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谚语故事大全

东风入律

首页 >> 民间谚语故事大全 >> 民间谚语故事大全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宋之天才鬼医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骗了康熙三国第一狠人北明不南渡关东警事之谍王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大唐之极品皇帝改革大唐逍遥侯内
民间谚语故事大全 东风入律 - 民间谚语故事大全全文阅读 - 民间谚语故事大全txt下载 - 民间谚语故事大全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寒露到霜降,中麦就慌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宁静祥和的小村庄,名叫稻香村。这个村子四周都是广袤的田野,田野里四季变换着不同的色彩,承载着村民们一年又一年的希望与生计,而小麦,无疑是这片土地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村里住着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农夫,名叫福伯。福伯打小就在这片土地上摸爬滚打,跟着父辈们学习种地,几十年的光阴下来,他对每一寸土地的脾性、每一种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都了如指掌。他那满是皱纹的脸上,仿佛镌刻着岁月里与土地相处的点点滴滴,深邃的眼眸里总是透着对土地和庄稼的深厚情感。

这一年,天气似乎格外的反常。刚入寒露时节,村子里的人们还沉浸在收获完秋季作物的喜悦之中,盘算着接下来可以好好歇一歇,再为冬小麦的播种做准备。往年这个时候,天气虽说开始转凉,但也是不紧不慢的,让大家有足够的时间去整理田地、挑选麦种。

可这一回,寒露刚一到,气温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一个劲儿地往下降。清晨起来,田埂上都能看到一层薄薄的白霜,那风一吹过来,直往人的骨头缝里钻。村里的年轻人都还没太在意,觉得时间还早着呢,种麦的事儿不用着急,可福伯的心里却隐隐地泛起了担忧。

福伯每天都会早早地起床,披上那件已经打了好几个补丁的旧棉袄,到村子周边的田地里去转转。他看着那越发寒冷的天气,眉头越皱越紧。他心里清楚,按照祖辈们传下来的经验,“寒露到霜降,中麦就慌张”,这寒露和霜降之间的这段日子,对于冬小麦的播种来说,那可是至关重要的。

一天,村里几个年轻后生聚在一起聊天,正说着今年准备啥时候种麦呢。有个叫虎子的,大大咧咧地说道:“哎呀,急啥呀,往年不都是霜降前后才开始种嘛,现在还早着呢,咱先歇着呗。”其他人听了,也都纷纷点头附和。

正巧福伯路过,听到他们这话,忍不住停住了脚步,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啊,可不能这么想。这老话讲‘寒露到霜降,中麦就慌张’,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呀。你们看今年这天气,冷得这么快,要是错过了最佳的播种时间,那来年的收成可就没指望了啊。”

虎子他们听了,却有些不以为然,笑着说:“福伯,您那都是老经验了,现在这世道变啦,说不定晚点种也没啥事儿呢。”福伯看着他们年轻气盛又满不在乎的样子,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身慢慢走开了,他知道,光靠嘴上说,这些没经历过事儿的孩子是不会放在心上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气温依旧没有回暖的迹象,反而越来越低。眼看着就快到霜降了,村里大部分人家的田地还都荒在那儿,没来得及翻耕,麦种也还没好好挑选。福伯心里着急啊,自家的地早就收拾好了,麦种也是精挑细选的饱满颗粒,他瞅着这情况,决定再去劝劝大家伙儿。

福伯挨家挨户地去说,告诉大家再不动手就晚了,可还是有不少人觉得福伯是过于小心了,觉得晚个几天种麦能有多大差别呀。只有少数几家,听了福伯的劝,赶紧跟着忙活起来,开始整地、施肥、播种。

终于到了霜降这一天,天气格外的阴沉,仿佛预示着什么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那些之前没把福伯的话当回事的人家,这才不慌不忙地准备去种麦。可等他们到了地里才发现,土地因为连日的低温,变得又硬又冷,锄头下去都费劲,而且麦种播下去之后,好多都没办法很好地扎根,就那么裸露在地表。

虎子一家也在地里忙活着,他这会儿可算是后悔了,一边费力地刨着地,一边懊恼地说:“哎呀,早知道就听福伯的话了,这地现在根本就不好种啊,这麦种下去能长好才怪呢。”他爹在一旁也是唉声叹气,直怪自己太固执了,没把老辈人的经验当回事。

