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帝国兴亡史

海历

首页 >> 北宋帝国兴亡史 >> 北宋帝国兴亡史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的老婆是执政官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带着皇帝到处溜达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完了,我是吴三桂的私生子!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穿梭古今:原来古代如此有趣!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北宋帝国兴亡史 海历 - 北宋帝国兴亡史全文阅读 - 北宋帝国兴亡史txt下载 - 北宋帝国兴亡史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章 施恩天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确立了自己的皇帝身份之后,在擦干了为哥哥的死而滚滚而流的眼泪之后,赵光义收拾心情开始履行自己的皇帝职责。

他所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大赦天下,在他登基之前所有犯事的人全部都得以赦免或是减刑,本来要砍头的人保住了脑袋,本来要流放的人可以不用千里跋涉客死异乡,本来要把牢底坐穿的人可以掰着手指头计算自己哪天可以重获自由,至于那些偷鸡摸狗之辈本来要被罚款或拘留这下也啥事都没有了。

这件事倒也不奇怪,在古代每逢新皇登基几乎都会大赦天下,目的无非就是收揽全天下的民心。从法治精神上来说这是在胡搞,可对于那些犯事的人以及其亲属来说却是喜从天降。这些人尤其是在赵匡胤时期犯下重罪的人被大赦之后会牢牢记住赵光义的恩德——再造之恩。平民百姓就不说了,那些官员们在被赦免之后自然而然地会将赵匡胤完全抛诸于脑后,他们从此只会全心全意地对赵光义感恩戴德。

在我们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君在登基之后所想到的第一件事都是如何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最简单的一句话和一个现象就是那一句着名的“一朝天子一朝臣”,而赵光义在这件事情上的表现却相当反常。他并未急于将长期跟随自己的一帮幕僚推上帝国的权力高层,而是继续重用赵匡胤时期的所有军政高官——不是做做样子,而是长期重用。

在这里要客观地评价一下赵光义当皇帝之后的用人之道,任人唯亲这个词跟此时的他几乎不沾边,在这方面甚至可以给赵光义加一个唯才是用的评价。太宗朝前后共计二十二年,总共有九位宰相(参知政事不计入其中),他们分别是:薛居正、沈伦(沈以伦在赵光义登基后改名沈伦)、卢多逊、赵普、宋琪、李昉、吕蒙正、张齐贤和吕端。在这些人里面薛居正、沈伦、卢多逊、赵普、李昉可以说是赵匡胤的旧臣,吕蒙正、张齐贤是后来通过科考才进入官场并官拜宰相,而吕端更是后来的秦王赵廷美当开封府尹时的下属,他可以说是赵光义“敌人”的同党。在这九人里面唯有宋琪一人称得上是赵光义的旧部,他曾经在赵光义任职开封府尹的时候担任过开封府的推官,但赵光义后来发现他经常去自己的死对头赵普家里溜达就把他给撵走了。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谈。

在大赦天下之后,赵光义玩弄了一把他的权谋之术。由于赵匡胤刚死,他还必须得装出一副悲痛欲绝的姿态。在签署了大赦令之后他突然“罢工”了,而原因也是那么的冠冕堂皇:先帝初丧,朕实在是无心且无力接管这个国家的诸多繁杂事务。

眼看一大堆的奏折堆积在那里却无人批阅,大臣们纷纷上表请求赵光义开工干活,可他就是不许,因为他说自己实在是太悲伤了。这下可就把薛居正、沈伦这两位宰相大人给刺激到了:你赵光义占着茅坑不拉屎是怎么回事?既然你都大赦天下了,你都已经开始履行皇帝的职责了,可现在突然闹这一出是想干什么?

赵光义想干什么?很简单,他要的是薛居正和沈伦这两位帝国最高的行政长官对他的全心归附,从心灵到形式上地全面臣服。赵光义是在赵匡胤死后的第三天发布的大赦令,第四天开始罢的工,那么在赵匡胤死后的第二天以及大赦令发布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这个不难猜,无非就是赵光义在抢夺了侄儿的皇位后与皇族和帝国顶级大臣们之间所发生的那鸡毛和狗血之事。赵光义知道自己并未赢得所有大臣尤其是帝国顶级大臣的全心拥护,这些人尽管在那一天里最后给他跪下了,可这些人是迫于形势,而他要的是让这些人不但给他跪下而且还要真心实意地对他高呼“万岁”。于是,赵光义罢工了,他将国家事务搁置一旁等着看薛居正、沈伦会如何反应。

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遇到这种近乎于是耍流氓的行为,薛居正、沈伦最后没辙了。第二天他们亲自出马前去面见赵光义并跪请赵光义赶紧开工,而且他们还得顺着赵光义扔出来的刀子往自己的胸口上扎:“皇上,我们知道先帝的死对你打击太大了,可你就不要太悲伤难过了,还请你以国事为重赶紧上朝听政吧!”

