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封疆

杰木

首页 >> 明末封疆 >> 明末封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逐鹿从战国开始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我在大明当暴君神武天帝我成了二周目BOSS大明寒士神魂至尊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邪凰狂妃:魔尊,蚀骨绝宠!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明末封疆 杰木 - 明末封疆全文阅读 - 明末封疆txt下载 - 明末封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78章 东北新局面(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二年开春,西安城的柳树刚抽出嫩芽,阳光带着些许暖意。梅征的家中,妻子李氏正抱着咿呀学语的儿子,一边轻声哼着童谣,一边收拾着简单的家务。

屋内陈设朴素,却收拾得干净整洁,窗台上还养着一盆耐寒的兰草,显示着女主人对生活的用心。

孩子红扑扑的小脸和清澈的眼睛,是她艰辛生活中最大的慰藉。

一阵低沉而克制的敲门声,打破了这份平静。

那敲门声不疾不徐,却带着一种官家特有的规整和沉重感。

李氏的心没来由地猛地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她。

她放下孩子,整理了一下微乱的鬓发,深吸一口气,才走到门前。

打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一队身着戎装、神情肃穆的军士。

他们静静地立在门外,为首的一名军官手捧着一个用黄绫覆盖的托盘。

阳光照在他们冰冷的甲胄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李氏的目光落在托盘上,又看向军官那沉重而带着歉意的眼神,顿时只觉得天旋地转,眼前一黑,身子晃了晃,险些栽倒。

她扶住门框,指甲深深掐入门板,强撑着没有让自己倒下。她知道了,她最害怕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夫人,”

为首的军官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忍,

“节哀。梅征千户……于去年苏鲁锭河谷剿匪之役中,为国捐躯了。”

军官将托盘郑重地递上。

李氏颤抖着手揭开黄绫,只见托盘上放着:

一封未写完的家书:那张熟悉的草纸上,只有开头寥寥数语——“塞外苦寒,吾妻勿念,一切安好……”

墨迹犹在,人已无踪。

一枚千户铜牌。。。

冰凉的铜牌上刻着梅征的名字和官职,边缘似乎还有些许磨损的痕迹。

一纸官凭和一张银票。。。

官凭上写明,朝廷特拨抚恤白银一千两。

这个数字让周围悄悄围观的邻居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在明朝,一个七品知县一年的俸禄也不过四五十两,十两银子足够普通五口之家数月开销。

这一千两,足以让李氏母子后半生衣食无忧,堪称巨款。

这是魏渊体恤边将,特意大幅提高的抚恤标准,远超常规。

一副黑底金字的牌匾:上面是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忠烈之家”。

看着这些遗物,李氏的泪水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汹涌而出。

她紧紧攥着那封永远无法完成的信,仿佛还能感受到丈夫指尖的温度。

痛哭失声,那哭声里饱含着失去挚爱的撕心裂肺,和对未来未知的恐惧。

然而,痛哭之后,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却展现出了惊人的坚韧。

她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擦干了脸上的泪水,尽管眼眶依旧红肿,但眼神却逐渐变得坚定起来。

她对着军士们深深一福:

“多谢军爷送来……亡夫的消息和朝廷恩赏。”

她将牌匾郑重地请人悬挂在门楣之上,那“忠烈之家”四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她收好了铜牌和银票,将那张未写完的家书,小心翼翼地贴身收藏。

她抱起懵懂的儿子,看着孩子酷似父亲的眼睛,轻声而坚定地说:

“儿啊,你爹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是为了保家卫国走的。娘一定会把你抚养成人,让你读书明理,习武强身……将来,要像你爹一样,做个对朝廷、对百姓有用的人,继承他的遗志!”

春日的阳光照进小院,照亮了“忠烈之家”的牌匾,也照亮了李氏眼中那份从悲痛中生长出来的、如同磐石般坚强的光芒。

她知道,今后的路要自己走了,但她会带着丈夫的荣光和对儿子的期望,勇敢地走下去。

与李氏的决心一样,东北大地上的教育事业也缓缓展开。

在辽阳城郊新设的“劝农学堂”里,十岁的满洲孩子阿克丹怯生生地握着毛笔,努力模仿着台上山东来的老秀才描红。

老秀才并不因他口音生硬而斥责,反而耐心纠正:

“‘人’字一撇一捺,相互支撑,就像咱们满汉百姓,如今在这辽东,也要互相帮衬着过日子。”

放学路上,阿克丹兴奋地跑回家,用刚学会的汉话对正在整理农具的阿玛(父亲)喊道:

“阿玛!先生今天夸我字有进步!”

他的阿玛,一位被编入民籍的前八旗余丁,看着儿子眼中对新知识的渴望,复杂地叹了口气,随即又释然——或许,这才是孩子们真正的出路。

这样的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辽东各地,琅琅书声逐渐取代了往日的弓马喧嚣。

凛冽的寒风中,天津卫的码头人声鼎沸,夹杂着孩童的啼哭与官差的吆喝。

从山东逃荒而来的老赵一家,夹杂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脸上写满了茫然与忐忑。

老赵用粗糙得像树皮一样的手,紧紧攥着怀里那张薄薄的、却重若性命的“移民凭”——这是官府发的准许他们前往辽东垦荒的文书,是他们一家活下去的唯一指望。

除了这张纸,他们几乎一无所有:几件破旧的行李,几柄豁了口的锄头、镐头,还有一小袋被老赵当眼珠子一样护着的粮种,那是官家发的“救命种”。

终于,在官差的指引下,他们踏上了那艘巨大的官船。

船身随着波涛摇晃,如同他们飘摇未卜的命运。

老赵的妻子紧紧搂着年幼的孩子,望着渐渐远去的海岸线,偷偷抹着眼泪。

老赵则沉默地坐在船舷边,望着灰蒙蒙的海面,心里像这海水一样,七上八下。

辽东,那个只在传闻中听过的地方,是苦寒之地,还是能让他们活命的新家园?

