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天的“科技星网”:跨越时空的人才收割
一战时期的“学术诺亚方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俄国革命的烈火便熊熊燃起,沙俄帝国在动荡与混乱中摇摇欲坠,最终崩塌。王小天,这位拥有先知般视野的穿越者,早已洞察到这场历史巨变中隐藏的机遇。他秘密组建的沙俄情报组织,犹如一只敏锐的猎鹰,在圣彼得堡展开了代号为“琥珀行动”的拯救计划。
当时,罗蒙诺索夫大学汇聚了众多顶尖的物理学家,他们是科学界的瑰宝,其中量子力学先驱弗里德曼的导师亚历山大·斯塔帕诺夫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王小天在沙俄的谍报组织通过精心策划,利用伪造的丹麦签证,成功地将包括斯塔帕诺夫在内的37名物理学家从圣彼得堡的混乱中解救出来。这些学者们带着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对未来的迷茫,踏上了前往龙国的旅程。
他们在东北安顿下来,王小天为他们提供了优越的科研条件和充足的资金支持。在这里,龙国首个核物理实验室应运而生。实验室里,先进的仪器设备一应俱全,学者们夜以继日地投入到研究中。比美国曼哈顿计划早了整整25年,他们就开始了对核物理领域的探索,为龙国未来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战期间的“工业特洛伊”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大陆战火纷飞,各国为了争夺资源和战略优势,展开了激烈的厮杀。王小天将目光投向了瑞士的“阿尔卑斯工业集团”,这家集团在国际工业界有着广泛的人脉和影响力。通过巧妙的运作,王小天成功控制了该集团。
他利用“阿尔卑斯工业集团”的渠道,将克虏伯公司的200余名技工以“技术移民”的名义转移至云南。这些技工都是克虏伯公司的精英,他们掌握着先进的坦克制造技术和工艺。194x年,当斯大林格勒的苏军还在使用莫辛 - 纳甘步枪与德军苦苦战斗时,龙国第51装甲师已经列装了搭载特种钢装甲的“铁牛 - 3”坦克。这种坦克的75mm主炮威力惊人,能在2公里外击穿德军虎式坦克,让龙国在装甲力量上拥有了巨大的优势。
科技代差的具象化:超越时代的武器图谱
武器类别 龙国195x年装备 同期美苏水平 技术来源
战斗机 “玄鸟 5”三角翼喷气机(ma2.1) 美F 86(ma0.98)\/苏米格 15(ma0.95) 1938年从德国容克斯公司获取的后掠翼设计图
主战坦克 “铁牛 5”液气悬挂坦克(120mm滑膛炮) 美m48\/苏t 54 贝克尔 王合金装甲 + 克虏伯传动系统
航空母舰 “昆仑山”级核动力航母(排水量8万吨) 美“福莱斯特”级(常规动力) 194x年从日本“赤城号”图纸逆向工程
战略武器 “东风 10”洲际导弹(携带300万吨tNt核弹头) 美“宇宙神”导弹(液体燃料,精度3公里) 蒂泽尔 冯·卡门空气动力学理论
龙国在195x年所装备的这些武器,凭借着超越时代的技术水平,在国际舞台上引起了巨大的震动。“玄鸟 - 5”三角翼喷气机以其高达ma2.1的速度,远远超过了美F - 86和苏米格 - 15,成为了天空中的霸主。“铁牛 - 5”液气悬挂坦克的先进设计和强大火力,让美m48和苏t - 54相形见绌。“昆仑山”级核动力航母的巨大排水量和先进技术,使美“福莱斯特”级常规动力航母黯然失色。而“东风 - 10”洲际导弹携带的300万吨tNt核弹头,其威力更是让美“宇宙神”导弹望尘莫及。
科技城:文明的诺亚方舟
王小天在祁连山深处建造的“科技城”,宛如一座人类智慧的灯塔,吸引着全球顶尖的科学家和学者。这里是知识的殿堂,是创新的摇篮。
- “蜂巢”实验室:5000名科学家在这里并行研究23个前沿领域,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各自独特的知识和经验。从德国抢来的火箭专家马格努斯·布劳恩,主导着“长征 - 1”运载火箭的研发,他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龙国的航天事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法国核物理学家约里奥 - 居里弟子克莱尔·杜邦,负责铀浓缩离心机的研究,她的严谨态度和卓越能力为龙国的核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 “青铜树”数据库:存储着从1900年至今的全球200万份专利文献,通过早期计算机“河图 - 3”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科学家们可以通过这个数据库快速获取所需的信息,了解全球科技的最新动态,使技术迭代速度提升10倍。这为龙国的科技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持,让科学家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新。
