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梨的拍摄彻底结束,回到车内,陈琴再也忍不住地跟锦梨吐槽:“《时尚潮流》完全按照规章办事,感觉一点都不人性化!”
锦梨一脸疲惫地把头靠在窗户上,伸手揉了揉眉心,笑了笑:
“他们能够按照合同办事就已经很好了,最怕的是不按合同办事,沟通就会很麻烦。”
陈琴想了想,说:“我觉得我们的合同定制的还不够细化,不过我们也是第1次遇到《时尚潮流》这样的团队。”
合同上的条款是一回事,但因为锦梨的名气很大,能够与锦梨合作的通道方都是抱着极大的诚意去合作的,所以许多小细节会做的比较周到。
但《时尚潮流》是四大刊之一,与它们合作的艺人全部都是顶流。
见顶流见的多了,它们也对顶流去魅了,一切全按合同走。
《时尚潮流》的态度不是什么问题,问题是锦梨的团队没有把条款更细化,导致完全按照合同走后,反而让锦梨承担了更多。
陈琴主动说道:“回去之后我跟芳姐提一提,你与通告方签订合同时,尤其是在附加协议上得多加一些内容。
锦梨姐,这份附加协议我们可以不用,但是必须要有。
万一下次遇到跟《时尚潮流》一样的团队,完全按照合同来执行,没有丝毫弹性空间,一点都不人性化。
那么我们也要求他们按附加协议的要求,必须得给你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
锦梨闭目休息了一会儿,感觉精力恢复得很慢。
她睁开了眼睛,从前面座位的袋子里抽出来一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这是化学的内容。
她漫不经心地说道:“可以,一切你来安排。”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她不想除了事业方面,还对额外的事情操心那么多。
锦梨相信,她的团队会越来越专业,前期准备不足没关系,后期慢慢弥补就行了。
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所有人都在变得成熟,包括她。
另外一边,隋玲芳把锦梨的想法转告给了雅君钟表。
第2天,雅君钟表就把一些管理层聚在一起,开了个小会。
他们先内部讨论出一个想法,然后再把这个想法往上递,传到更高层那,看他们要如何决定。
最先开口的是提出邀请锦梨与雅君推出联名产品的负责人,因为这个想法是他提出来的,所以晨曦娱乐也是他负责联系。
同样,锦梨的想法也是隋玲芳先转达给他,他再来跟公司其他人说。
“我说完了,你们怎么看?”
另外一个管理层开口道,“你呢?一直都跟晨曦娱乐联系,你对此怎么看?”
皮球被踢了回来,这个负责人也不恼。
他思索了一会儿,说:“昨天我知道她的想法后就一直在思考,也在查锦梨推出的联名产品的销售数据。
本来我是没头绪的,但是看着那些联名产品的销售后,我发现她推出的所有联名,全部都是那个品牌的当季爆款!”
负责人重点强调:“不是品牌给锦梨的联名产品做的有多厉害,而是那个产品加上了锦梨的名字后,就一定会成为爆款。”
“我不是说产品的质量不重要,产品的质量我们同样要把关,但是‘锦梨’二字的含金量,仍在节节攀升。”
另外一个管理层问:“只是当季爆品吗?如果销量只能维持一个季度的话,那么与她对赌也无妨。”
负责人摇了摇头,“之所以提当季,是因为我只拿到了当季的数据,她有很多联名产品都是今年推出的,数据并不完整。
去年推出的联名,品牌方都没有继续公布数据了,只有在推出联名的当月,品牌方才愿意透露一些数据。
我亲自上各个网络销售平台查了下,她去年推出的联名产品,直到现在,每月的销量同样能占据品牌所有产品销量中的前三名。
因为我拿不到完整的数据,所以我不敢说的太绝对。但以我对数据的分析,她的联名产品在推出的那一年占据品牌销量前三应该没问题。”
另外一个管理层不由皱了皱眉,“要是联名产品一年的销量,能占据那个品牌所有产品销量的前三名,我们如果与锦梨签下对赌协议,会让出很大部分的利润。”
又有另外一个管理层补充:“但同时我们也能获得很大的利润,那可是新推出的新品,不是经典款。
经典款的销量一直都很稳定,这点我们不用担心销量会流失。
相反,如果推出的新品能够占据我们一年销量的前三名,会极大拉高了我们的出货量,销售数据也能再次增长。”
简单来说,新品如果成为了爆款,那么他们明年交出的财报就会很亮眼了。
“可是……”
有个管理层犹豫地说:“那可是锦梨啊,我觉得签下对赌协议,弹性空间太大了,锦梨不会吃亏的。”
虽然手表市场不能跟其他市场一概而论,可是他们愿意相信早已发生在锦梨身上的无数次奇迹。
这是锦梨在业内给自己打下的赫赫名声!
