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师白语解

我想签约

首页 >> 印光法师白语解 >> 印光法师白语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暗体我家娘子又出来毒人啦玄幻大秦之九州暴君我是反派npc我的网上日记本我是万古主宰丹帝重生:九天至尊路重生后我成了全能网红修罗武神 小说异道邪仙
印光法师白语解 我想签约 - 印光法师白语解全文阅读 - 印光法师白语解txt下载 - 印光法师白语解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白语解对照第二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如陕西的南五台山,大香山,浙江的天竺山等等。其中感应昭明显着,香火弥漫不绝,唯有南海普陀山最为第一。因为普陀山的名字记载在《华严经》中,过去善财童子亲自参访。恩德周遍万类,历代皇帝敕命修建。所以致使举世钦崇,各国景仰。

缅维菩萨应化三乘天仙一类大机,固于此山经劫常住,何止天长地久。至于凡夫所见之迹,乃于五代朱梁贞明二年,慧锷大师由五台请铜观音像,欲归日本,至此舟胶不动,方始开山。

遥想菩萨应化三乘、天人仙人一类的大根机,固在普陀山经劫常住,何只天长地久。至于凡夫所看见的事迹,是在五代朱梁贞明二年(916 年),慧锷大师由五台山奉请观世音菩萨铜像,想要回到日本,到了普陀山,船胶着开不动,方才从此开山。

迄今千有余年,其事迹诗文,录之成帙,名曰普陀山志。余尝病其于菩萨不思议感应事理,殊欠发挥。拟欲遍阅大藏,博览群书,凡属菩萨随机赴感之迹,悉备录之,刊板流通。

到现今有一千多年了,其中的事迹诗文,录成卷册,名为《普陀山志》。我曾经指责书中对于菩萨不思议的感应事理,很欠发挥。打算想要遍阅大藏经,博览群书,凡是菩萨随机赴感的事迹,全都摘录下来,刊板流通。

一以阐菩萨度生之妙道,一以启众生出苦之良缘。但以目疾未愈,未能如愿。会稽何廉臣居士者,儒得圣心,医称国手。志行高洁,信心纯真。曾邀同人结桑榆社。以其暮景无多,拟作归计。同修净业,企生安养。

一方面是阐扬菩萨度生的妙道,一方面是开启众生出苦的良缘。但因为眼病没有好,未能如愿。浙江会稽何廉臣居士,儒学得到圣人心法,医术可称国医妙手。志行高洁,信心纯真。曾经邀集同人结桑榆社。因为暮年晚景,时日无多,打算作回归家乡之计。同修净业,期生安养。

又以一切众生久沉苦海,不仗法力,莫由得出。拟将菩萨应化事迹,为救生船。泛于其中,振臂疾呼。俾诸溺者,相引登舟。庶可同登彼岸,直达家乡,永离众苦,但受诸乐矣。

又因为一切众生,久沉苦海,不仗佛法的力量,无法出离。打算将观世音菩萨的应化事迹,作为救生船。泛乘于苦海之中,振臂疾呼。使得一切沉溺的人,相互牵引登上舟船。才可以同登彼岸,直达家乡,永离众苦,但受诸乐啊!

因石印山志以广其传。用酬大士度生之恩,用开众生投诚之路。令余作序。遂不胜欢喜,顿忘固陋,乃将菩萨感应之妙,略为发挥。其余事迹,固有全书在也。何须多赘。

因此石印《普陀山志》以广泛流传。用来酬谢观世音大士度生之恩,用来开启众生发起真诚信愿的方法。令我作序。于是非常欢喜,顿时忘记了自己的浅陋,将菩萨的感应之妙,略为发挥。其余的事迹,固然有《普陀山志》全书在。何须多说。绍兴何阆( l à n g)仙家庆图序

详夫春回大地,百卉各遂其生成。风起长空,万籁咸为之鸣啸。世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喻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声和则响顺,形直则影端。此举世亲知亲见,谛信无疑者也。

春回大地,百草因此而各得生长。风起长空,万种声音全都为之鸣响。世间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譬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声音相合则回响顺耳,身形笔直则身影端正。这是普天下的人都亲知亲见,且深信无疑的。

因果二字,遍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罄无不尽。世间圣人,非不明示因果。以其专主经世,欲其可继可传。因只局在现生,及先代后代。而不详其生之以前,死之以后,及前自无始,后尽未来。

