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时。
麦国人的情报系统,又开始发威了。
战略情报局,立刻通过遍布殴洲的间谍网络,还有情报站,发现了汉斯人的新动向。
他们很快就发现,汉斯人正在准备搞运河战役。
而汉斯人的情报系统真的可以说是一坨废柴……
以至于汉斯人的多次重要军事行动都泄露了。
你能想象吗?
汉斯人的巴巴罗萨行动,在行动前的头一天,就有士兵跑到毛熊那边亲自报告机密去了。
导致该行动不得不被推迟一天。
如果不是毛熊早期太拉了,汉斯人不可能取得早期那么大的成功。
这就堪比鬼子偷袭珍港时,有鬼子在轰炸前一天,直接跑到麦国那边去报告珍港要被偷袭一样。
这根本不可能发生。
倒是其他势力得到了相关情报,只是类似情报太多了,导致麦国人没有提高关注。
虽然麦国人早就知道鬼子要偷袭,但具体是哪一天,他们还不清楚。
而这些相关的情报泄露事件,汉斯人的情报部门竟然没有发现,也没有做出针对性的处置。
可以说,这也是为什么齐辉要将盖世给关闭的原因。
因为这个东西除了制造恐怖,除了吓唬百姓,除了禁锢经济之外,能起到的正面作用很小很小。
他们也没有对盟军的情报渗透工作,进行过有力的阻止。
倒是杀害了很多无辜的人,引来了激烈的地下反抗与游击组织。
战略情报局内。
几个麦国人正在商量当前的局面。
“现在殴洲情况很不好。”
“自从汉斯人聪明起来之后,该死的汉斯首领,开始收缩阵线,不再与毛熊拼死作战了。”
“而毛熊,也开始收着力进攻,不再狠狠反击了。”
“是啊,虽然毛熊因为开局失利的原因,现在还在反击,收回土地。”
“但是等到他们打到原本的边境线时,就不一定继续反击了。”
“现在这些汉斯人正在北部嘿洲准备,他们又要展开新的进攻。”
“这一次进攻肯定是瞄准中部桠洲的石油。”
“我们必须要把他们打下去,即便不吃饭,也不能让他进入中部桠洲。”
众人点点头。
“可是这要怎么办?”
“嘤国人已经不是汉斯人的对手了。”
“说的对,必须把汉斯人赶紧打下去,可是又不能指望嘤国人。”
众人讨论到这里之后,都感到很为难。
难道要让他们从捉襟见肘的兵力中,抽调一部分进攻汉斯人吗?
如果是另外一个时空,那没有什么问题。
但这一个时空中,因为鬼子的行动发生了变化,甚至屡屡偷袭到麦国人的本土。
这让麦国人的兵力难以同时维持两线作战,毕竟集中精神先打鬼子。
这和以前的先打殴洲策略相违背。
这自然是因为鬼子进攻了麦国人的本土。
而汉斯人一直只是在海上打打运输船。
“既然如此,我们出动不了军队,那我们就必须马上通知嘤国人,让嘤国人赶紧去集中兵力,准备抵抗。”
“可是现在地海上的制空优势已经不存在了。”
“我们现在要面对很大的挑战。”有人苦恼道。
“主要还是因为在鬼子这边耽误了我们太多的航空力量,我们将大西洋的许多军舰,还有许多飞机都调过来了。”
“不然的话,我们不至于在地海上空的较量中,输给汉斯人的战斗机。”
这就是齐辉的蝴蝶效应。
他通过调整鬼子的战略,让鬼子以防守为主,停止大规模无谓进攻。
在这种局面下,逼迫着麦国人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泰平洋战场上。
而且大量资源还被挥霍了。
没有起到该起到的作用。
这主要是因为海上作战很多资源太容易浪费了。
一艘运输船被击沉,就是几万吨军事物资的损失。
这时有人为嘤国人辩解道:“至少嘤国人还是愿意防守的。”
“之前嘤国人没有防守住,只是因为后勤不充分,兵力和重装备缺少。”
“不然的话,嘤国人肯定是防守得住的。 ”
“而且嘤国人也知道,他们已经濒临崩溃了。一旦被汉斯人攻进了中部桠洲,那嘤国人的秩序就要开始大规模崩塌。”
众人纷纷点头。
事实上,嘤国人在二战中的贡献就在于他维持了一个协同作战的秩序。
他维持了一个尽力作战的形象。
在前期汉斯人和岛国人大举进攻的时候,别的势力都不作声。
只有嘤国还在到处拉扯兵力,到处牵头穿线,这才建立了一个共同对付汉斯和鬼子的联盟。
虽然嘤国人老是屡战屡败,导致他们的首领都不得不说:“难道我们没有一个能打胜仗的将军吗?”
