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务员

名剑山庄

首页 >> 大明公务员 >> 大明公务员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隋唐:这杨广能处,有官他是真封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快穿之影视世界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大清不到三百年大宋男儿亮剑:我只打硬仗穿梭古今:原来古代如此有趣!銮声
大明公务员 名剑山庄 - 大明公务员全文阅读 - 大明公务员txt下载 - 大明公务员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八十章 宋濂进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八十章 宋濂进谏

傅忠不是傻瓜,前文已经说过,这种勋贵家庭出来的孩子,政治本能很多时候都是与生俱来的。毕竟在这个环境下长大的。耳渲目染,不懂都不正常。

傅忠其实很明白,他对付何夕。并没有什么好处。坏处不少。

只是面子上过不去,此刻他口中说得硬话,其实就准备让这一件事情就这个过去了。

傅忠尚且知道如此,那李祺为什么要趟浑水?

傅忠心中一凛,一个名字忽然出现在傅忠内心深处。那就是:“李善长。”

大明文官体系是李善长一手建造的。而胡惟庸从根底来说,也是李善长的人。更关键的是,李善长不仅仅在文官体系有权威,这在武将那边,也很有人脉。

在朱元璋起兵之初,文武哪里有那么多界限。李善长一部分工作,就是调解武将之间的矛盾。如此下来,李善长与好几个武将关系也是很密切的。

这才是朱元璋忌惮李善长的原因。

傅友德虽然也是淮西人,但并不是朱元璋的老兄弟,是降将。与李善长之前不是一个圈子里面的人。

傅忠很清楚,李祺很多事情,不是对他的。而是对他父亲的。虽然曲靖之战,沐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奈何,不管沐英有多少功劳。傅友德是主帅。

沐英的功劳就是傅友德的功劳。

而傅友德也成为大明少数几个可以统率数十万兵马的大将。影响力可想而知。

傅忠内心之中思绪万千,之前与何夕的意气之争,也冷了许多。毕竟他与何夕之间的矛盾,说破天了,也不过是小孩子的争风吃醋。不算什么。但是接受了李祺的好意,就不一样了。

傅忠说道:“不用,我自己能搞定。”

李祺微微一笑,似乎一点深意都没有,说道:“也好,我们这些人,父辈的权势,才是我们立身之本。你也要好好思量一二。有时候,不是我们抱团,而是有些人不让我们好好活着。想要好好的活着,就要抱团。”

李祺说完,就优哉游哉去喝酒了。

傅忠坐在走廊一侧,久久不能回神。

这一瞬间,他忽然想去云南了。哪怕是云南钻山沟也好啊。

-------

虽然朱元璋在庆功宴上喝了不少,第二日却依然神采奕奕

连续中断了一个多月的早朝,终于开始了。

朱元璋在奉天门下,决断这一件件大事。

在明中后期的早朝。都已经成为摆设。但是在朱元璋这里,却是高效决策机会。

上早朝的时候,各部门都在。

各部门依次奏事,有些事情不是一个部门可以完成的。朱元璋就能立即叫来对应部门的人。两个部门在朱元璋面前说清楚。如果说清楚了,这事情就不难了。

如果说不清楚。

朱元璋就好好问问了。

而且朱元璋在早朝议事,各部门也都在旁听。有些事情见别人怎么做的,也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当然了,不是没有缺陷的。这么多大官都在这里旁听,哪里有时间办公啊。

就比如今日,因为积压了一些事务。虽然太子监国处理了很多事情,但是依然有些事情,要朱元璋才能决断。所以一连忙了很长时间。几乎快到了中午。

连朱元璋也为这些大臣们赐座了。担心他们站不下去。

朱元璋看看天色,将一些不急的奏疏放在一边。对徐正说道:“今个就到这里,让大家回去吃午饭吧。”

徐正立即站出来,说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听到这一声招呼,下面大臣们长出一口气,心中暗道:“总算是结束了。”就在大家等着散朝的时候。忽然有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老臣有本启奏。”

朱元璋一看,却见颤颤巍巍的宋濂站在群臣中间的御道上。

朱元璋对宋濂启奏的东西,是有所猜测的。只是在早朝上,朱元璋从不会不让人说话的。这也早朝重要作用。那就是如果那个官员觉得,事关重大,而上司却不听,可以在早朝上直接上奏。

当然了,越级上报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没有什么重大情弊,这个小官的前途也就会提前结束了。但是如果真有,那么倒霉的就是一群人了。

正因为如此,一般来说,早朝上奏都会让人说话。至于说话之后,会有什么处置,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徐正看了一眼朱元璋,说道:“准奏。”

宋濂朗声说道:“治天下以人为本,自古以来得人以科举为要,十余年来,朝廷乏人,各方举荐人数不够,或用情弊,臣宋濂冒死请陛下重开科举。”

宋濂洋洋洒洒说了千余字的奏疏。

此言一出,本来想下班的大部分官员也都精神起来了。

因为宋濂这次奏疏,对大明来说,对大明的文官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

他们都期盼知道,这一次的结果。

这也是宋濂内心之中最后的牵挂了。

大明朝廷的官,他早就不想做了。妻死,子丧。很多老友也都不在了。宋濂自己也垂垂老矣,今天的鞋明天能不能穿上还是两可之间。

不仅仅大明朝的官职,宋濂没有什么留恋了。甚至这人生宋濂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

唯独让宋濂放心不下的。那就是科举这一件事情。

科举代表着什么,宋濂再清楚不过了。大明朝廷,居然没有科举,在宋濂看来简直是不可理喻的,连蒙古人也开科举了。虽然蒙古人没有给汉人留多少名额。但是元代进士之中,出色的人才也不少。

