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

看快前面

首页 >> 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 >> 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密战桐城大明:黄袍加身,你们可害苦了朕带着皇帝到处溜达世子请叛逆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北隋军神大秦:先生别担心,朕不是皇帝!完了,我是吴三桂的私生子!
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 看快前面 - 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全文阅读 - 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txt下载 - 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7章 稳定旱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只是打了片刻,便听到有人大喊:“巡检队的人过来了。”

这一声喊,顿时吓得两边村民分开,原本打的极凶的双方,此时只敢大眼瞪小眼的看着对方。

很快,十几骑兵向这边赶来,这是由铁甲骑兵组成的巡检队,大概每个县有一百骑,关中三四十个州县分部五千骑,由当地州县供养着。

主要负责镇压反叛的乡绅,乡绅在乡里都是颇有威望的人,现在被巡检剿灭镇压了,底下的老百姓自然是畏之如虎。

十几骑铁甲手拿连枷,也没做什么,就是目光冰冷的看着打架的双方就吓的两群人连连后退。

这时又有两个人急步的走了过来,这是两里各自的乡长,这两里刚好就是两个乡的交界处。

两个乡长过来各自找里长了解情况后,便走到一起低声交谈起来。

“这些人估计是唐村那乡绅鼓噪过来的,唐村有一半多的地就是这家伙的,”其中一个高个乡长低声说着。

“孝弟里也有不少田被这家伙占了,这估计是想将两口耕地用水的井都给占了。”另外一个矮个乡长笑着道

“随便搞个由头把这家给搞掉吧,正好最近缺粮食”高个乡长笑了起来。

远处两伙村民都是看到两边的乡长一直在笑,心里都不禁在打鼓,也不知道最后怎么判定。

华州下的这些乡中的里,虽说只是一百一十户一里,但有些里已经发展到两百多户了一千多人了。

一户十几二十亩的耕地,那么一个里管理的耕地最少也有四十多顷,多的甚至有六七十顷,这水井自然谁也不会让着。

“好了,都散了吧,最多六日还会加盖水井的,如果谁再闹事,水井就别想了。今日闹事罚每里上缴一百枚鸡蛋”高个乡长高声说道。

两里的人听到要加盖水井都是笑了起来,不过听到要罚一百枚鸡蛋时,脸色马上拉垮下来。

“明明是唐村先闹的事,凭什么我们也要罚。”

“就是,唐村里的人不闹我们会聚集过来,我们孝弟里最本分了。”

