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父亲备受伤病折磨,他开始求助于丹药的力量。】
【你心知丹药有害无益很想阻止,可看着父亲那痛苦的模样,你又只能压下这个想法。】
【第三十一岁,俘虏的到来削减了民间对劳役的抗拒。】
【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俘虏的难以管理,时常有俘虏造反,兵部不得不配合派遣军队。】
【年初,四弟所在的扬州再次有人密报四弟有谋反之意,显然他并没有把你的话听进去。】
【你也只能压下这份密报,再次敦促四弟不要给父亲添乱。】
【五月,波斯派使者求援,你自然不可能在意,波斯太远,朝廷根本无力施以援手。】
【不过波斯使者却带来了一条令你十分感兴趣的消息。】
“丹药!”
看着这两个字,李世民眉头一皱,随即就叹了口气。
“又是丹药啊!”
只要自己沾上这个东西,寿命就不可能太多。
但他也明白自己前半生的征战早已让身体不堪重负,外加繁杂的政务拖累了他的心神。
让他又不得不吃丹药维持自身!
而看到青雀还是被人告密,李世民倒是没有任何意外。
毕竟无论青雀之前是否想造反,但是当承乾的密信送过去后,对方都会做出要造反的事态。
无关其他,仅仅只是两人不对付!
当然,他也明白青雀大概率是不可能造反的。
毕竟以藩王之身想要造反,数遍整个历史也没有一个成功的。
而看到波斯求援,他并没有在意。
因为这地方太远了,更何况即便施以援手也没有任何利益。
不过看到承乾说波斯使者带来的一件令他感兴趣的消息,他顿时愣了下。
“什么消息?”
【六弟似乎在波斯以西出现了,虽然其他信息不明,可那个树立起凉王的旗号,令你确信无疑。】
【你不明白六弟为何会跑那么远,但你清楚大唐必须要西进了。】
【你把这份消息快马加鞭送到了扬州告诉四弟。】
【七月中,四弟请奏回京,他还在信上特意表明只会在长安待半月就会离开。】
【你明白他的想法,带着书信面见父亲,说服他答应下来。】
“什么?”
模拟器上的信息李世民愣住了,随后就满脸的不可思议。
“老六跑到波斯以西了?”
毕竟大唐距离波斯以西又何止千里?
他不明白对方到底是怎么过去的。
但很快,他想到了之前模拟中一个被忽略的消息。
“岭南!”
“我明白了,他是从岭南坐船顺着海岸线一路向西!”
毕竟上次模拟之时,他仔细看过未来大唐的疆域图。
若是顺着海岸线一路向西,确实可以到达波斯以西。
不过他记得波斯以西似乎是一个叫做拜占庭的国家。
“难道说,这就是罗马?”
李世民摸了摸胡须,心中有些猜测。
而看到承乾想要派兵西进,他又忍不住摇了摇头。
“想的太简单了!”
想让朝廷动兵,并不是皇帝一声令下便可以的。
更不用说西边距离大唐太远,且又偏僻荒芜。
承乾根本不可能说服满朝文武。
而看到青雀请旨回京,他又叹了口气。
“没用的!”
他当然也明白青雀回京的目的是什么,甚至还能猜到承乾和青雀接下来会联合起来。
可这也同样没用!
大唐固然可以横扫西域,甚至再往西,但占领了那里没有多少利益。
【父亲满脸叹息的同意了,他让你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即便大唐能够派兵西进,可距离六弟仍旧很远。】
【你不明白父亲为何会知道的那么详细,但这是六弟唯一的信息,你不想放弃。】
【十一月,四弟回到了京城,他直接奔向了鸿胪寺,连夜追问波斯使者。】
【当早朝开启之际,他直接高喊要对波斯施以援手,你也在旁一同恳请。】
【可满朝文武对此却并不怎么感冒,所有人都认为派兵西进只有付出而没有任何利益。】
【半个月后,你和四弟不能说服群臣,他失望离开。】
【在离开之际,他希望你能够日后把他的封地重新安排至西边。】
【这一场大讨论持续了半年之久,仍旧以你的失败而告终。】
【此时的你想要登基的冲动前所未有,你恨不得立即掌握大权,强令大军开拔西进。】
“果然没有同意!”
看着模拟器里群臣的反应,李世民一点意外都没有。
毕竟身为皇帝,并不是谁都能做到一言九鼎的。
满朝文武也并非奸佞,他们考虑的是整个天下,而不是皇帝个人的私情。
所以一旦涉及国事,自当以臣子,以天下的角度看待问题。
除非在位者是暴君,否则皇帝很多时候是被受到掣肘的。
【或许是上天感受到了你内心的期盼。】
【第三十二岁,六月初,父亲重病在身,以及难以处理朝政。】
【你以太子之身监国,代行皇帝之责。】
【可直到此刻,你才明白掌管一个国家的困难程度,远超你的想象。】
【你既要顾及天下士族,又要考虑朝中文武,还要不能让朝廷受损。】
【这些政务,以及与朝中文武和各地士族的勾心斗角,令你疲惫不堪。】
“我快不行了?”
看着模拟器里的信息,李世民顿时一愣,但很快又恍然大悟。
“也对,已经就贞观二十五年了!”
虽然比之贞观二十七年要早了两年,但此次模拟中,他没有被囚禁,又服用了丹药,还要处理天下政务。
所以在这个时间段驾崩,其实也很合理。
而看到承乾因为政务而身心疲惫,他又担心不已。
“承乾他,真能当好一个皇帝吗?”
以往他是没有任何怀疑的,可如今他开始怀疑了。
这倒不是承乾在模拟器里做的不好,对方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一个太子在继位之前会经历的迷茫。
可是他心里总是忍不住拿对方去跟老六做对比。
所以才有些心生怀疑。
【年底,你开始逐渐熟练一个皇帝所需的能力,而父亲却也永远的离开了你。】
【四弟又一次返回了长安城,他仍旧是去年的恳请,请你将他重新分封至大唐以西。】
【但你却没有立即答应,因为陷入了父亲同样苦恼的问题。】
【名声的问题!】
【倘若父亲刚刚驾崩你就安排四弟就封大唐以西的边疆,恐怕史书上对你的描述并不会太好。】
【所以你只能将此事拖延到日后进行,你要稳住如今的威望和名声,继续瓦解天下士族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