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霞岭地势险要,属仙霞山脉主峰,呈东北—西南走向,全长约100千米,平均海拔千米以上,主峰大龙岗海拔1503米。
三团长在大龙港主峰坡顶山顶上设置了空军观察哨,安排了一个班的陆航士兵进驻,盯住了浙江方向日军的一举一动。
而且仙霞岭以中山地形为主,诸山体的坡度均在25°以上,沟谷深度一般500-800米,呈V形。陡峭的山坡和狭窄的山谷限制了日军的行军速度和兵力展开,使其难以发挥大规模兵团作战的优势。
岭上有仙霞关等六大关隘,仙霞关被誉为“东南锁钥”“八闽咽喉”。这些关隘地势险要,如仙霞关有360级、28曲,长10公里,崇峻雄伟,易守难攻。
三团长知道仙霞岭易守难攻,日军大部队肯定不会从仙霞岭方向进攻玉山县。但是极有可能派精锐部队从这个方向偷袭玉山县。
他安排了三团三营依山构建防御工事,阻挡日军偷袭。
同时三团直属连和直属部队进驻仙霞岭外,随时准备支援。
三团的四营和四团的三营四营沿常玉公路,浙赣铁路布防和布雷,阻止浙江日军大部队的反扑。
中午,三团长接到一军驻南雄航空兵江大队长的电报,日军极有可能在他们傍晚返航后突袭玉山县,询问是否需要增派航空兵夜袭浙江日军?
现在常玉公路,浙赣铁路的防线还没有布置好,三团长马上复电,如有可能请夜袭浙江日军,为他们构筑防线创造时间。
江大队长复电:夜袭目标难以侦查到空袭目标,能否让部队为他们指明空袭目标?
三团长马上复电,他将派小股精锐部队袭击集结的日军,为他们空袭指明目标。
下午两点钟,四团的直属连和三营一连携带大量手榴弹,沿常玉公路向开化县和常山县隐蔽行军。
进入常山县后,直属连王连长发现了常山县的日军侦察兵。但是他们并没有打草惊蛇,而是放日军侦察兵过去。
谁知道这伙日军侦察兵并没有直奔玉山县,而是沿途不断侦查。
为了避免暴露行踪,王连长果断派人歼灭了这伙侦察兵。
力量对比悬殊的日军侦察兵很快被剿灭,然后王连长继续带着部队向常山县方向行军。
在前往常山县城途中,王连发现了一个适合伏击日军的草丛。
离草丛不远处有两条和小路平行的沟渠。
王连长安排士兵们埋伏在小路两侧的沟渠里。另外派了几名侦察兵前去侦查常山县日军的动向。
这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一军的航空兵都已经返航。
侦察兵发现日军已经集结完毕,正在上卡车,准备前往玉山县。
侦察兵马上跑回去向王连长汇报。
王连长马上叫通讯兵发电回去,让他们通知航空兵赶过来。
集结好的日军开始向玉山县出发。
卡车的车灯如同尘世中迁移的萤火虫群,有序地向玉山县方向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