别的不说。刘伯温就是元代进士出身。

宋濂觉得,只要能让大明恢复科举,即便而今死了,也不枉了。

才有今日劝谏,他明知道,他多次上书,都石沉大海。毫无音讯,这已经表明了朱元璋的态度。但是他依旧要等今日早朝,来逼一逼朱元璋。

宋濂的这种心态,没有想瞒过人,也瞒不了人。

太子见宋濂如此,脸上已经露出了担忧的神色。而朱元璋面沉如水,对这样的局面,朱元璋见过太多了。但也有几分恼怒。

朱元璋说道:“宋学士,此事关系国家大政。非一言所能决定,今日天色不早了。先散了吧。”

“陛下。”宋濂厉声说道:“正因为科举是天下大政,才万万不可姑息。治天下首在得人。得人之道莫过科举,此唐宋之旧策,宜用于而今。陛下有什么好犹豫的。臣不才,愿意为陛下解惑一二。”

人不是畏死,奈何以死畏之?

宋濂此刻也是豁出去了,一下子将朱元璋逼到了墙角。

让朱元璋感到进退两难。

如果宋濂再年轻一点,朱元璋毫不犹豫地下令杖责。但是而今宋濂白发苍苍,走路都要人搀扶,这样的人,不去动。都有可能立即倒地身亡。

不管是出于优待老臣,还是为自己的名声着想,都不宜让宋濂死在这里。

更不要说,这里面还有太子。

太子与宋濂几十年的师徒之情,太子定然要回护宋濂,他动宋濂,今日又要与太子争执。这也不是朱元璋所愿意的。

历史上,朱元璋对重开科举并没有设立什么阻碍。也就是在洪武十五年重开科举。但这一件事情在今年,也是洪武十四年就开始筹备了。

也没有这么大风波。

但是而今,朱元璋看到科举的弊端。

什么弊端,八股取士,科举为结党根结。等等方面。

所以,朱元璋是否恢复科举要重新思量。朱元璋可不想,前脚刚刚恢复科举,后脚就废了。这种朝令夕改,不利于朝廷的威信。

所以,才屡次拒绝宋濂。只是今日不得不回应了。

朱元璋说道:“朝廷以国子监取士,效果不错,朕意今后官员皆出国子监。科举之事,缓一缓再说吧。”

朱元璋有些失算了。

在这种关键问题上,宋濂其实也不是一个人在作战。

真是宋濂作为文坛大宗师,身负很多人的期望。这才出来打第一枪。科举之事,关系到太多人的利益了,甚至不用勾连,立即有人呼应。

“陛下。臣国子监祭酒宋讷有下情上秉。”忽然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大声说道。

朱元璋眼睛微微一眯,从口中吐出一个字来说:“讲。”

国子监祭酒宋讷,就是主管国子监的官员,这位老夫子在朱元璋心里印象很是不错。在教学上非常严格。为人方正,也是一个清官。

所以,朱元璋才放心地将国子监交给宋讷。甚至给宋讷大学士衔,在很多国事上咨询宋讷。

只是此刻,虽然宋讷还没有开口,但是朱元璋已经猜到了宋讷,决计不是来帮自己的。

朱元璋心中暗道:“这些人从来不是与俺一条心。”

不管朱元璋心中怎么想,宋讷此刻已经开口了。说道:“国子监每年有三千生员。可以为朝廷效力,但是臣不觉得会野无遗贤。臣以为国子监为一途,举荐为一途,科举为一途,多途取士,才是国家正道。令天下贤人皆入朝廷,天下欲不大治,亦不可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权力巅峰之绝处逢生网游之镖局这次不当训练家了魔道新娘抱错?假千金回到万亿财阀家当宝七零,重生后我被最强军官花样宠惊呆,陛下又跪在娘娘房门口了诸天:从斗罗开始落墨四合院:美女多了,实力就会变强超级树妖分身冰河末世:我有一座超级农场崩铁:出云往事穿成早夭的团宠下堂妇,做疯批,嘎嘎乱杀笑嘻嘻开局奖励双修功法,女帝说想躺平重生74:我在东北当队长挂机天王我在万界都有分身神只:斯菲亚也想成为亡灵之神从孤勇者到海底,唱懵全网
经典收藏回到明末做枭雄黑铁时代有个妹妹叫貂蝉双枪皇帝金锋关晓柔天幕:带三国英豪征服地球一厘米温差gl三国之佣兵天下春秋:从荒野乞活到成为霸主一天一选择,我成就无上帝皇我主明疆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医入白蛇东汉问鼎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让你从军,你竟成了异姓王?魅影谍踪救命,系统要害我他是言灵少女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
最近更新大明英宗朱祁镇汉吏穿越之铁血捕快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明末风云:乱世殇歌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极品五世子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红颜劫:乱世情殇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水浒:我武大郎,反了!靠读懂人心立足大晋霸主
大明公务员 名剑山庄 - 大明公务员txt下载 - 大明公务员最新章节 - 大明公务员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