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自认为这起案子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可实际上无论做什么事,都没有十全十美的,百密必有一疏,其实他在踩点的时候就被人给注意到了。
刘辉在动手的前一周,每天下午都会来这家银行对面的一栋楼楼下观察情况,长时间站在一个地方不动,肯定是会被人注意到的。
这栋楼的一楼住了一个老太太,刘辉每天雷打不动站在她家窗前,她早就把刘辉的样子记了个清清楚楚,等到案发之后,老太太马上跑去向警方举报了这条线索。
接下来出场的就是模拟画像专家了,等画像画出来拿给老太太一看,老太太吓了一哆嗦:“像,这也太像了,就是这个人,肯定错不了!”
警方大喜过望,随后几乎整个唐山市的警察都被调动了起来,拿着模拟画像到处寻找线索,结果很快就有人惊呼了起来:“我靠,这不是咱们队里的刘辉吗!这也太像他了!”
面对同事的询问,刘辉只是尴尬的笑了笑,并且波澜不惊的调侃道:“确实是他妈挺像的,得了,大家就按照我的样子去找人吧!”
按理说此时把那个老太太叫过来辨认一下就行了,但是大家听完刘辉的话之后,都是哈哈一乐就过去了,并没有人怀疑到他的头上。
不过有句古话说得好,知子莫如父,这一切的一切,都没有逃过一个人的眼睛,那就是刘辉的师傅枪神王秀宇。
其实早在一年前,王秀宇就觉察出了不对劲,爱徒周琼遇害之后,他心如刀绞,亲自赶到案发现场,进行了仔细勘察。
王秀宇身为枪械专家,在枪击案鉴定方面肯定是有过人之处的,他根据弹道轨迹,精准的推算出了凶手的身高体重,以及开枪时的细节动作,当时就感觉这个凶手自己很熟悉。
等到模拟画像出来之后,王秀宇马上就确认了,凶手肯定是刘辉,于是便立刻向上级进行了举报。
可是王秀宇没有绝对证据,他能拿出来的材料只是根据弹道轨迹做出的推理,所以举报并没有被采纳,领导一句话就把他打发了:“光是推理可不行,咱们办案是要讲真凭实据的!”
王秀宇不甘心,又多次向其他部门的各大领导申请调查王辉,可结果全都是一样:“没有真凭实据就调查内部人员,从法律层面和情感层面都是讲不通的。”
事后警方给出的解释是,当时王秀宇的推理和整个案子调查的主方向相反,因为当时定性的是情杀,所以才没有被采纳。
其实这就是借口,根本原因应该是刘辉的家庭背景,像他这种情况,如果拿到的不是铁证,那就必须得谨慎对待。
王秀宇多次举报无果,担心自己遭到报复,他随后写下了两份遗书,一封交给了自己老妈保管,另一封藏在了自己的房间里,就是担心自己万一遭到不测,能留下一份证据。
接下来王秀宇又再次向更上级部门进行了举报,可惜还是一样的结果,举报内容不被采纳。
王秀宇的这种举动,是值得让人敬佩的,能在众人皆醉时唯我独醒,这才是一个警察应有的境界。
对于王秀宇举报这件事,刘辉肯定是知情的,他也担心东窗事发,为了毁掉证据,他把从老杨手里抢来的那把五四手枪连同四个弹夹用一个塑料袋包好,偷偷扔到了唐山市的陡河里。
因为杀害周琼和抢银行用的都是这支手枪,而从周琼手里抢来的那支手枪没有做过案,所以刘辉没有扔掉,而是偷偷的留了下来。
从这之后刘辉还有没有做过案,就没人知道了,反正那支手枪再没有打响过,这一连串的案子也就这么无限期的搁置了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辉依旧奋战在刑侦第一线,并且表现得十分出色,先后立过一次一等功,一次三等功,还有两次通报嘉奖。
1991年的时候,上级领导在刘辉的嘉奖通报中是这样说的:该同志思想进步,认真贯彻方针政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服从领导,积极工作,连续参与侦破大案,对稳定唐山作出了重大贡献。
从这份嘉奖通报中足以看出来,刘辉平时隐藏的非常深,可是就在1991年,他又干出了一件震惊当地的大事。
10月9号这天晚上,刘辉和一个叫张强的刑警在公安局里值夜班,深夜十二点钟左右,突然从隔壁法院里传来喊救命的声音,两人赶紧拎着枪冲了过去。
等他们到了法院门口之后,看到现场有两个人,一个人坐在地上,正和另外一个站着的人拉扯,刘辉毫不犹豫的一枪打了过去,直接将站着的那个人打死了。
事后查明被打死的是当晚在登记处值班的一个审判员,呼救声是有人来这里找亲属,双方发生了纠纷,纯属是乱喊乱叫的。
但是刘辉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受到严厉处分,工作依旧继续,那名审判员就这样白白死了。
现在的刘辉,可谓是手上沾满了鲜血,如果不是接下来的一个意外发现,他也许就这样一直逍遥法外的混下去了。
破案的节点非常神奇,从1994年开始,唐山市开启了为期两年的疏通陡河工程,到了1996年3月17号,一名民工在陡河水库清理淤泥的时候,竟然意外的把刘辉扔掉的那支五四手枪和四个弹夹挖了出来。
枪和弹夹交上去之后,警方一下就震惊了,这把手枪可以确认是杨警官被抢的那把,后来又做过两次案,但那四个弹夹就有说法了。
其中一个弹夹是老杨那把手枪里带的弹夹,一个是周琼被抢的那支枪里的弹夹,而另外两个弹夹早在1984年和1986年就分配给刘辉。
这一下刘辉的嫌疑就太大了,不过领导的意思是证据还不够铁,需要在暗中调查一下,反正刘辉又跑不了,等拿到新的证据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