孝弟里慢慢就有人表示不满,明明就是对面先闹事的。

乡长也不理会孝弟里的埋怨,而是让巡检司的人驱散两边聚拢的村民。

现在的乡长也不怕这些人闹事,一闹事就罚物资,罚多了这些以后做事就知道第一时间找乡长,而不是直接斗殴起来。

至于对错?在位者可不在乎这个。

不管如何处理总会有人有怨气的,这还不如各打五十大棒,趁机收点物资上来,同时让这些人长记性,斗殴是不好的。

很快,两伙人都是被驱散,各自也忙活农活去了,两里的人还要从村里运水到田里灌溉,都很忙的。

两个乡长也一起离开了田间,他们每人手下管着六个里一千多户,将近上万人,各种琐碎事情都要他们处理,每天都是忙的脚不离地。

八月初。

同州,华州的旱灾总算稳定下来,最后四千顷的耕地全部改种了玉米。

玉米生长周期是三个月,大概会和小麦一同收割。

这次的旱灾算是有惊无险的渡过了,不过损失也是让韩昔好一阵的心疼,稻田可是能一亩产粮二到三石的。

在关中如果有条件,官府都会推行种稻田,因为稻田大米产量比麦子高多了。

所以两千顷的稻田是可以产出五六十万石大米的,加上其他的一些零碎,这次旱灾最少损失了八十多万石粮食。

这如何不让韩昔心痛。

为此,韩昔奋发图强,决定用两个月的时间在关中各里都打造两个稻田水井。

不过可惜,韩昔忙活两个月,也只完成了一成而已。

毕竟整个关中一千三百多个乡里,要想完成这项工程,就算韩昔开加速估计也要一二年的时间。

所以,韩昔决定休息三个月,等秋收后再肝。

此时韩昔一身素服巡视着麦田,天启皇帝死的消息已是昭告天下了,皇帝出殡期间都要穿素服。

不过对韩昔影响不大。

此时不少寨民都是拿着木棍不断的驱赶着落在麦田的麻雀,现在的麦子都已经抽穗,长势喜人。

如此自然吸引很多鸟兽过来,其中野猪和麻雀最多,到夜间也总是能听到狼叫声。

“今年估计是要大丰收。”

看着麦田密密麻麻的抽穗,老农都是满脸的笑容。

“哎!虽然是丰收,可是参将老爷这租子收的也太高了。”另一老农则是满脸愁容的说道。

“不高了,听说参将老爷会帮我们将那些税钱交掉,而且已经帮我们落户葭州。”其中一个矮个老农笑着说道。

“我也听说过这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众人都是低声的议论着,要知道现在税赋多达十几种,其中大头就是辽饷。

至于剿饷,练饷暂时还没出来。

这些税赋加起来,十亩下等田一户人一年要交将近一两银子,这还只是下等田的税赋,要是上等田那就要多交一倍多。

按照一条鞭法,交银子,一两银子也还能交的起,毕竟葭州粮食价格常年在三钱银一斗,也就是三四斗粮食的价格。

可问题他们官商坏的很,缴粮食时粮食价格就是一钱银一斗。

原本三四斗的赋税,瞬间变成一石。

葭州下等田正常年景亩产是五斗以上,十亩也只是五石。

如果是佃农,那么一石交给地主做租钱,一石要交官府赋税,一石留做种粮,那十亩地只能剩下两石。

一户九口之家一年要吃十五六石粮食,那要种下等田七八十亩地才勉强保证温饱。

但一户人怎么可能种的了七八十亩地,没有牛,一户人最多种三十亩地已是极限。

这也是为什么一户农家劳苦一年反而欠了官府三四两银子。

所以那些下等田百姓宁愿抛荒卖掉也不去种。

不过如果韩昔统一交税的话,那只需要象征性交一点便好,明朝不算那些杂七杂八的税赋,收税还是蛮低的。

七百顷土地,韩昔交税可能只需五百多两便行,放佃户手上,那可能就要交七千多两。

这七千多两到朝廷手上的可能只有七百两吧。

一州县的耕地大概在三千顷到五千顷,一个县的税收估摸在三千多两到四千多两。

明朝州县估计在一千五百左右,一年也就能收个六七百万两吧!

剩下的六千多万两,都藏富于民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官场:问鼎权力巅峰入地眼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绝世医帝冰河末世:我有一座超级农场终极一班之神谕大乾长生穿梭古今:原来古代如此有趣!诸天:从斗罗开始落墨开局修为狂飙,我的境界无上限重生后我养了五个权臣婚姻如麻鼓响无限死,带队开挂不过分吧?噬天龙帝贴身侍卫魔道新娘无敌小村医别叫我精灵之神,我只是科普主播机甲征程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经典收藏亮剑之独立大队抗战游击队锦衣行之吕敏传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英雌大唐重生兵王嫏嬛姝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三国:开局向曹操剧透赤壁之战重生三国闹革命掠爱:错上王爷榻两界当倒爷,皇帝找我借钱打仗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他是言灵少女双枪皇帝龙珠之牧神传说戒爱此妖:蛇王,别咬我春秋:从荒野乞活到成为霸主穿越异世娶到美娇娘
最近更新无双镇北王重生美好正德皇帝朱厚照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明末之我若为王十三皇子靠读懂人心立足我打罗马?真的假的?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从司农官开始变强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
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 看快前面 - 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txt下载 - 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最新章节 - 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