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凡抿了一口咖啡,并没急着回,而是调出南美终端的两次提交记录。
第一次是高阶轨道扰动模型,对方不仅完成了计算,还加了个太阳风补偿参数。
这个参数不在原题要求里,但确实能让长期模拟更准。
第二次是复合任务,运算量大了十倍。
那人用了十二分钟跑完,结果上传时附带了一个热辐射衰减修正模块。
吴凡一开始以为是系统误报,查了三遍才发现这是手动写的补丁,专门用来解决舱体在地月转移中受日照不均的问题。
“这人不是来做题的。”吴凡自言自语,“这是来改作业的。”
“非常厉害。”
他打开后台,把用户标记为A0级协作单元。
这个级别原本不存在,是他临时加的。
普通志愿者是c级,能做基础计算。b级可以参与算法优化。A级已经能设计子系统了。A0,则意味着可以直接提交架构级建议。
权限一开,防火墙立刻弹出警告。
孙梦露设的规则不允许匿名节点访问仿真平台核心层。
吴凡直接输入超级密码绕过验证,在备注栏写了一句:“我担责。”
接着他打包了一份非涉密源码,里面是登月轨道模拟的基础框架,去掉了定位和测控部分,剩下的都是公开资料能查到的内容。
压缩包加上三层加密,通过之前那个跳转地址发了过去。
附言只有两句话: 这不是任务,是合作。 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一起改写登月算法。
做完这些,他靠回椅子,等反应。
两小时后,系统提示有新文件上传。
来源还是那个南美终端。
文件名叫“Lunar_delta_V1.2.patch”,是个补丁包。
吴凡点开一看,里面是一个完整的自适应变轨控制模型。
这个模型基于月球引力场不均匀的特点,动态调整推进策略,能把燃料消耗降低12%。
他立刻叫来姜梦雪和孙梦露。
三人围在一台终端前,逐行看代码。
“这里用了局部引力拟合。”姜梦雪指着一段函数说,“不是标准解法,但更贴近真实地形。”
“通信协议也重写了。”孙梦露补充,“现在可以在信号中断三十秒的情况下自动恢复轨迹预测。”
吴凡没说话,直接运行测试。
模拟从地球停泊轨道出发,经过地月转移,进入环月轨道。
整个过程持续四天,系统每隔六小时生成一次状态快照。
旧模型在第三天出现一次微小偏移,需要人工校正。
新模型全程稳定,最终着陆点误差只有87米,远低于设计标准的300米。
“可以落地。”吴凡说。
姜梦雪看着结果,有点不敢信。“我们卡了两个月的燃料问题,就这么解决了?”
“不只是解决。”孙梦露还在翻代码,“他把整个决策逻辑都重构了。以前是我们设定路径,系统执行。现在是系统自己判断怎么走最省燃料。”
吴凡站起身,走到主控台前,把补丁包上传到内部评审系统。
系统自动生成编号:Sp-。
分类:航天动力学\/轨道控制。
优先级:紧急。
处理人:吴凡。
他按下提交键,同时在协作日志里写了一条记录:
“技术突破源于未知之地,真正的高手从不报名,只用代码说话。”
消息刚发出去,邮箱又响了。
还是那个地址。
这次没有正文,只有一个附件。 :“thermal_Shield_optimization.pdf”。
吴凡点开,发现是一份热防护系统优化方案。
针对的是再入大气层时的高温分布问题。
他们之前的设计冗余度太高,导致重量超标。
这份方案用新材料组合加结构微调的方式,把防护层减重19%,同时保持耐热性能不变。
“这人到底是谁?”姜梦雪站在他身后问。
“不知道。”吴凡说,“但我知道他接下来会做什么。”
他把文档转发给材料组,备注“立即验证”。
然后回到任务系统,删除了所有隐藏挑战题。
那些题目本来是用来筛人的,现在不需要了。
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已经出现了,而且主动找上门。
吴凡重新设计了任务分发逻辑。
以后高难度项目不再伪装成普通计算,而是直接标注“开放协作”。
参与者可以查看部分源码,提交改进方案,通过评审后计入贡献值。
系统更新完成后,他刷新全球算力地图。
南美那个红点还在,已经离线。
但旁边多了两个新节点,一个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在智利圣地亚哥。
两个设备都在下载最新的任务包。
“连锁反应开始了。”孙梦露说。
吴凡没回答。他正在写一封新邮件。
收件人还是那个跳转地址。
正文很简单: “你改了算法,我改了规则。 现在轮到你决定下一步做什么。 ”
他按下发信键。
五分钟后,系统提示有新连接上线。
不是南美终端。
是冰岛雷克雅未克的一个家用服务器。
设备指纹显示,这是第一次接入“星火计划”网络。
它没有接任何任务,而是直接扫描了公开的ApI接口,十分钟内生成了一份安全漏洞报告,指出三个潜在风险点。
其中一个涉及身份认证机制。
吴凡看完报告,笑了。
他拿起手机,给姜梦雪发了条消息: “告诉后勤,准备三套新工牌。不一定什么时候用,但得提前做。”
姜梦雪回了个问号。
他没解释。
主屏幕上,新的数据流正不断涌入。
红点从南美洲扩散到欧洲,再到非洲南部。
每个新接入的设备都在尝试不同的方向。
有人优化通信延迟,有人重写电源管理模块,还有一个日本用户提交了火箭外壳涂层的新配方。
吴凡把所有提案归类,标上优先级。
然后他打开个人日志,写下一行字: “今天起,我们不再是单打独斗。 ”
这时,邮箱再次提示收信。发件人未知。 主题空白。
正文只有一句:“你设的规则太慢了,我有更好的办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