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烬未央卷

作家小郭

首页 >> 金陵烬未央卷 >> 金陵烬未央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长生从灵画师开始我的体内封百鬼崇祯:重征天下灵田仙途:富甲修仙界八零,给先进渣夫送绿茶独掌三千界雌皇凤里牺之南宫令快穿:替身女配上位攻略七零军婚绝美女配把仇人挫骨扬灰载酒入青云,悍刀破九霄
金陵烬未央卷 作家小郭 - 金陵烬未央卷全文阅读 - 金陵烬未央卷txt下载 - 金陵烬未央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304章 梅梢春信动金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一折 巷陌风传新诏至

荣国府门前的青石板路被昨夜的细雨洗得发亮,早起的小贩推着木车走过,车轮碾过石板缝里的残雪,留下两道湿痕,像极了前日史湘云从牢里出来时,裙摆扫过地面的痕迹。宝玉穿着件石青缎面的薄棉袍站在台阶上,手里捏着张刚从门房取来的黄纸告示,纸上\"忠顺王府余党尽数擒获\"的黑字透着墨香,是吏部尚书亲笔写的,墨迹还带着点未干的润意。

\"二爷,巷口的百姓都在传,皇上要下新诏了。\"茗烟喘着气跑过来,棉鞋上沾着些泥点,是从户部衙门口一路跑回来蹭的。他往宝玉手里塞了个还冒着热气的糖糕,\"方才在衙门口听小吏说,新诏是给咱们府的,好像是要赏些东西。\"宝玉咬了口糖糕,甜腻的豆沙馅在舌尖化开,忽然想起昨日史湘云来府里时,黛玉给她递的那碟玫瑰酥,也是这般甜得恰到好处。

转过影壁,就见黛玉正坐在抄手游廊的栏杆上,手里拿着支刚折的梅枝,枝头上缀着两朵半开的白梅,花瓣上还沾着些细碎的雪沫。她身上那件月白绫袄外面罩了件浅粉的比甲,是昨日王熙凤特意送来的,说\"开春了,该穿些鲜亮的颜色\"。黛玉用指尖拨弄着梅枝上的雪,忽然道:\"你听,巷子里的鼓声又响了。\"

宝玉侧耳细听,果然听见远处传来咚咚的鼓声,比前日庆祝边境解围时更响些,夹杂着百姓的欢呼。\"怕是新诏真的到了。\"他挨着黛玉坐下,见她鬓边别着支银质的梅花簪,是史湘云昨日送的,簪头的梅花与她手里梅枝上的花苞正好相似。\"史湘云今日还来吗?\"宝玉问,昨日史湘云说要带史伯母留下的那叠白梅笺来,让黛玉仔细看看。

\"应该快了。\"黛玉将梅枝插进旁边的青瓷瓶里,瓶里的水还是温的,是紫鹃特意兑的温水,怕冻着刚折的梅枝。她忽然想起什么,往自己的妆奁盒方向瞥了眼——里面藏着贾敏留下的那叠信,昨日她和宝玉连夜看完,信里还提到了当年贾敏与史伯母一起在江南种梅树的旧事,说\"江南的梅花开得早,等咱们老了,就一起去江南养老\"。

正说着,就见林之孝弓着腰从垂花门进来,手里捧着个红漆托盘,托盘上放着卷明黄色的锦缎,不用看也知道是圣旨。\"二爷,姑娘,传旨的公公已经到正厅了,老太太让您二位赶紧过去。\"林之孝的声音里带着点激动,眼角的皱纹都比往日舒展了些——自荣国府被抄没部分家产,府里上上下下就没这么热闹过。

宝玉和黛玉跟着林之孝往正厅走,路过沁芳闸桥时,见琥珀正领着几个小丫头在打扫桥面,桥边的残荷已经被清理干净,露出底下的青石板,石板上还留着前日黛玉用银簪拨弄残荷时划下的浅痕。\"姑娘,您看这水里的小鱼。\"琥珀指着水里游过的几尾红鲤,\"昨日刚放进去的,说是能给府里添点喜气。\"黛玉笑着点头,脚步却没停——传旨的事耽误不得。

进了正厅,就见贾母穿着件绛紫色的织金袄坐在上首,旁边坐着王夫人和邢夫人,两人脸上都带着些紧张,手里的帕子攥得紧紧的。传旨的公公穿着身孔雀蓝的蟒袍,正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喝茶,见宝玉和黛玉进来,放下茶碗,清了清嗓子道:\"荣国府贾宝玉、林黛玉接旨。\"

宝玉和黛玉赶紧跪下,就听公公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荣国府贾政,忠君爱国,揭发忠顺王谋逆有功;贾宝玉、林黛玉协助查案,寻获北狄私通证据,特赏荣国府良田千亩,绸缎百匹,贾宝玉赏五品衔,林黛玉赏'慧敏'匾额一方。另,史湘云揭发有功,赏黄金百两,良田五百亩。钦此。\"

念完圣旨,公公将锦缎卷递到宝玉手里,笑着道:\"贾二爷,林姑娘,这下你们府可是扬眉吐气了。\"贾母赶紧让琥珀递上银子,公公接过银子,又说了几句吉祥话,才带着小太监离开。送走公公,贾母一把拉住黛玉的手,眼眶泛红:\"我的敏儿要是还在,见了你得这个赏,定是高兴得很。\"