因果这二个字,普遍含摄了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竭尽无余。世间的圣人,并非没有明白揭示因果的道理。因为他们专一注重在治理社会上,想使他们的学说可以继承流传下去。因此只局限在现生,以及先代、后代。而不详究出生以前,死了之后,以及向前推到无始,向后尽未来际。

后之学者不能深体圣人之意,遂谓人物之生,特天地之气,偶尔凑泊其形骸而已。其至于死,则形既朽灭,魂亦飘散。无因无果,成断灭见。其负圣教而昧己灵也甚矣。

后来的学人,不能深察圣人之意,于是认为人类物类的出生,只是天地之气,偶尔遇到色身并暂居其中而已。等到死了,那么身体既然朽灭,魂魄也就飘散了。无因无果,成了断灭见。这实在太辜负圣人的教诲而暗昧自己的性灵了啊!

孔子之赞周易也。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箕子之陈洪范也。末后方明向用五福,威用六极。二者若不并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而论,则上天之畀(b i)与,圣人之言论,明王之政令,诸多矛盾(如奸党荣贵,忠荩(j in )诛戮,颜渊短命,盗跖长寿等)。

孔子赞美《周易》。最初就说:修积善行的人家,必然有更多的吉庆。累积恶行的人家,必然有更多的祸殃。箕子陈述《洪范》。最后方才说明,用五种幸福引导人行善,用六种困苦警戒人为恶。孔子与箕子如果不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起来论说,那么上天的赐与,圣人的言论,明王的政令,就存在许多矛盾(如奸党得到荣华富贵,忠臣被诛害杀戮,德学俱善的颜渊短命,横行的匪徒盗跖得以长寿等等)。

若知前后因果,则穷通得丧,皆我自取。纵遇逆境,不怨不尤。只惭己德之未孚,不见人天之或失。乐天知命,无往而不自在逍遥也。

如果知道前后的因果,那么贫穷、通达、得到、丧失,都是我自己导致的。纵然遇到逆境,不怨天不尤人。只是惭愧自己的德行未能使人信服,不见人天的过失。乐天知命,所到之处没有不自在逍遥的。

人徒见何君之一门慈孝,四世同堂为庆。而不知其致此者,由多生之培植来也。须知娑婆世界,寿命短促,百年即为上寿,而能得者有几。

人们只是看见何家一门的慈孝,四世同堂的喜庆。而不知道之所以能够如此,是由多生培植而来的。必须知道娑婆世界,寿命短促,一百年就为高寿,而能得百岁的人有几个呢?

今何君幸慈亲之寿,已满六旬。特启华筵,承欢上寿。广征诗文,用佐寿觞。可谓笃于事亲,以身设教者也。又须知其穷三际而不迁不变,历万古而无减无增者,方是老夫人即心本具之真实寿量也。

今天,何阆仙庆祝母亲的六十寿辰。特地开启丰盛的筵席,承欢母亲的寿诞。广泛征集诗文,用来佐助寿酒之兴。可说是切实侍奉母亲,以身行施设教化啊!又必须知道,穷尽过去、现在、未来三际而不迁流不改变,历经万古而无减无增的佛性,方才是老夫人即心本具的真实寿量啊!

盖吾人现前一念,本自灵明洞彻,湛寂常恒。直下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但以背觉合尘,迷心取境之故。致令原无迁变增减者,常受迁变增减之厄。了无一念常住不动之时矣。

因为我们每个人现前一念,本自灵明洞彻,湛寂常恒。当下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但是因为背离觉性,合于尘境,迷惑真心,攀取外境的缘故。致使原本无迁流变化增减的佛性,常受迁流变化增减的苦厄。了无一念常住不动的时候了。

我大觉世尊愍之,示生世间,成等正觉。随顺机宜,广垂言教。普令一切众生,背尘合觉,复本心性。灭元无之幻业,了本有之真心。故华严经云,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现前。

大觉世尊怜愍众生,乘愿示生在这个世间成就佛道。随顺众生的根机和适宜的法门,言教广传于后世。普令一切众生,背尘合觉,恢复本有心性。灭除元本没有的虚幻之业,明了本有的真心。所以《华严经》中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现前。”

