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首页 >> 宋朝的脊梁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朕只想做个昏君大秦有盛世大汉兵王暴君登基横扫九州天才纨绔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隐龙惊唐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摄政王今天又在哄王妃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
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 宋朝的脊梁全文阅读 - 宋朝的脊梁txt下载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00章 风云再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天佑三年,五月,汴梁城。

盛夏的暑气提前降临,笼罩着这座帝国都城。空气黏稠而闷热,蝉鸣声嘶力竭,搅得人心烦意乱。然而,比天气更让人窒息的,是弥漫在皇城司、各部院乃至街头巷尾的一种焦虑与恐慌。北方大旱、流民南下的消息,如同瘟疫般迅速传开,而真正将这种恐慌推向顶点的,是一幅悄然在士林坊间流传开来的画作——《流民迁徙图》。

这幅画不知出自何人之手,笔法却极尽写实之能事。画卷上,龟裂的土地如同老人额头的深纹,枯死的禾苗在风中凄惶。画面的主体是绵延不绝的逃难人群:面黄肌瘦的孩童睁着空洞的大眼,老人拄着拐杖踉跄前行,妇人怀抱婴儿,乳房干瘪,眼神麻木。有人倒毙路旁,野狗逡巡;有人为了一块麸饼,与同类厮打……那种绝望与惨烈,透过纸墨,直刺观者心肺。这画卷,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了刚刚因南巡归来、新政初启而略显浮躁的朝堂脸上。

很快,这幅画便成了某些人手中的利刃。

次日朝会,紫宸殿内,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往日里还算克制的攻讦,今日彻底撕下了面具。

“陛下!”一位御史台的官员率先出班,手持一份奏疏,声音因激动而尖利,“臣近日得见《流民图》,惨状触目惊心,夜不能寐!此等景象,岂是盛世所应有?究其根源,皆因近年来朝廷更张祖制,妄行新政,以致天怒人怨,降此灾殃!此乃上天警示啊,陛下!”

此言一出,如同点燃了火药桶。众多原本就对变法心怀不满的守旧官员,纷纷附和。

“臣附议!《周礼》有云,‘政不节与?使民疾与?’ 如今旱魃为虐,流民千里,正是执政失德之兆!当务之急,应立即罢黜新政,遣使祭天,反省己过,方能上感天心,下安黎民!”

“陛下!陈太初所倡之法,标新立异,背离圣贤之道。其设‘资政院’,架空六部,扰乱祖宗成法;其行‘贷款’之策,与民争利,与王安石之‘青苗钱’何异?昔日熙宁之弊,殷鉴不远!如今灾异频仍,正是此等苛政所致!”

一时间,朝堂之上唾沫横飞,“天怒人怨”、“祖宗之法”、“王安石覆辙”等词语不绝于耳。他们将天灾与人祸强行捆绑,将所有的罪责都归咎于正在推行的新政,归咎于那个远在开德府守孝的秦王陈太初。不少人脸上甚至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仿佛终于抓住了彻底扳倒政敌的绝佳机会。

龙椅上,赵桓面沉如水,手指紧紧抠着扶手上的金龙浮雕。

他心中五味杂陈。流民惨状,他通过密报早已知晓,亦感心痛。但这些官员的攻讦,却让他感到一种熟悉的烦躁与无力。他自然明白,天灾非人力所能完全左右,将旱灾完全归罪于新政,实属牵强。然而,面对这汹汹舆论,他内心深处那根优柔寡断、害怕承担责任的弦又被拨动了。请陈太初出来收拾烂摊子,本是因为旧制确实弊端丛生,且当时面临的经济危机迫在眉睫。可如今,变法刚刚起步,就遇上如此大的“天谴”,是不是真的……步子迈得太快了?是不是真的触怒了上天?