- 道德困境:当美国还在奥本海默的伦理争议中挣扎时,龙国的“道德委员会”已通过《科技赎罪法案》,要求所有参与核武器研究的科学家必须同时参与和平利用原子能项目。这一举措体现了龙国对科技伦理的重视,确保科技的发展不会对人类造成危害,而是为人类的福祉服务。
三国博弈的新维度
1. “技术威慑”取代“核威慑”
195x年,当苏联试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龙国“科技城”已秘密运行“夸父 - 1”太阳观测卫星三年。王小天在联合国声明:“我们的卫星能定位地球上任何一枚导弹发射井——前提是它敢点火。”这一声明让世界为之震惊,龙国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在战略威慑方面占据了主动地位。“技术威慑”取代了传统的“核威慑”,成为了三国博弈的新焦点。
美苏的“矛盾性结盟”
美国通过《巴统禁运清单》封锁龙国,试图阻止龙国获取先进技术和资源。然而,他们又暗中派洛克希德公司代表赴香港,用300吨黄金换取龙国“玄鸟 - 5”战机的钛合金加工工艺。苏联则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对中国施加军事压力,但却派克格勃特工潜入昆明,试图窃取“铁牛 - 5”坦克的自动装弹机设计图。美苏这种“矛盾性结盟”的行为,反映了他们对龙国科技进步的恐惧和嫉妒,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在利益面前的无奈选择。
3. 龙国的“技术赎买”战略
王小天他向法国秘密提供铀浓缩离心机,换取戴高乐政府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这种“技术换空间”策略,使龙国在三国博弈中始终掌握主动权。龙国通过巧妙的外交手段和战略布局,利用技术优势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和利益。
历史的蝴蝶效应
被改写的科技史
- 美国“回形针行动”本应获得冯·布劳恩,但马格努斯·布劳恩的失踪导致NASA阿波罗计划推迟10年。冯·布劳恩是NASA阿波罗计划的关键人物,他的失踪使得美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 苏联因失去核物理学家萨哈罗夫(被龙国策反),其氢弹研发比真实历史晚了5年。萨哈罗夫是苏联氢弹研发的核心人物,他的离开让苏联在核技术发展上遭受了重大损失。
王小天的终极悖论
当“科技城”的科学家们庆祝原子弹成功时,王小天却在实验室的钢墙上刻下一行字:“我们驯服了雷霆,却可能成为雷霆的奴隶。”这种对技术失控的警惕,使龙国在三国鼎立中始终保持着“威慑而不侵略”的战略克制。王小天深知科技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如果不能正确地使用和控制,将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他始终强调科技的发展要与人类的福祉相结合,要保持对技术的敬畏之心。
当龙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时,王小天站在“科技城”的观礼台上,望着蘑菇云中的祁连山雪峰。贝克尔教授递给他一块刻着“和”字的特种钢——那是用凡尔登战役的炮弹钢重熔锻造的。
“您改变了历史,”贝克尔说。
王小天摇摇头:“不,我只是让历史少了一些必然,多了一些可能。”
远处,“夸父 - 1”卫星正掠过天顶,将这片土地的光影,传向未知的宇宙深处。王小天知道,龙国的科技之路还很漫长,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等待着他们。他将继续带领龙国人民,在科技的海洋中探索前行,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