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

木子蓝色

首页 >> 晚唐 >> 晚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魏武侯大宋男儿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完了,我是吴三桂的私生子!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三国:开局东风洗地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
晚唐 木子蓝色 - 晚唐全文阅读 - 晚唐txt下载 - 晚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82章 出燕入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很多时候打的就是后勤,打的就是粮草。

李璟一把火将三河城的幽州兵粮草烧掉,又将幽州兵的军头刘岳差点活捉在鲜州城中。这一战,打的刘岳是心惊胆颤,杯弓蛇影。一路上风声鹤唳,最后一直逃到了蓟州城中才停下。

正在前线与李全忠和李可举对阵的范兴隆等诸将,一听说三河的粮草被烧,而他们的领头羊刘岳居然被打的直接逃往了大后方蓟城,都不由的面面相觑,心惊胆颤。很默契的,范兴隆等幽州将领纷纷在当夜后撤。

李可举开始还很惊讶,等随后接到李璟的大捷之时,也不由的兴奋万分。当即亲率妫州兵追杀,两军打打停停,最后连夺辽西、怀柔二城,直接打到了檀州门口,堵到了威武军的门前。

正当李可举幻想着趁机将刘岳、范兴隆等诸多不服之将全都打服之时。他却突然得到消息,李璟在鲜州城中洗劫了一把之后,竟然没有再趁胜进军,而是正在向幽州城回兵了。

李璟一退,范兴隆等兵马便又重新向檀州压来,准备夺回辽西、怀柔诸城。如此一来,李可举最后虽然万般不爽,可也只得将辽西、怀柔二城交与李全忠父子防御,加李全忠为檀州刺史,李匡威为辽西镇遏使,李匡筹为怀柔镇遏使。自己带着刘仁恭等将领,无奈回返幽州。

半路上。

“李璟是故意不乘胜追击!”刘仁恭恨恨道,“他就是不想让我们平定幽州内乱,如此他才好控制我们。”

李可举又岂不明白这些,“总有一天,我将完全掌握卢龙镇,那个时候,这些帐我会一笔笔和李璟算。”

不过现在,李可举知道还是不能得罪李璟的。一回到幽州,李可举立即前往拜见李璟,并将这些作战缴获的诸多钱财金帛拿出一大部份,送给李璟。

对这些礼物,李璟倒是不客气的笑纳了。

将礼单送到一边,李璟十分温和的道:“先前一直担心我走后你一时难以支撑幽州的局面,现在好了,刘岳、范兴隆经此大败,一时间是难以再有作为。我也可以放心的前去大同讨贼了!”

“叔父对侄儿真是有再造之恩,侄儿感激不尽。”李可举假惺惺的道。

“本来,我是打算帮你将刘岳他们彻底收拾了的。奈何,朝廷那边有信使赶到,大同的沙陀贼李克用父子越闹越厉害,朝廷兵马已经吃了好几次亏了。朝廷一再催我出兵,我也是不得已啊。”李璟也是假模假样的道。

不过李克用心里是决不会相信这些话的,先前你在幽州城下呆这么久,怎么不说朝廷催你平叛。眼下到了关健的时候,你突然摞挑子不打了,明摆着就是要留着刘岳他们牵制他的。不过,就算明知如此,又能如何呢。

刘岳他们虽然败了一阵,折损了有上万兵马。可论起来,他李可举的实力依然是不如他们的。若是眼下得罪李璟,李璟突然翻脸支持刘岳当节帅,那他就立马死无葬身之地了。

忍,忍辱负重。李克举心中强忍着,只有忍,才有机会谈其它的。

“叔父大人打算什么时候走?侄儿真是舍不得叔父大人离开,镇东军这一走,只怕我们难以抵挡刘岳范兴隆这些人啊。侄儿威望不够,根本号令不动这些人。”李可举假意道。

李璟却是做思索的样子,半晌后道:“既然如此,那不如我给你留几个人吧。”

一听到李璟打蛇随棍上,要在幽州安插人手,李可举真是后悔的肠子都青了。当下,恨不得就扇自己几个耳光,叫你嘴贱。但是事已如此,这时他已经不能再反对了。

“我此次出兵,带有团结兵八千。不过先前战斗,折损了一部份,眼下还有六千。既然贤侄你眼下兵力不够,那我就把这六千团结兵给你留下,助你声势。另外我拔大将姜举、石守诚,还有郭镇海、高荣四员大将留守,文职方面,可以让镇东军监军使张承业麾下的监军小使张得安留下做为联络如何?”

李璟想了想后,最后决定把辽南的团结兵留下。一来因为这些团结兵本来战斗力就不强,此去大同,翻山越岭的,李璟不打算带太多人。二来,这些人当初带出来,李璟就不打算把他们带回去。现在正好,把他们扔在幽州,还可以做为一根钉子。

选择的这四个将领,也是他思虑一久的。石守诚和姜举本来就是辽南的一方豪强,这些辽南团结兵多是他们的部下。这次他们也都受了伤,李璟便借这个机会,把这他们彻底的从镇东军的核心圈了撤出来。给他们加点官职,带着这六千团结兵,既纯洁了镇东军的队伍,以利于以后把剩下的辽南兵彻底的消化。而且,也在李可举身边埋一个钉子,监视李可举。以保证李璟在幽州的利益。至于放个太监,也是因为太监可文可武,既能放到军队中,也能放到李可举的身边。至于高荣,这人是高句丽人。镇东军中前后共招募了有六千胡人,这些人在镇东军占的比例不小,眼下都以高荣为首。高荣在这些胡兵中威望曰增,李璟这次也是干脆把他提出镇东军,留在幽州,避免一些苗头的出现。

