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一早,王石井带着王青和王璟妍在府中祭了神之后就立刻进宫了。
王石井和邵云安去虎行关期间,蒋康辰低调地把武简接回了蒋府。
武简已能下地走路,宁牧给他诊查后直言他体内千丝绕的毒尽解,接下来就是逐步恢复了。
蒋沫熙前一晚回了自己家,隔天一早他要与小爹一同进宫。
两人一个侍郎,一个内官,都要和百官一道随帝后前往太庙祭神、祭祖。
武简很早就跟着一道起来了,陪着蒋康辰和儿子一起用了早饭,他欣慰又愧疚地目送儿子与蒋康辰上车离开。
儿子是神童,却小小年纪就要承受这样的压力,都是因为他这个做爹的不成器。
帝后除夕当天携文武百官和皇室成员前往太庙祭神。
邵云安本来两边都不搭可以不去,但他住在宫里,君后开口让他到场。
这是邵云安第一次进太庙,那种感觉很玄妙。
他也不是没进过太庙,但那是作为游客去参观,旁边由导游解说,周围全部和他一样走过场的人。
但这一刻不一样,他就站在帝后的身后,跟随众人一起按照礼官的要求跪拜、祈福。
他是祭拜中的一份子,他在亲身参与这项古人一年中最重要、最盛大的祭祀活动。
他不需要通过导游讲解的历史流程去想象皇家是如何祭祀的,因为他此刻就正亲身经历。
邵云安跪下磕头,诚心祈求:【老祖宗们,请保佑燕国的盛世长久一些。
我知道没有哪个朝代能永远流传下去,但我希望燕国能成为历史中存续时间最长的朝代之一;
我希望,永明帝能成为史书中可比肩唐宗宋祖的帝王;
我希望,远哥儿能成为史书中的又一个风流人物;
我希望,君后代齐攸与永明帝的故事能成为日后影视剧中津津乐道,翻拍数遍的千古佳话;
我希望,我的孩子们都能在历史的记载中留下他们的名字;
我希望,我跨越千年来到这个我曾经学习的史书上不存在的朝代自有天意;
我希望,那个邵云安能在另一个世界获得他应该获得的幸福;
我希望,世间美好。】
邵云安虔诚地祈求,没有看到所有人都在惊讶地看着他。
一束光就那么偏巧地透过窗纸打在他的身上,照亮他闭着双眼的虔诚面容。
永明帝抬手,所有人都保持了安静,就是王石井都屏住了呼吸。
祈求完毕,邵云安又磕了一个头,这才睁开了眼睛。
“瑞郡郎,你祈求了什么?”
是君后的声音。
邵云安看过去,露出笑容:“回千岁,臣祈求燕国昌盛,祈求燕国风调雨顺。”
君后笑了:“借你吉言,你的祈求一定会灵验。”
邵云安不好意思了。
祭祖完毕,大臣们离宫回府,毕竟除夕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而不出宫的人则齐聚景幽宫。
今天被迫早起的小太子、小行翼和慕容宝宝在祭祖的时候比较给面子,没闹也没睡。
嗯,可能是祭祖前喝了甜甜水(灵泉水)吧。
不过在回景幽宫的路上,三个小娃就昏昏欲睡了。
永明帝抱过太子,慕容世子抱着慕容宝宝,王石井抱着儿子。
三个小崽子被裹在斗篷里,还没回到景幽宫就睡着了。
君后的床上,三个小崽子并排呼呼,同样没睡醒的小金卧在床尾陪着。
虎哥和大金在外面一个做邵云安和郭子牧的靠枕,一个做王璟妍和蒋沫熙的靠枕。
没有老虎靠枕靠的王青和慕容晖坐在一起吃花生瓜子。
蒋康辰出宫回府,蒋沫熙被留了下来。
和去年一样,他在宫里先吃一顿年夜饭,再回府陪父亲和小爹吃一顿。
今日阖家欢,永明帝也不谈什么国事,说的全是家事。
