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首页 >> 鼎定河山 >> 鼎定河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寿元推演,我出手就是至尊仙法万界一始我家娘子又出来毒人啦傲世神尊刚成鸿蒙至尊,就被榜单曝光了!大周皇族师父不好了,大师兄被仙女拐跑了公主的不平凡日常通天法师混沌神石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 鼎定河山全文阅读 - 鼎定河山txt下载 - 鼎定河山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第二百五十四章 翰林日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冯过并没将这事放在心里,把文章誊写好交给费懋中后,在值房里随便找了本书看,慢悠悠地打发时间。

隔壁屋,费懋中放下冯过交上来的“命题作文”,手轻叩着桌子。文章不长,他却翻来覆去的连看了三遍,微锁眉头,心下实则沸腾不已。

铅山费氏第一代叫费有常,因避红巾之乱,迁徙到铅山横林筑茅屋而居;第二代费广成,二岁父亡,与母亲相依为命,十三岁挑起货郎维持生计,十八岁拆茅棚起高楼,娶妻生子,侍奉亲娘与岳母颐养天年;第三代有兄弟二人,兄长费荣祖一人承父业经商,弟费荣迪读书考取秀才,费门始开耕读风尚,济困扶贫,以德待人;第四代费应麒以德行事,在含珠山创私塾,请名师授业;第五代费瑄于成化十一年中进士。到第六代,兄弟五十人,八人登科,其中费宏高中状元。至此,费氏名播江佑,而成科第世家。

费懋中出身于科第连绵的簪缨世家,本身又是进士及第的“探花”,自是写得一手好文章,但冯过这篇策论……沉甸甸的,难怪叔父评上饶冯改之用欧阳文叔之言:“读过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

他是真被冯过惊到了,文章论点明确,论据有力,文理通顺,其中更有翔实的数据……一上午时间,他冯改之便能查的如此清楚?抑或是他翻阅过相关资料?那至少这记忆力也是超强的。此子……吾不如也。

为上官者总希望下属精明能干,但这冯改之也太能干了,刚布置的任务转眼就完成了,且完成度极高,让人挑不出不是。有这样的下属,压力山大呀。

好在……

随着费懋贤的到来,外面可是议论声纷纷扰扰了,都道翰林院成了“孝友堂”——“树德为本,孝友传家”,是铅山横林费氏的家规,其有个共同的堂号:“孝友堂!”

不过,这非议声很快便会平息了,费宏即将调任吏部左侍郎。而他费懋中,也快离去了。嗯,大抵是定了,湖广提学副使,特赐正四品衔。

本朝重视学校、科举,在地方上特设学官管理一省之教育。不过不叫学政而称“提学”,就是具体的职司也多有不同。提学隶属于地方,没有独立的衙门,品级也不定多为正四品,若是以佥事出任提学,则为正五品。

也就是说,费懋中外放,连升三级。

至于冯过……又何妨“放他出一头地”呢?!

念及于此,费懋中拿起新鲜出炉的文章向费宏的值房走去。

冯过没去想随便写的一篇策论能引起何种效应,敷衍了事自是谈不上,但委实也没用多少心思,政治任务嘛,逐级布置下来,最高层日理万机的,哪会事无巨细的管这些?说到底,他级别不够,人微言轻,尚入不了大佬们的法眼。写自然是要写的,写完便把这事丢一边。

翰林院乃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

虽仅为五品衙门,但翰林院直接受命于皇帝。

翰林学士主要是作为皇帝的顾问,负责起草皇帝诏书,管理史册、文翰、考议制度、详正文书等。大凡编修实录、玉牒、史志、六曹章奏,皆可奉皇帝之命而统承之。

侍读、侍讲(学士)掌讲读经史。

五经博士,初置五人,分掌专经讲义。这个职务,后来用来专门安排圣贤先儒的后裔,世袭,不管翰林院具体的事。

史官(包括修撰、编修、检讨)负责专修国史,并主文史档案(如皇帝起居注等)收集整理工作。乡试任考试官,会试任同考官。

庶吉士读书翰林院,以学士一人教习之。

侍书掌六书供侍。

待诏掌应对。

孔目掌文移。

作为修撰,冯过的主要职责为掌握修写皇帝的实录,也就是皇帝的起居注和时政记,记载皇帝的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

起居注和进讲经史早前皆由秦桧和万俟卨负责,冯过暂时没有具体的工作安排,算是在适应和学习。

他是个耐得住性子的,正可多读几本书,“以权谋私”。

早在周代,就有了“盟府”,主要保存盟约、图籍、档案等与皇室有关的资料。严格地说,这只是图书馆的雏形。老子可以称得上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图书馆馆长。

到了西汉,皇室就开始大量收藏图书了,开国丞相萧何还在宫内设置了专门用来藏书的石渠阁、天录阁,这也是后来人们常常把皇家图书馆称为“石渠”“天录”的原因。汉武帝算得上是一位重视保存典籍的开明之君,他不但在宫内修建了专门收藏图书的“秘府”馆舍,还以官方命令在全国广泛征集图书。

兰台、石室、麒麟阁,都是汉代收藏图书的地方。从“石室”的名称上就可以知道,当时人们为了防火防潮,已经开始把藏书之所,修建成石头的了。汉代收藏图书的书柜,多为铜色包边,也有人把图书馆称为“金匮”。

东汉桓帝时设置的秘书监一职,就是专门管理图书秘籍的官员。秘书监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当时的俸禄是六百石米。这一官职被后代沿用,到了大昌时,秘书监已经是正三品了。而本朝则废止了秘书监一职,图书馆馆长的职务也被并入了翰林院。

