兰驻赫尔明根大使刚刚递交的回信。
约翰放下手中的文书,接过信函,心中略感意外:
“这么快就有回信了。”
他拆开信函,仔细浏览了一遍。
信中措辞热情而得体,明确表示米特兰王国完全同意他之前提出的所有出访行程,并对他的到访表达了热烈的欢迎。
除此之外,米特兰方面还在信中追加了几项行程安排,约翰逐一审视,发现新增的行程大多是关于火药武器购买以及合作办厂的专题会议。
看到这些新增内容,约翰并不感意外。
当然这些涉及具体利益的商务洽谈,本就是两国大臣们需要详细商讨的事务,繁琐且复杂,无需君主亲自介入。
而信中提及的有关两国君主的会议,果然不出他所料,依旧是那些讨论两国传统友谊、加强邦交合作之类的场面话,无非是为了维护表面的和平与友好,真正的核心利益博弈,终究还是要落在大臣们的谈判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