慕容宝宝不是进宫,就是和太子、王行翼在府里玩,最近的食欲都明显涨了。
郭子牧没有戴面具,他和罗荣王坐在一起,脸上带着幸福的光彩。
永明帝这时候说:“翼哥儿的周岁在路上,没给他过,朕想着让他二月和太子一起过,顺便把他的周岁给补了。”
君后道:“翼哥儿都没抓周,确实该给他补上。”
邵云安当然只会说:“听皇上和千岁的。”
慕容宝宝长得实在是漂亮,所以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太子和王行翼对这个“弟弟”接受起来是全无距离。
晚上的宫宴,白天睡了半天的三个小崽子是精力十足。
邵云安亲自下厨做了几道大菜,还给三个娃做了美味的辅食,慕容宝宝也正好可以吃辅食了。
永明帝与罗荣王、王石井、慕容世子是把酒言欢,邵云安与君后也饮了两盏“醉花间”。
邵云安去年因为有孕,没有酿酒;今天因为去虎行关,茶和葡萄酒也断了,宫外是一群人在嗷嗷待哺。
明年开春给太子过了生日、给儿子补了抓周,他和王石井就要带着孩子们回忠勇村了。
断了两年的茶得续上,还有忠王氏的祠堂建好,三个孩子必须得回去一趟。
邵云安也跟君后说好了,届时就必须把小太子留在宫里了,不然朝臣就该有意见了。
郭子牧在外不饮酒,他一饮酒那模样就太勾人了。
宫门快下钥的时候,王石井和邵云安带着王青、王璟妍、蒋沫熙出宫,王行翼留在了宫里。
当然,邵云安这一出宫依然不空手,不仅带回了他去“琼林库”挑的宝贝,还带走了许多永明帝和君后赏赐给他的东西。
忠勇公府的马车特别绕了一圈,先把蒋沫熙和王璟妍送回蒋府。
明天初一,蒋康辰会派人直接把两个孩子送去将军府。
而王石井和邵云安也没回国公府,让下人把那一车车的东西带回国公府,他们两人带着王青去将军府。
将军府内的年夜饭还没撤,就等着邵云安、王石井和王青过来呢。
乌甀公主的脸庞通红,她今天高兴,喝了几盏酒。
等到下人通报说忠勇公和瑞郡郎过来了,将军府的这顿除夕夜进入第二波高潮。
宫中,玩累的了小太子和王行翼喝了茉莉煮羊奶后刷完牙就开始揉眼睛了。
小太子出生后,邵云安带他的时间远超嬷嬷和奶娘。
晚上睡觉他也不让嬷嬷和奶娘哄,表哥不在,他和王行翼一左一右抱着虎哥很快就自己睡着了。
两个孩子睡在景幽宫正殿的次间,永明帝和君后坐在床边,看着两个孩子乖乖躺下很快入睡。
永明帝弯腰摸了摸太子和小行翼的脸,再确定两个孩子睡熟后,他和君后才离开。
虎哥和大金留在了宫里,小金跟着邵云安出宫了。
没有“哥哥姐姐”晚上给嘘嘘,卓金会夜里过来把尿,嬷嬷们上手虎哥会咬。
帝后回到寝宫,永明帝感慨:“云安把太子照顾得很好。”
永明帝想到了自己的儿时,曾经母后还未失宠时,他出生的那几年也是享受过好日子的。
只不过身边照顾他的人也不像邵云安照顾太子这样真的做到了尽心尽力。
君后却道:“也不知云安今日在太庙里求了些什么。”
永明帝淡笑:“国泰民安、大燕盛世、亲朋幸福、家人安康。”
君后深笑:“皇上倒是挺了解云安的。”
永明帝:“他求了那么半天,除了这些朕想不到别的,他悍名在外,可心里想什么脸上显得是一清二楚。”
君后道:“那道光……或许神明听到了他的祈求。”
至于慕容家的祖宗……原谅君后不作评价。
显然,永明帝对自家的祖宗也没抱什么希望,他道:“神明应该是听到了,毕竟云安是朕与君后的福星嘛。”
晚上,守岁完上床歇息的王石井也在问:“媳妇儿,在太庙里你祈求什么了?”
