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侯内

大司空

首页 >> 逍遥侯内 >> 逍遥侯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天命唯汉北宋最强大少爷逐鹿从战国开始诸天王座大明寒士食王传摄政王今天又在哄王妃带着机器狗去唐朝铁血强国枭臣
逍遥侯内 大司空 - 逍遥侯内全文阅读 - 逍遥侯内txt下载 - 逍遥侯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62章 瓦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中易背着手,走在大街上,沿途的人们络绎不绝,市民和商家之间的砍价之声,不绝于耳。

仿佛听着世间最好听的音乐一般,李中易一边逛一边笑,心情显然异常之不错。

偌大的一个强汉帝国,若想真正的一直强盛下去,无商不富的理念,必须根植于全体国民的脑海之中。

作为近卫军副都指挥使兼亲牙营指挥使,张三正却完全没有欣赏街景的闲情逸致,他一直紧绷着心弦,时刻注意着周边的动静。

不管是何原因,只要是李中易的安全稍微有个闪失,张三正这个第一责任人,必然逃不开干系。

李中易沿着长街走了一段路,觉得口渴了,便随意找了家茶楼,走了进去。

等李中易坐定之后,他见折御卿和郭孝诚都站在桌旁,便摆了摆手,笑道:“今天不讲那些虚礼,都坐吧。”

郭孝诚毕竟矮着辈份,等折御卿先坐下之后,他才侧着身子,半边屁股挨着长条凳的边沿,稳稳的陪坐在李中易的右手边。

张三正的怀里揣着申州绿茶,他只找茶博士要了壶开水,自己动手泡了壶茶,并亲自尝了几口,等了一刻钟之后,这才将茶盏双手捧到李中易的手边。

李中易小饮了一口茶汤,嗯,张三正沏茶的手艺,水平越来越高了。

李中易喜欢微服私访,张三正却始终担心他的安全问题,这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分歧。

“长胜,如今郑州的粮食价格,几何?”李中易放下手里茶盏,信口问折御卿郑州的粮食行情。

这年月的知州们,在李中易的手底下,确实很难混日子。

李中易的屁股还没坐热,就开始考较折御卿,了解一下郑州的各种物价。

折御卿知道李中易喜欢察问市场上的行情,他也早有准备,便拱手道:“梗米,一斗五文钱,一升五十文钱。南方的籼米比粳米,略贵一些,大约七文钱一斗……”

听了折御卿的介绍,李中易不由暗暗点头,很显然,折御卿这个州官,十分熟悉本地的粮食行情,这才能够脱口而出。

当然了,俗话说的好,兼听则明,李中易肯定会带着问题,去粮行询问。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李中易喜欢深入的体察民情,他手下的州县官们,哪个敢不去了解本地的物价呢?

说白了,当着皇帝的面,结果是一问三不知,这种无能官员的官运,肯定是走到头了。

“守中,郑州的西郊外,共有多少乡军?”李中易考过了折御卿之后,也没放过郭孝诚。

郭孝诚略微一想,随即朗声答道:“除开今年刚刚除役的老弱病残,共有九千三百五十余人……”

李中易频频点头,折御卿和郭孝诚两人,既是官二代,又有理政或治军的才干,这的确是一件令人的欣喜的事情。

张三正暗中瞥了眼郭孝诚,他心里很清楚,郭孝诚刚才在码头之上,献上他亲手做的麻布鞋,已经算得上的开门红了。

如今,郭孝诚随口能够说清楚郑州西郊外的乡军状况,显然再次加深了李中易对他的好印象。

在茶楼里坐了大约半个时辰之后,李中易又领着折御卿和郭孝诚,上街闲逛。

忽然,李中易听见了丝竹和唱曲之声,他不由扭头看向折御卿。

折御卿拱手笑道:“无商不福,所以臣鼓励各行各业努力赚钱,大白天也没禁止瓦肆营业。”

李中易点点头,按照前朝的惯例,瓦肆之类的娱乐场所,只能在夜间开门营业。

可是,郑州城中却允许瓦肆在大白天营业,这也算得上是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了。

整个强汉朝,疆域已经异常之辽阔,各地的情况又多有不同,地方政府采取多种形式繁荣市场,活跃经济,应该给予鼓励。

冷不丁的,李中易忽然看见一家买刀剑的商铺,不由笑着问折御卿:“这也敢卖?不怕刁民拿来谋反?”

折御卿拱手笑道:“盛唐之世,不禁刀剑,只禁甲胄,其心腹之患乃是边疆的蛮子逆贼。”

李中易心里有数,折家以前的老地盘府州城中,也是不禁刀剑的买卖。所以,府州的民风异常之彪悍,敢战之士成千上万,这才能在险恶的西北地区存活下来。

就目前而言,由于朝廷禁军普遍配备了火炮、鸡尾酒、回回炮和神臂弩,所以,李中易力排众议,允许民间持有刀和剑,只禁了甲胄。

历代以来,敢于让民间拥有刀剑的朝代,都是十分自信的尚武时代。比如说,盛汉和盛唐时期便是如此。

等隧发枪研发成功之后,李中易甚至会下令,连甲胄都不再禁止了,他就是如此的自信。

说句大实话,自从皇权要下村的国策,被贯彻执行之后,李中易对于乡村的控制力度,远远超过了历朝历代。

李中易心里很有数,越是天下承平日久,也就是武备松弛,战士不堪一战的崇文抑武时代。

按照李中易的计划,他的儿子们,只要超过了十八岁之后,都必须进入军队里服役十年以上。

在华夏的历史上,这又是一个前所未闻的创举!

