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昌和李昌平父子俩,年龄加在一起也有一百三十多岁,吃过的盐估计也有几百斤,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事情的变化是因为韩景推动的,没有韩景极力坚持不懈,汪志雄也不会去推进这事情的,因为这事情太难做了。
有雄才大略的人,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与众不同的,无论是高度、深度,还是广度,都是常人所不及的。
官场中明争暗斗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家也都司空见惯了,但是,高手之间的竞争,都是体现在智慧策略方面,真正的达到了谈笑自如,在谈笑间就可以让对方灰飞烟灭。
被人打趴下了,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有的时候还不知道对手是谁,这样的境界才是真正的高手。
李隆昌认为自己智慧超人,儿子又身居要职,李家在京城也是响当当的,跺一跺脚,京城都要震三震,长时间没有人敢挑战李家的权威性,让李隆昌产生了错觉,认为别人都是忌惮自己的。
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非矣,李家以前的确是很厉害的家族,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李隆昌受到某些领导的器重,而这些领导又是说一不二的人。
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别人对李隆昌才有这样的态度,不看僧面看佛面,打狗还要看主人呢?
现在的情况变化了,许多说一不二的领导都走了,彻底的走了,人走茶凉,何况是彻底的走了呢?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李隆昌已经不是以前的李隆昌了,儿子虽然是位高权重,身居要职,但是,也不能做到一手遮天了。
新兴的政治势力由弱到强,先前的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政治势力逐渐向平衡状态发展,各个阵营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互相制约,今天是东风压倒西风,明天可能又是西风盖过东风,后天呢?可能就是北风居上,总之就是,东南西北风不停转换着。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李隆昌还想像以前那样为所欲为,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做出来一些小动作还是可以的。
在李隆昌的熏陶下,在某些方面李昌平比李隆昌有过而无不及,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
在李隆昌的努力下,把李昌平送到了权力巅峰圈内,这对李家来讲已经是巨大的成功,要知道进入这个圈子里的人也是凤毛麟角的。
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所以要改变以前制定出来的方案设计就很困难,要不是因为汪志雄身份特殊,还真的改变不了先前制定出来的方式。
韩景当然知道这是很复杂的事情,但是,人性都是有缺陷的,之所以会改变主意,还是因为利用这一点。
政治阵营之间明争暗斗是可以的,但是,没有领导希望哪一个家做大做强,一枝独秀的,那样的话,就会打破了政治阵营平衡状态,要是这样,领导就不能做到掌控局面,掌控不住局面的领导与傀儡无异,谁愿意做一个‘花瓶’或傀儡呢?
正是利用这个,韩景的方案设计才得以被采纳,不然的话,事情的走向又将会是另外一种趋势。
对于李隆昌为代表的李家,领导层有些人对之也是颇有微词,搞政治的,尤其是时局掌控者,对拉帮结派,搞小山头的都深感厌恶,这都什么时代了,还搞封建那一套。
有些人总想着自己的后代永享荣华富贵,最好能代代相传下去,就是傻子白痴也不例外,典型的不拉屎占茅坑。
在位置上的时候,为自己的子女后代,也是费尽心思了,嘴上说着为人民服务,实际上就是说说而已,行动起来的都是为自己,为自己的子孙后代,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想方设法为下一代或下二代人铺垫好要走的路。
而真正的有能力的,有理想又有热情的人,却因为自己没有先天的条件而被拒之门外,望着‘官门’无可奈何。
打破特殊情况,打破特权延续也是当今社会有担当的政治者首要任务,虽然这任务艰巨,但是,只要一代代人坚持不懈,就可以做到的。
针对李家布下的局,只不过是诸多局的一个缩影,李家也只不过是诸多要被切除的毒瘤之一,斩草得除根,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首诗就说明了一切事情。
每年一度的国企、央企账目检查也是很有必要的事情,这些企业事关重大,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以前都是看人而动,走过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让许多的国家资产被占用,占据,侵占,私吞。数额巨大,令人触目惊心。
好在当下有人重视起来了,账目检查实实在在的抓起来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李隆昌还是想方设法想逃避,想尽一切办法想着去蒙混过关,他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堕落的政治毒瘤,必须要有智慧策略,必须要有一套组合拳,必须要彻底干净解决掉,这样的话,拿李隆昌和李昌平祭旗,就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韩景的局中局才被采纳了,还是靠汪志雄帮助,才上达天庭,想想也是挺不容易的。
为什么设计出来让李隆昌觉得有可乘之机?因为这样做,就可以打乱他们的计划和布局,临门一脚的作用是惊人的。
李隆昌觉得自己有机会蒙混过关,就会放松警惕性,先前的布局肯定是会按下暂停键,他们有了观望的心思,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来要继续交易文物的事情就停了下来。
李囩鹏想要做也不敢去做的,更不要说建议了,说一不二的李隆昌怎么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但是没有拉满弓弦,发出去的箭又能射多远?
一步错步步错,不但如此,整个的计划布置也被打乱了,这就是布置局中局的真实意图。李隆昌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个误判将李家拖进了万丈深渊,京城李家也从此消亡在滚滚的官场红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