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发行的如何了?”
苏清和重新回到了营帐里后,开口同于前询问道。
演武场上气氛热烈,所有死囚的修为境界都原地凭空提升了一级,使得每一名死囚的精神状态都非常振奋。
这一级提升的极为昂扬士气。
尤其是对于被神都方面专门遣送的那一千名死囚来说,神奇的丹药能够给他们注入难以想象的自信!
热闹的氛围估计起码要持续上半个时辰左右,苏清和并没有阻止死囚们高谈阔论的意思,反倒是先返回了营帐,给死囚们以充分表达和发泄情绪的空间。
再怎么刻苦修炼,也不在这一时三刻。
人不能一直紧绷着,总得时不时在情绪上有放松才行。
况且让被神都专门遣送过来的那一千名死囚,好好看看其他死囚尽皆突破到了丙等,这可以让他们在兴奋过后,生出全新的渴望和为之奋斗的目标。
特别是经过彼此的交谈后,原本的那些死囚肯定会忍不住跟神都来的死囚大肆炫耀。
等到神都来的那些死囚发现,死囚营原本的那些死囚甚至在最开始的时候还远远不如他们,此时此刻却已经在修为境界上对他们形成了绝对的领先,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冲击将会产生巨大的动力,让神都来的那些死囚有更加强烈的战斗决心。
不过这些变化自然会由少爷们去进行正向引导,倒是不需要苏清和去干预。
“非常好,经过这段日子的发酵,报纸已经通行三十六郡下辖的每一座城池。而且发行量每一期都在不停的攀升!不光是城池,城池下辖的镇子,也都有报纸的覆盖,甚至许多村里都有专门的人负责给村民念诵报纸。”
于前一脸微笑,继续说道:“有些村里实在是找不到识字的人,就会等到每一期报纸发行时,派人去附近的镇上去听报纸的内容。听完后再返回村子将内容大体进行复述。
尽管这样的做法会导致很多内容缺失,可对于村民们来讲,总比什么都不知道要好。能让报纸的影响力扩张如此之快的根本原因,就是那部名为斗破苍穹的话本故事。
不夸张的说,现在整个大周上下,没有人不知道萧炎这个名字!不知道多少稚子孩童,在平时玩闹的时候,都会吼上一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苏清和满意道:“也就是说,报纸的销量在斗破苍穹的催动下,经过这差不多小半年的发育和积累,基本上达成了覆盖大周全境的目标?”
于前点头道:“没错!现在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只要到了报纸发行的日子,就都会迫不及待的等待报纸送达。几乎所有人都是冲着斗破苍穹去的,不过朝廷也会在报纸上刊登一些全新的政策信息。
这些政策信息尽量用白话书写,通过报纸的传播,让普通百姓也能对朝廷的最新政策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这在客观上极大的提升了朝廷的政策执行效果,朝廷对于报纸非常满意,目前正在商讨改版。”
苏清和愣了下,疑惑道:“改版?改什么版?当前这个版本不是我离开神都之前定下的吗?”
于前苦笑道:“对,但那个时候没有任何一名朝官认为报纸能风行到这种程度,由于不重视,也就没有太过在意报纸的排版,基本上您和陛下那边怎么定,朝官们就怎么通过了。
可是现在,报纸的影响力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大的多,于是朝官们就有了别的想法。他们希望能够缩减斗破苍穹的版面,然后在空出来的版面上,刊载他们想要刊载的信息。”
苏清和皱眉道:“他们想刊载什么信息?”
于前耸肩道:“那可就多了,刑部希望能够刊载一些海捕文书,相比于在每座城池的布告栏上张贴海捕文书,他们认为报纸的传播力度更强。户部和工部希望刊载一些最新的朝廷政策,以便提升朝廷对底层百姓的掌控能力。
刑部希望刊载大周律,借此让百姓们更加了解大周律的详细条文。就连礼部都希望能够刊载祭文和礼部条例,说是能让百姓明道德,知礼仪。还有兵部,要借着报纸来宣扬征兵,好给边军补充兵源……反正乱的很。”
“胡闹!”
苏清和忍不住伸手拍了下面前的桌案。
不过他也知道这不是于前的问题,跟于前发火没用。
当前需要做的事情,是阻止朝廷那些官员们外行指导内行,再把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报纸给整垮了。
从桌案前站起身来,苏清和沉声道:“报纸确实可以刊载一部分朝廷政务,毕竟,无论是中下层的官员,还是普通百姓,对于朝廷都有着相当浓郁的好奇心,会比较渴望于知晓朝廷的一些内政情况。
但这种内容绝对不能多!一小部分政务,能够满足百姓们和中下层官员的好奇心,能让他们看的津津有味。可如果整篇报纸上的内容全都是这种,那跟之前的邸报有什么区别?百姓们还会愿意看吗?
肯定不会!报纸能火!靠的是斗破苍穹!靠的是能让每一个人都看懂、听懂,并自然而然的带入进去后,可以跟着剧情发展感觉到舒爽!这才是根本!百姓们不懂什么大道理,他们只是想有个盼头!
对于百姓们来说,生活已经足够苦了,他们需要一些精神上的慰藉!斗破苍穹便起到了这样一个作用!所以斗破苍穹的版面绝对不能减少!我这就给陛下写信,阐述这一点!”
于前犹豫道:“这个……对报纸的施压,是六部联合在做的。一开始报纸的发行只是依靠皇室内库来支撑。可随着报纸的发行量越来越大,远超过最开始的预期,发行报纸所需要耗费的银子也几十上百倍的增长。
目前发行的成本超出了皇室内库能够承受的界限,所以只能由户部来支付银两,由此便使得户部的话语权大增。皇室对于六部提出的要求也不可能完全驳回,目前似乎正在商讨削减的版面,不要有那么多。”
苏清和皱眉道:“也就是说,主要跟银子有关?”