负责人沉声说:“对,如果锦梨联名产品的销量很亮眼,锦梨不会吃亏,可是她真的能够到达顶格线的话,我们雅君又吃亏了吗?”
这个反问让大家不由沉思了起来。
锦梨如果达到了顶格线,可是要卖上千万份的销量啊!
他们推出的可不是低端手表,而是中高端手表,单价都不低,起码也要上千块钱。
用最简单的换算方法,不考虑任何毛利纯利,一千万乘一千块……一百亿的销售额!
这是个令人看着就会很膨胀的数字。
要是锦梨真的能够把上千块的手表卖出上千万份,那让出最顶格的利益又如何?
起码这个时候,雅君早已赚得盆满钵满了。
沉默了许久,负责人从思绪中回过神来,说:“投票表决吧,赞同的举起手。”
不一会儿,所有人都举起了手。
负责人:“行,我现在就把我们的想法汇报给高层,让他们来定夺。”
-
日子又晃悠悠地过去了几天。
锦梨被隋玲芳催着去练歌时,她与顾澄在上个月月底拍摄的双人封,终于登上了《锦瑟》的八月份封面!
《锦瑟》先推出纸质版,电子版并没有同步上新。
在杂志出来时,不,准确来说,当贩卖商看到这份杂志后,几乎是瞬间就做下了判断——
这款杂志会爆!
哪怕这份杂志还没有上架,也没有经过市场的考验,但这些贩卖商纷纷都向《锦瑟》追加了订单。
《锦瑟》八月刊还没有上架,印刷厂那边就先迎来了一波加单热潮。
贩卖商对这款杂志如此喜爱,也出乎《锦瑟》的预料。
八月十五号是《锦瑟》每月上新的时间,现在都还没来到十五,只是十三号,先给在贩卖商铺货,结果就迎来了一波爆单。
“主编,印刷厂那边说已经要忙不过来了,现在杂志订单都积压到了九月份,问我们要不要取消后面的订单。”
魏子昂问助理:“具体是积压到多少号了?”
助理说道:“在动用三条生产线的情况下,A场积压到了九月二号,b场积压到了九月三号,c场积压到了九月五号。”
魏子昂皱了皱眉:“让他们火力全开,只做我们的线呢?”
助理苦笑摇头:“不行,印刷厂早就跟其他人签好合约,必须得按时交付,他们说给我们《锦瑟》安排印刷,都已经算是插队了。”
魏子昂表情一片冷静,他承认《锦瑟》的八月刊印刷得很仓促。
一般知名杂志会提前三个月就定好选题,两个月前就动工开拍,然后排版校准,提前一个月就会启动印刷。
但这套流程不是绝对的,在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印刷可以无限延后。
比如上一年,他们在九月份的大封已经确定好了一位女明星,那位女明星在七月末的时候也拍完了大封。
本来八月份就要开始着手印刷了,但他们在八月五号的时候,收到了另外一位女明星获得了国外电影节的影后提名!