实际上,在欧洲国家,皇子和贵族的子弟们,都有从军的传统。

李中易不过是照着葫芦画瓢罢了,不希望他的儿子们,成为帝国的米蛀虫。

另外,也只有在军中立下了战功,李中易的儿子们才有资格获得爵位。

又转了一条街后,郑州最大的瓦肆——刘家瓦肆,不经意的出现在了李中易的面前。

李中易笑了笑,说:“走,进去瞧瞧热闹去。”显得兴致很高。

就折御卿和郭孝诚而言,只要李中易高兴,让他们俩做啥都心甘情愿。

于是,李中易就在折御卿和郭孝诚等人的簇拥下,大摇大摆的走进了刘家瓦肆。

瓦肆是一个以数座乃至几十座勾栏组成的演艺集聚区,并吸附饮食、字画、书坊、卜卦、货药等商业店铺、摊点及露天卖艺的城市民俗娱乐圈。

瓦肆里戏剧、杂技、相扑表演、皮影戏、木偶戏等以及货药、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各种生活娱乐服务项目在瓦肆里都应有尽有。

郭孝诚主动掏钱买了门票之后,李中易和折御卿等人,这才可以入内玩耍。

刚进入瓦肆,迎面就是一群人,围成了看杂耍表演的大圈子,挤得人山人海,叫好声不绝于耳。

李中易见了热闹的场景,不由来了兴致,也跟着挤进了人群,和老百姓们一起凑个热闹。

只见,场中一名壮汉,顺手拉过一杆长枪,倒转过来,用枪尖顶住了咽喉。壮汉逐渐发力,将长枪顶得弯曲成弓。

人的咽喉部位,实在是比较娇嫩,别说是锋利的枪尖了,就算是钝器顶上去,只怕是要死人。

“好,耍的好!”李中易明知道其中必定有诈,却楞是没看出其中猫腻来,不由拍手叫好。

周围的人群,也纷纷叫好,却是振臂高呼,无人拍手鼓掌。

李中易感受到四周诧异的眼神,仿佛看外星人一般,他随即明白过来,这年月的围观叫好,并不流行鼓掌。

出了糗的李中易,装没看见众人的异样,摸了摸鼻子,接着袖手看杂耍。

张三正心里怕得要命,如此的人多手杂,万一出个差池,那他可是百死莫赎了。

只是,张三正也知道李中易的脾气,这个时候如果扫了皇帝的兴致,他很有可能被罚去刷马。

李中易对身边的人,极少发脾气。即使是发了脾气,顶多也就罚去擦地、刷马、洗茅房之类的劳动,绝不可能拿鞭子抽人。

偏偏,张三正等人不怕挨马鞭,却对刷马、洗茅房之类的劳动,深恶痛绝。

李中易兴致勃勃的看罢了杂耍,又坐进了戏曲棚内,一边喝茶,一边看戏。

以前,李中易对京剧有所了解,算得上是资深的票友。只是,今天台上的戏曲,说唱念打,看似很热闹,却既不是京剧,也不是豫剧,李中易压根就听不懂。

陪着李中易看戏的折御卿和郭孝诚,他们俩哪有心思听戏,一门心思都在揣摩李中易的想法。

可是,李中易早就修炼得喜怒不形于色,折御卿看了半天,也没琢磨出皇帝的心思。

李中易听不懂戏,也没心思看戏,他其实暗中观察看戏的人群。

此时的戏棚内,已是座无虚席。看戏的人们都津津有味的盯在台上,时不时的喝个彩,叫个好,甚至将一把铜钱洒到台上去。

嗯,市民们有钱有闲,看样子啊,小日子过得还挺滋润的!

没错,众人在看戏,李中易在关注着众人的穿着打扮和言谈举止。

如今是大白天,看戏的人群却不老少。这就意味着,兜里有钱又有时间的城市居民,乐于参加贴近生活的娱乐活动。

从这一点反推回来,在李中易推行的重商主义熏陶下,各个城市的市民群体,正在茁壮成长。

就商业逻辑而言,市民群体越是庞大,商人们的生意也就越好做,就业的人口也就越多。

这是好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网游:开局大秦,我反手举报玩家简行诸天暴躁的爹,温柔的爸,和新生的他太古圣尊鸿蒙圣王寻情仙使鬼市玄医传人月明南天独尊星河我和22岁美女老总修罗神针陈飞宇苏映雪都市至尊仙医免费阅读全文末世来临:开局强化蜡烛对抗诡异长夜行名剑英雄传牧龙师港综:暴造金钱帝国,给佳欣送崽灭世魔帝快穿守则:黑化男神,狠狠撩(我家宿主超级萌)天下无双
经典收藏锦衣黑明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大汉奸臣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重生清河记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唐朝小白领掠爱:错上王爷榻医鸣惊仙让你从军,你竟成了异姓王?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寒门小神童刺客信条:梦华录烽火淞沪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金锋关晓柔龙珠之牧神传说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有个妹妹叫貂蝉抗战之血怒军团
最近更新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大秦,让我魂牵梦绕风波亭外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山河劫之青云志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三国:美女收集者南诏残魂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缔王志谋天录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书虫眼中的历史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
逍遥侯内 大司空 - 逍遥侯内txt下载 - 逍遥侯内最新章节 - 逍遥侯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