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
随着军事指挥官的命令下达,北潮国边境的临时发射阵地上升起一片黑压压的“乌云”!
在这一瞬间,上千架“镰刀”自杀式无人机同时启动,二冲程发动机的嗡鸣声汇聚成一片令人毛骨悚然的低频噪音!
而这“嗡嗡嗡”的噪声,却恰恰是“镰刀”自杀式无人机最明显和最具代表性的标志!
这也是“镰刀”在国际上被形象的称之为“飞天小摩托”的原因所在!
不过这些年除了发动机之外,“镰刀”自杀式无人机经过一系列的改进升级与迭代,早已经历了“脱胎换骨”一般的变化!
比如北潮国所使用的最新型“镰刀”自杀式无人机便采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替代了早些年曾经使用的金属材料!
这种改变不仅让“镰刀”自杀式无人机减重40%,在携带50公斤战斗部的情况下航程达到2500公里,而且更让其抗电磁干扰能力提升3倍以上,不再惧怕一般的电磁干扰手段!
除此之外,“镰刀”还新增了卫星导航模块以及抗干扰单元,形成预编程+中段卫星修正+末端自主攻击的三重制导和控制方式!
即使是遇到功率强大的全频段电磁干扰,哪怕是卫星信号倍屏蔽,依然可以依靠惯性导航和目标匹配系统进行攻击!
伴随着“嗡嗡嗡”的二冲程发动机声响,这些“镰刀”自杀式无人机以密集编队越过40公里长的边境线,在北斗卫星的精确引导下,向大毛远东军区的预设目标扑去!
由于大毛边境防线的高射炮以及防空阵地早已被“卫士”火箭弹饱和攻击摧毁,所以即使上千架自杀式无人机目标无比的明显,却也没有遭遇到任何的防空拦截!
随着越过边境线进入到大毛广阔无比的远东地区,这些“镰刀”无人机群立即开始根据任务路线分散开来!
并且它们全部采用超低空飞行模式,借助地形掩护,避开大毛的防空雷达探测!
这些“镰刀”自杀式无人机以2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掠过森林、河流和丘陵,发动机的嗡鸣声在夜空中回荡!
另外根据任务目标的不同,这些“镰刀”自杀式无人机有的携带50公斤高爆战斗部,用以摧毁装甲车、指挥所甚至防空阵地,却也有直接携带重达90公斤的高爆+钨合金预制破片战斗部,用以攻击高价值目标!
除此之外更有携带稳压弹头的“镰刀”自杀式无人机,以增强对工事和建筑物杀伤力!
随着不断的飞行,这些自杀式无人机的集群编组开始越来越小!
甚至已经从最开始的上百分组被分散成为两三架一组!
短短时间内,上千架\"镰刀\"自杀式无人机集群便如同蝗群一般被分散成数百个作战编组,在北斗卫星的引导下扑向各自锁定的军事目标!
这些小型集群“镰刀”编队有的径直向着远东腹地的远东军区驻地巡航飞行而去,而有的则直接就近飞向边境线附近的远东军区防御阵地!
最先遭袭的是远东军区第32近卫摩步旅的装甲集结点!
在哈桑湖地区发生边境摩擦和冲突后,距离该边境地区最近的第52集团军第32近卫摩步旅便被远东军区总司令部紧急调动部署到了这里,用于防止北潮国大规模装甲部队的越境行为!
不过他们虽然没有等到北潮国重装合成旅的大规模越境袭击,却直接被四面八方袭来的十数架“镰刀”自杀式无人机集群编组给包围!
并且这些“镰刀”自杀式无人机还都是携带90公斤高爆+钨合金预制破片战斗部的强化型!
虽然在听到天空中的“嗡嗡嗡”声响后,第32近卫摩步旅的指挥官已经判断出了是“镰刀”自杀式无人机袭来,并且紧急命令高射炮连队进行防空!
但是在夜色掩护以及超低空突防下,还是有数架“镰刀”攻入到核心营地!
三架携带90公斤钨钢破片弹头的“镰刀”突然从白桦林间隙俯冲而下,其中一架精准钻进t-72坦克的发动机舱盖缝隙!
