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致用穷经无几语,穷经致用千百篇
“‘穷经致用’与强行将人拉入论道有何关联?”左相皱眉。
“我知道为什么程圣会说百尺先生更进一步了,也许他这条路其实是反着走的。”帝后娘娘忽然有些明悟。
反着走?什么反着走?
穷经致用反着走,便是。。。
致用以穷经!
古月皇贵妃睁开眼,却见自己身处于一片虚无之中,身旁隐隐可见两道光影,一为黑色的神像,一为金色的古树。
古月皇贵妃微微挑眉,忍不住感慨道:“程圣果然藏了拙,这么多年,所有人都以为那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说的是你的大道和程圣如出一辙,甚至稍强一些。”
“却没想到,你的道并非是程圣之路,甚至还如此诡异!”
致用穷经,核心在‘经’,程百尺的大道要给每一个‘用’都提供‘经’,不分你我,而且其准圣之路走的足够远,如今竟然强制将三个人拉入了自己的大道上!
“大道哪有不怪异的?”程百尺的声音浮现,随即头戴高冠的老人缓缓浮现在虚无中。
此时四人皆似神识出窍,不过却也不是完全的丧失了对周围的感知,更像是一场半睡半醒的梦。
“小友这儒法倒是有趣,与我当年曾见过的儒法都不相同。”黑色的神像缓缓发出声音感叹了一声。
“怪不得当年每一个和师兄论道的儒门天骄都道途受挫,原来师兄的道竟然是反向的!”金色的树里传来笑声,藏着有些不屑。
此法,其实可以想象成将他人所有的道理扔进程百尺的价值框架中观察。
它涉及的最大争议就是,你到底是因为先看到了这个道理的正确性,于是按照道理去使用它。
还是发现它有用,所以在无数典籍中为自己找出能解释它的道理,再不断地论证。
这简单的先与后,直接涉及了儒门最根本的问题。
你们是一群为了道理而出发的慕道者,还是一群发现事件规律于是寻找道理来抢夺话语权的窃贼?
这个程百尺的大道简直是对儒学的拷问,从果推因本就是人的天性,但儒门少有人承认这一点,不少贤人都认为自己发现的是天理至理,而天理至理是可以用于推导所有的事情规律,不论是道德、因果、政治还是人生。
但实际上,大多数人不过是窥视到了事件规律,然后从自己的角度分析出了一个道理,而这种道理是无法放到其他事情上的!
如此判断,儒门究竟有几条道理是天理?是至理?是可以指导人一生的?
“天下都知道师父当年说我可以在他的学问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但实际上,师父当时的意思是,儒学百尺,在杆头并无他物,我这一步怕是要带着儒学掉回原点。”
高冠的老人缓缓的向前迈了一步。
“我此生无法成圣。”
这句话有些突兀,但另外三人都隐隐懂得。
是的,这条路是不能成圣的,因为此路藏于儒门之下,若想成圣怕是要掀翻半个儒门。
“你若生在我那个时代,三教恐有变数啊。。。”黑色的神像里,老迈的声音有些同病相怜的悲悯。
是的,若是程百尺生在三教之初那个年代,儒门的显学还未敲定,一切都在野蛮生长,他一定会成为一方巨头,甚至对儒门乃至三教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他会重新定义什么叫道理,什么叫规律,什么可以用来要求别人,什么只能用来要求自己。
这就是为何程百尺年少时就能名动天下,施姑娘当年败在的哪句话其实也就明了了,独善自养显然是过不了这一关的,它必然是一个规律,而非至理,在程百尺的眼中是根本算不得儒门大道的,因为它只是儒门的一条路,解释不了,也指导不了其他人。
但这同样也解释了,为什么那么意气风发的少年,在略微年长后,便久在清水书院中,不再出手,因为当他走到百尺杆头的时候,发现接下来的路便是欺师灭祖,甚至是毁掉半个儒门。
“或许吧。”老人声音平淡,并不见任何愤恨,“我的道理并不需要证,只要存在便足够了。”
古月皇贵妃微微侧目,这可是大道,而且是自己的大道,谁又真的能满足于存在呢?
“闲话已毕。”金色的古树里男人的声音微微发冷,他对这些并不感兴趣,“师兄如此爱与他人穷经论道,可我三人并无儒学道理,你又如何?”
此时金色古树的灵光开始扩张,虽然程百尺的大道很是强大,但手持人皇玺又怎么可能被如此简单的困住。
“无需论,既然诸位无道,那便与我稍待便好!”程百尺笑了,他摊手摇头,他竟然把自己的这‘致用穷经’当成了牢笼。
“若是无趣,也可与我论道。”
“胜又如何?败又如何?”无救显然对于致用穷经很感兴趣。
“我胜,则诸位受我道压,诸位胜,则我道有损。”程百尺也不隐瞒。
可这说来容易,但他是儒门的程百尺,眼前这三人绝不可能靠辩经赢过他!
那岂不是要被困住?
“哈,便是师兄你大道如何了不得,也不可能永远困住我们。”人皇冷冷开口,他没有掉入程百尺的逻辑里,这片道争之地乃是程百尺所化,谁也不知其中关窍,但再如何,他也不是白玉蟾的月亮,就算是白玉蟾的月亮,人皇玺也不会怕!
“无外乎全力而已!”
他说的没错,大力出奇迹,在这里杀了程百尺或者直接破坏他‘致用穷经’的大道一切一定也可以解决了。
“那便请陛下来试试吧!”高冠的老人笑着看向金色的古树,他是如此的淡定,浑然没有要以一敌三的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