眼见火候到了,赵光义也就“强忍悲痛”同意了薛、沈二人的请求,他就坡下驴开工了。

在一阵鸡飞狗跳之后,赵光义屁股下的皇位算是不那么烫屁股了。不管之前在皇族和朝臣里有多大的公开或暗地里的反对声浪,至少现在这些声浪都被压下去了,虽然还是有一些人口服心不服,但这已经没法逆转他赵光义是大宋新任天子的既成事实。接下来怎么办?当然是安抚这些人的人心,而办法也很简单,赵光义以至高无上的皇权开始大行封赏赵氏皇族和朝中群臣。

首先感受到新皇帝皇恩浩荡的是赵氏的皇族,赵光义下令:

封赵匡胤的遗孀宋氏为开宝皇后。

皇弟赵廷美(赵光义当皇帝之后因为避讳而由赵光美改名为赵廷美)由原来的永兴军节度使兼侍中晋升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加封爵号为齐王,位在宰相之上。

先帝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由兴元府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晋升为京兆府尹、永兴军节度使兼侍中,加封爵号为武功郡王,位在宰相之上。

先帝赵匡胤的次子赵德芳由贵州防御使晋升为兴元府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

此外,赵光义还下令他大哥赵匡胤和三弟赵廷美的子女们与他的子女一并称呼为皇子和公主,他们都是皇室的成员。这一招不可谓不高明,有了赵光义代兄称帝的先例且又继承了赵光义当皇帝前的所有官爵,这就让赵廷美看到了自己今后有可能当皇帝的希望,而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在保留了皇子的身份之后也看到了今后继承皇位的希望。这一举措无疑将这三人心里可能存有的怨愤消磨大半,反正他们还年轻且赵光义比他们年长很多,他们完全有时间等——等着赵光义哪天驾崩继而荣登大宝。

在这之后,赵光义开始给大臣们进行封赏,首先是军政两界的顶级大佬们:宰相薛居正加封尚书左仆射,宰相沈伦加封尚书右仆射,参知政事卢多逊加封为中书侍郎,曹彬仍为枢密使并加封为同平章事,枢密副使楚昭辅加封为枢密使,宣徽北院使潘美加封为宣徽南院使,其余的朝廷大小官员也全部都有封赏。

这还不算什么,为了彻底地让朝中的那些之前对赵匡胤俯首帖耳的顶级大臣归附自己,赵光义不久之后又皇恩浩荡了一回:薛居正的儿子薛惟吉被加封为右千牛卫将军,沈伦的儿子沈继宗以及卢多逊的儿子卢雍加封为水部员外郎。同时,赵光义还把自己的恩泽撒向了前南汉皇帝刘鋹以及前南唐国主李煜,他加封刘鋹为卫国公,加封李煜为陇西郡公。

总而言之,新皇帝登基全国上下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朝中大小官员都充分地享受了一回赵光义的皇恩浩荡,他们中的很多人本是在为赵匡胤的突然死亡而悲伤不已抑或满腹狐疑,可大宋的新皇帝在这时候突然向他们扔出了漫天的胡萝卜和大饼,这让他们几乎还来不及去擦拭自己的眼泪就不得不向新皇帝释放出来的善意面露微笑。

就这样,老皇帝刚死不久,宋朝全国上下都迅速地在新皇帝登基之后开始举国欢庆。

上气不接下气地做完了这些之后,赵光义总算是可以坐下来好好地大喘一口气了:怎么样?我的封赏够意思了吧?你们当中有谁还有怨言吗?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既然你们现在领了我的封赏从今往后又要拿我的俸禄,那么你们还好意思对我说三道四吗? 我现在可是至高无上且手中掌握着你们所有人生杀予夺之权的皇帝,如果你们就此安生过日子,那么你好我好大家好,可如果你们想要有什么不轨之举,那我手中的大棒子也绝不是只会吓人的玩意儿!

搞定了皇族,摆平了朝臣,安抚了百姓,做完了这些赵光义的皇位是不是就稳了呢?很遗憾,至少他自己不会这样认为,因为还有一股势力需要他摆平——军队。

此时宋朝禁军的主力兵团正在太原城下啃城墙,而这支由赵匡胤本人在二十余年的时间里亲自锻造打磨出来的虎狼之师对赵匡胤可谓是忠心耿耿并视其如父兄。不难想象当他们在得知前不久还心神激越地送他们出征的皇帝陛下突然驾崩的消息时会有多么的难以置信,又会有多么的悲痛难当,可在得知新皇帝竟然不是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或赵德芳,而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时他们的心情和反应又会是如何呢?

