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这个办法....”
朱允熥忽又是一笑,“孝道嘛...哎!皇爷爷最惦记的,就是我朱家的子孙!不如这样,除了四叔的儿子之外,五叔六叔七叔的儿子,只要是成年的,都进京来伺疾!”
“呃...”
黄子澄面露难色,让燕王的儿子来,是因为朝廷提防燕王。
可是其他的藩王,不能一股脑都得罪了呀!
把人家的儿子都弄到京师来,这不是.....弄巧成拙吗?
真正要削藩对付藩王,眼下当用的乃是分而化之的计策。打压燕王的同时,对其他藩王予以厚赐优待。等燕王这个心腹大患一除,其他藩王还不是水到渠成?
而现在若是这么弄,那岂不是让其他藩王们同仇敌忾了?
“你反对?”
忽然,听闻皇太孙语气不善,黄子澄忙俯首,“臣不是反对,臣是觉得,有待商榷.....”
“你是皇太孙还是我是?”
骤然,黄子澄慌得跪下,“微臣不敢!”
~
“这些书生就没一个可信的!”
“可是离了他们还不行!”
朱允熥看着黄子澄,心中冷笑。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些读书人想的,无非就是慢慢来,一个个的弄,波澜不惊水到渠成的那一套。
可是...若不雷霆手段,日后天下谁会惧怕他的煌煌天威?他要做的,从来就不是他父亲那样的君主,他也不是他的父亲。普天之下,唯他独尊,其余人等皆是臣仆。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如今八月...再有几月就是年关!”
朱允熥抬手,示意黄子澄起来,“你是吏部侍郎,暂行尚书之责。各地布政司使的政绩的考核,不能总是温吞吞的!”说着,他顿了顿,“该罚的罚,该罢的罢.....不行就挪位子给行的人!”
“微臣明白!”
黄子澄心知,皇太孙这是开始为以后即位做准备了。也要把地方上的封疆大吏,换成东宫的自己人。
这对他们清流派而言,是个极好的机会。同时对他这个未来的天子近臣而言,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曹国公回京的路上,还奉上了一道奏疏。”
黄子澄 又道,“他提及了甘肃巡察御史铁铉...正好山东布政司那边...”
“铁铉是个不错的人!”
朱允熥点点头,在椅子上坐下,看着黄子澄似笑非笑,“这几年,你收了曹国公不少的好处吧!”
嗡!
黄子澄心里咯噔一下,身子一晃,忙跪下道,“微臣....微臣....”
“孤和皇爷爷不一样!”
朱允熥摆手,面对对方的惶恐,显得格外的大度,“水清责无鱼!这个道理孤是懂的!再说,你们在朝中,难免不了人情往来,呵呵!单靠你们的俸禄,怕是吃肉都难!”
“没有外财,哪能维持你们的身份?”
“没有各地官员的孝敬,你们哪能如此的从容不迫?”
“只要你们知道,什么钱该拿,什么钱不该拿,孤....也不愿意怪罪你们!”
朱允熥叹息一声,“万一,把你们换上去,换上来的人反而不如你们,那孤才是弄巧成拙了!”
“殿下天恩!”
黄子澄叩首哽咽道,“臣,万死难报!”
朱允熥看着他的跪下的身子,心中其实满是厌恶。但脑子之中,却不断的回想着他父亲朱标临终时的话。
“文官,不怕....一张圣旨即可取其生死!”
“武官,不怕....一道政令即可夺权问罪。”
“为君者,权操于手,即可避免权臣之祸。”
“且汝已长成,我大明未有主少国疑之忧!”
“所忌者,宗藩。”
是的,在朱允熥的心中,大明宗藩始终是第一位的。但他从来没想过,他父亲为何也忌惮宗室藩王?
或者说,他父亲担忧的,是藩王给国家带来的隐患,而并非是针对藩王个人!
就这时,太监总管王八耻踩着小碎步走来,在朱允熥耳边俯首,低声道,“主子,万岁爷传您....”
