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首页 >> 大唐储君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谍影:命令与征服秘战无声隐龙惊唐主宰江山无敌天下内大明寒士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军事承包商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
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 大唐储君全文阅读 - 大唐储君txt下载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2章 琉球学宫 首出秀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登州府衙前的公告栏前,挤满了翘首以盼的考生。阿麻福踮着脚,透过攒动的人头望向那张泛黄的榜单,手心攥得发白。他身上的唐式襕衫是父亲阿麻和利特意请裁缝做的,领口的盘扣磨得发亮——为了这次府试,他在琉球学宫熬了整整三年,连除夕夜都在灯下苦读《论语》。

“中了!阿麻福,你中了!”同行的琉球学子忽然尖叫起来,手指着榜单中间的位置,“登州府试第二十三名,阿麻福!”

阿麻福猛地抬头,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阿麻福”三个字用朱笔写在榜单上,赫然在目。他愣了片刻,忽然捂住脸,眼泪从指缝里涌出来——这不是普通的名次,是琉球学宫首届学子里,第一个考中秀才的!

消息像长了翅膀,先一步传回琉球。首里城的百姓们扔下锄头、渔网,涌到学宫门前,围着王夫子打听消息。当确认“阿麻福考中大唐秀才”时,人群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有人甚至点燃了火把,在街上游行,嘴里喊着:“咱们琉球人,也能中秀才!也能当大唐的官!”

阿麻和利站在县衙的台阶上,听着满城的欢腾,忽然想起五年前薛仁贵将军说的话:“等到琉球的孩子能考中大唐的功名,才算真的归化。”如今,这句话竟成了真。他转身回屋,取出一个红绸包裹的木盒,里面是阿麻福从小到大的功课,从歪歪扭扭的“人”字,到工整的《论语》抄本,每一页都浸着汗水。

登州府试放榜后的第三日,阿麻福带着府衙的文书回到琉球。船刚靠岸,就被百姓们围了个水泄不通。有白发苍苍的老者颤巍巍地摸他的襕衫,说:“这就是读书人穿的衣裳?真体面!”有年轻的母亲把孩子往他面前推:“福少爷,你看我家娃能进学宫不?也想跟你一样考功名!”

阿麻福红着脸,一一应着,心里却沉甸甸的。他知道,自己考中的不只是秀才,更是琉球百姓对“大唐”的一份期盼——他们盼着自己的孩子能识字,盼着家里能出个官,盼着这海岛上的日子能和长安一样体面。

回到学宫那天,王夫子带着全体学子在门口迎接。讲堂里的案几上,摆着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卧着两个荷包蛋——这是大唐的习俗,预祝考生“顺利过关”。

“阿福,”王夫子抚着他的头,眼里满是欣慰,“你这一步,比你父亲当年归顺大唐还重要。他用刀剑没做到的,你用笔墨做到了——让琉球人知道,读书能改变命运,能和唐人一样站着说话。”

阿麻福捧着面条,哽咽道:“都是夫子教得好。若不是您把《制义精要》逐句讲给我听,我哪能写好策论?”他说的策论,题目是“如何安边海”,他在文中写道:“海疆之安,不在楼船之多,在民心之齐。琉球百姓知唐律、感唐恩,自会与大唐共守海疆,比十万兵卒更可靠。”这篇策论得了考官的赞赏,说“虽稚气未脱,却见肺腑”。

三日后,阿麻福要启程赴长安参加乡试。首里城的百姓们自发来到码头送行,有人送咸鱼干,有人送新米,还有学宫的学弟学妹们,举着自己写的“金榜题名”木牌,跟着船跑。

阿麻和利站在船头,为儿子整理好行囊。里面除了换洗衣物和书籍,还有一块琉球的贝壳砚——这是阿麻福用自己采的贝壳,请大唐工匠打磨的,砚台背面刻着“琉球学子”四个字。

“到了长安,好好考试,更要好好做人。”阿麻和利的声音有些沙哑,“别让人说咱们琉球人没规矩。考中了,是你的本事;考不中,回来教弟弟妹妹们读书,一样是光宗耀祖。”

阿麻福重重点头,忽然对着学宫的方向跪下,磕了三个响头:“弟子阿麻福,今日赴长安,立誓学成归来,必在琉球建更多学宫,教更多人识汉字、知礼仪、明法度,让咱们琉球,处处都是大唐的气象!”

