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去秋来,转眼就是七载。
因为众所周知的缘故,徐幼清的及笄礼不能回京城的国公府大办,但在青州也简单不到哪里去。
早一个月前,青州最有名的绣坊就已经把徐幼清及笄礼当日所要穿着的那几套衣裙送到玉兰院,连所要佩戴的首饰都各自打了三套。
玉兰院内。
翠香刚跨进内室的门,就把捧着的金紫檀盒往桌上轻放,指尖离开盒面后才敢舒口气。
“怎么这样小心?还会碎了不成?”
正在拆京城所送来贺礼的徐幼清看到这一幕,放下手中的夜明珠起身,走到桌前竟直接伸手去掀盒盖。
她本还想说首饰要是都得这般仔细对待,哪里还能戴得了。可等低头看到盒内珠光宝气后,顿时觉得不怪翠香这般小心。
钗冠所用的玉和宝石罕见,但最为稀有的还是金匠手艺。层层叠叠的金丝薄如发丝,却在冠侧堆出了振翅欲飞的青鸾,看着就是稍有不慎便可能勾断的样子。
由着丫鬟们给戴上,徐幼清对着镜子稀罕了好一会,嘴角的笑意压都压不住。
“就是它了,先取下来。”
至于选择的理由?
理由很是朴而无华,这顶冠要比前两日所送来的轻,是最不压脖子的。
两名丫鬟呼吸都放得又轻又匀,才动手把钗冠从小姐的头上捧回木盒里。
长安听到屋内安静的动静还有些不适应,踏进门后才对着徐幼清说道:“小姐,这是翠欢她们送上的贺礼。”
玉兰院原本的大丫鬟们,除了翠香彻底没有嫁人的心思,一心留在徐府外,其他三个大丫鬟都在合适的年纪出府做了徐幼清名下那些铺子的掌柜,又陆续成亲生子。
徐府上下忙着筹备两日后的及笄礼,她们合力准备的礼物便拜托长安送来。
“有心了。”
大盒子被小丫鬟接过去放好,长安指着手上另外一只盒子。
“小姐,门房说这只盒子是从京城来的人送给小姐的,那人也没说是哪家人,撂下盒子就离开了,门房追都没追上。”
要不是小七说里面的东西是真的,她也不会拿过来。
在心里盘算一番的徐幼清实在是想不到还有哪个亲戚是没送的,开口问道:“京城的礼物不是都送到了吗?门房可有记下是谁送来的?”
“除了盒子外,不曾留下什么。”
想从这只盒子里面找线索的徐幼清一打开,就见锦缎上卧着的是一支羊脂白玉簪。
簪身雕刻的梅花暗影最是绝妙,逆光一看,竟像是梅枝斜斜映在玉上,顺光看去又是不同的样子。
哪怕价值千金,但到底是来历不明的东西,所以在稀罕了一会儿雕功后,徐幼清便交代丫鬟先把盒子暂且放到库房显眼的地方去。
笄礼要紧,等过去这段时间再去寻这是谁送的。
及笄礼那日,站在角落里看完流程的长安正准备转步先回玉兰院,就听到小七说有小兵策马正朝着这里赶来。
“大事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