须知智慧德相,与妄想执着,唯是一心,原非二物。迷之则全智慧德相,便成妄想执着。悟之则全妄想执着,即为智慧德相。喻如水结成冰,冰融成水。亦如醉见屋转,屋实不转。迷谓方移,方实不移。所谓万境本闲,唯心自闹,一心不生,万法俱息者。此之谓也。

必须知道智慧德相,与妄想执着,唯是这一个心,原本不是二个东西。迷惑了,那么全体智慧德相,就成为妄想执着。觉悟了,那么全体妄想执着,就成为智慧德相。譬如水结成冰,冰融成水。也如同醉酒之人看见房屋转动,而房屋实际没有转动。迷路之人认为方向移动了,而方向实际没有移动。所谓的,万境本无事,唯心自扰乱,一个心念都不生,万法全都止息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然此理悟之虽易,证之实难。若非宿根成熟,孰能亲证亲到。故我世尊,特垂方便,立一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法门。无论若圣若凡,或愚或智,与夫天仙修罗之辈,地狱鬼畜之俦。但能至诚发愿,持佛名号。圣则顿成佛道,余则带业往生。

然而这个道理觉悟到虽然容易,证到却实在太困难。如果不是宿根成熟,谁能亲自证到。所以我佛世尊,特别垂示方便,建立一个信愿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无论是圣人凡夫,愚人智者,与天人仙人、阿修罗之辈,地狱、饿鬼、畜生之类。只要能够至诚发愿,持佛名号。圣人即能顿成佛道,其余的则可带业往生。

既得往生,则惑不期断而自断,德不期证而自证。譬如洪炉片雪,未至而化。德人觌面,鄙念全消。

既然得以往生,那么烦惑没打算断除而自然断除,性德没打算证得而自然证得。譬如大冶洪炉与一片雪花,雪花还没有飘到炉边就被融化了。与有道德的人亲见一面,俗鄙之念就完全消失了。

夫孝子之于亲,宜先乎本而次乎末,养其体而导其神。倘唯知服劳奉养以安之,立身行道以荣之,而不知以常住无生之道,念佛往生之法,谕令修持。

孝子对于双亲,应该先关心根本而其次关心枝末,奉养双亲的身体而引导他们的神识。倘若只是知道服劳奉养以安置父母,立身行道以使父母荣耀,而不知道以常住无生的佛道,念佛往生的方法,告知他们来修持。

使其生念佛号,死生佛国。辞生死之幻苦,享常住之真乐。承事弥陀,参随海众。闻圆音而三惑净尽,睹妙境而四智圆明。不违安养,遍入十方。上求下化,广作佛事。彻证即心本具之佛性,普作苦海度人之慈航。

使他们活着念诵佛号,死后往生佛国。告别生死轮回的虚幻之苦,享受常住不变的真实快乐。承事阿弥陀佛,参随莲池海众。听闻佛陀的圆音,而三惑净除究尽,睹见极乐妙境,而四智圆悟彻明。不离安养国,遍入十方界。上求下化,广作佛事。彻证即心本具的佛性,普作苦海度人的慈航。

是所谓见小而忘大,得近而遗远。乃中人之局见,非达士之大观也。若能令慈亲与己,并及家眷,同出娑婆,同生安养,同证无量光寿,同享寂灭法乐,同作弥陀法王子,同为人天大导师。

所谓见到小孝而忘记大孝,得到浅近而遗忘了深远。这是中等人的局限浅见,不是通达之士的宏远观察啊!如果能够令母亲与自己,以及家眷,同出娑婆,同生安养,同证无量光寿,同享寂灭法乐,同作阿弥陀佛的法王子,同为人天大导师。

方可尽其孝慈之心,与夫教育之谊。其所谓孝慈教育,非世之所谓孝慈教育也。此家庆图原始要终之极致。倘不以予言为非,待至同生净土之后,用大圆智镜,摄彼莲池海会之影,普赠沉溺苦海之同胞。予亦当竭其愚诚,序而赞之。

方才可以尽我孝敬母亲,慈爱后辈之心,与教育的情谊。这里所谓的孝慈教育,不是世间所谓的孝慈教育,而是贯彻家庆图始终的至理。倘若不认为我的话不对,等到同生净土之后,用大圆智的宝镜,照摄他们在莲池海会的影像,普遍赠予沉溺在苦海的同胞。我也当竭尽愚诚,写序来加以赞叹。募设千僧斋序(代在家善人作)

