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默,你把这么多核心业务板块从集团it拆出去,组成新的bu,自己又兼任总裁。
还有车bg那边的一摊子事,智能驾驶、座舱这些产品线也是技术深水区,非常耗费精力。
你忙得过来吗或者说,你未来的重心打算放在哪里”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徐平也立刻看向陈默,等待他的回答。
陈默似乎早就料到会有此一问,他深吸一口气,神情变得极其认真和郑重:
“郑总,徐总,这正是我接下来想向两位汇报的重点。
我经过慎重考虑,建议董事会批准我卸任集团it总裁的职务。”
会议室内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徐平眉头微皱,首先表示担忧:
“卸任it总裁小默,it是你的基本盘,也是数字技术bu发展的根基所在。
虽然李文涛这几年在信息技术工程部总监的位置上干得不错,能力也强。
但他毕竟之前只是产品线副总裁,现在也只负责过一个二级部门。
骤然把整个集团it的担子交给他,是不是太冒险了
我担心他目前还挑不起这么重的担子。
而且,你卸任后,新的it总裁能否像你一样,深刻理解自研产品的战略意义,并毫无保留地支持业务发展这里存在不确定性。”
徐老板真是关心则乱,居然说出了“it是你的基本盘”这种话。
惹得郑非都忍不住诧异看了对方一眼,多年的老搭档徐平看懂了对方眼里的疑问:
“你还说不是私生子”
这个眼神差点没把徐平干破防。
陈默听到徐平第一句话的时候,要换一个人都会觉得对方是在给自己上眼药了,但是这是徐老板说的,他还能怎么办,只能给对方一个表示感谢的假笑。
耐心听完徐平的顾虑,陈默点了点头表示理解,然后解释道:
“徐总,您的担心很有道理。
但我之所以提出这个想法,也是基于整体的考量。”
“首先,数字技术bu和车bg,是公司未来两大最重要的增长引擎和战略突围方向,它们需要我投入绝大部分的精力。
尤其是数字技术bu初创,面临巨大的外部机遇和内部整合挑战,我必须亲力亲为,全身心投入,才能确保其快速走向正轨,抓住这稍纵即逝的历史窗口期。”
“其次,关于集团it本身。
经过‘渡河’项目多年的锤炼,我们的it体系已经非常成熟和稳定,流程化、规范化程度很高。
它现在更需要的是一个稳健而精通运营和内部服务的掌舵者,而非一个锐意开拓型领导。
李文涛或许在战略前瞻性上稍逊,但他执行力强,作风严谨,对内部业务流程极其熟悉。
由他来负责集团it的日常运营和保障,我认为是合适的,甚至可能比我做得更好。
我能带兵打江山,但他或许更擅长治理和守成。”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陈默目光坦诚,“我想避免内耗,业务需要聚焦。
我卸任集团it总裁,一方面可以让我更专注于新业务的开拓。
另一方面也是向全公司明确传递一个信号:
数字技术bu是一个独立面向市场的业务单元,它必须凭自己的产品力和服务去赢得内部和外部的客户,而不是依靠行政力量的庇护。
这对数字技术bu的长远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陈默的这番话,格局宏大,思虑周全,完全站在公司整体利益的角度,甚至主动选择了“主动放手”。
徐平听完,陷入了沉思,脸上的担忧之色稍缓,但似乎仍未完全被说服。
这时,郑非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终于开口了:
“好!说得好!”
他声音洪亮,带着毫不掩饰的激赏:
“小默,你能主动提出这一点,非常了不起!
这说明你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已经完全超越了个人权位和地盘,真正站在了公司战略全局的高度。
懂得取舍,懂得聚焦,这才是大将之风!
我完全赞同你的想法。”
他肯定了陈默的态度,然后转向徐平,说道:
“老徐,小默的考虑很有道理。
数字技术bu和车bg,是需要创始人般的专注和激情去开拓的。
集团it已经进入成熟运营期,确实可以交给合适的人去管理。
我们不能让最能打仗的将军总是被后方的事务缠住手脚。”
但他话锋一转,也提出了一个关键建议:
“不过,为了战略协同和风险管控,我建议,即使小默卸任集团it总裁,新的集团it总裁仍然需要向小默这个常务董事汇报。
小默作为公司董事会层面领导,依然从公司层面负责技术战略的制定和监督,确保集团it与数字技术bu、车bg的技术路线能够协同一致,避免偏离大方向。
这样既保证了新bu的独立性,又保持了必要的战略监督,你看如何”
这个方案平衡了“放手”和“管控”,既给了陈默聚焦新业务的空间,又保证了公司技术体系的整体协调性。
徐平仔细琢磨了一下,终于缓缓点头:
“嗯,如果新的it总裁向小默汇报,由小默在更高层面把握技术战略方向,这样我就比较放心了。
文涛那边,确实也需要小默再多带一带,扶上马送一程。
小默,你觉得呢”
陈默立刻回应:
“郑总这个安排非常周到,我完全同意。
我会做好技术战略的统筹和把关,也会尽力帮助文涛总尽快适应新角色,确保集团it平稳过渡。”
“好!那就这么定了!”郑非一锤定音。
“董事会流程后续走。
小默,你接下来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尽快把数字技术bu的班子搭起来。
四大产品线的负责人,以及bu整体的管理团队,你有什么想法”
陈默成竹在胸:
“郑总,徐总,我已经有了一些初步人选,正准备分别和他们谈话沟通。
特别是几个关键岗位,需要当面深入交流,看看他们的想法和格局是否能够匹配新bu的要求。”
“哦哪几个关键岗位”徐平颇感兴趣地问。
“数字技术bu的cto,我属意冯亦如。
他技术功底极其深厚,对自研产品体系最熟悉,由他负责技术规划与研发,我最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