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士

浮沉的命运

首页 >> 宋士 >> 宋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红楼之剑天外来北隋军神死亡航线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明末红衫军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三国,在下姓刘,皇家的那个刘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宋士 浮沉的命运 - 宋士全文阅读 - 宋士txt下载 - 宋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7章 驭民之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不知不觉,位于大名府南城,原来的河北东路安抚司衙门,如今却已经摇身一变,挂起了“中华学堂”的招牌。

由于和原来的河北路转运司衙门同在一条街上,这里的环境要幽静、偏僻的多。学堂被选在这里,王松也是看中了这里安静的学习范围。

事实上,不止在这里,在大名府城,还有三座同样的中华学堂,只不过这座最大而已。

一块宽约一米,三米左右高的、刻着“牺牲、责任、民族”六个红字的石碑矗立在学堂正门左边的平地上。在大门右边的平地上,一块几乎同样大小的石碑则刻着“知识就是力量”的字眼。 字体苍劲有力,乃是河北名士李若虚所书。

作为留有墨宝、震惊后人的李若虚,其字体的魅力当然是无可挑剔。两块石碑一左一右,白石红字,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吸引着来往的师生以及过往的闲杂人等。

从教育程度上讲,“中华学堂”只是一所初级教育学堂,相当于后世的六年小学教育。

本质上,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也是民族的希望。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民族的兴衰成败。

进入“中华学堂”的孩童,年龄段在6-13周岁。孩童们不仅要接受完整的国学教育,还要接受数学、地理、历史等。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王松会为他们准备一些初级的物理、化学教育,引导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除此之外, 学堂的体育课也是一大特的。队列、田径、引体向上、俯卧撑,最后还加入了“枪刺术”和骑马等。

至于射箭,则被习惯性地抛弃,而改为了掷弹练习。在火器蓬勃发展的这个时代,射箭只是变成了一种爱好,而非军中强制。

中华学堂大门口,每日里熙熙攘攘,站满了送孩子上学的父母亲朋。不过,人满为患的情况并没有出现,人人都是遵守规则。没有人想在自己的孩子面前,表现出自己愚蠢的一面。

这个时代,还没有后世那么多的社会安全隐患,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学奴”出现。

按照大名府官府贴出的榜文,6-13岁的适龄孩童,都得接受教育,就连城中外来的“务工人员”也不能例外。

为了避免引起冲突,在其他学堂上学的孩童,不强求他们必须转到这些新建的“中华学堂”来。

同时,在女子上学这件事情上,大名府官府并没有做强制性的要求,而是采取了自由选择。毕竟,相对于历朝历代,大宋的风气已经足够开放,不然也不会有大名鼎鼎的李易安出现。

不过,这毕竟是900年前,可不是后世的现代文明社会。一旦引起巨大的民间反潮,可就得不偿失,也和办学的目的背道而驰。

只要循循渐进,逐渐打开缺口,也许二三十年后,女子入学就变得顺理成章。

由于现在是酷夏,王松也是采取后世的寒暑假、一周双休制度,毕竟这是已经验证过的劳逸结合的最佳组合。

“相公,自隋炀帝大业元年科举取士,到我朝至今,已有600多年。科举取士已是直入心肺,根深蒂固。相公办学堂是好事,旨在使贫贱富贵之人同等接受学识。但学生的功名富贵、人生前程都在于科举。“中华学堂”能否办下去,和此息息相关。”

李若虚说的有点隐晦。但王松还是听出来了其中的意思。科举取士已经根深蒂固,王松废除这科举取士,他的新式教育很有可能办不下去。

“李公考虑的是,不过不必担心,事情总有例外。”

王松摇摇头说道:“河北、河东已经糜烂,推行自然比江南要简单、容易得多。说到底,还是学生将来就业的问题,这才是根本。”

“历朝历代,读书人只为做官,却忽略了吏。官吏两个字,吏比官更加重要,吏治清明是国家根本,因为这些吏员才是基层做事的人,和百姓打交道,这也是“中华学堂”的根本。”

关于学生的前途,王松并没有完全说明。那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方面的人才,这些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他需要这样的科技人才,即便是儒学也是实学,以便让这个时代在他的手里有序、有力的发展下去。

吏治清明。他希望“中华学堂”出来的学生,以后会成为社会的一股清流,把中国这种千年形成的浑浊官场洗濯一番。

在权力决定一切的社会里,裙带关系在官场上盛行,很多人引以为荣、不以为耻。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直是中国官场的常态。

就像大宋,王安石的改革派和司马光的保守派,最终演化成了党争。

王安石打击保守派,乌台诗案,一大批反对派成员被贬斥。司马光执政,又将新法官员全部贬谪,同时将推行了近20年的新法尽数废除,此为“元佑更化”。

公元1086年,司马光、王安石同一年去世。党争反而愈演愈烈,国家政策摇摆不定,国事日非。就像历史上的靖康之耻,投降派、主战派轮番上台,最终导致了国破君亡的可悲惨剧。

两河无主之地,正可以大肆推行这“中华学堂”。一旦事成,便可以和行政学堂无缝对接,足可以改变两河教育的现状。

“相公,宣抚司若是不开科举,恐怕会冷了天下士子之心。”

“开科取士,一年不过一二百人,最多不过四五百人。两河“行政学堂”,再加上招贤纳士,至少已是千人。要说冷了天下读书人之心,恐怕言过其实吧。”

王松哈哈笑了起来,神情也变得严肃。

“若是只想当官,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甚至以权谋私,中饱私囊,大宋朝廷哪里可以混混,在我宣抚司治下,想都别想!”

