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天行拿到了名单,先发出了见面请求,然后回到自己的住处把胶卷洗了出来。
他现在住在法租界里,房子是以前买下的,房子一直不用,容易惹人怀疑,所以,之前一直用来出租的,前些日子租户也跑了,他就搬了过来。
等到把照片洗出来,他就把名单抄了出来。
照片要干了才能拿,他可没有时间等,这个事情,当然是越早汇报组织越好。
看到照片的瞬间,易天行心中一沉。
里面只有代号和死信箱的地址,连个人名都没有。
看来,国党也在防一手呢。
名单里,总共有50人,加上他手上的35人,再加上他,就是86人。
就这点人数,还想在上海搞事?
是搞笑吧?!
他留下的这35人,都是坚定的反红党人士,这些人,手上都沾染了我党志士的鲜血,这样的人,他怎么会放他们离开呢?
他就是以信任他们为理由,才把这些人留下来的。
这次的任务,他肯定会把这些人都给坑杀了,才能为牺牲的同志报仇!
抄好名单,他从住处走了出来,在路上七绕八绕,依旧没有发现跟踪的人,这才走向约定的地点。
开门的是林宗夏,可当他进门后,发现多了一个人。
“夜影同志,你好。”中年人戴着眼镜,身穿长衫,脸上带着温和的表情。
“组长,这位是潘书记,组织派来领导我们的。”林宗夏一边倒茶,一边介绍。
“潘书记,你好。”易天行连忙伸手。
“来,坐下,咱们慢慢聊。”潘书记伸手和他握了一下才道:“我以前是书记,现在可不是了,叫我老潘就行。”
几人都坐好后,老潘道:“组织考虑到你现在在执行国党的潜伏任务,不方便出来的太频繁,很多事情无法落实到位,所以才派我过来帮忙的。
等把名单上的这此人处理了,咱们还要一起合作,继续深挖残留的特务。”
“潘书记,你是说,国党留下的人,不只这份名单上这些?”要不然,没必要说“残留”两个字了。
“当然不只。”老潘轻轻叹气:“你那里,只是保密局放在明面上的,还有暗处的,另外还有党通局(前中统),以及市政府留下的人,岂只你名单上的这些?”
易天行默然。
“好了,说说你和特使见面的事吧。”
易天行立即打起精神,把自己和杨秋盈的对话说了,当然没有漏掉督查组和她家的老头杨恩之的事情。
听完报告,老潘乐了。
“要说杨恩之的事情,别人可能不知道,我刚好知道一些。”
易天行和林宗夏都看向他。
“咳咳,我嘛,刚好是杨恩之同志的单线联系人,只是他去湾岛的时候,是和国党上层一起坐飞机走的,以我当时的身份,不可能坐的上飞机,就和他断联了,之后和组织汇报之后,这才来了上海。
他的女儿也是我们的同志,所以,组织同意他向女儿坦白,让他们相互配合。”
如果组织没有同意,老杨同志是不会说的。
他和老杨同志并肩战斗那么多年,从刚开始的上海,到后来的山城,他是一直跟着走的。
只是这次的湾岛,他无法及时跟上,实在是没有办法。
“那就好,我明天去通知她。”易天行露出笑容。
父女不用反目,这才是最好的。
老潘拿起名单,若有所思:“只有代号和死信箱,看来,国党并不是十分信任你。”
“他们当然不信任我。”易天行端起茶喝了一口:“依杨先生的推测,这是把我当棋子,顺便把我架火上烤呢。”
要是成功了,毛局长等人也不会对他有好脸色,失败了,“仁社”对他不会有好脸色,怎么做都是错的。
“那你有什么想法?”老潘提起茶壶给他添了茶水。
按照组织说的,夜影同志的手段颇多,他可以以他为主,配合行事就好。
“这次保密局给的任务,是要同时爆破电厂,水厂,以及兵工厂,想要以皮降低我们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那肯定是不能让他们得逞的。
我的想法是,咱们派人暗中盯着这些死信箱的位置,等我离开之后,看看到底都是谁去了这些位置,把经过的人都好好查一查。”
“这个工作量就有些大了。”老潘皱眉道:“这些死信箱的位置,有公共厕所,也有路边转角,或者是电线杆,经过的人不知凡几,很难圈定到底谁是潜伏者。”
“潘书记放心,这个我们自有办法的。”
易天行和林宗夏相视一笑:“我们手下有一支卖报小分队,他们选的很多地方,都有他们,到时候只要给他们备上微型相机,来一个照一个,再慢慢查。
至于那些僻静一点地方,小分队家里的弟弟妹妹也不错,可以让他们在路边一边玩,一边监视,保证不会落下一个。”
“咝!”老潘倒吸一口冷气:“按你这计划,得不少相机吧?”
“也不用太多。”林宗夏在旁边补充:“这些孩子这些年都锻炼出来了,记性好着呢,相机就给记性差一点的孩子,好一点的,都用不上。
他们常年在街边卖报,认识的人多,大多数能够报上名字,也就一些陌生人需要他们记一下。”
老潘缓了好一会,才把两人说的内容消化掉,失笑摇头:“难怪,组织一直夸奖你们。”
上海地下党组织“鬼针”小组,一直被上头的领导夸奖,不管是情报,经费还是物资,是所有小组中送回去最多的,而且,在上海多年,从来没有组员暴露过,甚至还帮其他小组不少忙。
这次如果不是组长分身泛术,他也没有机会参与进来。
“行,既然组长有了计划,那咱们就按计划行事。”老潘点头:“不过,这些人没有住在一起,抓一个恐怕就会被另一个发现,还是需要谨慎行事。
我建议先做个计划,然后上报组织,批准后再行事。”
“这个当然。”
三人交头接耳,开始商量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