黛玉握着贾母的手,轻声道:\"老祖宗,这都是托您的福,也是母亲在天之灵保佑。\"宝玉将圣旨放在桌上,见王夫人正拿着那方\"慧敏\"匾额的图样看,脸上露出些笑意——自抄家事后,王夫人还是第一次笑得这么真切。

忽然,外面传来史湘云的声音:\"宝姐姐,林姐姐,我来了!\"众人抬头看去,见史湘云穿着件大红的棉袄,手里抱着个蓝布匣子,正快步走进来,脸上带着满满的笑意,鬓边的那缕碎发被风吹得飘了起来,像极了冬日里跳动的火苗。

第二折 旧笺重展忆江南

史湘云走进正厅,将怀里的蓝布匣子放在桌上,笑着对贾母道:\"老祖宗,我把母亲留下的那些白梅笺都带来了,让林姐姐好好看看。\"贾母点头,让琥珀搬来张桌子,史湘云打开匣子,里面整整齐齐叠着几十张素笺,每张笺角都印着朵极小的白梅,与黛玉常用的那款一模一样。

黛玉拿起一张笺纸,指尖抚过笺上的纹路,忽然觉得有些熟悉——这纸张的触感,与贾敏留下的信笺完全相同,想来当年贾敏和史伯母用的是同一家纸坊的笺纸。\"这笺纸是江南'云来阁'的吧?\"黛玉问道,她曾在贾敏的旧物里见过\"云来阁\"的印章,就在一张未写完的诗笺角落。

史湘云点头:\"是啊,母亲说,当年她和林伯母在江南时,总去'云来阁'买笺纸,那里的笺纸吸墨好,还带着点梅香。\"她拿起一张笺纸,上面写着几行小字,是史伯母的笔迹:\"今日与敏妹游西湖,见断桥残雪,忽忆年少时一同堆雪人的旧事,遂记之。\"

宝玉凑过来看,见笺纸上还画着幅小画,画着两个女子在雪地里堆雪人,一个穿着红袄,一个穿着绿袄,雪人头上还插着枝梅枝。\"这画里的定是林伯母和史伯母吧?\"宝玉问道,史湘云笑着点头:\"母亲说,穿红袄的是她,穿绿袄的是林伯母,那年她们才十五岁。\"

黛玉看着画,忽然想起贾敏信里写的\"江南的雪比金陵的软,落在梅枝上,像给梅花开了层纱\",心里忽然涌起股暖意。她又拿起一张笺纸,上面写着首诗:\"梅花开时雪未消,西湖水寒泛轻潮。与君同醉梅花下,不负青春不负朝。\"落款是\"婉娘题赠敏妹\",正是史伯母写给贾敏的。

\"林伯母也喜欢写诗吗?\"史湘云问道,黛玉点头:\"母亲生前最喜欢写梅诗,只是后来身子弱,就很少写了。\"她忽然想起贾敏留下的那叠信里,有一封提到\"婉妹赠我的那首梅诗,我一直藏在《漱玉词》里,等黛玉长大了,让她也学学\",赶紧道:\"我母亲的《漱玉词》里,好像也夹着张写着梅诗的笺纸,回头我找出来给你看。\"

正说着,王熙凤扶着平儿进来,手里拿着个锦盒:\"老太太,二爷,姑娘们,这是刚从库房里找出来的,是当年林姑娘母亲留下的东西,前几日抄家时被漏下了,今日才找着。\"打开锦盒,里面放着支玉质的梅花笔,笔杆上刻着\"敏婉同珍\"四个字——\"敏\"是贾敏,\"婉\"是史伯母的小字,想来是当年两人共用的笔。

黛玉拿起玉笔,笔杆温润,上面还带着些淡淡的墨香,像是刚被人用过一样。\"这是母亲和史伯母年轻时一起买的吧?\"黛玉问道,史湘云凑近看了看,点头道:\"是啊,母亲的梳妆盒里也有支一模一样的,只是后来搬家时弄丢了,没想到林伯母的还在。\"

贾母看着玉笔,叹了口气:\"当年你母亲和婉娘可是最好的姐妹,一起在江南长大,一起嫁入豪门,原以为能一直好好的,没想到......\"话没说完,就被王夫人打断:\"老太太,今日是高兴的日子,不说这些伤心事了。\"贾母点头,擦干眼角的泪,笑着道:\"对对,今日该高兴。\"

宝玉见黛玉拿着玉笔在笺纸上轻轻划了划,笔尖落在纸上,留下道极细的墨痕,忽然道:\"不如我们今日一起写首梅诗,纪念林伯母和史伯母?\"众人都点头赞同,琥珀赶紧拿来笔墨,史湘云拿起玉笔,在笺纸上写下\"梅梢春信到金陵\"七个字,黛玉接着写下\"旧友新朋共举觞\",宝玉则写下\"莫叹流年容易逝\",最后贾母拿起笔,写下\"且看红梅映玉堂\",凑成一首七言绝句。

写完诗,史湘云将笺纸叠好,放进蓝布匣子里:\"等日后我们去江南,就把这笺纸放在'云来阁'里,让那里的老板也看看,当年的两个姑娘,如今还有人记着她们的旧事。\"黛玉点头,心里忽然生出个念头——等过些日子,一定要去江南看看,看看母亲和史伯母生活过的地方,看看那里的梅树,是不是真的像她们说的那样,开得比金陵的更盛。

