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怔了一下,夏光磊的干脆让他始料未及,本能产生了一种阴谋的感觉。
这位新书记有这么好说话吗?
他不相信,出于第六感的在心中瞬间拉响了警报,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电话听筒的边缘。
夏光磊空降北山任市委书记不过月余,此前两人在“发展与环境”的议题上虽未正面爆发较大冲突,却也都红了脸。
如今又骤然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整治行动,那架势,分明是要拿他的政绩“开刀”。
可眼下这通电话,却突然松口说要解封,未免太过轻巧。
夏光磊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太干脆了,语气里添了几分刻意的严肃,像是在给这突如其来的“让步”找补台阶:“啊,同伟同志,我得提前给你打打预防针,在治理污染上,一定要从速从快,不能把咱们老百姓的生命健康视为儿戏啊。
我希望能尽快见到成效,否则,下次可就不是封厂,而是抓人,这点你要记住。”
祁同伟握着听筒的手指微微收紧,依旧没猜透夏光磊的真实意图,只能应付道:“光磊同志,你说的很对,我这就督促下去,亲手抓这个问题。”
“那好,我等你的好消息。”
电话挂断,祁同伟没有立刻叫来秘书传达指令,而是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办公室墙上挂着的北山经济规划图上,思绪早已飘远。
这突如其来的“晃了一枪”,让他着实摸不着头脑。
说夏光磊想立威,可封厂之后又解封,未免虎头蛇尾;说对方想搞臭他的名声,可仅凭封厂一事,顶多算是工作分歧,算不得什么“污点”。
难不成,对方还有什么后手没亮出来?
他仔细回想着和夏光磊的几次交手,无论是会议上的唇枪舌战,还是私下里的明枪暗箭,似乎都只是点到为止,没有真正撕破脸皮。
难不成,这位夏家大公子,还真是个讲“政治规矩”的“君子”?
祁同伟越想,心中疑惑越重,警惕却丝毫未减——在政坛上,他见过太多“君子”面孔下的算计,所谓“政治君子”,不过是个笑话罢了。
事实也很快证明,夏光磊绝非什么君子,而是深谙“借刀杀人”之道的小人。
就在祁同伟让市长办公室传达市里解封企业的通知后没几天,市面上的几家小报突然冒出了不合时宜的“声音”。
这些小报以“猜测”“据说”“听闻”为开头,字里行间透着刻意的模糊,却精准地抛出了北山几处工业园附近的水域污染检测报告。
数据触目惊心,显示部分水域重金属超标,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更绝的是,小报还以“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为信源,绘声绘色地讲起了夏光磊与祁同伟在“发展与环境”问题上的“分歧”。
文章中,夏光磊成了坚持原则、心系百姓的“正义书记”,面对祁同伟“重发展、轻环保”的态度,据理力争,甚至不惜顶住压力封停污染企业。
而祁同伟,则被塑造成只看重Gdp、罔顾老百姓生命健康的“反派”,不仅默许企业污染,还在夏光磊推动环保整治时暗中阻挠。
……
“同伟同志,这些报纸到底想干什么?啊?简直就是在破坏我们北山的大好形势!恶意…恶意中伤我们市委班子的团结!”宣传部部长吴英杰拿着报纸,语气里满是“义愤填膺”。
吴英杰接到祁同伟的电话后,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一过来,祁同伟什么都没说,而是将报纸扔在了吴英杰面前。
新刊印的报纸,裹挟着祁同伟的怒火,散落一地,也将吴英杰吓了一跳。
祁同伟在北山一直是个黑面市长形象,之前对北山市各区县市局干部,没少训,吴英杰还真有些惧他。
可惧怕归惧怕,立场还是得坚定。
起码得撇清自己的关系。
祁同伟没在意吴英杰称呼上从“祁市长”到“同伟同志”的微妙变化,目光依旧锁在报纸上那行“某知情人称,祁市长曾私下表示‘环保是次要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文字上。
他抬眼看向吴英杰,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吴部长,你对这事怎么看。”
吴英杰猛地坐直身子,嚷得比刚才更响:“祁市长,我觉得这是有别有用心的人在做咱们市的文章!这些人就是想搞乱咱们的节奏,破坏咱们的发展大局!
我的意见,要彻查!从源头查起,对这些造谣生事的家伙,绝不能姑息,必须严惩!”
祁同伟没接他的话茬,只是用指节轻轻敲了敲深色的办公桌,木质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像在给混乱的思绪定调。
“我没问你怎么处理这些人。我是问你,对这几篇文章——里面提到的问题,你怎么看。”
“啊,这…这…,”吴英杰张了张嘴,半天没想到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主要他也没想到祁同伟会把问题推给他。
难道这位市长就不怕他从中使坏,让事情变得愈发不可收拾。
不对,不对不对。
祁同伟该不会想让他来背这口锅吧。
想想不是没可能啊。
“祁市长,我…我听您的指示。”吴英杰谨慎的说。
祁同伟拿起桌上的烟盒,慢条斯理地抽出一支烟,指尖在烟盒边缘轻轻弹了弹,让烟丝更紧实些,又抬头看了吴英杰一眼,眼神里多了几分提醒。
“事情既然出现了,咱们就不能只想着‘抓人’,得正视它,面对它。”
他将烟夹在指间,却没有立刻点燃,而是继续追问:“宣传部门那边,就没有什么应对措施?或者是公关方案?”
又指明道:“我说的不是去‘堵’,而是去‘疏’——该怎么澄清事实,该怎么跟群众说明情况,该怎么把咱们的工作进展摆出来,让群众看到真相?这些,有没有具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