泥龙虽不能致雨,祷雨者必祭泥龙。凡僧虽不能降福,求福者须供凡僧。而况观音大士现身尘刹,寻声救苦,其应化之迹,在乎普陀。

泥土做的龙虽然不能降雨,但祈雨的人必定要祭奉泥土做的龙。凡夫僧虽然不能够降福,但求福的人必须供养凡夫僧。何况观世音大士现身尘刹,寻声救苦,他的应化事迹,就在普陀山。

是以历朝钦敬,举世尊崇。其山僧众,及十方来者,皆属如来弟子,大士儿孙。当香会时,几满二千。其中凡圣交参,行位难辨。可不念大士恩,培出世因,以至诚心,平等供养乎。

因此历朝历代钦敬,举世尊崇。普陀山的僧众,以及从十方来的僧众,都是如来弟子,观世音大士的儿孙。在香会(观世音菩萨圣诞)期间,将近有二千位僧人来应供。其中凡夫圣人互相参杂,修行位次难以分辨。怎可不念观世音大士之恩,培植出世之因,以至诚心,来平等供养呢?

心若真切,不但住世大阿罗汉如宾头卢尊者等,定来应供。即大士或亦现凡僧身,俯临法会。其功德利益,何可名言。

发心如果真切,不但住世的大阿罗汉,如宾头卢尊者等,一定会来应供。即使是观世音大士,或者也会示现凡僧身,亲临法会。这个功德利益,怎可称说。

某拟于来年二月间,于法雨禅寺虔设千僧大斋,广结良缘。非但自力微弱,实欲与人为善。因募善信,随心乐助。入宝山者切勿空手,沐法泽者各报佛恩。

我打算在明年的二月份,在法雨禅寺虔诚施设千僧大斋,广结良缘。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财力微弱,另外也实在是想要与人为善。因此募集善信人士,随喜发心乐助。进入宝山的人,千万不要空手而归,沐浴过佛法恩泽的人,各自要报答佛陀的恩德。重刻明宋文宪公护法录序

岁在己未,奉化玉仙孙君,刻宋文宪公全集成。又将专阐佛学诸作,依莲池牧斋所订之护法录,于全集中挑印之。有不相接续者,则另刻之。以二集各送观宗谛闲法师一部。

民国己未年(1919 年),浙江奉化的孙玉仙居士,完成了刻印《宋文宪全集》。又将宋濂居士专门阐述佛学的着作,依照莲池大师、钱牧斋所订的《护法录》,在文宪公全集中摘出来翻印。有不相连贯的佛学文章,就另外刻印成一本。将这二种集子各送一部给宁波观宗寺的谛闲法师。

(光)往观宗见之,不胜欢喜,祈为代请护法录一部。初孙君拟另刻护法录板,祈谛师作序。师以日与学徒讲演台教,不暇命笔。孙君因(光)之请,遂托谛师命(光)勉作。

我到观宗寺见到这二本书,非常欢喜,也希望代请一部《护法录》。最初孙玉仙居士打算另外刻印《护法录》的模板,祈请谛闲法师作序。谛闲法师因为每天与学生讲演天台教法,没有时间写序。孙玉仙居士因为我想请一部《护法录》,于是转托谛闲法师令我来写这个序。

(光)心被茅塞,见等面墙。何能发挥乘愿再来,现文雄宰官之身,即身口意三业,写华严大经,以宏佛祖心要之道乎。然既蒙见委,敢以陋辞。因略论其举世疑议之大关节而已。

我的心中如同茅草堵塞而不通达,见识如同面对墙壁一样局限。怎能发挥宋濂居士乘愿再来,现文豪官吏的身份;即身口意三业,写《华严经》,来宏扬佛陀祖师的心要之道呢?然而既然承蒙委托,不敢因为我的浅薄而推辞。因此大略论说其中大家都有疑惑议论的大要关节罢了。

至于其文之雄浑辨博,圆融直捷,发明儒佛之心宗,永为人天之眼目处。直同杲日当空,有目咸睹。正不须(光)之管窥预告也。

至于文章的雄浑辨博,圆融直捷,阐发明示儒家佛家的心宗,永为人天眼目的地方。就如同太阳当空,有目共睹。不须要我以管观天来预告啊。

序曰,阿弥陀佛,久证菩提,安住常寂光土,常享寂灭法乐。但以众生无尽,我愿无尽之故,不离寂光自受用土,遍入十方无尽世界。普现色身,度脱众生。或显或密,或折或摄,必期于究竟出离二种生死而后已。