忽然,外面传来茗烟的声音:\"二爷,吏部的人来了,说有要事找您和老爷。\"宝玉心里一动,不知道吏部又有什么事,赶紧和贾政一起出去迎接。黛玉和史湘云则留在正厅,继续翻看那些白梅笺,笺纸上的字迹,像是带着她们回到了当年的江南,回到了那个梅花开满枝头的午后。

第三折 吏部传讯疑云生

宝玉跟着贾政走到府门口,见吏部的两个小吏正站在台阶下等着,两人穿着身青色的官服,脸上带着些严肃。\"贾大人,贾二爷。\"为首的小吏拱了拱手,\"尚书大人让我们来请二位去吏部一趟,说是有件关于忠顺王府的旧事,想问问二位。\"

贾政心里有些疑惑,忠顺王的余党已经尽数擒获,还有什么旧事需要问?但他还是点了点头:\"好,我们这就随你们去。\"宝玉也跟着点头,心里却有些不安——前日在恒通当铺抓获北狄使者时,使者曾提到\"忠顺王在金陵还有个秘密据点\",只是当时没来得及细问,不知道吏部是不是因为这事找他们。

坐上马车,贾政问小吏:\"不知尚书大人找我们,具体是为了什么事?\"小吏摇头道:\"小人也不清楚,只是听尚书大人说,是关于当年贾敏夫人查忠顺王的事,好像有新的线索。\"这话一出,宝玉心里更不安了——贾敏当年查忠顺王的事,除了他和黛玉,府里没几个人知道,吏部怎么会突然提起?

马车很快到了吏部衙门口,两人跟着小吏走进尚书大人的书房。尚书大人穿着件绯色的官袍,正坐在书桌后看文件,见他们进来,放下文件,笑着道:\"贾大人,贾二爷,快请坐。\"贾政和宝玉坐下,琥珀赶紧给他们倒上茶。

尚书大人喝了口茶,才缓缓道:\"今日找二位来,是因为昨日在忠顺王府的密室里,发现了一本旧账册,里面提到当年贾敏夫人曾派人查过忠顺王的西郊别业,只是后来不知为何,突然停止了调查。我想问问二位,是否知道其中的缘由?\"

贾政皱起眉头,他当年并不知道贾敏查忠顺王的事,直到前日黛玉拿出贾敏的信,他才知晓。\"尚书大人,当年内人查忠顺王的事,我并不知情。\"贾政道,\"只是前日才从犬子和外女那里得知,内人当年是因为发现自己中了罂粟毒,怕累及家人,才停止了调查。\"

尚书大人点头:\"这点我们也有所耳闻。只是账册里还提到,当年贾敏夫人派去查西郊别业的人,名叫'墨影',是个影卫,后来突然失踪了,不知二位是否知道这个人?\"宝玉心里一动,\"墨影\"这个名字,他在贾敏留下的影卫花名册里见过,上面写着\"墨影,崇祯五年失踪\",当时他还以为是墨影任务失败被灭口了。

\"尚书大人,我在母亲留下的影卫花名册里见过'墨影'这个名字。\"宝玉道,\"上面写着他在崇祯五年失踪,具体原因并不清楚。\"尚书大人沉吟道:\"我们怀疑,墨影并没有死,而是被忠顺王的人抓住了,只是后来不知去向。昨日在密室里,还发现了一封墨影写给贾敏夫人的信,只是信上的内容被人撕掉了,只剩下'西郊别业有秘密'几个字。\"

宝玉和贾政都吃了一惊,没想到墨影还可能活着。\"尚书大人,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宝玉问道,尚书大人道:\"我想请二位帮忙查查,当年墨影失踪前,最后一次出现的地方是哪里,或许能找到他的下落,也能弄清西郊别业的秘密。\"

贾政点头:\"好,我们一定尽力。\"尚书大人又叮嘱了几句,让他们有消息及时汇报,才让他们离开。走出吏部衙门口,宝玉对贾政道:\"父亲,我们得赶紧回府,看看母亲留下的影卫花名册里,有没有关于墨影的更多线索。\"贾政点头,两人赶紧坐上马车,往荣国府赶去。

回到府里,宝玉直接去了自己的书房,从书架上取下那本影卫花名册——就是之前从户部领回来的那个紫檀木匣里的。他翻开花名册,找到\"墨影\"那一页,上面除了写着\"崇祯五年失踪\",还有一行极小的小字:\"最后出现地:江南苏州府\"。

\"江南苏州府?\"宝玉心里嘀咕,贾敏当年是在金陵查忠顺王的事,墨影怎么会去苏州府?他忽然想起贾敏信里写的\"苏州府有忠顺王的粮仓,墨影去那里查探\",赶紧翻出贾敏的信,果然在其中一封里找到了相关内容:\"墨影已去苏州府查粮仓,若能找到证据,忠顺王的罪证就更足了。\"

宝玉赶紧拿着花名册和信去找黛玉,黛玉正在和史湘云翻看白梅笺,见宝玉进来,问道:\"吏部找你们有什么事?\"宝玉将事情的经过告诉她们,黛玉和史湘云都吃了一惊。\"这么说,墨影可能还在苏州府?\"史湘云问道,宝玉点头:\"很有可能。我们得去苏州府一趟,找找墨影的下落,也弄清西郊别业的秘密。\"

