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生刚窜出两步,到了帷幔后面,突然,有人把他的领子捏住,直接提了起来。
卢生抬头一看,是个女人,力气如此大的女子,还有谁?
阿云朵另一只手,又提起他的裤腰,就把他横向提溜了起来:“你给我老实点,让你当菩萨,你就好好当,不要扫兴!”
卢生还能怎么办,嬉笑道:“对对对,大家热情这么高,我也不能扫了大家的兴,我马上回去坐好!”
“你要是让大家扫了兴!嘿嘿!我不介意当众打你一顿,再给大家助助兴!”阿云朵把卢生往前一丢,在光滑的地板上划出八尺远……
卢生从帷幔后面“嗖”的一声,直接钻了出来。
牧民看向他,疑惑道:“活菩萨,你这是在干嘛?”
“这是贴地飞行吧?”
卢生赶忙爬起来,爬了两步,坐回莲花宝座上。
看看周围佛像,比照着做出一个动作,双手结了个“降魔印”,也开始装模作样,念起经来:
“啊喔呃,咦呜吁,波泼莫佛,得特了呢,哥科喝,几其嘻,资次思日,知吃诗……”
最后大喊一声,声调上扬:“咦……呜……”
“嘿嘿嘿……”这经太过顺口,他自己都给念笑了!
台下牧民则是仔细聆听:“活菩萨念什么经?怎么没听过?”
“你懂个卵,这是梵文!来自西方极乐世界!”
“那活菩萨为什么要笑?”
“对哦,菩萨看着好欢喜啊,一边念经还一边笑。”
“你不懂,活菩萨估计是‘欢喜佛’转世……”
“那快拜,快拜!”
……
到了午时,众人又端来一个“盂兰盆”,里面放着“三白三甜”:三白就是牛奶,奶酪,酥油,三甜就是红糖、白糖和蜂蜜,这是当地牧民常用来供养菩萨的。
七月十五“盂兰盆节”是佛教节日,在中原,道教却是称为中元节。名称虽然不同,但主题都差不多,就是祭奠亡魂。
而这片草原,有党项人,有吐蕃人,回鹘人,汉人甚至还有粟特人,大食人……各地的习俗在此交汇,形成了盂兰盆节独特的风俗。
有烧纸的,放灯的,撒纸钱的,找喇嘛超度的……还有跑到寺庙里来喊“真主保佑的”……
卢生拿起盂兰盆中的一块奶酪,扔向旁边的老喇嘛:“诶,老喇嘛,这盂兰盆节是什么意思?”
没有人搭理他……
卢生还是不死心:“老喇嘛!丹宗喇嘛!你为什么不理我?”
丹宗喇嘛已经响起了鼾声,就这么坐着睡着了……
旁边一个小沙弥就很敬业了,他给卢生解释道:
“阿弥陀佛,据《佛说盂兰盆经》记载,佛陀的弟子“目犍连”神通广大,在修行中发现母亲堕入饿鬼道,每天都得在地狱忍受饥饿,自己却无法解救。”
目犍连向佛陀求助,佛说:等七月十五,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借僧团功德,可超度父母脱离苦难。目犍连就依言而行,摆出盂兰盆供奉僧团,僧团吃了百味饭,都帮他念经,最终成功救度母亲。”
卢生抠了抠鼻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小沙弥也很疑惑:“孝心可贵!?”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得先吃饱了,才有功夫念经!”卢生拿起盂兰盆中的食物,直接吃了起来,小和尚也没有阻止。
“这奶酪沾蜂蜜,吃着美味还健康。”他递了一块给小和尚:“你要不要吃一点?”
“施主慢用!”
“你为啥不叫我活菩萨?”
小沙弥指了指面前众人:“他们心中你是活菩萨,我心中你是施主,并不冲突的。”
卢生这才正眼看了小沙弥一眼,眼睛大,鼻子高,耳垂大,胖乎乎的,还挺有佛缘的样子。
闲着也是闲着,卢生就跟他瞎聊天:“你这小沙弥倒是有些悟性,对了,你懂梵文吗?”
“略通一二。”
“那你给我看看,我这经书上都写了些啥?”卢生朝着怀里摸去,这一摸不要紧,哪里还有东西!不仅贝叶经没有,衣服也全被人给换了!
他把衣服领子拉开,往里面看了看,一脸震惊!就像一个没穿内衣的失身女人,抬头大喊,声音响彻寰宇:“我的!贝!叶!经!呢!?”
他站起身来,看着这些信众就来气:“哎呀,你们别拜了,还拜个卵!”
“我们没拜卵啊,我们拜的是您!”
“别拜了,快帮我找找,我的贝叶经呢?我的旧衣服呢?跑哪去了?”
米禽大叔站了起来:“卢……卢活菩萨,你别着急,你的旧衣服我媳妇都帮你洗了。”
“谁让你洗了?里面东西呢?”
“什么东西?”
“一个盒子,里面装着经书!”
米禽大叔有些不好的预感,问道:“那……你那经书怕水吗?”
卢生都快哭了,他的五千两银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