皇帝陛下突然驾崩,皇弟继位而皇子却落了空,这种情况很显然不是政变就是阴谋。于是,在震惊和悲伤过后,这些身上还沾染着五代时期军人特质且对赵匡胤忠心耿耿的职业军人不自觉地就想着要再一次颠倒乾坤。他们要为赵匡胤讨回公道,要为赵匡胤的儿子们讨个说法。然而,现实却让他们只能发疯抓狂。

军方的头号人物曹彬现在人在开封且刚刚领受了赵光义的封赏,要让曹彬此时站出来登高一呼显然不太现实。太原城下的大军主帅是党进,而党进又是何人?

要知道党进的第一个老板可是杜重威,这个杜重威正是当年后晋末帝石重贵与耶律德光杀得昏天暗地之时在背后捅了石重贵腰子的国贼和败类。换言之,党进在这几十年里换老板的频率比冯道和薛居正都还要高,如此可见此人的最大优点显然不是忠诚。天生神力的党进最大且是唯一的优点就是一个猛——在战场上悍不畏死的那种猛,也正因如此他才被他的历任老板所重用。

这样的一个人会为了死去的赵匡胤而去赌命吗?更何况,史书里可是白纸黑字地记下了党进在此之前就已经对赵光义极度的畏惧甚至是“谄媚”。相比另一位禁军将领田重进在面对赵光义的主动招揽时所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党进可是巴不得有这等好事找上门。我们不妨更腹黑一点地大胆猜想一下,谁又敢保证党进不是赵光义这条贼船上的人呢?

兵变这种事没有带头大哥可是不行的。退一万步说,即使党进愿意出这个头,可他们想要举兵就必须得有正大光明的理由,哪怕是编造出来的理由,可他们连这个也没有。

在赵光义继位的时候,如果赵匡胤儿子当中有一个跳出来反对他当皇帝继而被他关押甚至是处死,如果有一个朝中的大佬跳出来反对赵光义继承皇位继而被他收押或处死,这两种情况但凡只出现一种就足以让太原城下的禁军名正言顺地集体杀回开封。可是——这些都没有,开封城此时是一片平静甚至是一片祥和与欢庆。既然两位皇子和朝中的所有大臣都对赵光义的继位没有意见,那你们这些大兵们又有什么理由起兵举事呢?你们起事的名目又是什么呢?如果你们敢强行举兵,那这就是叛乱。面对如此局面,太原城下的那些忠于赵匡胤的宋军将士只能是仰天长叹徒呼奈何。

很快,新任皇帝陛下的命令和恩赏来了:太原城下的大军原地不动,不得攻城也不得班师回京,你们就在原地待命。另外,赵光义还以新皇帝的名义下令边境各处驻军都老实一点,严禁对异族寻衅滋事。新皇帝登基了,现在是举国同庆,打打杀杀这种大煞风景的事一定要杜绝。至于你们这些在外征战的将士们,将军们都集体升官,士兵们则是喝酒吃肉领赏钱。

好了,前方以及边关的各位宋军将士们,大家都辛苦了,现在请擦干你们为先帝之死而流下的泪水,大家一起欢呼新皇万岁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乾长生抱错?假千金回到万亿财阀家当宝机甲征程我在异界当反贼神秘空间好种田神只:斯菲亚也想成为亡灵之神网游之镖局网游三国之问鼎诸神穿越后我成了梨花仙子权力巅峰之绝处逢生重生后我养了五个权臣绑定国运:职业饲养员,守护夏国平天一留恨江海共疾风重生74:我在东北当队长让你摸一下,没让你领悟天道三千穿梭古今:原来古代如此有趣!师弟,求你不要放过我极品捡漏王惊悚游戏:开局帮鬼怪做选择下堂妇,做疯批,嘎嘎乱杀笑嘻嘻
经典收藏龙珠之牧神传说三国之佣兵天下两界当倒爷,皇帝找我借钱打仗医入白蛇抗战之血怒军团大明:我一定红透半边天的!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重生三国闹革命中华灯神扶一把大秦我帮女帝坐稳皇位她却要杀我双枪皇帝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开局替刘邦赴鸿门宴娘子不许我做咸鱼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回到明末做枭雄挥鞭断流百越王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最近更新御赐监察使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汉吏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起飞,从1973年开始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水浒:我武大郎,反了!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
北宋帝国兴亡史 海历 - 北宋帝国兴亡史txt下载 - 北宋帝国兴亡史最新章节 - 北宋帝国兴亡史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