序文说:阿弥陀佛,久证菩提,安住常寂光土,常享寂灭法乐。但以众生无尽,我愿无尽的缘故,虽不离常寂光自受用土,而又遍入十方无尽世界。普现色身,度脱众生。或显说或密说,或折服或摄受,必期望众生究竟出离分段、变异二种生死而后已。

所谓善根未种未熟未脱者,令其即种即熟即脱。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其道大事广,罄海墨而莫书。

所谓:善根未种、未成熟、未解脱的众生,令他们即种、即成熟、即解脱。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其法道盛大,事迹广浩,尽大海般的墨水也不能写完。

姑以文宪公一事,以明其概。按文宪与释幻灭作血书华严经赞序,末后自叙宿因曰,无相居士(文宪道号),未出母胎。母梦异僧,手写是经,来谓母曰,吾乃永明延寿,宜假一室,以终此卷。母梦觉已,居士即生。今逢胜因,顿忆前事。

姑且以宋濂文宪公的这一件事,来说明其中的大概。按照宋文宪为释幻灭作《善继禅师血书华严经赞序》,最后自叙宿因说: “ 无相居士,(这是文宪公的道号)未出母胎。母亲梦见异僧,手写《华严经》,来对母亲说:我是永明延寿,你借给我一间室屋,让我写完这卷经。母亲的梦醒来,无相居士就出生了。如今正逢胜因,顿时记忆前尘往事。”

余诸着作,亦辄叙述。而世之拘墟者多疑之,谓永明乃弥陀化身,岂弥陀化身者,生死犹未了耶。既以写经借室,考之文集,未有题跋,得无虚受此身,莫偿宿愿耶。

其余诸多着作中,也每每叙述到这件事 (是永明大师的转世) 。而世间见闻狭隘的人多生疑心,认为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的化身,难道阿弥陀的化身,生死还没了吗?既然因为要写经而借室屋,考察宋文宪的文集,没有 (写《华严经》的) 题跋,不是虚受此身,没能偿还宿愿吗?

予谓此正所谓以凡情测圣智,不但不知文宪,又何尝知永明与弥陀哉。极欲发挥,愧无妙笔。然词取达意,何妨直谈。

我认为,这正是所谓的以凡情测度圣智,不但不知道文宪公,又何尝了知永明大师与阿弥陀佛呢?很想要发挥一番,惭愧没有高妙的文笔。然而文词是为了表达意思,不妨直接谈说。

夫弥陀既已证穷法界,举凡法界中事,无不随意化现。正报则佛身,菩萨身,二乘身,六道身,随类备现,以行教化。依报则楼台殿阁,饮食衣服,但有利益,无不化现。

阿弥陀佛既然已经彻证法界,凡是法界中的事,皆可随意化现。正报则化现佛身、菩萨身、二乘身、六道身,随众生类而备现,来施行教化。依报则化现楼台殿阁、饮食衣服,只要有利益,没有不能化现的。

怡山所谓疾疫世而现为药草,饥馑时而化作稻粱。以常寂光土,身土不二,理智一如。身能现土,土能现身。身复现身,土复现土。弥陀经云,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维摩诘云,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

怡山禅师所谓的:疾疫之世而化现为药草,饥馑之时而化现作稻粱。因为常寂光土,身土不二,理智一如。身能现土,土能现身。身复现身,土复现土。《阿弥陀经》中所说: “ 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 ” 。《维摩诘经》中说: “ 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 ”

夫弥陀身土交现,何妨现永明而复现文宪。且永明之现文宪者,乃乘悲愿以示生。将谓永明生死未了,复随业力以受生乎。

阿弥陀佛身土交现,何妨化现成永明大师,而又示现成文宪公。而且永明大师示现出生宋文宪的情形,是乘着悲愿来示生。难道认为说:永明大师生死未了,又随着业力来受生吗?