李若虚心里一惊。大宋朝廷不抑兼并,不限官员经商,不惩处贪污受贿,官员上下其手,个个富的流油。到了王松这里,要讲究吏治清明,这些旧派的官员,很多人因循守旧,不与时俱进,恐怕要栽跟头。

“相公在两河垦荒屯田,兴办实业,编练新军,安抚教化,虽是功在千秋,然这兴办学堂,开启民智一事,似乎颇有不妥。”

“哦,李公有话直说,在下洗耳恭听。”

王松不由得一愣。看来对义务教育这件事,李若虚有不同的意见。

不过,他并不是独断专行之人,李若虚性烈如火,直来直往,倒是和谨小慎微的马扩、黄纵几人互为补充。

“相公虽是文韬武略,但未必博览群书。相公可曾观过?商君书??”

王松看着小心翼翼的李若虚,哈哈大笑了起来,也瞬间弄懂了他话里的意思。

《商君书》是战国时秦国名相商鞅所做,也被列为天下第一禁书,历朝历代只能是太傅教太子的教材,只有历代君王和准君王才能读到。

想不到这李若虚,竟然也读过此书,而且还对这些邪术如此推崇。

“原来李公也知道商鞅的驭民五术,而且是情有独钟啊?”

商鞅的驭民五术,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壹民就是愚民,五术为历代帝王王霸之道,以此为不宣之密。

闭塞试听,让百姓愚昧无知;让百姓整日劳作,耕作不息,没有精力胡思乱想;民辱则官尊,百姓尊严全无;严苛赋税,百姓终日在温饱线上挣扎,人穷志短,易于控制。

这便是弱民之策,和真正儒家思想的“有教无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比起来,实在是惊心动魄、丑恶不堪。

这不由得让王松想起了后世的“总缺三两银子”的典故来。

《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农民卷》,记载了清朝乾隆时期的数据:中国农民一直以粗粮、青菜为主,偶尔能吃一顿鸡蛋,除节日或特殊时间,肉类很少出现在餐桌上。

当时,中国一个普通中等农民家庭一年收入在32两白银左右,但花销却多出了3两,为35两;在同一时期,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等的发明,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时代。

领先世界千年的中国,为什么无人钻研“蒸汽机”?“3两银子”的收支差额便是罪魁祸首。一个家庭一年挣32两却要花35两,缺少3两银子,不能放开吃,家无余粮,谁有闲情逸致去钻研“蒸汽机”?

商鞅的 “驭民五术”,是古代帝王必学学科。百姓解决了温饱问题,便会琢磨其他事情。乾隆的“缺少3两白银”,便是就是“贫民、弱民、愚民、疲民”的所谓帝王之术。

李若虚脸上一红,表情却是十分严肃。

“既然相公知道驭民五术,知道愚民、弱民之策,又为何要大办学堂,开启民智,岂不知“民愚则易治,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治国之道,首在弱民”。相公大肆办学,开启民智,有教无类,岂不是与治国之道背道而驰?”

大宋朝廷以文制武,却也是士大夫与君王共治天下,除了少数的文化精英,大多数的百姓,不还都是老老实实的穷苦人家吗。

要是百姓都富有,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起义了。宋史所载,宋朝300余年,农民起义433次,但规模和影响都比较小,最大的也就是北宋徽宗年间的方腊起义。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大宋朝廷实行的养兵政策,一到荒年或百姓造反,朝廷就大量从流亡人口中招收青壮以充实兵源。大家都去当兵吃皇粮了,哪还有人去造反。

但这却造成了宋朝“冗兵”的弊病,终宋一朝,军队良莠不齐,国家军费浩大,成了任人宰割的牛羊。

“士之蹈义而死,杀身成仁,为道而死,死而无憾。若不开启民智,以律法约束行为,百姓岂不愚昧无知,只知小利而不知大义,全无血勇,尚武之风全无,这又岂是治国之道?”

王松发出一声长叹。没有知识和思想的民族,又何谈崛起和伟大?

就像这战争,百姓和将士得知道为什么去打,否则就像历史上的一样,以至有了靖康之耻,偏安江南,最后是崖山之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神秘空间好种田平天一留恨江海共疾风天道都打不过他,你惹他干嘛重生官场:问鼎权力巅峰异界:开局买下白毛兽耳娘全民:拥有无上天赋的我逐渐离谱四合院:美女多了,实力就会变强机甲征程下堂妇,做疯批,嘎嘎乱杀笑嘻嘻超级树妖分身凌霄落星筠我真不是魔道穿越兽世:绑定生子系统说好拍烂片,泰坦尼克什么鬼从孤勇者到海底,唱懵全网崩铁:出云往事修真文明指南老婆你说实话,孩子到底是谁的?囚宠上瘾贴身侍卫
经典收藏双枪皇帝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别问,我科举次元主神竞选者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幕府将军本纪一厘米温差gl英雌开局替刘邦赴鸿门宴大唐:我穿越的身份被李二曝光了北宋不南渡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医入白蛇复国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挥鞭断流百越王刺客信条:梦华录我帮女帝坐稳皇位她却要杀我一穿越就成断案高手
最近更新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穿越之铁血捕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靠读懂人心立足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废柴趣妻大唐镇国公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极品五世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宋士 浮沉的命运 - 宋士txt下载 - 宋士最新章节 - 宋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