伴随着金属撕裂的刺耳声响,3000枚预制破片呈扇形爆开,将方圆百米内的装甲车辆瞬间打成筛子!
燃油被引燃的瞬间,另外两架无人机也同时撞进弹药运输车辆,二次爆炸的火球刹那间将半个装甲营吞没!
同一时间,二十公里外的野战机场,五架改装了热成像导引头的“镰刀”自杀式无人机正贴着跑道掠袭!
它们灵巧地避开防空雷达的锁定以及23mm高射炮拦截的火网,其中两架突然90度仰角爬升,随后垂直俯冲向机库!
当第一架撞穿图-22m“逆火”战略轰炸机的垂尾时,另外三架也分别钻进塔台玻璃窗和油库通风管!
刹那间,防爆门在3000c的铝热剂燃烧弹面前如同纸糊,整个燃料储备中心在连环爆炸中化为废墟!
随着时间的流逝,袭击的爆炸声响此起彼伏!
短短时间内,乌苏里江沿岸已化作爆炸的炼狱!
携带温压弹头的无人机群专门针对地下工事,它们在通风口处悬停两秒后突然加速俯冲!
随着沉闷的爆轰声,肉眼可见的冲击波顺着坑道席卷而过,将躲藏在掩体深处的士兵肺脏震碎!
当燃料库的爆炸照亮半片大地的时候,整个地面上到处散落着“镰刀”自杀式无人机的残骸!
它们有些机翼上还带着高射炮的弹孔,有些烧焦的电路板仍在劈啪作响!
虽然超过半数的“镰刀”都被高射炮等防空武器给阻拦,但是“镰刀”自杀式无人机最大的优点却恰恰就是廉价!
即使这1000架的造价,甚至还不如一两枚大毛S-23“奥卡”短程战术弹道导弹的价值高!
并且“镰刀”自杀式无人机每架所携带的50公斤战斗部可都是堪比155毫米榴弹炮弹,威力无比的强大!
哪怕是只有半数能够成功命中核心目标,这也是数百枚155毫米榴弹炮对核心军事目标的精准打击,依然让大毛的远东军区损失惨重!
更何况除此之外,更有大量的“镰刀”自杀式无人机向着远东军区腹地的其他主要军事节点袭击而去!
这一夜,整片战区上空,久久回荡着“镰刀”发动机的不断嗡鸣!
……………………
与此同时。
大毛远东军区位于哈巴罗夫斯克的总司令部作战指挥中心内,各集团军的战损情况如同暴雨一般不断的上报!
远东军区总司令伊万纳耶夫上将听着作战参谋的回报,波澜不惊的眼神中早已失去刚刚的淡定!
在今夜北潮国巡逻队伍越境与他们发生交火后,他们远东军区派出大量兵力非但没有围剿歼灭那些越境的部队,甚至更在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内损失32%的边境前沿兵力!
损失率高达三分之一!
并且更重要的是,他们原本信心满满的使用S-23“奥卡”短程战术弹道导弹对北潮国发动饱和式打击,居然全部被北潮国的防空系统给拦截了!
“我们的防空系统呢?”
“防空部队在干什么?”
远东军区总司令伊万纳耶夫脸色铁青的砸在指挥台上,并厉声质问道。
毕竟北潮国的那些“飞天小摩托”的每架造价可根本不足1万美元啊!
可那些自杀式无人机给他们造成了多大的损失?
伊万纳耶夫上将紧盯着各集团军汇总上来的战损清单,简直心都在滴血!
“我们布置在边境用于防止北潮国自杀式无人机的高射炮阵地全被对方的“卫士”火箭炮给远程摧毁了!”
“所以才导致这些“镰刀”自杀式无人机集群能够大规模越境……”
“虽然各部队、阵地的防空部队依然阻拦击落了大量的自杀式无人机,但是只要有一架“镰刀”精准地命中我们,便会造成巨量的损失!”