黛玉点头:\"好,我们一起去。只是老祖宗这边......\"宝玉道:\"我去和老祖宗说,就说我们去江南看看母亲和史伯母生活过的地方,顺便查查墨影的事。老祖宗应该会同意的。\"史湘云也道:\"我也去,母亲当年在苏州府也有旧友,或许能帮上忙。\"

三人一起去找贾母,贾母听了他们的话,犹豫了一下:\"去江南路途遥远,你们路上可要小心。\"宝玉道:\"老祖宗放心,我们会带上足够的人手,路上一定注意安全。等我们找到墨影,弄清事情,就赶紧回来。\"贾母点头:\"好,那你们就去吧。路上多带些衣物和银子,别委屈了自己。\"

定下行程后,三人开始收拾行李。黛玉将贾敏留下的信和玉笔都放进箱子里,史湘云则将那些白梅笺仔细收好,宝玉则将影卫花名册和墨影的相关线索整理好。他们都知道,这趟江南之行,或许会遇到很多危险,但为了弄清当年的真相,也为了给贾敏和史伯母一个交代,他们必须去。

第四折 舟行江南初遇客

三日后,宝玉、黛玉和史湘云带着茗烟、紫鹃以及几个家丁,坐上了前往江南的船。船是荣国府在江南的商号特意安排的,宽敞舒适,船舱里铺着厚厚的地毯,摆着几张软椅,窗边还放着张小桌,桌上摆着茶具和几碟点心。

站在船头,看着金陵城渐渐远去,黛玉的心里有些感慨。她从小在江南长大,后来才跟着贾敏来到金陵,如今再次回到江南,心里既期待又有些不安。\"林姐姐,你看那两岸的柳树,都已经发芽了。\"史湘云指着岸边的柳树,柳枝上冒出些嫩黄的芽,像是给柳树披上了层薄纱。

黛玉点头,笑着道:\"江南的春天总是来得早,等我们到了苏州府,怕是梅花开得正盛呢。\"宝玉也道:\"是啊,母亲信里说,苏州府的'香雪海',每到春天,梅花漫山遍野,像雪一样,好看得很。\"三人站在船头,吹着江风,看着两岸的风景,心里的不安渐渐消散。

船行到中途,停靠在一个小镇上补给。宝玉和黛玉下船去镇上逛逛,史湘云因为有些晕船,留在船上休息。小镇不大,街道两旁都是些低矮的房屋,屋檐下挂着些红灯笼,看起来很是热闹。路边有个卖花的小摊,摊上摆着些刚摘的野花,五颜六色的,很是好看。

宝玉买了一束野花,递给黛玉:\"给你,这花很配你。\"黛玉接过花,脸上泛起些红晕,轻声道:\"谢谢。\"两人沿着街道慢慢走着,忽然看到前面围着一群人,像是在看什么热闹。走近一看,只见一个穿着蓝色长衫的书生,正跪在地上,面前摆着张纸,上面写着\"卖身葬父\"四个大字。

书生看起来二十多岁,面容清秀,只是脸色有些苍白,身上的长衫也打了好几块补丁。黛玉看着书生,心里有些不忍,对宝玉道:\"我们帮帮他吧。\"宝玉点头,走上前问道:\"这位兄台,你父亲的后事还需要多少银子?\"

书生抬起头,见宝玉穿着华贵,不像普通人,赶紧道:\"公子,只要二十两银子,就能让家父入土为安了。\"宝玉从怀里掏出二十两银子,递给书生:\"这些银子你拿去吧,赶紧给你父亲办理后事。\"书生接过银子,感激涕零,对着宝玉和黛玉磕了几个头:\"多谢公子和姑娘的大恩大德,小人沈文轩,日后定当报答。\"

宝玉扶起沈文轩,道:\"举手之劳,不必挂怀。你办完后事,若有难处,可以去苏州府的荣国府商号找我,就说找贾宝玉即可。\"沈文轩点头,记下了宝玉的名字,又磕了个头,才拿着银子离开。

回到船上,史湘云见黛玉手里拿着束野花,笑着道:\"林姐姐,这花真好看,是宝哥哥给你买的吧?\"黛玉的脸更红了,点了点头。宝玉将遇到沈文轩的事告诉史湘云,史湘云也道:\"那位沈公子也真是可怜,还好我们帮了他。\"

船继续前行,傍晚时分,停靠在一个渡口。船夫说今晚就在这里过夜,明日再继续赶路。三人下船,找了家客栈住下。客栈的房间很干净,窗外就是江边,能看到江面上的渔船和远处的青山。

晚饭时,三人坐在客栈的大堂里吃饭,忽然看到沈文轩也走进了客栈。沈文轩看到宝玉和黛玉,赶紧走过来,拱了拱手道:\"公子,姑娘,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你们。\"宝玉笑着道:\"沈兄,你父亲的后事办完了?\"沈文轩点头:\"多谢公子的银子,已经办完了。我正要去苏州府投奔亲戚,没想到这么巧。\"

宝玉邀请沈文轩一起吃饭,沈文轩推辞不过,只好坐下。席间,沈文轩说起自己的身世,他本是苏州府的秀才,父亲是个教书先生,前不久父亲病逝,家里没钱办理后事,才不得不卖身葬父。宝玉听了,心里更是同情,对沈文轩道:\"沈兄若是不嫌弃,日后可以来荣国府做事,我看你学识不错,定能有所作为。\"

