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月缓缓放下茶盏,青衫袖口轻拂案上茶渍,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是啊,老孙所言非虚。若只是掀翻几张喜桌的失礼,他不至于介怀数十年,其中必有我们蒙在鼓里的细节。”
商函将目光转到孙不眠的身上,接过话来,“孙长老久在兵圣阁,是当年婚宴的亲历者。还请长老明示,莫要再藏着掖着。”
张文隆则目光平静无波,手捧茶水,细细品味。
孙不眠握着紫砂茶壶的手猛地收紧,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滚烫的茶汤在壶内晃出的涟漪恰似他翻涌的心事。他重重叹了口气,喉间的沧桑如陈年松烟般散开:“诸位可知,吴烈当年铁了心要娶的,究竟是什么身份?”
话音刚落,商函便皱紧了眉头,开口道:“我当年听书院内的长辈提及此事时,特意查过卷宗。那女子是江南烟雨巷的寻常凡人,眉眼清秀却无半点修为,与兵圣阁‘非圣不婚’的规矩格格不入。”
他顿了顿,想起当年同辈间的戏谑,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的弧度,“那时我们都私下笑他是‘老不羞’,起百岁的半圣文人,竟要娶一个三十岁的凡人女子,消息传到书院时,连守门的老仆都觉得不可思议,成了文道好几年的笑谈。”
“可不是嘛!”
孙不休的巴掌重重拍在梨花木案上,紫砂茶壶与木案相撞,发出沉闷的咚响,茶盏被震得跳起半寸,茶汤溅出的水珠在空中凝成细碎的青芒,“当年我们几个凑在藏书阁议论,都说兵圣阁的千年门槛,要被这桩婚事踩得崩裂!兵家那些白胡子老古董能不急?听说吴烈为护着那女子,在议事堂当场拎起镇阁的‘裂山斧’就往地上砸,玄铁斧刃磕碎三块青石板,吼得整个兵圣阁都颤了,差点就被长老们按‘叛宗’论处,剥夺传承资格!”
石月语气沉稳:“我总觉得兵圣阁的反应过了火。吴烈是兵圣阁百年难遇的奇才,七百岁修至半圣,心性早如磐石般坚韧,若不是动了彻骨真情,怎会为一介无修为的凡人女子,赌上毕生传承?”
“寻常凡人罢了,既无才气也无背景,掀不起风浪,兵圣阁这般小题大做,里头定然藏着他们不愿说的算计。”
孙不眠听着三人的闲谈,浑浊的眼底渐渐泛起水光,像是被暖炉热气蒸软的老玉。
他突然将紫砂茶壶重重顿在案上,壶盖被震得跳起又落下,发出“咔嗒”轻响,溅出的茶汤落在冰冷的青石板上,瞬间凝成细碎的冰珠,折射着暖炉火光,恰如当年那场婚事,开头滚烫,终被现实冻得支离破碎:“她确实是江南烟雨巷的寻常女子,指尖只有针线磨出的薄茧,连引才气入体的门槛都没摸到。可兵圣阁的长老们,偏要把这桩儿女情长,绑上‘宗门荣辱’的战车!”
“就为这个?”
孙不休三人齐齐变了脸色,孙不休猛地一拍桌就要起身,儒道才气在周身凝成淡青护罩,却被孙不眠抬手按住,老人的掌心带着兵道修士特有的粗粝,力道不重却透着不容置疑的郑重。
这位苍老的长老迅速转身,灰袍下摆扫过地面积雪,带起一圈细碎的雪雾,抬手关紧轩门,门轴转动声被风雪吞没。
他转过身时,声音已压得极低,字字如淬了冰的铁:“表面是‘非圣不婚’的规矩,实则是嫌她命短、出身低,长老们说,吴烈是亚圣苗子,娶个百年寿元的凡人,不仅要被修真界笑‘兵圣阁无人’,更会因情伤乱了道心,断了兵圣阁的传承根基!”
他苦笑一声,皱纹挤成沟壑,“那些老古董最后放了狠话:要么弃了那女子,要么滚出兵圣阁,二选一。”
词宋端坐在一旁,指尖摩挲着微凉的青瓷茶盏,墨眸中那丝淡金色的时间纹路如细流般盘旋,比先前更清晰了几分—,孙不眠的话语,正与他记忆中那些破碎的光影重合:议事堂里吴烈拍案时,玄铁斧刃崩出的火星;桃花树下女子指尖的丝线在阳光下泛着柔光,为吴烈缝补兵甲上的裂痕。
他没有插话,只是垂眸时,睫毛投下的阴影里,悲悯又深了几分,他见证了吴烈全部的过往,因此今日哪怕吴烈出言不逊,自己在和他交手时,手下留情,刻意没有伤其经脉。
“可你们不知道啊……”
孙不眠忽然顿住话头,指节无意识蜷起,粗糙的掌心磨得紫砂茶壶壁沙沙作响,浑浊的老眼望向窗外风雪深处,瞳仁里映着跳动的暖炉火光,像是真的穿透了数十年光阴,“如今这沉得能压垮兵阵的吴烈大人,早年是个连兵戈都嫌沉的主儿!”
“他突破半圣那天,兵圣阁的贺帖堆成了山,他倒好,揣着个粗陶酒壶就溜去了江南,遇着劫道的山匪,拎着酒坛砸得人鼻青脸肿。”
“见着逃荒的灾民,当场散了储物戒里的金银,连酒壶都塞给了冻得发抖的孩童,活脱脱一个满身酒气的江湖侠客,半分半圣修士的架子都没有,连酒壶磕碰石板的脆响都恍在耳畔。”
这话如惊雷炸在三人耳中,孙不休猛地张大嘴,刚要拍桌的手僵在半空,他张了张嘴,半天只挤出一句:“半圣修士。。。当江湖侠客?您说的,是吴烈吗?”
孙不休并不知晓此事,毕竟当时的他还年少,而吴烈已经是半圣,他不了解实属正常。
“他本就厌烦宗门里的勾心斗角。”
孙不眠重重叹了口气,指尖摩挲着茶壶上冻出的冰纹,纹路恰似兵圣阁当年分裂的裂痕,“兵家当时的内斗比如今还要严重,那孙致是上一任阁主,仗着自己是兵圣亲传血脉,腰杆硬得能戳破天,这些年就没断过打压吴圣一脉的心思,总想把兵圣阁的权柄攥在自己手里。”
“孙致?”
石月青衫肩头微微绷紧,“我曾在儒家《修真列传》里见过他的记载,说他七十岁悟透‘兵戈合一’,三百岁修至文豪,六百岁便突破半圣,怎么孙圣后人也会在这些阴私算计上花心思?”
“唉,兵家争斗了近千年,哪里那么容易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