但嘤国人起码是屡败屡战。
这一点也是他事后能够成为五强之一的原因。
至于说高卢失败了之后,流亡机构继续作战。
这倒真的是有点嘤国人拉扯着的原因了。
汉斯人在进攻嘤国人的时候,高卢人的流亡机构,真是作用不是很大。
而在失去了优良的空中飞机制空权后,汉斯打嘤国人,仅仅打了40来天,就只能宣布失败了。
因为嘤国人的飞机更多。
嘤国人的飞行员也更多,很多都是麦国人的援助,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
……
而在这时。
在汉斯人高效的带领下,靠着北部非洲殖民地早年留下的地图,龙梅尔的皲队才能继续前进,避开沙漠中的种种危险。
这时候嘤国人,已经开始着急了。
他们足足召集来三个军,总共凑齐了10万的兵力。
这个兵力很夸张,但放在汉斯人面前就不够看了。
因为就在这时,汉斯人已经凑齐了足足15万的兵力。
这可以说是,自从和毛熊那边脱离直接接触之后,对于兵力的运用一下子就宽松下来了。
齐辉早就开始命令,前线要由攻转守,要大踏步的后退。
一直退到工业区附近。
而毛熊那边,他们看到嘤国和麦国一直没有开辟成功第二战线。
他们也不愿意再与汉斯人死打硬拼。
他们也想恢复自己的元气。
其实就是想让汉斯人继续先和嘤国人与麦国人去消耗一波。
除非这个时候麦国人已经开始登陆了。
而毛熊为了抢占那个东部殴洲的地盘,他们可能会狂歌猛进。
但现在既然是汉斯人已经退出这些地方,毛熊又恢复了传统的边境。
至于是否发力反击,当然要看看嘤国人和麦国人的动向。
既然麦国人登陆失败了,嘤国人也处在被进攻之中,那毛熊才不会主动反击。
那只会浪费他们宝贵的人口。
就这样,嘤国人四处凑齐了这10万皲队,共有三个军。
其中一个军3万多人,再加上一些后勤人员。
在他们看来应该能够对抗对抗汉斯人的名将军龙梅尔,率领的15万大军。
虽然皲队他们盟军是少了一些,但是他们有着足够多的武器,还有普通势力派遣的仆从军。
这其中就包括意大面,还有一些其他国的仆从军。
他们已经恢复了士气,开始进行反击。
……
汉斯人就这样,带着皲队在龙美尔的带领下直接向着运河区冲去。
他们行进的前面就是一大片沙漠。
这条一条沿着海边的公路,一直往前冲,就能抵达嘤国人的根本所在。
而这支皲队,还要一直看着龙汉和嘤国。
嘤国人派遣了出来一支先锋部队,足足3000人。
龙美尔没有浪费这支先锋。
他派出了一个旅,顺着公路一字摆开,准备歼灭这支先锋部队。
而在这支先锋部队之外,嘤国人已经匆匆布下三道防线。
由此可见嘤国人的排兵布阵,太低了。
不能说是有问题吧,就是太保守了。
这嘤国人的将领,终究是缺少名将之资,结果就被汉斯人轻易碾压。
而现在,龙美尔同样开始了战略欺骗。
“我们必须回去了,这里什么也没有。”
“这总比在沙漠里吃沙子强。”
类似的情报,纷纷传递到嘤国人那里。
这让嘤国人觉得没有什么问题。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龙梅尔已经派出两支部队去迂回。
这在沙漠中迂回当然是非常痛苦的。
但是龙美尔以身作则,这一点就是嘤国人所做不到的。
他亲自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坐在一辆坦克上,忍受着烈日的烧烤。