沈文轩感激道:\"多谢公子抬爱,若有机会,小人定当效力。\"吃完饭,沈文轩告辞离开,说明日和他们一起坐船去苏州府。宝玉和黛玉回到房间,黛玉道:\"这位沈公子看起来是个老实人,只是不知道他说的是不是真的。\"宝玉道:\"不管真假,我们帮了他,也是件好事。日后若他真的来投奔我们,再慢慢观察就是。\"

一夜无话,第二日清晨,三人坐上船,沈文轩也如约而来。船行在江面上,沈文轩和宝玉聊起苏州府的风土人情,沈文轩说苏州府有很多有名的园林,还有很多好吃的小吃,比如苏式糕点、松鼠鳜鱼等等。黛玉和史湘云听着,心里对苏州府更加期待了。

忽然,江面上刮起了大风,船身开始摇晃起来。船夫赶紧让大家回到船舱里,小心坐稳。黛玉有些害怕,紧紧抓住宝玉的手,宝玉安慰道:\"别怕,没事的,船夫经验丰富,很快就能过去。\"史湘云也道:\"是啊,林姐姐,别担心。\"过了一会儿,风渐渐小了,船也平稳下来,大家才松了口气。

又过了几日,船终于到达了苏州府。站在码头,看着苏州府的城门,黛玉的心里涌起股亲切感——这是她阔别多年的故乡,如今终于回来了。

第五折 苏州旧宅寻踪迹

苏州府的城门是用青石板砌成的,上面刻着些精美的花纹,城门上方挂着块\"苏州府\"的匾额,字体苍劲有力。宝玉、黛玉和史湘云跟着沈文轩走进城门,只见街道两旁都是些古色古香的建筑,白墙黛瓦,小桥流水,和金陵城的繁华热闹相比,多了些温婉秀气。

\"这里就是苏州府最有名的观前街了。\"沈文轩指着前面的街道,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有卖丝绸的、卖糕点的、卖古玩的,还有些茶馆和酒楼,人来人往,很是热闹。黛玉看着街道两旁的建筑,忽然觉得有些熟悉——小时候,贾敏经常带她来这里逛街,买些丝绸和糕点。

三人跟着沈文轩走到观前街的尽头,那里有一座小桥,桥边有座宅院,宅院的大门上挂着块\"林府\"的匾额,虽然有些陈旧,但依旧能看出当年的气派。\"这就是林伯母当年在苏州府的旧宅吧?\"史湘云问道,黛玉点头,眼里泛起些泪光——这是她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如今再次回来,物是人非。

宝玉看着黛玉,心里有些心疼,轻声道:\"我们进去看看吧。\"黛玉点头,推开大门,里面的庭院已经有些荒芜,杂草丛生,石板路上也积了些落叶。正房的门窗都关着,上面落满了灰尘,像是很久没人居住了。

走进正房,里面的家具还在,只是都蒙着层厚厚的灰尘。黛玉走到窗边的梳妆台旁,梳妆台上还放着个铜镜,铜镜上已经生了些铜绿,旁边放着个胭脂盒,里面的胭脂早就干了。她拿起胭脂盒,忽然想起小时候,贾敏就是在这里给她梳妆打扮,教她读书写字。

史湘云走到书架旁,书架上还摆着些书,大多是些诗词和史书。她拿起一本《漱玉词》,翻开来看,里面夹着张笺纸,正是贾敏当年藏在里面的那首梅诗,和史伯母写给贾敏的那首正好成对。\"林姐姐,你看这个。\"史湘云将笺纸递给黛玉,黛玉接过笺纸,看着上面的字迹,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宝玉走到书桌旁,书桌上放着个砚台,砚台里还有些干涸的墨汁。他翻开书桌的抽屉,里面放着些旧信和账本,其中一封是贾敏写给墨影的,上面写着:\"墨影,苏州府的粮仓你要仔细查探,若有消息,及时回报。切记,不可暴露身份。\"

\"看来墨影当年确实是来苏州府查粮仓的。\"宝玉道,将信递给黛玉和史湘云看。黛玉擦干眼泪,道:\"我们得去苏州府的粮仓看看,或许能找到墨影的线索。\"史湘云点头:\"沈公子,你知道苏州府的粮仓在哪里吗?\"

沈文轩道:\"苏州府的粮仓在城外的西河边,那里守卫森严,一般人进不去。\"宝玉道:\"没关系,我们可以想办法进去。沈兄,你先去投奔你的亲戚,等我们需要帮忙时,再找你。\"沈文轩点头:\"好,公子,姑娘,若是有什么事,你们可以去城东的'文轩斋'找我,那是我亲戚开的书店。\"说完,沈文轩告辞离开。

三人走出林府,决定先去西河边的粮仓看看。走到城外的西河边,果然看到一座高大的粮仓,粮仓的四周有围墙,门口有几个士兵把守,看起来很是严密。\"我们这样直接进去,肯定会被拦住的。\"史湘云道,宝玉点头:\"是啊,得想个办法。\"

黛玉看着粮仓旁边的一条小河,忽然道:\"我们可以从河里游过去,粮仓的围墙下面应该有排水口,我们可以从排水口进去。\"宝玉和史湘云都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只是黛玉和史湘云都是女子,不方便下水。\"我先去看看情况。\"宝玉道,脱下外衣,跳进河里,往粮仓的方向游去。

