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轨道来运送俘虏?”
李世民睁大了眼睛。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被老六这个大计划给震撼到了。
那可是长达上千里的距离,想要打造一条轨道,其中的所耗费的代价,恐怕不下于万万两白银。
是如今大唐全部税收的六七倍!
“值得吗?”
李世民心中不免发出了疑问。
明明让俘虏通过驰道前来大唐就足够了,可老六却要花费那么大的代价。
【除夕大典之上,你宣布轨道修建大计划,此次计划将花费白银一万万五千万两。】
【同时大唐也将会向全天下发放建设券,募集八千万两白银。】
【分别为两千万两五年期劵,两千万六年期劵,三千万七年期劵。】
【其次,修建轨道的原材料,也将全部采购于民间。】
【一众士族富商豪绅,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有不少人都当场扇了旁边同伴的脸。】
【只因除了那建设卷能够带来丰厚安全的回报之外。】
【向天下人采购原材料也是一笔很大,大到难以想象的利益。】
【大典结束之后,工部户部尚书身边围满了人,当然,更多的人围在了太子身边。】
【此次原材料采购,有着很大的回旋空间。】
“一万万五千万两?”
看到这个恐怖的数字,李世民的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而看到朝廷将会向天下人募集八千万两白银,他更是惊掉了下巴。
虽然这八千万两分为五年,六年和七年。
可朝廷发放的债券利润之大难以想象。
恐怕期限一到,朝廷所要付出的恐怕是双倍的银子。
“未来的朝廷有那么多银子吗?”
而且最重要的是。
修建这条长达千里的轨道,并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
朝廷完全可以每年修建一部分,这部分所花费的钱粮虽然很多,但对朝廷来说也不是不能负担。
如此就完全没有必要向天下募集资金了!
【第五十八岁,天下人陷入了疯狂,无数人买入大唐皇家银号的建设劵。】
【三月,百万俘虏开始向长安汇聚,他们并不如很多人想象的那般浑浑噩噩犹如行尸走肉。】
【相反,对这些俘虏来说,一旦开工,就能够吃饱饭,甚至还有新衣服和鞋子穿。】
【甚至各管理俘虏的官吏还会确保他们的安危。】
【这对他们来说,以往的生活才是充满绝望,如今的日子充满了希望。】
【甚至只需充当苦役十年,他们这些就会成为一位光荣的大唐百姓。】
【所以每一个人都充满了期望。】
“这...”
看着模拟器里的信息,李世民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了。
因为他万万没有想到,区区俘虏竟然还会有那么高的待遇。
不仅能吃饱饭,还有衣服穿!
这活的简直比大唐百姓还好!
当然,他也清楚,未来的户部宁愿舍弃劳役,也要这些俘虏。
真相恐怕是朝廷征召劳役的待遇高到难以想象!
“怪不得老六每到一地只需征召劳役,就能让百姓归心!”
“这恐怕不仅是归心了,这简直是把老六当成圣人来对待了!”
【五月,随着大半俘虏汇聚长安,户部与工部联合开始修建俘虏。】
【他们多地一同开工,力求在未来三年内,修建一条贯穿长安到西凉道的千里轨道。】
【七月,户部与工部派出联合小组,乘坐蒸汽马车,昼夜前往西凉道前线。】
【如今那里已经汇聚了来自大食国将近十万俘虏。】
【工部早已准确测量,准备从西凉也开始建设轨道。】
【工部尚书称这条轨道的贯穿速度,恐怕会大大提前。】
【甚至工部也在考虑是否再增加一条轨道,但这项提议却被户部严厉拒绝。】
“三年?千里!还会大大提前?”
随着模拟器里每一个字蹦出来,李世民的眼睛就跟着越睁越大。
不过很快,他就冷静了下来。
这可是一百多万的俘虏啊,未来甚至还会再增加。
如此大的人力,再加上几乎调动了全天下的物力。
用两年多的时间修建轨道,似乎并不算快。
甚至仔细算算,还有点慢了!
“所以这轨道的修建或许困难程度很大?”
心中带着这份疑惑,李世民又继续看向了模拟器。
【八月,一处轨道材料不符合使用标准的情报,被工部和锦衣卫秘密上报到你手中。】
【你看着这份情报,顿时大怒,立即召来了太子,将这份情报狠狠的甩到了他的脸上。】
【你本以为他有能力拉拢各方势力,在内政上也颇有建树,是一个令你很满意的继承人。】
【可他万不该在这关系着大唐未来的轨道上与商人坑瀣一气。】
【事情很快便被传到了其他几个儿子的耳朵里,他们来往宫中更加的频繁了。】
“太子要完了!”
看着模拟器里太子跪在老六面前神情惶恐的模样。
李世民不由得叹了口气。
虽然此事他早有预料,但如今也不免有些唏嘘。
毕竟纵观史书,老六的太子才是最稳的,只需要等待就可以成为皇帝!
甚至也完全不用担心拉拢朝臣和各地势力有来往会遭受任何忌惮。
但接连两任继承人,却在这样安逸的环境下飘了。
第一任太子偏向士族商人。
第二任太子又在关系大唐命脉的事情上动手脚。
完全都是取死之道!
“他们怎么敢的?”
李世民满脸的可惜。
【十月,你还在犹豫该怎么给太子一个机会,但他自己却完全不想要这个机会。】
【整个太子府充满肃杀之气,太子秘密在长安城内汇聚了八百精兵。】
【你彻底失望了,失望他的选择,也在失望他如此小瞧你。】
【潜藏在太子府内的锦衣卫和东厂全部秘密出手,顷刻间就拿下了太子府。】
“什么?”
“他要造反?”
李世民惊骇万分,因为他真不明白太子的脑回路是怎样的。
若论军中威望,谁又能比得上拿下两个半大唐的老六?
且不说那八百人是否全部忠诚于太子,光就这点人手,又岂会是御林军的对手?
这可不是当年父亲的皇宫,这是老六的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