“嘤国人,享受了太多的好日子,享受了太多安逸,以至于他们已经失去了拼命的勇气与作战技巧。”
“除非是他们发现汉斯人能够正面对抗,才会出现靠勇气来打败自己。”
龙梅尔正与手下的士兵们聊天,来激励他们的士气。
……
龙美尔不会打没有把握的仗。
这一次,他的优势很大。
15万对10万,难得有一次能够在优势兵力下进攻嘤国人。
他没有浪费士兵的性命,直接进攻嘤国人的钢铁防线。
相反,他亲自带领部队迂回,终于迂回到了第一道防线之后。
接着就是前后夹击,直接就将对方给打崩溃了。
大量嘤国人士兵纷纷逃走,逃不掉的就地投降。
龙梅尔的部队更加讲道理,所以没有虐杀战俘。
而其他汉斯的皲队,则是更加凶残。
尤其是在东部殴洲,他们遵守汉斯老首领的说法,使用了更加强大的力量,将对方给狠狠虐杀。
这种事就不会发生在龙梅尔的部队里。
就这样,嘤国人的一支皲队,直接被汉斯人给包了饺子。
当汉斯人完成包围的时候,他们匆匆想要后撤。
结果最后只撤出了1万多人。
直接损失了2万人。
这一下总兵力对比,就变成了14万对8万。
是的,汉斯人也受伤损失了1万不到的士兵。
当然这里面受伤的占据多数,比如被太阳晒伤的,比如缺少水源。
但现在他们终于拿了嘤国人的阵地,里面还有大量补给物资。
关于这个事情,其实嘤国人本来想要摧毁阵地的。
但是又担心投降者会没有食物而饿死。
于是他们将物资运送到后期,让他们放心的是,这些嘤国人准备的补给,都能使用于汉斯人。
这是一个多大的讽刺。
双方用着一样的步枪,一样的刺刀互相作战。
而随着进攻的继续,这个兵力对比将进一步悬殊。
很快汉斯人选择了进一步发动进攻。
而在这时候的嘤国人感觉到自己又是节节败退,怎么会这样呢?
嘤国手相看到他们发来的电报之后,他不由得愤怒道:
“难道我们连一个能打胜仗的将军都没有了吗?”
“到底是哪个将军能够阻止这些该死的汉斯佬!”
“如果我们失去了运河,那么我们通向阿三这个明珠的道路就会直接被封锁,大量的物资只能走好望角!”
“那样时间就太长了,而且还容易被海上风浪给袭击。”
随后他千辛万苦地才找到了一位名将顿巴蒙。
原本是阿三总督。
现在将他委派为战区司令,这个问题本来很大。
但因为其他人都不愿意接手,只有他为了跳出阿三之地,而主动接手。
唯一的要求就是战争之后,能让他抓紧返回本土。
很快,顿巴蒙带着士兵们,将二道三道工事,建造得都非常牢固。
即便是迫击炮,都很难炸到它的洞口。
因此在这种强大的加持之下,他觉得自己又行了。
因此他毫不客气地挑衅龙梅尔。
“你这个蠢货,有本事来进攻我们!”
“我要将你和你的皲队彻底击败。”
“你们注定会接受投降。”
汉斯人很生气。
但龙梅尔没有生气。
他知道这只是对方的计策,一旦他生气了,那就代表着对方活不长了。
很快,龙梅尔想到了解决办法,那就继续迂回绕道。
他选择嘿洲东部,用来沟通天竺洋。
这是一个复杂的流程。
他继续选择进攻,他没有和士兵多说,只要士兵们能够听从指挥就行了。
如果部队以一天50公里的巡航速度前进,就行了。
只是有那样素质的部队太难了。
一天50公里,其实就是100里。
一个人走个五里就会浑身酸疼,可是一旦进入洪炉中,就不得不燃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