众生病故,菩萨亦病。欲度众生,若不俯顺机宜,示生世间,和光同事,以行教化。则凡圣异趣,教莫由施。白鹤孔雀等奇妙杂色之鸟,尚肯变化。岂雅思渊才文中王,制礼作乐辅圣主之纯儒,便有所妨乎。

众生病故,菩萨亦病。想要救度众生,如果不俯顺众生的机宜,示生世间,隐藏智慧之光,与众生同事,以施行教化。那么凡夫圣人不在同趣,教化没办法施行。白鹤孔雀等奇妙杂色之鸟,阿弥陀佛尚且肯变化。难道化现雅思渊才的文章之王,制礼作乐,辅佐圣主的纯儒,就有所妨碍吗?

永明乃弥陀所现,文宪乃永明所现,即身复现身之竖证。其无量寿经等,谓光中化佛及诸菩萨,无量无边,乃遍该横竖二义。以佛光横遍竖穷,无时无处不周遍也。永明之假室以写华严者,乃以身写,以义写,非拘拘然按文字语言论也。

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所示现,文宪是永明大师所示现,就是身又现身的佐证。其中《无量寿经》等经中,认为光中化佛及诸菩萨,无量无边,是遍该横竖二义。因为佛光横遍竖穷,无时无处不周遍。永明大师的借室以写《华严经》,这是以身行写,以意义写,不是局限地按照文字语言来讨论。

凡文宪毕世所作所为,并所撰述,皆所写之华严经也。其至德懿行,虽载明史,然亦略示一二而已。其遗轶者固多。其文之传于世者,唯全集,及此集耳。阅之,则其道德操持,可想见矣。

凡是宋文宪一辈子的所作所为,以及他所撰述的文章,都是他所写的《华严经》。他的高德美行,虽然记载在《明史》,然而也只是大略显示一二罢了。其中遗失的固然很多。他的文章流传在世间的,唯有《宋文宪全集》,以及这个《护法录》罢了。阅读后,他的道德操持,可以想像得到。

全集虽不专说佛法,即世谛文字,未尝不含佛法宗要,如小儿有病,不肯服药,涂药于乳,则不服而服,病即痊愈矣。

《全集》虽然不是专说佛法,即使是世俗谛的文字,未尝不包含着佛法宗要。譬如小孩有病,不肯吃药,将药涂在乳头上,那么就不肯吃药而不知不觉的吃药了,病就会痊愈了。

彼不知佛法者,读文宪公集,既钦其文之洪阔,又服其理之高深。能不断疑生信,愈入愈深,大明儒佛之心法,企出生死之樊笼乎。况其中发挥佛法者,有一百七十余篇之多乎。

那些不知道佛法的人,读了《宋文宪公集》,既钦佩他文章的洪深广阔,又佩服其中道理的高深。怎能不断疑生信,愈入愈深,大大明白儒家佛教的心法,希望出离生死的樊笼吗?何况其中发挥佛法的文章,有一百七十多篇之多呢!

华严所谓或边咒语说四谛,或善密语说四谛,或人直语说四谛,或天密语说四谛,是其证也。

《华严经》所说的: “ 或边咒语说四谛,或善密语说四谛,或人直语说四谛,或天密语说四谛 ” ,这就是证明。

或曰,楞严戒泄佛密因。文宪自说永明后身,得无违佛清净明诲,而启后世狂妄之徒,以凡滥圣之端乎。

或者有人说,《楞严经》中警戒不可泄佛密因。宋文宪自己说是永明大师的后身,难道不是违背佛的清净明诲,而开启后世狂妄之徒,以凡滥圣的开端吗?

予曰,出格之人,不可以常格律之。君岂不见傅大士之自称弥勒现身乎。彼既不以为非,此何独以为非乎。且狂妄滥圣,适足取辱。如刻人粪为栴檀形,岂能与栴檀相混哉。

我说:杰出的人,不可用常规来衡量他。你难道没有看见傅大士自称是弥勒菩萨的现身吗?傅大士自称是弥勒菩萨的现身,既然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宋文宪自己说是永明大师的后身,为何又认为不对呢?而且狂妄的人滥充圣人,刚好是自取其辱。如同雕刻人粪作为栴檀香形,怎能与真的栴檀相混呢?

或曰,如来智断究竟,其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不可思议。永明虽高,去佛甚远,况文宪乎。

或者有人说,如来智德断德究竟无余,功德智能,神通道力,不可思议。永明大师虽然高超,距离佛陀还很远,何况宋文宪呢?