邵云安:“就是希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也希望盛世能长久一点。
希望后世的史书对皇上、对君后,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正向的历史评价。”
王石井抱住媳妇儿:“会的。”
有你在,一定会的。
除夕夜就这样热热闹闹地过去了,大年初三,邵云安进宫把儿子带走了。
过年期间很多人来国公府拜年,儿子要收压岁钱。
结果前脚邵云安带走了王行翼,中午宫里就来人把哭闹的太子殿下给送了过来。
上午,太子殿下哄着他还行,结果午睡的时候他就不干了。
相比太子殿下,王行翼就显得没心没肺了一点。
一上午他收红包收得不亦乐乎,似乎忘记了他的太子“哥哥”。
正月过后,王石井忙碌了起来,今年敕南府全府推广玉米,南边的几个州府都有玉米种子的份额。
邵云安留在京城的甜菜种子长成后证实可以制糖,京城的制糖局永明帝也交给了王石井。
慕容世子还得去敕南府一趟,待敕南府的春玉米种下后他就可以回来了。
整个燕国如到来的春天一般,一派欣欣向荣。
虎行关与哭夜关的战事因为风雪暂停了两个月后再起,代明荣和代明军似乎是不把胡人彻底打废不罢休。
蒋沫熙送了一件礼物给邵云安,看到这份礼物,邵云安半天没回过神。
“安叔,船。”
邵云安的眼睛突然一阵热辣,他接过船模型,问:“这是你构想的大船?”
蒋沫熙点点头。
邵云安笑着抬手揉了揉蒋沫熙的脑袋:“我以为你忘了。”
“不忘。”
邵云安:“那安叔等着你的大船,钱物上有需要的只管开口。”
蒋沫熙伸手:“钱。”
邵云安直接给了他一把钥匙:“需要多少自己去拿,拿完记得来我这里记账就行。”
蒋沫熙收下了钥匙。
还不知道邵云安和王石井有出海打算的永明帝还在琢磨给王石井再派些什么事。
忠勇村,一人坐上去边关的骡车,拉着三车的行李由镖师们一路护送前往虎行关。
他泪洒衣襟地挥别族人,告别故土。
送别的村民们有些人也忍不住落泪,却也心知他离开才是最好,最合适的。
虎行关,被提前赦免罪责的王枝松从管事的手里拿到一封信。
看到那封信,王枝松没有说什么,只是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管事看他的眼神充满了唏嘘,接着给了他一个匣子,拍拍他的肩膀:“你好好听话,以后的日子总不会艰难。
上头的人先前没有为难你,日后也不会为难你。”
王枝松还是点点头。
管事的让他走了。
回到自己简陋的住处,王枝松打开匣子,里面的东西令他愣在了当场。
匣子里有一个金锭子,一张房契和一张10亩地的地契,还有一封信。
王枝松打开信,信是王书平写的。
王书平告诉他皇上与君后去了忠勇村,告诉他他爹会被送来虎行关找他,告诉他好好孝顺他爹,不要再糊涂。
甚至告诉了他,他爹来虎行关,对任何人都好。
钱、房契和地契是王书平和赵元德给他凑的。
尽管那个人与他断了亲,但只要那个人的威名在,在虎行关就不会有人找他的麻烦。
他可以去做上门女婿,也可以娶对方为妻,端看他自己。
王枝松的手越来越抖,眼泪浸湿了字迹。
过去的十多年似乎就是一场噩梦,再回首却发现,自己怎会是那样的读书人。
——种种这些,你冷眼旁观,你读的圣贤书在哪?!
——要我看!你读的圣贤书完全是读到了狗肚子里!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你有整整十年的时间补救,结果却是变本加厉!
——至此双方是路人,你们好自为之。
捂着脸,王枝松蹲下痛哭出声。
京城,邵云安在跟王石井畅想:“等熙哥儿做好船,咱们就可以出发啦。
然后我们就去找红薯,找土豆,燕国的粮食种类就会越来越多。”
王石井静静地听他畅想,对出海的未来也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