而挑郭镇海留下,李璟准备让他监视石守诚二人,以免他们最后反被李可举给拉拢了过去。这六千兵为一厢,石守诚为都知兵马使,高为副都知兵马使,郭镇海为都虞侯,姜举为司马,张得安自然就是监军。

听到李璟一点转寰的余地也不给,立即就把整个计划都安排好了。李可举心里是堵的快说不出话来,可最后还是得微笑着点头同意。

“贤侄,这六千兵可都是精兵,这几员将领也是我镇东军大将,精心挑选出来给你的。你可得好好待他们,另外,这军费粮草所用,就由贤侄一起负责吧。”李璟很随意的道。

“好!”这个好字李可举是紧咬着牙嘣出来的。

在幽州城又休整了三天之后,李璟将郭镇海、高荣等人都一一叫来单独谈话。并给他们都升职晋级,还赏赐了丰厚的钱粮。最终说服这几人留在幽州。

这支兵马没有驻守在幽州城中,而是移驻到了幽州的东面门户沃州。

把团结兵留下之后,李璟的兵马依然有两万人马。先前几战下来,辽南兵和都里镇兵损失极大,折损过半,但得到高家的归附之后,兵马重整,人数依然达到两万。这还没有算那多达千人的伤兵。这些伤兵李璟现在也交给了郭镇海他们,先留在沃州,等镇东军回师的时候再带他们回去。

由于这次在幽州的战事,李璟入河东便没再选择易州的飞孤陉翻越太行山入晋。

而是从幽州北面的蓟门,也就是军都头,也称为居庸关的长城关口进入太行八陉之一的军都陉,从此进入妫州,然后顺着桑干河进入大同。

军都陉,是古代出燕入晋北去内蒙塞外的咽喉之路。

李璟率两万兵马缓缓的穿过了险关居庸关,一直送到这里的李可举望着李璟渐行渐远的背影,心里突然感觉轻松了许多,感觉一阵大山落地一般。

他突然有些恍然,自己为了卢龙军大帅这个位置,把他父亲的死埋于心中,强作笑脸逢迎着李璟,这样做真的值得的吗。不过这样的相法只是一转念之间。他便又压了下去,为了帅位,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个该死的男人,李可举有些愤恨的扭头吐了口吐沫。听说大同的沙陀族李克用父子现在把朝廷兵马打的晕头转向,分不清东南西北。他心想着,要是李克用把这李璟也痛揍一顿就好了,也算是顺便帮他出一口恶气了。

不过已经进入军都陉中的李璟是听不到这些了。

燕晋之间,有一条天然的界线,那就是太行山。太行山雄伟,难以翻越,唯有八条峡谷孔道可过,这便是太行八陉。军都陉,做为太行八陉之一,并不算太长。整个军都陉,其实就是从穿越幽州与妫州的边界,并没有进入到河东的境内。

道路虽险,不过也只有几十里路,李璟的军队只用一天的时间就已经穿越了军都陉。

进入妫州之后,这里基本上可以算是高家的地盘了。高顺励原先就是宁武军军使,这次再回来,已经从燕将成了镇东军将。李璟跟着进入了宁武军城,先去拜会了一下高顺励的老母,又慰问了一下高家的其它族人。

之后,高顺励与李璟商量,想把高氏一族迁往登州。这个提议既是高氏担心李可举等幽州兵报复,另一个也是在向李璟表态忠诚。对这个提议,李璟没有什么犹豫,立即答应了下来。

与李璟商议之的,高顺励便把宁武军剩下的留守兵马召集起来,询问过后,大部份愿意去商人们口中流传曰子更好过的登州。这些士兵将护送着他们的家族和高氏的家眷整族迁往登州。

对于这些人,李璟拿出了一笔钱财,按每人二十贯的安家费发下去,让他们安心的迁往登州。并写了一封信,交给他们,让他们到后直接找林威,让他帮忙安排迁置后的问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末世:从仙帝开始末世大咖超级树妖分身穿越后我成了梨花仙子炼气五千年柯学世界里的柯研人我在异界当反贼幕后:他人成神,我造神玄幻:签到系统到帐,我自当无敌能打能治疗,我在末世有亿点强快穿:我,女配,小绿茶火影:我宁次永不下线悟性逆天,我大唐长生仙,谁反对神豪:开局十万亿,秒杀世界首富高武:猛练龙象般若功横推一切敌星际历险记说好拍烂片,泰坦尼克什么鬼下堂妇,做疯批,嘎嘎乱杀笑嘻嘻疯了吧,杀蚂蚁也能爆出呼吸法!魔道新娘
经典收藏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大明:开局直面朱元璋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开局替刘邦赴鸿门宴大唐山门异类他是言灵少女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大秦反贼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有个妹妹叫貂蝉魅影谍踪幕府将军本纪医鸣惊仙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挥鞭断流百越王长安之上唐朝小白领北宋不南渡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大明:我一定红透半边天的!
最近更新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水浒英雄传说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秦始皇荡平六国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一统大宋戏说嬴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穿越梁山成霸业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
晚唐 木子蓝色 - 晚唐txt下载 - 晚唐最新章节 - 晚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