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尼教主力在杭州覆灭后,其各地分支并未彻底消散,反而化整为零,推行所谓的“游击计划”。
大批传教人员潜伏民间,残余部队则收罗散兵游勇、恶霸地主与地痞流氓,拼凑出多股匪特武装。
这些武装或以“绿林军”为名盘踞山林,或“上山结寨”控制要道,甚至依托湖泊港汊形成水上匪帮,成为江南百姓治安平定的巨大威胁。
十一月二十日,刚稳定杭州秩序的卢俊义,便收到了各地送来的匪患急报。
两浙路境内匪众近五万余人,福建路亦有四万余人,这些土匪如同毒瘤,散布在江南的山野湖泊间。
他们不仅袭击大乾的基层政权,杀害刚刚上任的保正与官吏。
十二月间,华东的县乡村遭百余次袭击,仅两浙路就有一百余名大乾官吏倒在岗位上。
不少还公然抢劫百姓物资,煽动不明群众闹事,甚至一度攻占多座县城,将县城内的粮仓、库房洗劫一空。
在浙西的天目山一带,一股数千人的匪帮尤为猖獗。
他们白天潜伏在山林中,夜晚便下山突袭村镇,不仅抢走百姓的粮食与财物,还强迫青壮年加入匪帮,不从者便惨遭杀害。
一名侥幸逃脱的村民哭诉:“这些土匪比摩尼教还狠!摩尼教至少还讲点规矩,他们就是一群疯子,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
匪患的蔓延,不仅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更让江南百姓刚刚燃起的和平希望再次蒙上阴影,新生的大乾政权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面对愈演愈烈的匪患,姜齐迅速作出决断,于十二月下旨明确剿匪原则:“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
这一原则既体现了大乾镇压匪首的坚决态度,也为争取被胁迫的普通匪众留出了生路,做到宽大与镇压相结合,避免激化矛盾。
与此同时,卢俊义在杭州发布剿匪布告,并公布《惩治土匪暂行条例》。
布告中,他一方面号召江南军民合力剿匪,鼓励百姓举报匪情、协助军队作战。
另一方面则敦促土匪认清形势,主动投降。
条例中明确划定处置标准:匪首及双手沾满鲜血者,严惩不贷;被胁迫加入、未曾作恶者,缴械后可返乡务农,若能协助剿匪、立功赎罪者,还可获得奖赏。
这一布告的发布,为后续剿匪行动提供了清晰的法律依据与政策导向。
更重要的是,卢俊义结合江南的实际情况,确立了“军事进剿、政治瓦解和发动群众三结合”的总方针。
军事进剿负责消灭大股匪帮的有生力量。
政治瓦解则通过宣传政策、争取胁从者,从内部瓦解匪帮。
发动群众则是让百姓成为剿匪的“眼睛”与“耳朵”,切断土匪的补给与藏身之处。
这一方针并非僵化的指令,而是为不同区域制定差异化战术提供了核心指导。
山区侧重山地搜剿,湖泊侧重水上围堵,城乡交界地带则侧重军民联防,确保剿匪行动精准高效。
剿匪方针确立后,江南各地的清剿行动迅速展开。
两浙路的剿匪行动,从一开始便确立了“海陆联动、分区包干”的核心思路。
燕青主动请缨后,第一时间与海军将领阮小二会商,针对两浙路“山地多、海岸线长、水网密布”的地理特点,制定了精准的协同方案。
阮小二率领的海军船队,如同移动的屏障,沿着两浙路漫长的海岸线巡航。
白天,船队在近海游弋,用望远镜监测每一处可能的登陆点,防止土匪从海上逃窜或获取补给。
夜晚,船队则在关键港口抛锚,船上的灯火连成一片,形成威慑,让沿海匪帮不敢轻易露头。
一次,一股盘踞在舟山群岛附近的匪帮,企图趁着夜色乘船逃往福建,刚驶出港口,便被阮小二的巡逻船队发现。
“开火!”随着阮小二一声令下,船上的火炮瞬间轰鸣,匪船被击中起火,匪众纷纷跳水逃生,最终被海军战士逐一擒获。
此次行动,不仅歼灭了一股顽匪,更向所有沿海匪帮传递了明确信号,海上并非逃路,而是绝境。
与此同时,燕青率领陆军主力,以杭州为起点,向歙州方向稳步推进。
他将两浙路划分为杭嘉湖、宁绍、金衢严三个清剿区域,每个区域配备一支千人规模的精锐部队,由经验丰富的将领带队。
更关键的是,燕青深知“百姓是最好的向导”,每到一地,便组织当地百姓成立“联防队”,挑选青壮年男子,配发简易武器,负责日常巡查、传递情报。
同时,通过张贴告示、街头宣讲等方式,向百姓普及剿匪政策,鼓励大家举报匪情。
在绍兴府,联防队成员王老汉发现一伙土匪隐藏在山中的破庙里,立即向陆军部队报告。
部队根据王老汉提供的路线,连夜奔袭,将土匪一网打尽。
事后,王老汉笑着说:“这些土匪以前欺负我们,现在大乾军来了,我们当然要帮忙,把他们赶跑,才能过安稳日子!”
这种军队搜剿、百姓巡查的联动机制,让土匪如同过街老鼠,无处藏身。
天目山一带的匪帮,是两浙路剿匪行动中遇到的最大阻力。
这股匪帮由摩尼教残余将领带领,人数达数千人,不仅装备精良,还熟悉山地地形,多次击退小规模的清剿部队。
燕青得知后,亲自率领部队前往天目山,决定采取“政治瓦解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策略。
第一步,便是摸清匪帮的底细。
燕青派战士化装成百姓,混入天目山周边的村镇,通过与村民聊天、观察土匪的活动规律,逐渐掌握了匪帮的藏身洞穴、补给路线以及内部结构。
匪首是摩尼教的一名头目,生性残暴,手下的匪众则多是被胁迫的农民与散兵。
掌握情况后,燕青首先切断匪帮的粮道。
他派部队封锁天目山的各个山口,严禁任何人携带粮食进山。
同时,让此前俘虏的几名普通匪众回到山中,向其他匪众宣传大乾的剿匪政策。
“只要缴械投降,不主动作恶的,都能回家务农,还能领到救济粮;如果继续跟着匪首顽抗,只有死路一条。”
这些俘虏回到山中后,很快便在匪众中引发了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