~~
“咋跑的这么急?”
少时片刻,坐在乾清宫外那荒废的半亩菜园子边上的朱元璋,见到了头上带着汗珠,头发微微散乱的朱允熥,慈爱的笑笑。
而他怀中,抱着的小公主小福儿,则是闪着大眼睛,一脸好奇的看着朱允熥,长长的睫毛不住的闪动。
“皇爷爷,您今儿身子大好了吗?”
朱允熥满脸惊喜,大步上前,蹲在老朱的身旁,摸着他苍老无力的手,“可有什么想吃的?孙儿陪着您喝两盅?”
“不喝....”
朱元璋微微摇头,“屋里闷,出来透口气!”说着,他看向孙儿的脸,忽然皱眉道,“怎么,你脸色咋这么差?”
“孙儿脸色...还行吧!”
朱允熥摸摸自己的脸,“可能是这几日国事太多,累着了!”说着,他笑道,“皇爷爷您赶紧好起来...好多事还等着您做主呢!”
“不对!”
朱元璋继续看着朱允熥的脸,“你这是,好些天没睡好了?”
“皇爷爷!”
朱允熥眼含泪花,“您身子差,孙儿哪能睡得着!”
“不哭...”
忽然,朱元璋怀中的小公主小福儿伸出肉嘟嘟的小手,摸着朱允熥的脸颊,“不哭,乖!”
“啊?”朱允熥一怔。
“哈哈哈哈!”朱元璋则是开怀大笑,“咱的小福儿,知道心疼她大侄子了,哈哈哈!”
“呵呵呵!”
朱允熥也跟着笑出声,看着小福儿,柔声道,“我抱抱行不行?”
“给你,正好压咱胳膊呢!”
随着老朱话音落下,朱允熥将小福儿抱在怀中。
看着对方那粉嫩的笑脸,他的心里却是咯噔一下,说不尽的心碎痛楚。
若是....高氏和他的孩子孩子,现在也这么大了!
也会叫爹得,也会扑在他怀里撒娇了吧?
“你也成亲有阵子了!”
朱元璋忽然正色道,“怎么太孙妃的肚子就没动静?”说着,他冷脸道,“咱都知道,你甚少往那边去!咋,这媳妇你不满意?嗯!?”
“皇爷爷!”
朱允熥抱着小福儿笑道,“孙儿现在是.... 没那个心情。三叔那边病了,您也病了,孙儿哪能整日亲近女色....”
“传宗接代是大事!”
朱元璋拍着椅子的扶手,“你要是有了儿子,咱兴许还能多活几年!”
“您放心,孙儿...抓紧!”
说着,朱允熥将小福儿放在自己的腿上,对朱元璋继续道,“曹国公在回京的路上....他给孙儿上了一封奏疏!”
“说啥?”
“嗯!您现在病了...”
“三叔那边...也不大好!”
朱允熥斟酌着用词,“曹国公跟孙儿说,这时候正是儿孙们表孝心的时候。儿孙们的孝心到了,您老...您老的寿数也定然长。”
朱元璋皱眉,“他到底说啥了?”
“他说让孙儿让各藩王家的皇孙都入京!”
朱允熥笑道,“十月份就是您的大寿,七十圣寿呀!古往今来,有几个皇帝......能有七十大寿!孙儿已命光禄寺用心操办。到时候孙儿的兄弟们也都到了京师...”
“其实孙儿也想着,要不就让叔王们也进京!”
“可是.....”
“他们不必来!”
朱元璋摆手道,“咱的孙儿们来就行了!封国不可一日无主。”说着,他顿了顿,“李景隆的主意?”
“是!”
朱元璋微微摇头,“好高骛远的事,他倒是拿手!”
“这也是他一片孝心!”朱允熥笑道,“孙儿这就派人去传旨!”
朱元璋不置可否的点头,目光看向那荒废的菜园。其中还有一株瓜果,孤零零的长在一片杂草之间。
因为杂草多了,所以那柱瓜果显得黯然无光,平平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