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江伟也听出了意思,李默所说的责任共担,也是一根针。直接针对他没有任何自我批评的核心。
李默通篇承认自己的责任,但最后巧妙地要求他“和我们一起扛起责任”。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工作是大家的,责任不能只让我一个人背。您作为政府主官,出了这么大的问题,难道就毫无领导责任吗?您的‘批评’本身也是一种责任,请把它转化为和我们共同承担的实际行动。
周围人一听,不得不佩服李默是省厅来的,说话水平都不一样。
这番回应,让李默立于不败之地。在姜云山和其他常委听来,李默识大体、顾大局、敢担当,而且还懂得争取主要领导的支持。
但在史江伟听来,字字句句都在点他的“领导责任”,讽刺他“只动嘴、不担责”。这自然让他非常难受,却又无法发作,因为李默的每一句话都在“拥护”他的领导。
他们哪里知道,论嘴皮子这一块,李默还没有输过任何人。
仅仅是骂人的话,他们加在一起未必是李默的对手。
李默也曾经是个书生,虽然从农门长大,但是也上过九年义务教育的。
原本对此道还不算精通,不过后来在老山县遭遇了种种不公之后,他就彻底放开了。
在常溪县的时候,他还跟关念君学了一手。
等到了省厅的时候,他连赵启东都骂过。
一个史江伟,李默冷嘲热讽自然不在话下。
面对李默这番话,史江伟没有动怒,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责任共担我知道,一个星期之内,如果专班不能解决问题。那么我就带着你一起去省里面,到时候你就知道,我怎么责任共担了。”
史江伟并没有大发雷霆,在这个地方,他跟李默陷入争吵,那是不明智的。
所以史江伟还是将火气放在了安排任务上,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让李默解决问题。
至于解决不了,带到省里面做什么,自然是要跟省里面直接表示李默不合适这个位置。
李默没有再说什么,能够把史江伟逼到这个程度,已经算很好了。
在场人都能够看出,李默取得了优势。
毕竟真就是李默解决不了问题,到时候史江伟把李默带到省里面,那也要给省里面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当然史江伟这个性格,只怕还真不惧省里面。
李默和史江伟硬刚,自然也被姜云山等人看到了。
姜云山也没有说什么,径直离开了。
宣传部部长陈文春跟着姜云山一起去了办公室。
“这个李默,难怪省里面有人叫他小平头,他家伙还真有点平头哥的意思。”
陈文春觉得好笑,很久没有看到过史江伟的热闹了。
“你啊,就乐得看老史的热闹。我们干工作,心眼不能那么小。他的确开会曾经针对过宣传战线提出过意见,不过总体来说,还是一心为公。”
姜云山以温和的语气,批评着。
这也是姜云山的风格,从来都是和风细雨。
正因为如此,史江伟这个硬疙瘩在天水市,数次跟姜云山起争端。到最后,都是被连消带打,最终没了脾气。
这也可以说是,姜云山的风格了。
陈文春脸上仍然还有笑意:“史市长我是很尊敬的,我也从来没有计较过他。只是他自己又臭又硬,而且自命不凡。他曾经还自诩安北第一俊才,对谁都是看不起的样子。
可是要我来说,他这个副手李默,才真有一些第一俊才的意思。我可是专门了解过,他在农业农村厅区区一个正处级,能够参加领导碰头会。潘学贵对他一肚子意见,最终也是默不作声。”
陈文春不愧是搞宣传的,就连小道消息来得也是非常巧妙。
姜云山笑了笑,然后跟陈文春说道:“你若真是看好他,就帮他一把。这个文化灰色产业的事情,你们宣传部也能够参与进去。不然让他一个人折腾,怕是不好完成任务。”
陈文春闻言,却露出了异样的神情:“我总不能主动过去帮忙吧,他如果需要的话,我自然会出一份力。但是我看这李默,应该也是有主意的人。”
看热闹归看热闹,让陈文春自己往前冲,他就有别的想法了。
毕竟一个星期内要查出一个所以然,让陈文春想办法的话,他也觉得有点悬。
当然糊弄的办法自然有,以陈文春浸淫多年,可以拿出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来。
不过陈文春觉得李默肯定不是如此,毕竟他若是准备这么糊弄,今天就不会硬刚史江伟了。
“你是害怕老史穷追猛打,到时候连累到了你吧。我说你们这些心思眼,多放点在正事上不好么?”
姜云山摇了摇头,对天水市班子存在的问题,他这个班长自然是看在眼里。至于心里怎么想,那就无人得知了。
……
李默离开会场之后,看到了副市长蒋成鹏,不由上前问道:“蒋市长,你有没有时间聊一聊。”
蒋成鹏看了一下手表,然后微微一笑:“我这等会还有一个会。”
“聊两句而已,不耽误你太多的时间。”
李默显得比较执着。
因为蒋成鹏虽然是副市长,不过还是兼着公安局局长的位置。
李默手上一连串的事情,如果能够得到这个副市长的帮助,那么就会好很多了。
蒋成鹏刚刚也看到了李默跟史江伟的对刚,对于这个年轻的副市长还是有些忌惮的。
所以面对邀请,他犹豫一番也只能一起进入办公室。
李默带着蒋成鹏去了办公室。
这一举动,也让其他的副市长看在眼里。
其中就有夏友军,要知道夏友军可是早就给李默递了橄榄枝,可是没想到,李默碰到这个问题,仍然没有找他,反而找了蒋成鹏。
夏友军不由微微一笑,自言自语道:“有点意思,我抛出的橄榄枝,看来是抛空了。这个李默看来很有底气啊,并不是那种需要攀附其他人的样子。”
夏友军不由想到有人对李默的评价,说这个年轻人适合当一把手,但是并不适合当副手。
想到这个评价,夏友军眼里闪过了一丝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