码头上的百姓们听得热泪盈眶,纷纷跟着跪下,朝着长安的方向叩首。海风拂过海面,带着誓言,飘向遥远的大陆。

船队驶出那霸港时,阿麻福站在甲板上,望着越来越小的琉球岛,心里忽然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豪情。他想起王夫子讲过的“天下大同”,以前总觉得遥远,此刻却明白,大同不是指所有人都一样,而是指无论生在长安还是琉球,都能靠着本事活出尊严——就像他,一个海岛少年,能穿着唐装,带着琉球的贝壳砚,去长安参加科举。

消息传到登州,李道宗特意写了封信给长安的国子监,嘱咐他们关照这个“琉球来的秀才”。信里说:“此子虽为夷人,却通经史、明大义,其文有海疆之风,质朴而刚劲,若得栽培,必成栋梁。”

长安的官员们也听说了这件事。裴炎在朝堂上向李承乾禀报:“陛下,琉球学宫首届学子便有考中秀才者,可见教化之功已显。这阿麻福在策论中写道‘民心齐则海疆固’,小小年纪有此见识,实属难得。”

李承乾正在翻看阿麻福的策论抄本,见上面的字迹虽不如中原学子娟秀,却笔笔有力,透着一股海岛少年的执拗,不由得笑道:“好个‘民心齐则海疆固’!这孩子说的,正是朕想说的。传旨,国子监为琉球学子备一间‘海东斋’,让他们能安心读书。再赐阿麻福一套《十三经注疏》,告诉他,长安的书,够他读的。”

旨意传到赴长安的船上时,阿麻福正在灯下读《论语》。当他接过那套烫金的《十三经注疏》,摸着扉页上“御赐”的朱印,忽然对着长安的方向深深一揖。他知道,这份赏赐不是给一个人的,是给所有琉球学子的,是大唐在说:“你们走的路,走对了。”

船队进入黄河流域时,两岸已是麦浪翻滚。阿麻福站在船头,看着田埂上劳作的农夫,看着官道上往来的商旅,看着驿站里插着的大唐旗帜,忽然觉得,琉球的海和长安的河,其实是连在一起的——就像他身上的唐装和心里的琉球,早已分不开了。

他取出贝壳砚,在灯下磨墨,铺开纸,写下临行前王夫子教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完后,又在旁边添了一行小字:“琉球虽远,亦是大唐。”

此刻的琉球岛上,学宫的报名处排起了长队。阿麻福考中秀才的消息,像一粒种子,落在了百姓心里,生根发芽。有渔民把准备给儿子娶媳妇的钱拿出来,送他去学宫;有部落首领主动把珍藏的贝壳屋让出来,改作新的讲堂。王夫子看着这一切,笑着对阿麻和利说:“你看,一个秀才,比十道圣旨还管用。”

阿麻和利望着学宫方向传来的读书声,点了点头。他知道,从阿麻福踏上赴长安的船开始,琉球就不再只是大唐的藩属,更是大唐文化血脉的一部分——这种血脉,比税赋更牢固,比盟约更长久。

海风再次吹过首里城,吹动着学宫门前新挂的匾额,上面“海东文枢”四个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而在遥远的长安,一场属于琉球少年的乡试,即将开始。无论结果如何,那个从海岛上走出来的秀才,已经在大唐的史书上,写下了属于琉球的第一笔——笔锋虽轻,却重逾千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迫嫁妖孽殿下:爆笑小邪妃打穿诸天无敌手偏偏心动七零找个队长老公,生活甜蜜蜜长生异闻掌心雷重生九零:腹黑辣妻宠上瘾名剑英雄传清末:新秩序鬼市玄医传人狗血文女配她不干了不浪修什么仙顾少蚀骨宠,霸总夫人是毒医陆尘李清瑶全文免费阅读小说凤临天下:摄政王的宠妃西宫恨我叫科莱尼鸿蒙圣王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仕途重任
经典收藏一穿越就成断案高手幕府将军本纪大明:我为天下师考古学家在秦朝长安之上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一天一选择,我成就无上帝皇唐朝小白领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一厘米温差gl我主明疆刺客信条:梦华录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别问,我科举辛亥大英雄回到明末做枭雄锦衣黑明三国:开局向曹操剧透赤壁之战两界当倒爷,皇帝找我借钱打仗
最近更新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一品悍臣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带着八位嫂嫂流放红楼新君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大宋闲医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一人修真传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 大唐储君txt下载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 - 大唐储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