需要说明的是,大昌以前,图书主要是由官府掌握,民间是不允许大量藏书的。有的朝代,比如秦朝,就曾经采取过“焚书”的手段,来取缔私人藏书。大昌民间私人图书馆的出现,开了私人藏书的先河。

大楚书院为书院兴起、鼎盛之时,许多士大夫都致力于创办书院,收藏有丰富的图书,如魏了翁创建的鹤山书院,其藏书楼“尊经阁”藏书多达十万卷,魏氏《书鹤山书院始末》称,“堂之后为阁,家故有书,某又得秘书之副而传录焉,与访寻公私所板行者,凡得十万卷,以附益而尊阁之”。

书院的建制发展至大定,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藏书借阅制度。如白鹿洞书院,借阅规则是:“在洞生徒借读者,写一票于管干处领出,以便稽考。缴书销票,不许沉搁延捱,致误后来人借阅。损失者,勒限赔补。”兴化文正书院则许可外人借阅藏书:“储书非易,本不宜携书出院,因念寒士以馆为家,不克入院肄业。倘深藏不出,事近向隅,破格从权,故有出院之议。”

大定图书馆馆长一职被并入了翰林院,翰林院可谓世界上最大藏书最多、最古老的图书馆,中华民族的精华书籍基本上都被收录在此。

于冯过而言,读书便是最幸福的娱乐消遣了。既能上班赚钱,又能徜徉书海,这样的生活美滋滋。

至于在皇帝身边进讲也好记起居注也罢,于别人乃是荣耀美差,他却是心存“敬畏”的。

常佶,绝不是位好皇帝。虽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时下的大定处于何境地,他这位当家人会全然不知?内忧外患之际,还想着丰亨豫大,一味享受,誓要将祖先的萌泽消耗殆尽。

要指望着他幡然醒悟就此奋发图强,近乎于天方夜谭。

冯过从未想过去改变皇帝,只希望大厦倾倒时能有个安身之处再伺机而动。否则,学那宁立恒一刀劈翻皇帝?不太现实,难度太大,没法操作。

依他推算,北方的完颜氏刚刚崛起,有苟延残喘的后辽和坐山观虎斗的北燕作缓冲,大金要起兵南下怎么的也需五年以上的时间。五年,具体能做些什么?

虽然心存紧迫感,但还得一步一步的来,目前为止还没有想清楚该怎么做。

闹心的是,与秦桧、万俟卨共处一室办公,让他总有如芒在背之感。这二位,太过臭名昭着了,却又避不开,夭寿哪。

哦,对了,万俟卨不姓“万”,真正的读音为“莫其谢”。“万俟”也不是姓,是一个鲜卑部落的名称。

东晋的时候,万俟部落就随拓跋氏进入中原,《姓谱》记载:“拓跋氏有万俟部落,以部落为姓。”万俟部落的人就被外界称为万俟氏。

还有一种说法万俟氏来自鲜卑族拓跋氏,拓跋氏在北魏时期鲜卑族是十大贵族姓之一,在东晋时期,北魏由拓跋邻继位,他的三弟在公族中产生了万俟姓。《魏书官氏志》记载:“万俟,后魏献帝季弟之裔。”《尚友录》:“后魏献帝季弟之后为十姓,魏书官氏志称万俟氏。”

然而在《北史》中,对万俟氏却有不一样的记载。《北史》曰:“万俟,其先匈奴之别种也。”

总而言之,自秦桧后无人名“桧”,亦再无“万俟”此姓。啧啧,厉害了。

看了一下午的书,又敷衍了二位同僚几句,出了朱雀门,冯一牵着马迎上来,冯过示意自己要步行,慢慢悠悠的走走看看这座当今世界最繁荣的城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权力巅峰之绝处逢生开局奖励双修功法,女帝说想躺平都市透视医圣我在万界都有分身原主:穿越者嫌我废,我直接成神穿越兽世:绑定生子系统穿梭古今:原来古代如此有趣!铠甲:我从爆龙开始进化铠甲异界:开局买下白毛兽耳娘柯学世界里的柯研人全球轮回:没有人比我更懂剧情下堂妇,做疯批,嘎嘎乱杀笑嘻嘻开局修为狂飙,我的境界无上限四合院:美女多了,实力就会变强挂机天王痞野甜诱七零,重生后我被最强军官花样宠穿越后我成了梨花仙子无敌小村医
经典收藏农家娇女:穿到古代开饭馆都市逍遥保镖重生蛮荒城主!又有女修来找你了魂穿噩梦:清清和骆驼玄镜神族不对劲的废材周德洲之予我为王偏执总裁的天劫医后我的班长居然在画少女漫画!海洋王亿万老公爱妻无度这岛国的画风太怪异了这怕是一个假世界全民领主:我的浮岛能通灵嘿嘿!我只想采集各位的修炼数据兽神逆袭:帝君,来PK!雄霸神荒斗罗之开局扮演宇智波斑爷重生我居然是大反派
最近更新嬴政:这个大秦不正经开局流放北凉,签到神魔吕布玄幻:无敌从爆肝基础箭术开始悟性超凡,缔造暗黑仙门传奇穿越到三界我成了御仙兽师菌临天下之神龙觉醒阴阳造化鼎洪荒西游:开局梦娶三圣母异世界,从全面战争开始葬天鼎大夏镇妖司,我以妖魔炼金身重生的我,天下无敌很正常吧家族秘宝引仙途反派:开局觉醒神体,夺主角天命携农牧场穿越异界吃吃吃!吃成最强的魔王大人!带着军火库去修仙长生:开局做棺材,我靠死人修仙创生之环剑道双至尊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 鼎定河山txt下载 - 鼎定河山最新章节 - 鼎定河山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