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1年12月24日,平安夜。
五十八岁的林嘉阳独自坐在量子计算实验室里,面前是占据了整面墙的曲面屏幕。屏幕上分割成无数个小窗口,每个窗口都显示着不同时间线上的颜书瑶——18岁在大学教室惊慌失措的她28岁站在阳台边缘的她,38岁发现网络暴力真相的她...所有的她。
所有的失败。
实验室的自动门滑开,助手端着咖啡走进来:教授,您又通宵了?
林嘉阳没有回头,手指在控制面板上快速滑动,调出另一条时间线:数据分析结果出来了吗?
出来了。助手放下咖啡,声音低沉,第1021次模拟结果与之前相同——无论怎样调整变量,颜女士都会在28岁到38岁之间因网络暴力导致的抑郁症选择自杀。唯一例外是...
是有我在的时间线。林嘉阳接话,声音嘶哑,那些时间线里,她会活到38岁,但我会死。
助手沉默了一会儿:已经连续运行三个月了,也许该考虑...
林嘉阳猛地转身,眼中布满血丝,再调整一个参数。这次把网络暴力的初始触发点提前到大学二年级。
教授...助手欲言又止,您知道这违反伦理委员会的规定。过度模拟可能导致...
我说了,再试一次!林嘉阳拍桌而起,咖啡杯被震倒,褐色液体在控制台上蔓延。助手慌忙抽出纸巾擦拭,却被林嘉阳拦住:等等。
他的目光落在被咖啡浸湿的控制台一角——那里显示着一个他从未注意过的次级参数:「模拟种子来源:LN-2038-0314」。
这是什么?林嘉阳皱眉问道。
助手凑过来看:应该是模拟世界的数据种子来源...系统自动标注的。LN是您英文名字的缩写,2023年3月14日是...
是我死亡的时间。林嘉阳的声音突然变得异常平静,调出这个种子源的原始数据。
几秒钟后,主屏幕上显示出一段代码片段。林嘉阳盯着那些熟悉的字符,突然发出一声介于大笑和呜咽之间的声音。
原来如此...原来是我自己。
代码片段的注释栏清晰地写着:「网络行为分析算法测试版-林嘉阳20岁-2003年10月」。那是他大学时为课程作业写的一个简单程序,用来分析校园论坛上的语言模式。粗糙、原始,但包含了后来所有网络暴力算法的雏形。
所以是我...一直都是我。林嘉阳瘫坐在椅子上,二十年来第一次感到真正的疲惫,我创造了伤害她的怪物,然后又一遍遍尝试拯救她...
助手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教授,要不要暂停模拟?
林嘉阳摇摇头,手指在键盘上飞舞:最后一次。给我看当前运行的模拟世界结局。
主屏幕切换到一个窗口——38岁的颜书瑶站在浴室里,看着镜中年轻的自己,而20岁的林嘉阳正在宿舍楼下等待。这是第1022次模拟,也是唯一一次两人都带着完整记忆进入循环的世界。
加速到关键节点。林嘉阳命令道。
屏幕上的影像快进起来:颜书瑶和林嘉阳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表面关系,暗中收集证据;大学四年平静度过,网络暴力如预期般在颜书瑶研究生时期爆发;林嘉阳按照历史轨迹进入同一家公司工作,默默守护却不敢靠近;2023年3月14日,雨天,车祸...
但这次,当屏幕上的林嘉阳在卡车前向左转方向时,38岁的颜书瑶同时站在了阳台边缘。
不...58岁的林嘉阳从椅子上站起来,她不该在这时候...
屏幕上的两个场景同步进行:车祸中的林嘉阳在最后一刻将手机扔出窗外,里面存着所有证据;阳台上的颜书瑶向前迈出一步,却又突然收回脚,转身冲回房间抓起电脑。
她在干什么?助手好奇地问。
林嘉阳没有回答,他的眼睛死死盯着屏幕。颜书瑶正在疯狂地敲击键盘,调出一段深藏的代码——正是20岁林嘉阳写的那个原始程序。她对比了网络暴徒使用的算法和这段代码,发现了惊人的相似性。
她找到了...林嘉阳的声音颤抖,她终于找到了源头。
但就在这时,车祸发生了。屏幕上的林嘉阳在剧痛中闭上眼睛,而同一时刻,颜书瑶的公寓门被砸响——网络暴徒找上门来。
接下来的场景让实验室里的两人都屏住了呼吸:颜书瑶没有惊慌,而是迅速将证据上传至云端,然后拿起林嘉阳留下的手机。当她看到里面存着的不仅仅是证据,还有二十年来林嘉阳偷偷拍下的她的照片、写的未发送的日记、记录的关于她的一切时,她的手开始颤抖。
原来是你...屏幕上的颜书瑶轻声说,一直都是你...