过了一会儿,宝玉从排水口钻进粮仓,里面堆放着很多粮食,有大米、小麦、玉米等等。他小心翼翼地走着,忽然听到前面传来说话声。\"最近上面查得紧,我们可得小心点,别出什么岔子。\"一个声音道,另一个声音道:\"放心吧,那些粮食都藏好了,没人会发现的。\"

宝玉心里一动,看来这粮仓里果然有秘密。他悄悄走过去,见两个士兵正坐在粮仓的角落里喝酒。\"你们说的粮食藏在哪里了?\"宝玉突然问道,两个士兵吓了一跳,赶紧站起来:\"你是谁?怎么进来的?\"宝玉道:\"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藏的粮食在哪里?\"

两个士兵见宝玉只有一个人,便想动手,宝玉几下就将他们制服了。\"快说,你们藏的粮食在哪里?\"宝玉问道,其中一个士兵吓得赶紧道:\"我说,我说,那些粮食藏在粮仓的最里面,是忠顺王的余党让我们藏的,说是等时机成熟了,用来招兵买马。\"

宝玉跟着士兵走到粮仓的最里面,果然看到那里藏着很多粮食,还有些兵器。他心里大喜,没想到真的找到了忠顺王余党的秘密据点。他赶紧从粮仓里出来,告诉黛玉和史湘云里面的情况。\"我们得赶紧回苏州府,通知当地的官府,让他们来抓人。\"黛玉道,三人赶紧往苏州府城里跑去。

回到城里,三人直接去了苏州府的知府衙门。知府大人听了他们的话,赶紧派士兵去西河边的粮仓抓人。没过多久,士兵就带着几个忠顺王的余党回来,还缴获了很多粮食和兵器。知府大人对宝玉、黛玉和史湘云感激道:\"多谢三位公子和姑娘,若不是你们,我们还不知道这粮仓里藏着这么大的秘密。\"

宝玉道:\"知府大人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对了,知府大人,我们还在查一个名叫'墨影'的人,他是当年贾敏夫人派来查忠顺王的影卫,最后一次出现是在苏州府,不知您是否有他的消息?\"知府大人想了想,道:\"墨影这个名字,我好像在哪里听过。对了,前几年有个名叫墨影的人,在苏州府的监狱里待过,后来不知怎么就失踪了。\"

宝玉和黛玉、史湘云都吃了一惊,没想到墨影竟然在苏州府的监狱里待过。\"知府大人,您能详细说说吗?\"宝玉问道,知府大人道:\"具体的情况我也不太清楚,你们可以去监狱问问那里的狱卒,或许他们知道。\"

三人谢过知府大人,赶紧往苏州府的监狱跑去。他们知道,找到墨影,就能弄清当年的很多真相,这趟江南之行,终于有了些眉目。

第六折 监狱残语觅墨影

苏州府的监狱建在城角的一个角落里,围墙很高,上面布满了荆棘,门口有几个凶神恶煞的狱卒把守,看起来很是阴森。宝玉、黛玉和史湘云走到门口,向狱卒说明来意,狱卒见他们穿着华贵,又说是知府大人让来的,便放他们进去了。

监狱里面很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和血腥味,让人有些窒息。沿着狭窄的通道往里走,两边的牢房里关着些犯人,有的在睡觉,有的在唉声叹气,还有的在大喊大叫。黛玉有些害怕,紧紧抓住宝玉的手,宝玉安慰道:\"别怕,有我在。\"

走到监狱的尽头,有一个单独的牢房,牢房里关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坐在角落里发呆。狱卒指着老人道:\"这就是当年看管墨影的狱卒,他在这里待了很多年了,脑子有些不太清楚,你们问问看吧。\"

宝玉走到牢房门口,轻声道:\"老人家,我们想向您打听个人,名叫墨影,您还记得他吗?\"老人抬起头,浑浊的眼睛看着宝玉,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道:\"墨影......记得,怎么不记得......\"

老人的声音很沙哑,像是很久没说话了。他慢慢站起身,走到牢房门口,看着宝玉道:\"当年墨影被关在这里的时候,就住在我隔壁的牢房。他是个好人,不像其他犯人那样闹事,每天都安安静静地看书、写字。\"

黛玉赶紧问道:\"老人家,那您知道墨影后来去哪里了吗?\"老人想了想,道:\"记得有一天晚上,来了几个黑衣人,把墨影带走了。当时我还问他们是谁,他们说是什么'忠顺王府'的人,还警告我不许告诉别人,否则就杀了我。\"

宝玉心里一动,看来墨影是被忠顺王府的人带走了。\"那您知道他们把墨影带到哪里去了吗?\"宝玉问道,老人摇了摇头:\"不知道,他们走得很急,我只听到他们说要去'寒山寺'。\"

\"寒山寺?\"三人都有些疑惑,寒山寺是苏州府有名的寺庙,怎么会和忠顺王府的人有关系?史湘云道:\"或许寒山寺里有忠顺王府的秘密据点?\"宝玉点头:\"很有可能。我们得去寒山寺看看。\"