而福伯家的麦地里,麦苗已经开始冒出了嫩绿的尖儿,在那一片略显萧瑟的田野里,显得格外有生机。原来啊,福伯按照合适的时间播种,趁着土地还没变得太硬,麦种播下去后,借着那寒露到霜降之间还算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顺利地发了芽,扎根在了土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地落了下来,把整个村子都裹在了一片银白之中。那些晚播种的麦苗,因为扎根浅,很多都被冻死在了雪地里,就算有一些勉强活着的,也是病恹恹的,看着就没什么精气神儿。

可福伯家的麦苗呢,在雪被的覆盖下,像是盖着一层温暖的被子,安然地度过了寒冬。等到第二年春天,阳光开始变得温暖,冰雪渐渐消融,福伯家的麦田率先泛起了大片大片的绿色,那麦苗蹭蹭地往上长,又壮又健康。

村里其他人看着福伯家的麦苗,心里别提多羡慕了,也越发后悔当初没听福伯的话。虎子更是时不时就跑到福伯的田边,向福伯请教种地的经验,福伯也不藏着掖着,耐心地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他,还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啊,这种地啊,可得尊重老祖宗留下来的经验,这‘寒露到霜降,中麦就慌张’,那可都是一辈辈人用收成换来的教训啊,可不能不当回事儿呀。”

虎子听了,用力地点了点头,他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种地,再也不犯这样的错误了。

这一年,到了收获的季节,福伯家的麦田里麦浪滚滚,麦粒颗颗饱满,那收成比往年还要好上许多。而那些晚播种的人家,收获的麦子稀稀拉拉的,产量少得可怜,勉强够自家糊口,根本没法像往年一样拿到集市上去换些生活用品和来年的种子。

经过了这一遭,稻香村的村民们可算是彻底记住了“寒露到霜降,中麦就慌张”这句谚语。从那以后,每一年到了寒露时节,大家都不再懈怠,早早地就开始准备冬小麦的播种事宜,再也不敢拿收成去冒险了。

日子就这样一年年平静地过去,稻香村的田野里,每到合适的时节,都会种满茁壮成长的冬小麦,那一片片金黄的麦浪,仿佛在诉说着村民们对土地的敬畏和对老祖宗经验的传承,而“寒露到霜降,中麦就慌张”这句谚语,也在周边的村子里流传开来,一代又一代的庄稼人都把它当作种地的金科玉律,时刻提醒着自己要遵循自然的规律,把握好每一个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节,让土地能持续地给予人们丰厚的馈赠。

不过,村里偶尔还是会有年轻的后生对这些老谚语产生疑惑,觉得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了,是不是就不用这么守着老规矩了呀。每当这时,村里的老人们就会把福伯当年的故事讲上一遍,那些年轻人听了之后,也就明白了,不管时代怎么变,大自然的规律是不会变的,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结晶,永远都有着它不可替代的价值。

在这片土地上,故事还在继续,村民们依旧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着,靠着那一句句饱含智慧的民间谚语,守护着他们的家园,盼望着每一年的丰收,而“寒露到霜降,中麦就慌张”也如同一个无声的警钟,在每一个寒露时节敲响,让人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在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中,续写着属于他们的农耕传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超神宠兽店萌妻大神:溥少,强势宠霍格沃茨:从卢娜家开始内卷成神非常猎人书剑盛唐抗战:用大炮带领东方巨龙重新崛帝霸九阳绝神网游之巅峰召唤刚重生,青涩校花投怀送抱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修仙伏魔记张起灵!回头!万界最强军团系统星际之有间杂货铺最强武魂系统最狂战神重生:涅盘龙瞳西宫恨
经典收藏大明:我为天下师大秦镇王侯抗战游击队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开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请我当国师东汉问鼎医入白蛇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初唐:开局告诉李二我是穿越者大唐山门异类回到明末做枭雄晚唐:归义天下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我主明疆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北宋不南渡复国开局教朱棣造反,被朱元璋偷听!
最近更新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揭皇榜:我竟是太子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小兕子驾到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我是袁术袁公路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烽火淞沪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阿姐,我中举了!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穿成傻王爷,每天都让反派破防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
民间谚语故事大全 东风入律 - 民间谚语故事大全txt下载 - 民间谚语故事大全最新章节 - 民间谚语故事大全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