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点点头,指了指毛料砂壳上几道浅浅的纹路:“就是怕里头变数大。你看这石纹,从表皮能透进去半指,万一里头裂多,或者色没跟到底,解出来就是块废料。”
“我知道。”刘青林摸了摸下巴,眉头微蹙,“但这种顶级茄紫色太少见了。要是解得好,单是能出两条满紫的手镯就够回本。
我估摸着,按开窗表现折掉风险,按竞拍价多投两万美金,应该能搏一把。再多就不划算了,毕竟谁也不敢保证里头是满色。”
这时,周围已经有两三个客商凑了过来,对着这块料子低声议论着。有人掏出放大镜贴着玻璃看,还有人拿出小本子记着什么。
“再瞧瞧吧,这精品区果然没让人失望。我是彻底看花了眼,觉得哪块料子都好。看来外头那些毛料跟这儿比,还是这里才称得上正宗好货。”
杨明心里清楚,这会儿还不能贸然投标。至少得摸透其他人的心思,要是能知道他们打算投多少钱,那就再好不过了。
可常来公盘的商人,谁又不是这么想的?他们在精品区转了好几圈,虽说能看到有人往箱子里递投标单,可对方到底填了什么价位,半点儿也摸不透。
精品区中央,有一块儿开窗大料格外扎眼。几十斤的体量在展台上占去半壁空间,冰种的底质通透干净,几缕阳绿像被揉碎的翡翠丝,藏在内里,灯光下泛出莹润的光泽。
料子周围早围满了人,有人举着放大镜蹲在跟前,反复看开窗处的种水。更多人则拉着相熟的商人往角落凑,压低声音商量。
明眼人都知道,这等大料不是单独一家能吃下的,大多商人都是想联合投标,等真拿下来,再按各自的投资额度平分切割后的料子。
刘青林在人群外站了会儿,悄悄拉了拉杨明的胳膊,示意他往外走。“别在这儿耗着了,惦记它的人太多,光我刚才看见的,就有三四拨人在谈联合。而且这料子底价就一百万美金,太高了。
开窗处看着是好,可内里怎么样谁也说不准。万一切开后种水差了、色没进去,这钱就全打了水漂,赔都赔不起。听我的,这种惹眼的料子,咱们别碰。”
杨明没动脚步,他心里还在琢磨。这精品区好料子太多,小隔间里那几块是冰种明料。每块儿起拍价就高达三百万美金,他觉得这种明料就是拍下来,估计利润也不会太大。毕竟,那种明料惦记的人太多。
他看好三块开窗毛料,只要有一块儿赌对高种水料子,基本上就赔不了什么钱。
“这料子大,只要出三分之一玉肉,就赚大了。我觉得可以试试,反正是暗标,谁也猜不出咱们的出价。”
杨明决心一下,立刻拿了一张投标单,写上五百万数目。可他转念一想,觉得既然都出了五百万,万一别人出五百万零一万,那可就抓瞎了。
索性把这张投标单毁掉,又拿过一张来,在上面填了个五百一十三万。
刘青林看到他填的数目后,心里吓了一跳。这可是美金,如果真中标了,却拿不出来,那可就有的麻烦了。
他虽然知道杨明很有钱,但他不知道杨明现在到底多有钱。他的想法,有点杞人忧天了。
将投标单投进箱子,杨明拉着刘青林,径直走向早前看中的那块茄紫色料子。这次他没多犹豫,爽快拿起投标单,写下五十八万美金的数额投了进去。
这个价格已经比起拍价高出近五倍,按常理来说,大概率不会有人出更高的价。毕竟这年代翡翠价格远没后来那般疯涨,通常情况下,这种小块料子,超过三十万美金出价就算是高价了。
杨明还留意着另一块开窗表现平平的大料。开窗处是糯种,质地也不够纯净,但胜在体量够大,重量与之前那块冰种大料相差无几。按当下行情,糯种料子才是市场上的主流货。
这块大料起拍价三十万美金,杨明看到已有不少人陆续投单。他走上前取了张投标单,随手写下一百二十一万美金,投进了箱子里。
他这副漫不经心的模样,让刘青林看得一愣一愣的。林静山却对他的举动视若无睹,自始至终没发表半句意见。
投过三份竞拍单,杨明仍觉意犹未尽,又对着几块看中的料子,填下自认为划算的数目,将单子投进竞拍箱。连续递出十几份后,他估摸着这些里至少能中三四份,这才停手。
抬眼看看时间,已到午饭时分。杨明招呼上刘青林和林静山,准备往外走。刚到门口,就见周志华领着几位大腹便便的中年客人迎面走来,周志华先开了口:“表弟,你这就看完了?怎么样,出手竞拍了吗?”
杨明点头应道:“看中了几块,已经投了竞拍单。能不能中,就看运气了。对了,我刚才从你那批货里挑了不少,你一会儿给我开个交易单,我好去窗口结账。”
“给你,我刚从那边过来,瞧见你挑好的货了,交易价我都写在上面,你拿这个去办手续就行!”周志华掏出一份交易清单递过来,又补了句,“对了,晚上来家里吃饭,你姑姑备了顿丰盛的晚餐,可别错过了。”
杨明接过清单,扫了眼上面的数字,比自己预想的还要低。他清楚表哥是特意把价格压到了最低。以两人现在的关系,多余的客气话反倒见外,他只点点头应下了。
三人返回酒店,没特意找饭馆,就在一楼餐厅简单要了点东西填饱肚子,回房后各自歇下。
约莫一个多小时后,杨明醒来,揉着太阳穴坐起身,脑子里还想着上午公盘里的料子。
他琢磨着,既然来公盘这一趟,总不能只盯着公盘里的货。他听人提过,公盘外围常年支着不少私人摊位,多是当地商家或是小场口的货主,虽说料子杂,却也常有漏可捡。
他起身到隔壁,推开刘青林的房门。刘青林刚醒,揉着眼睛听完他的想法,当即点头:“我也正想着下午没别的事,去外围转会儿也好,说不定能碰上块合眼的料子。”
两人叫上林静山,拿上随身手电和放大镜,开车朝着公盘方向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