予曰,君亦知皇帝微行之事乎。智者知是皇帝,愚人视作平民,更有疑其为细作,为盗贼者。何独于如来内秘外现而疑之。

我说:你知道皇帝微服巡行的事情吗?有智慧的人知道他是皇帝,愚痴的人当作是平民,更有怀疑他是奸细的、是盗贼的。为什么就是对如来内秘功德,外现凡夫而生疑呢?

须知此正如来权巧设化,密示即生即佛,即权即实,即生灭而寂灭,即同居而寂光,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之微旨也。

必须知道这正是如来权巧方便,施设教化,秘密示现生佛不二,权实不二,生灭寂灭不二,即凡圣同居土就是常寂光土,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都与实相不相违背的微妙玄旨啊!

上根之士,目击道存。中下之流,因言解了。以大慈悲,偶一现此即迹显本之事。俾浅见之人,备知法身大士,普现色身之不思议事。如阴间之事,阳间不知。然上帝亟欲世人改恶迁善,亦尝摄阳人以入阴,示阴狱于阳世。

上根的人,眼光一接触便知 “ 道 ” 之所在。中下根的人,因为言词而解了。佛陀以大慈悲,偶然示现这种即行迹而显本地的事情。使得浅见之人,尽知法身大士,普现色身的不思议事。譬如阴间的事,阳间人不知道。然而天帝很想要世人改恶向善,也曾经收摄阳间之人暂入阴间,示现阴间地狱给阳间人看见。

上帝教人之权巧方便,尚非凡夫情见所能测度,况菩萨神变无方者乎。予故表而出之,企人各遵行,同出娑婆,同生净土,以慰弥陀展转现身之大慈悲心,亦不孤负文宪写经,孙君刻板之一番至意。

天帝教化世人的权巧方便,尚且不是凡夫情见所能测度,何况菩萨的神变无方呢?我之所以表明写出,是希望每个人都来遵行,同出娑婆,同生净土,以慰阿弥陀佛展转现身的大慈悲心,也不辜负宋文宪写经,孙玉仙刻板的一番至诚之意。

夫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人,亦颜之徒。孙君之面,予初未识。若非宿承佛嘱,便是深沐宋恩。以故乘愿再来,极力流通,使现未有情,同沾法利于无既也。 猗( yi )欤( yu ) 懿哉。

仰慕才俊的,本身也是才俊之人。仰慕颜回的,本身也是好学的人。孙玉仙居士,我从来都不认识。如果不是宿世禀承佛陀的嘱托,就是深沐宋文宪的恩德。所以乘愿再来,极力流通,使现在未来的有情,同沾无穷的法利啊!太值得赞叹了啊!重刻龙舒净土文题词并序(代王弘愿作)

众生心性,与佛同俦。由迷背故,轮回不休。如来慈愍,随机说法。普令含识,就路还家。无奈根性,万有不齐。非出格人,决难出离。

众生的心性,与佛同等。由于迷惑背觉合尘的缘故,轮回不休。如来慈悲怜愍,随众生根机而说法。普遍令一切含识,就路还家。无奈众生的根性,种种不一。不是杰出的人,决定难以出离。

因兹特开,净土一门。普摄一切,上中下根。五逆十恶,地狱相现。一念投诚,即登彼岸。等觉菩萨,德与佛齐。尚须往生,方证菩提。博地凡夫,具足烦恼。不肯念佛,如何是好。

因此佛陀特别开设一净土法门。来普摄一切,上中下根。即使是五逆十恶的人,地狱相现前时。只要能一念投诚,即可登彼岸。等觉菩萨,德与佛齐。尚且须要往生,才能证菩提。博地凡夫,具足烦恼。却不肯念佛,如何是好。

寄语世人,同生信愿。执持佛号,始终莫变。待至临终,蒙佛接引。顿出五浊,直登九品。见佛闻法,亲证无生。乘大愿轮,普度有情。

希望世人,同生信愿。执佛名号,始终不变。等到临命终时,必定蒙佛接引。顿出五浊恶世,直登九品莲位。见佛闻法,亲证无生法忍。再乘大愿轮,来普度有情。

净土法门者,如来彻底悲心,普度众生之法门也。令彼无力断惑,具缚凡夫,信愿持名,现生了脱。与观音势至同为伴侣。

净土法门是如来彻底悲心,普度众生的法门。让那些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断除惑业的具缚凡夫,真信切愿执佛名号,就能现生了脱生死,和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同为伴侣。