这个电影节在八月中旬开幕,也是在那个时候公布获奖名单。
自从那个女明星有望夺得影后,《锦瑟》就决定压下原定的女明星大封,等着影后结果公布。
那一场押注,也让《锦瑟》成为了最大的赢家,获得影后提名的女明星,压下了一众老牌演员,拿下“影后”桂冠!
也是在那时,《锦瑟》立马向这位女演员发出了邀请,请她拍摄九月份的封面大刊。
那时候时间同样被压缩得很紧,可以称之为极限。
很多印刷厂如果不是跟他们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都不愿意给他们腾出生产线,因为订单实在是太多了!
而这个新晋影后作为封面的杂志,可想而知只会更多。
但大家在如此极限的情况下,还是撑过来了。
而现在,魏子昂觉得局势远没有去年那么极限。
他说道:“多跟印刷厂沟通,让他们给我们开放更多的生产线,我们可以做出适当的让利,让他们多辛苦一点。
贩卖商对《锦瑟》八月份的封面如此看好,也出乎我的意料,我交给印刷厂的订单已经够多了,没想到他们还继续追加。”
说到这里,魏子昂不由笑了笑,脸色轻松愉悦。
“看来我还没有他们看的透彻,失去了商业上的敏锐。”
助理也乐了:“如果不是您挖掘锦梨跟顾澄一同过来拍摄双人封,也不一定会有现在的畅销场面。”
魏子昂想了想,说:“去年临时让另外几家印刷厂成为了我们的合作伙伴,如果后续追加的订单依然很多,就启动另外几家印刷厂吧。”
临时合作,印刷厂要的利润更多。
但这也没关系,只要保证了出货量,《锦瑟》绝对不亏。
现在魏子昂很好奇,《锦瑟》的八月份封面究竟会卖出多少份。
事实上,八月十五号这天还未真正到来,很多业内人士已经收到了风声。
“听说《锦瑟》的八月份封面爆单了?”
“我也听说了,是销售终端纷纷向《锦瑟》追加印刷单量,贩卖商需要更多的杂志,非常看好这次杂志能卖爆。”
“我还听说追加的很凶,有一些印刷厂把订单都积压到了九月十号,这是真的假的?九月份还在不断印刷八月份的封面,他们就不怕会砸在手里?”
“怎么会,我估摸着哪怕到了十月份,可能都会生产八月份的封面,要知道这些封面可是锦梨跟顾澄的双人封!
你想想,那么多的时尚杂志,就从来没有想过把他俩凑成一对。
还是《锦瑟》先下手为强,趁大家都没反应过来,提前锁定这对高智商cp!”
“不可能,九月份的封面一上,八月份的封面就会彻底停产,所以印刷厂最多把封面印刷到九月十三号。
更何况全部都印刷八月份的封面,那九月份的封面呢,难道就不用生产了吗?《锦瑟》不可能做这种事的,我反而觉得这次停产的速度会很快,没准这一期封面会成为绝版。”
“可惜了,真希望这期的产量能够拉大,看看这次的双人封究竟能够卖出多少份?”
业内人士的话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传了出去,先不说网友怎么想,维生素们已经开始激动了。
她们纷纷跑去网友的官网上留言,强烈建议八月份的杂志开通一条网络销售渠道。
【万人血书求能够在网络上购买8月份的杂志,运费我们来出!】
【是啊,锦瑟,发财的路子已经给了你了,你还不快点照做!】
【完了,18线小县城根本没有贩卖杂志的地方,你们卖杂志的还搞地区歧视吗?我也很想贡献出一份Gdp啊!】
【有什么地方能够让网友看到我们?官网留言了,博客也留言了】
因为网络上的反响很热烈,魏子昂这几天也一直在开会讨论。
哪怕已经来到八月十五号的发售日,他们也仍在讨论开通电子渠道销售的可能性。
但这里有一个痛点,那就是纸质版的内容会在一个星期后同步发到锦瑟的电子版。
现在纸质传媒不好做,很多杂志都开通了电子版,方便读者电子订阅。
如果粉丝真的很喜欢的话,她们大可以购买电子版,价格还能比纸质版便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