于前点头道:“目前来看,是这样的。”
苏清和想了想,开口道:“那就开始发卖广告!报纸的中缝专门留出来,明码标价,根据字数多少来定价。如果有商人愿意出更惊人的价格,那直接拿出某一个版面来打广告也没问题。这个我来跟陛下说明,我会在给陛下的信中,详细阐明广告的玩法!”
于前茫然道:“广告……是什么?”
苏清和简单解释道:“广而告之,比如某某钱庄想要挑战四海钱庄的地位,又苦于自己名气不够大,即便开了分号,也没人去存取银子,那就可以直接在报纸上打广告,让自己的名气在极短的时日内,被大周上下所知晓。
这种广而告之的效果跟报纸的覆盖面有关,既然现在报纸已经风行大周,那广告的效果便一定会非常不错,会有商家愿意掏银子的。将报纸的发行成本计算一下,然后合算出广告的价格。基本上广告就能支撑报纸的运转了。”
于前想了想,迟疑道:“那直接将刊登广告的版面,拿出来给六部去刊登他们想刊登的东西,也是可以的吧?”
苏清和摇头道:“不行,人心不足蛇吞象,他们一开始或许能接受那些版面,但时日久了,便会想要更多的版面。况且我对于报纸的版面还有别的想法。
现在报纸的覆盖面足够了,我们可以开始下一步,对边军战事进行宣传了。首期便挑选那个宋清吧!以宋家少爷的高贵身份,却跟死囚成为了生死之交!
把他和死囚之间发生的事情,美化一下,戏剧化一点,写成类似于话本故事类的传记,刊载到报纸上!宋清只是第一个,后续其他少爷的故事也都要刊载!
通过报纸的宣传,少爷们的名号将会变得非常响亮。咱们到时候以少爷们为核心,做一个主题,让百姓们一边了解边境战事的惨烈,一边将少爷们看做是英雄!”
于前惊讶道:“这样一来,他们的家里会有想法吧?毕竟……他们原本都属于被家族放弃的,结果到了边境后不但没有战死沙场,反而搏得了偌大的名声,那他们背后的家族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苏清和笑道:“陛下会处理的,况且最开始让他们派家族直系子弟出来,奔赴边境前线战场,本就没说过是要让他们的家族子弟送死的啊。想着让直系子弟来到边境后无法活着回去,是他们自己的猜测,跟咱们可没有任何关系。”
说完,苏清和重新坐回了桌案前,抬手道:“拿纸笔来,我要给陛下写一封信,把报纸的事情详细讲清楚。目前报纸的发展达到了预期,那就该真正让它呈现出该有的样子的。
舆论阵地是很重要的阵地,我们现在拥有了舆论阵地上最有利的武器,那就得好好利用。还有,不出意外的话,明天一早,妖魔先锋大军应该就会爆发一场巨大的混乱。
你现在立刻去将消息通知余震,让余震告知边军上层。具体要不要利用这场混乱,对妖魔先锋大军发起奇袭,看边军上层的想法。我们只提供消息,不提供建议。”
“啊?巨大的混乱?有多大?”
于前满脸不解之色。
苏清和眯眼道:“妖魔先锋大军在前线的组成种族中,单一数量最多的种族,是山膏。总量大概占据了妖魔先锋大军总数的将近两成。这些山膏会在明天一早集体发动叛乱,反攻妖魔先锋大军。
虽然山膏的实力有限,不可能对妖魔先锋大军造成多么巨大的杀伤,可上百万山膏的突然叛乱,却至少能让妖魔先锋大军陷入到无兵可用的程度。并且叛乱还势必会导致其他的下等妖魔种族出现巨大伤亡。
总之,这场叛乱一定会发生,但究竟能对妖魔先锋大军造成多大的损伤和影响,这个需要边军上层去进行评估,我对妖魔先锋大军的整体了解不多,没办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结论。”
于前很是震惊。
盯着苏清和看了好一会儿,确定苏清和不是在开玩笑后,这才用力的咽了口唾沫。
很是难以置信的问道:“上百万的山膏……集体叛乱?为什么?它们有什么叛乱的理由?这个……苏少,无论您说的再如何确定,我去跟少爷讲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总得说明白理由吧?”
苏清和摇头道:“没有理由,或者说……理由我不方便讲。你如实跟余震陈述就好,他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怀疑什么的。至于说边军上层……他能说服边军上层当然是最佳结果,但如果他说服不了边军上层相信这个消息,也没什么办法。”
于前有些迟疑的问道:“苏少,这个不方便讲的理由……是不方便跟我们讲?还是连少爷那边也不方便讲?”
苏清和微笑道:“不用多想,是真的不方便多讲。如果能说的话,说给你们听和说给余震听,有什么区别吗?不是在防着你们,只是这事情牵扯到了我自己的隐秘,等能说的时候,我自然会说的。”
于前点头道:“明白了,那我这就去找少爷。不过少爷和您的关系不一样,您所说的这些,少爷肯定会信。可没有足够充分的证据,想要在这种事情上说服边军上层,可能性微乎其微。
毕竟……在边军上层看来,这个消息一旦有问题,而边军又真的放弃固守的策略,为此选择直接冲入‘幽界’之中,那很可能会导致边军出现巨大的、不应有的伤亡,这种风险,边军无法接受。
最大的可能,是由少爷自己带领一支精锐小队,进入到‘幽界’之中,如果妖魔先锋大军真的出现了混乱,那就浑水摸鱼,趁机多杀一些妖魔将领。”
苏清和摆手道:“我知道,去吧,只是觉得机会难得。不过无论边军作何选择,都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