上而至于等觉菩萨,位邻佛果。尚须往生,方成正觉。至顿至圆,彻上彻下。超越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以故当佛说弥陀经时,六方诸佛出广长舌,一音赞叹,称为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上等根机的人修行位至等觉菩萨,马上就可以证到佛果,尚且必须往生西方,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道。净土法门至极圆满顿然超越,贯通上下根器。超越佛陀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当佛说《阿弥陀经》时,六方诸佛全部出广长舌,一音赞叹,称为 “ 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 。

又谓我释迦世尊,能为甚难稀有之事。而我世尊,自叙宿因。谓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证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令其闻者,信受奉行,以究竟畅己出世之本怀而已。

又说我释迦世尊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而我世尊,自己讲述过去世的因缘。说: “ 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证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 让听闻到这个法门的众生信受奉行,以究竟畅佛出世之本怀而已。

然此法门,甚深难测。虽经诸佛本师交相劝信。而世之疑者,犹复甚多。不但世智凡情不信,即深通宗教之知识,犹或疑之。不但知识不信,即已证真谛,业尽情空之声闻缘觉,犹或疑之。

然而这个法门非常深奥,难以测度。虽然经过六方诸佛、以及本师释迦牟尼佛交相劝信,然而世间怀疑这个法门的人还是非常多。不但了达世间知识的凡夫不信,就是能弘宗演教的大通家,也许仍有怀疑,不但这些大通家不信,即使已经证得真谛,业尽情空的声闻、缘觉,也许仍有怀疑。

不但小圣不信,即权位菩萨,犹或疑之。即法身大士,虽能谛信,尚不能穷源彻底。良以此之法门,以果觉为因心,全体是佛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究尽,非彼诸人智所能知故也。

不但这些小果圣人不信,就算权位菩萨也许仍有怀疑。即使是法身大士虽然能够有真实的信心,尚且不能彻底地了解净土法门的本源。因为这个净土法门是以佛陀的果觉为众生的因心,全体是佛境界。只有佛与佛之间才能彻底明白净土法门的究竟,不是这些人的智慧所能够知道的啊。

我辈凡夫,仰信佛言,依教奉行,自获实益。若得闻此不思议法门,便是多劫深种善根,况信受奉行乎哉。

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仰信佛言,依教奉行,自然就能够获得真实的利益。就算能够听闻到这个不思议法门,那也是我们多劫深种善根成熟的机缘,更何况我们(听闻之后)就能够信受奉行净土法门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医武狂兵神只:斯菲亚也想成为亡灵之神我全家都带着金手指穿越了贴身侍卫重生74:我在东北当队长挂机天王退婚当天,狂撩糙汉去随军开局带AI流浪宇宙苍道霸帝决胜荒野:我和女神的荒岛生活网游之镖局士无归期:抗日从端个炮楼开始诡秘者的摩登时代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娇俏知青:我带着空间在七零绑定国运:职业饲养员,守护夏国刀刀枭首,执刑神官名侦探柯南之灰翼天使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妻她小姨天生乐子人,谁叫我变态?
经典收藏当上帝拯救大荒御兽时代:我能复制一切技能林辰赵无极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农门悍妻:小相公他被迫奋发图强反派驾临失灵族穿越之兴龙快穿:作精宿主又在撩拨反派了死神之我又没长眼珠子灵格游戏至尊剑帝魂穿噩梦:清清和骆驼阴阳捡尸人少女心事终喂狗不对劲的废材我真没想当魔教教主寻归行诸天万界之我在赫敏面前当大佬天工杂货铺商杀之仁心
最近更新无限模拟修仙,我终将无敌我欲九天揽月玄黄一剑古今双穿小子混京都囚徒行穿越双界:丹炉助我成两界传奇天命逆途,逆命南朝玄怪录开局盗王系统,却成了道祖修炼一天涨百天修为,我要无敌了仙道逆世传生杀论道录万界剑系统僵约:他就是个该溜子!系统识别大帝为蝼蚁,我一拳秒杀战神圣尊九叔:从末法民国开始攀登仙路奥特:她们都是我的人间体晚年从斩妖除魔,到长生不死!从吞噬开始攀科技
印光法师白语解 我想签约 - 印光法师白语解txt下载 - 印光法师白语解最新章节 - 印光法师白语解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