谢过老人,三人走出监狱。黛玉道:\"寒山寺离这里不远,我们现在就去吧。\"宝玉点头,三人赶紧往寒山寺的方向走去。

寒山寺坐落在苏州府的西山上,寺庙的大门上挂着块\"寒山寺\"的匾额,是唐代大书法家张继题写的。走进寺庙,里面很安静,只有几声钟声和僧人的念经声。院子里有几棵古老的银杏树,树干很粗,需要几个人才能合抱过来。

三人沿着寺庙的走廊慢慢走着,忽然看到一个僧人正在打扫院子。宝玉走上前,拱了拱手道:\"大师,我们想向您打听件事,不知您是否知道,多年前有忠顺王府的人来过这里?\"

僧人抬起头,看了看宝玉他们,道:\"施主,忠顺王府的人确实来过这里,不过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当时他们说是来烧香拜佛的,却在寺庙的后院待了很久,不知道在做什么。\"

黛玉道:\"大师,那您知道他们在寺庙的后院做了什么吗?或者您知道他们把一个名叫墨影的人带到哪里去了吗?\"僧人想了想,道:\"墨影这个名字,我好像听过。记得当年有个名叫墨影的人,被关在寺庙后院的一个密室里,后来不知怎么就不见了。\"

三人心里大喜,看来墨影当年确实被关在寒山寺的后院。\"大师,那您能带我去寺庙的后院看看吗?\"宝玉问道,僧人点了点头:\"好,你们跟我来。\"

跟着僧人走到寺庙的后院,那里有一座小房子,房子的门是锁着的。僧人道:\"当年墨影就被关在这座房子里。后来忠顺王府的人走了,这座房子就一直锁着,没人敢进去。\"

宝玉从怀里掏出一把小刀,轻轻撬开门锁。推开门,里面很暗,灰尘布满了整个房间。房间里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看起来很简陋。

黛玉走到桌子旁,拿起桌上的一本书,翻开来看,里面夹着张纸条,上面写着\"寒山寺下有地道,通往忠顺王府的秘密粮仓\"。字迹苍劲有力,正是墨影的笔迹——宝玉在影卫花名册里见过墨影的字迹,和这张纸条上的一模一样。

\"原来寒山寺下有地道,通往忠顺王府的秘密粮仓。\"宝玉道,\"看来墨影当年是发现了这个秘密,才被忠顺王府的人关在这里的。\"史湘云道:\"那墨影后来去哪里了呢?难道他从地道里逃跑了?\"

宝玉点头:\"很有可能。我们顺着地道找找看,或许能找到墨影的下落。\"三人在房间里仔细寻找,终于在床底下找到了一个地道的入口。打开入口的盖子,里面黑漆漆的,传来一股潮湿的气味。

宝玉点燃一支火把,率先走进地道。黛玉和史湘云跟在后面,地道很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地道的尽头出现了一道门。宝玉推开大门,外面竟是一个很大的粮仓,里面堆放着很多粮食,还有些兵器——和西河边的粮仓一样,都是忠顺王余党藏的。

粮仓里空无一人,看来忠顺王的余党已经逃走了。三人在粮仓里仔细寻找,忽然看到墙角有个暗格,打开暗格,里面放着一本日记,是墨影写的。

翻开日记,里面详细记录了墨影当年查忠顺王的经过:他先是在苏州府的粮仓里发现了忠顺王藏的粮食和兵器,后来又跟踪忠顺王府的人来到寒山寺,发现了寒山寺下的地道,却被忠顺王府的人抓住,关在寺庙后院的密室里。后来他趁看守不注意,从地道里逃跑了,一直在暗中查探忠顺王的秘密,直到忠顺王倒台,他才敢出来。

日记的最后一页写着:\"如今忠顺王已倒,我也了却了当年的心愿。贾敏夫人的仇已经报了,我打算去江南的乡下隐居,从此不再过问世事。\"

三人看完日记,心里都松了口气——墨影还活着,而且已经安全了。史湘云道:\"墨影先生真是个忠义之人,为了完成林伯母的嘱托,竟然付出了这么多。\"黛玉点头,眼里泛起些泪光:\"是啊,我们应该感谢他。\"

宝玉道:\"虽然我们没见到墨影先生,但知道他安全了,也算是了却了一件心事。我们现在可以回金陵了,老祖宗还在等着我们呢。\"黛玉和史湘云都点头赞同。

走出粮仓,三人看着远处的夕阳,心里都很感慨。这趟江南之行,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最终还是找到了答案,也算是圆满了。

第七折 归帆轻载江南春

三日后,宝玉、黛玉和史湘云坐上了回金陵的船。船行在江面上,春风拂面,两岸的风景如画。黛玉坐在船头,手里拿着墨影的日记,慢慢翻看着,心里对墨影充满了感激。

\"林姐姐,你看那江上的渔船,多像我们小时候在江南看到的。\"史湘云指着江面上的渔船,笑着道。黛玉点头,笑着道:\"是啊,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们都长大了。\"

宝玉走到黛玉身边,轻声道:\"等回到金陵,我们就把墨影的事告诉老祖宗和父亲,让他们也放心。\"黛玉点头:\"好。对了,宝玉,你说墨影先生在江南的乡下隐居,我们要不要去看看他?\"