门外,撞击声越来越剧烈。颜书瑶环顾四周,突然冷静下来。她回到阳台,但不是为了跳下去——而是将手机和电脑用防水布包好,扔进了楼下邻居的花园。然后她转身面对即将被撞开的门,嘴角竟浮现出一丝释然的微笑。
这次我们一起。她对着空气说,仿佛知道林嘉阳能听见,不会再让你一个人死了。
门被撞开的瞬间,模拟世界突然冻结,然后开始急速倒带,最终停在2003年9月1日——大一开学第一天,颜书瑶站在宿舍浴室里看着镜中的自己,而林嘉阳在楼下等待。
「模拟终止」——系统弹出提示框,「关键参数达到临界值:双主体意识觉醒。继续运行可能导致模拟崩溃。」
实验室里一片死寂。助手小心翼翼地问: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他们知道了。58岁的林嘉阳轻声说,知道了这个世界是模拟的,知道了自己只是数据流中的一段代码。
他伸手按下终止键,所有屏幕瞬间变暗。二十年来第一次,实验室里没有无数个颜书瑶在屏幕上注视着他。
教授...您还好吗?助手担忧地问。
林嘉阳没有回答。他走向实验室角落的一个老式保险柜,输入密码(颜书瑶的生日),取出一部已经停产多年的智能手机。屏幕亮起,显示一条未发送的草稿信息:
「书瑶,如果我告诉你,那些伤害你的人是从我大学时的一段代码演变而来的,你会原谅我吗?2023年3月14日,02:17」
他按下删除键,然后关闭了手机。
准备报告给伦理委员会吧。林嘉阳对助手说,就说模拟实验失败,没有找到可行干预方案。
助手点点头离开了。林嘉阳一个人站在黑暗的实验室里,突然感到一阵眩晕。他扶着控制台稳住身体,却无意中碰到了重启键。
主屏幕亮起,显示出一个他从未见过的场景:2023年,38岁的颜书瑶站在浴室里,手机上是网络暴力的消息,浴缸里放满了水。但与之前所有模拟不同的是,这次当林嘉阳敲门时,她没有回应。
「历史偏离度:37%」——系统弹出提示,「新分支时间线生成中...」
林嘉阳屏住呼吸。在所有1022次模拟中,颜书瑶每次都会给林嘉阳开门。这是第一次,她选择了不开。
屏幕上的颜书瑶拿起手机,删除了所有社交媒体账号,然后拨通了一个号码——不是林嘉阳的,而是心理咨询热线。
「时间线稳定性:89%...93%...97%...」
不...林嘉阳颤抖着伸出手,继续显示这条时间线...
但系统自动关闭了,只留下最后一条闪烁的信息:
「最佳干预点:不干预。」
实验室的门再次打开,这次是伦理委员会的负责人带着警卫进来:林教授,我们接到举报称您长期违规运行人格模拟实验。请跟我们走一趟。
林嘉阳没有反抗。他最后看了一眼已经黑屏的控制台,然后主动伸出双手。当警卫给他戴上手铐时,他竟感到一丝解脱。
走出实验室时,一片雪花落在他的鼻尖上。2041年的第一场雪,悄然而至。林嘉阳抬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恍惚间似乎看到两个透明的身影站在云端——40岁的他和38岁的她,手牵着手,终于从那个无尽的循环中解脱了。
原来答案这么简单。58岁的林嘉阳轻声自语,不干预才是最好的干预。
雪越下越大,渐渐掩盖了所有的足迹,就像时间最终会抚平所有的错误与遗憾。而某个刚刚诞生的新时间线里,38岁的颜书瑶正走出心理咨询中心,迎向一个没有林嘉阳、但也没有网络暴力的未来。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