航行的日子漫长而煎熬。

当海平面上终于出现了陆地的轮廓,并且越来越清晰时,船上骚动起来。

船缓缓驶入复州湾,眼前豁然开朗!

那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覆盖着去岁的枯草,但在老赵这样的老农眼里,那黑得流油的土地,在初春的阳光下,仿佛蕴藏着无尽的生机和希望。

“他娘,你看!这地……这地多肥啊!”

老赵浑浊的眼睛瞬间亮了,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几个月来的担忧和疲惫仿佛被这黑土地驱散了不少。

他几乎能闻到泥土里蕴含的肥力。

上岸后,在移民官吏的登记造册下,官府果真如承诺的那样,在靠近一条小河的地方,给老赵家划了五十亩“生地”,并且白纸黑字,承诺三年内不征任何赋税!

虽然眼前还是一片荒芜,但有了地,就有了根。

然而,希望落地后的现实,是极其残酷的。

头一年,日子苦得如同黄连。

他们搭起的窝棚四面漏风,辽东的“倒春寒”比山东猛烈十倍,夜晚冻得人瑟瑟发抖。

开垦生荒地更是超乎想象的艰辛,盘根错节的草根、坚硬的土地,一镐头下去,只能刨起一小块土。

老赵和儿子们的手上,血泡磨破了又起,最后结成了厚厚的老茧,虎口都被震裂。

吃的更是简陋,靠着那点官粮和挖野菜勉强果腹。

但赵老心里憋着一股劲。

每天天不亮,他就带着家人下地,迎着刺骨的寒风,一锄一镐地开拓。

他时常抓起一把黑土,在手里捻着,喃喃自语:

“这么好的地,只要肯下力气,饿不死人,一定能活出个样来!”

这黝黑的土地,就是他们全家未来的全部寄托,再苦再累,也得咬牙坚持下去。

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上,成千上万个像老赵家一样的移民家庭,正在用最原始的劳作,书写着新的生存史诗。

但到了秋收,看着金灿灿的粟米堆满仓廪,老赵跪在地头,对着南方磕头:

“苍天有眼,皇上恩德,俺老赵家在这关外,总算活出个人样了!”

像老赵这样的移民成千上万,他们用汗水和辛劳,让荒芜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也彻底改变了辽东的人口版图。

在明朝与朝鲜边境的义州集市,往日森严的关卡如今气氛宽松了许多。

朝鲜商人朴会仁带着高丽参和彩缎,熟络地与明朝税吏打着招呼,缴上象征性的税款后,便能在市场里换取辽东的貂皮、药材和铁器。

他笑着对熟识的明国布商说:

“现在来往方便多了,要是像以前那样查上半天,生意都没法做。”

集市上人来人往,各种语言交织,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充满活力。

在青泥洼这个新兴的港口(后来魏渊更名为大连),空气中弥漫着海腥味和忙碌的气息。

码头旁,一座小小的、有着尖顶的基督教堂悄然立起。

每逢礼拜日,钟声会悠悠传开。

附近居住的渔民张老大起初对这“洋和尚”的玩意儿很不以为然,但他的儿子却好奇地去听了几次,回来告诉他那些红毛番人讲的“上帝爱人”的道理。

张老大哼了一声:

“啥上帝不上帝的,能保佑咱出海平安、鱼虾满仓就行!”

虽不理解,但他也慢慢习惯了这异样的钟声。

港口里,除了中国帆船,还能偶尔见到朝鲜、日本甚至南洋来的商船,各种口音、各种服饰的人汇聚于此,让这里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混杂而开放的景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征天战途寻情仙使修仙伏魔记我叫科莱尼长夜行顾少蚀骨宠,霸总夫人是毒医赵原柳莎免费阅读全文最新章节求生:从破草屋开始抵御天灾1908远东狂人重生后,全家追着我宠一颗水灵珠,驾驭全球海洋小马:编写之眷迫嫁妖孽殿下:爆笑小邪妃最强皇道系统之召唤诸神楚天子萌妻大神:溥少,强势宠末世来临:开局强化蜡烛对抗诡异影视现实双穿:我的明星女友坏事都做绝了,你说我流芳百世大圣传
经典收藏崛起美洲1620龙珠之牧神传说庶民崛起回到明末做枭雄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抗战之血怒军团医鸣惊仙复国他是言灵少女北宋不南渡烽火淞沪英雌黑铁时代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考古学家在秦朝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魅影谍踪次元主神竞选者
最近更新这穿越成猎户?红楼第一宗师蟠龙谜局反击皇宫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谋杀三国精编版神女转世,平定四方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红头册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吴三桂称帝
明末封疆 杰木 - 明末封疆txt下载 - 明末封疆最新章节 - 明末封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