宝玉道:\"还是不要去了吧,墨影先生既然选择隐居,肯定不想被人打扰。我们知道他安全了,就足够了。\"黛玉点头,觉得宝玉说得有道理。

船行到中途,停靠在一个小镇上。三人下船去镇上逛逛,只见小镇上张灯结彩,很是热闹。打听后才知道,今日是小镇的庙会,有很多好玩的和好吃的。

街道两旁摆满了小摊,有卖糖葫芦的、卖面具的、卖玩具的,还有些杂耍艺人在表演。史湘云看得很开心,拉着黛玉的手,一会儿去买糖葫芦,一会儿去看杂耍。宝玉跟在她们后面,手里拿着些刚买的小玩意儿,脸上带着笑意。

走到小镇的中心,有一个戏台,台上正在表演昆曲《牡丹亭》。黛玉和史湘云都喜欢看昆曲,便拉着宝玉在戏台前坐下。台上的演员穿着华丽的戏服,唱得很是动听,台下的观众不时发出阵阵掌声。

看着台上的表演,黛玉忽然想起小时候,贾敏经常带她去看昆曲,每次都看得很入迷。如今贾敏已经不在了,但那些美好的回忆,却永远留在了她的心里。

表演结束后,三人回到船上。史湘云道:\"今天玩得真开心,要是能一直这么开心就好了。\"宝玉道:\"会的,等我们回到金陵,以后还有很多机会出来玩。\"

又过了几日,船终于回到了金陵城。站在码头,看着熟悉的金陵城,三人的心里都很激动。茗烟和紫鹃早就带着家丁在码头等着了,见他们回来,赶紧迎上去。

\"二爷,姑娘,你们可回来了,老太太都快把我们问遍了。\"茗烟道,宝玉笑着道:\"让老祖宗担心了,我们这就回去。\"

回到荣国府,贾母、贾政、王夫人等人都在正厅里等着。见他们回来,贾母赶紧让他们坐下,仔细询问他们在江南的情况。宝玉将在江南的经历一一告诉他们,贾母听了,感慨道:\"墨影真是个忠义之人,还好他没事。\"

贾政道:\"这次你们立了大功,不仅找到了忠顺王余党的秘密据点,还弄清了墨影的下落,皇上要是知道了,定会更加高兴。\"

晚上,荣国府摆了一桌丰盛的宴席,庆祝宝玉、黛玉和史湘云平安回来。席间,大家有说有笑,气氛很是热闹。黛玉看着桌上的饭菜,忽然觉得很幸福——她有疼爱她的老祖宗,有关心她的宝玉和史湘云,还有荣国府这么多亲人,虽然经历了很多风雨,但最终还是迎来了平静和幸福。

饭后,宝玉和黛玉走到沁芳闸桥边,看着桥边的柳树已经发芽,水里的小鱼在欢快地游着,心里都很平静。\"黛玉,\"宝玉轻声道,\"等过些日子,我们再去江南,看看墨影先生提到的'香雪海',看看那里的梅花是不是真的像母亲说的那样好看。\"

黛玉点头,笑着道:\"好啊。到时候我们再带上老祖宗和史湘云,一起去江南好好玩玩。\"宝玉看着黛玉的笑脸,心里暖暖的,他知道,只要有黛玉在身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勇敢面对。

远处传来阵阵钟声,是金陵城的报时声。钟声在夜空中回荡,像是在宣告着,残冬已经过去,春天已经到来,荣国府的好日子,也终于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后,全家追着我宠打穿诸天无敌手邪凰狂妃:魔尊,蚀骨绝宠!1908远东狂人赵原柳莎免费阅读全文最新章节极品老师俏校花不正经宗门之说好的一起无情道呢鸿蒙圣王温宁厉北琛许逸是什么小说寻情仙使太阳王之证御兽:原来她们才是主角?末世来临:开局强化蜡烛对抗诡异偏偏心动陆尘李清瑶全文免费阅读小说暴躁的爹,温柔的爸,和新生的他我一个道姑,怎么就成了皇后?简行诸天我的绝色女邻居全能魔法师
经典收藏穿透幻影的太阳R一睁眼,回到渣男前夫被绑架前前路人苟系统让我改造五毒俱全的亲戚们铠甲:向阳疯了,从铠一杀到铠三荒年不慌,姐带金手指住深山傅先生,太太带球跑了惊呆!我带着李相夷穿越异世快穿:宿主凭借她幼态的脸杀疯了隐藏身份结婚:他的心尖宠努力败家后老公成了首富梦回九天君相逢工科人的古代生存指南仙塔尖尖与神明的恋爱日常综漫,从地错开始渐渐变态异界狼女柯南:自带光环的愉悦犯先生美人纯又欲超神学院:穿越,开局十二翼天主
最近更新紫夜大人,今天也在努力隐藏身份铁血时代:我的1940暗金时代,我捞偏门赚麻了张天牛的盗墓日记从狼烟北平开始小李飞刀妇女之友的尬萌修炼我父亲是仙帝穿越千年重生,双生记忆杀回侯府大唐江山令当铺掌柜:七剑归一斩天机水木残局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绝代双骄之魔星降临重生之冰山影后她不对劲觉醒异能,众天骄被我折服!重生后我成了奸臣的心头刺死刑犯返校,班长喊我交作业开局手搓EVA,吓哭校花驭兽诸天,星耀
金陵烬未央卷 作家小郭 - 金陵烬未央卷txt下载 - 金陵烬未央卷最新章节 - 金陵烬未央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