“另外,更有大量的自杀式无人机很可能已经向我们军事腹地袭击而来……”
远东军区总参谋长身躯有些颤抖的汇报说道。
而听着对方的汇报声,远东军区总司令伊万纳耶夫虽然更加的无比愤怒,却也只能尽量的努力让自己恢复平静!
因为现在远远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命令各驻地部队加强防空警备!”
“立即传令第404歼击航空团、波斯托瓦亚的第308歼击航空团以及第171红旗防空歼击航空团起飞战机,使用机炮拦截这些突防进入到腹地的“镰刀”自杀式无人机!”
伊万纳耶夫上将沉声命令道。
同时,他低头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手表,发现距离天亮仅剩余3小时42分钟!
这代表着距离莫斯科要求的“展示大国威严”的黎明发布会已经不足4个小时!
克里姆林宫对他们远东军区下达的指令是连夜歼灭重创北潮国边境部队,给予其沉重血腥的教训,展示大毛的大国威严!
并且在天亮后莫斯科便要召开全球发布会!
但是现在呢,他们非但连越境袭击的北潮国巡逻队都没有歼灭,甚至自身还遭受到巨大的军事损失!
如果这些战况被汇报到克里姆林宫,恐怕他这远东军区总司令部也该换人了!
“要不直接大规模派遣地面装甲部队越境作战吧!”
“毕竟克里姆林宫给我们下达的命令可是重创北潮国边境部队……如果我们的部队不越境作战的话,如何重创敌人?”
远东军区副总司令紧盯电子沙盘地图的边境线,并提议道。
之前由于担心将战争扩大化引起龙国的介入,所以他们远东军区一直克制着没有让地面装甲部队大规模越境作战!
但如今在远程精准制导武器打击方面吃了亏之后,便让远东军区的高级将领们不得不将目光放在了自家最擅长的大规模兵团作战上面!
毕竟自前毛熊帝国时代起,他们的军事理论和主流作战思想以及战术研究便全部放在大规模兵团作战上,追求战役歼灭战!
在大毛军方高层,一直以来都是强调“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强调先发制人,并且追求压倒性炮火覆盖,\"量大管饱\"的火力理念!
哪怕是在兵力运用上,也素来喜欢集中50%-70%的优势兵力于主要方向,打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
“太平洋舰队被龙国的“鲁山号”航母战斗群盯得死死的,无法在海上对北潮国部队发起打击,空军也被龙国空军盯得很紧,看来只能使用大规模装甲部队冲锋速战速决了!”
“那就命令第51集团军连夜对北潮国边防部队发起总攻!”
“另外,要求第25军、第35集团军、第15集团军、第5红旗集团军加强戒备,盯紧龙国驻扎边境的重装合成旅……”
远东军区总司令伊万纳耶夫上将在来回踱步数分钟后,终于做出了决定。
不过由于他们远东军区最大的战略防御任务是针对龙国,再加上担心龙国地面部队趁虚而入,所以他只调动了第51集团军对北潮国发动地面总攻!
但即使这样,一个第51集团军也包含第32近卫摩步旅、第38近卫独立摩步旅、第69独立旅、第240预备基地、第107导弹旅、第165炮兵旅以及第63摩步师等众多部队,在兵力和装甲数量上是远远超越北潮国的几个边境合成旅的!
“是!”
远东军区总参谋长在听到军令后,立即答应道。
并迅速联络这些部队,布置作战任务!
……………………
哈桑湖争议区边境线的大毛一侧,第51集团军的装甲部队正以战斗序列在夜色中集结!
为了避免暴露在卫星侦察之下,第51集团军的各支装甲部队借助针叶林的掩护分散集结!
主战坦克部队在前,bmp步战车群紧随坦克纵队,车载“短号”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已解除保险,步兵在车内紧握武器,神经紧绷!
野战防空单位的“铠甲”弹炮系统保持雷达静默,仅依靠光学设备警惕夜空!
远处偶尔传来S-300防空营的雷达开机声,但很快又归于沉寂!
通讯兵在加密频道内低声传递命令,有线通讯成为主渠道,以防被全频段干扰切断指挥链路!
最终,第51集团军所有部队在凌晨5时集结完毕,并发起地面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