他下意识地想要退缩,想要平息众怒。他甚至觉得,让朝堂吵一吵也好,让陈太初和那些新政派感受一下压力,或许能让他们更谨慎些?至于流民问题……他寄希望于地方官的弹压和即将(他以为)拨下去的赈粮。一种鸵鸟般的心态,让他选择了沉默,任由台下吵作一团。他乐得看到新旧两派互相攻讦,仿佛这样,他就能超然其上,维持一种危险的平衡。

然而,有人却无法超然。

平章政事何栗,作为朝中主持新政的领袖,此刻站在文官班首,脸色铁青,后背的官袍已被冷汗浸湿。他听着那些罔顾事实、别有用心的指责,心中又惊又怒,更多的是一种深沉的无力感。

资政院的运作,确实举步维艰,远未达到陈太初设想的效果。从院里发出的任何一条试图规范行政、清理积弊的章程,到了六部衙门,要么被以“需详加研究”为由无限期拖延,要么被阳奉阴违,扭曲执行。更让他心惊的是,陈太初设计的、通过官方认可的银行为小商户和农户提供低息贷款的举措,本意是激活民间经济,抑制高利贷盘剥,如今却被攻击为“与民争利”,甚至被直接类比为王安石那饱受诟病的“青苗法”!这顶帽子一旦扣实,足以让这项新政万劫不复。

何栗几次想要出列辩驳,但看到龙椅上皇帝那漠然、甚至隐隐有些纵容的神情,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资政院里那些调来的官员,面对如此猛烈的攻击,大多选择了明哲保身,三缄其口。而旧六部的官员,则趁势群起而攻之,引经据典,侃侃而谈“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大道理,将朝堂变成了维护既得利益的战场。

“陛下!” 终于,一位资政院的年轻官员忍不住出列,声音带着颤抖却坚定,“流民之祸,起于天灾,而非新政!当务之急是救灾安民,而非空谈攻讦!资政院所拟救灾条陈,正为应对此等局面,恳请陛下明鉴,速下决断!”

他的声音很快被更大的声浪淹没。“黄口小儿,懂得什么!”“救灾?便是尔等新政,才导致府库空虚,无力赈济!”

何栗闭上眼睛,心中一片冰凉。他知道,指望在这样一场充满偏见的喧闹中理性讨论救灾方案,已是痴人说梦。改革的阻力,远比他想象的更为顽固和强大。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登州、即墨等胶州湾港口。

海风腥咸,吹拂着悄然停泊在此的数十艘硕大海船。这些船只形制与中原帆船迥异,吃水颇深,正是从吕宋、南洋紧急调运粮食物资的船队。船上的水手多是肤色黝黑的南洋华人或土着,纪律严明,沉默地守护着船舱里堆积如山的稻米、薯干。为首的船长,接到了罗五湖或白玉娘的严令:泊岸隐蔽,卸货与否,只听候秦王殿下密令。

码头上,一些本地的粮商探子,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开始蠢蠢欲动,打探着这批“海外来粮”的底细和数量,心中打着囤积居奇、趁火打劫的算盘。他们并不知道,一双冷静的眼睛,正透过遥远的距离,注视着这一切。陈太初在开德府的书房里,地图上胶州湾的位置被重点标记。他在等待,等待朝堂乱局达到顶峰,等待那些贪婪者彻底暴露,等待一个最佳时机,将这批救命的粮食,化作击碎阴谋、稳定大局的雷霆一击。

汴梁朝堂的喧嚣,通过密信,一字不落地呈现在陈太初的案头。

他放下信件,走到窗前,望着北方依旧赤日炎炎的天空,目光幽深。

皇帝的首鼠两端,旧党的疯狂反扑,何栗的独木难支,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这场旱灾,是危机,也是淬火。

他要看看,这赵宋的江山,

经不经得起这场烈火真金的考验。

而他手中的粮,

便是那决定天平倾斜方向的,

最后一颗砝码。

风暴,已然来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御兽:原来她们才是主角?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年代1944:我有空间囤货种田简行诸天我一个道姑,怎么就成了皇后?灭世魔帝港综:暴造金钱帝国,给佳欣送崽不正经宗门之说好的一起无情道呢小马:编写之眷万灵仙族网游:开局大秦,我反手举报玩家武灵圣尊洪荒第一鸦暴躁的爹,温柔的爸,和新生的他重生之凤仪天下:宜修传天下无双影视现实双穿:我的明星女友医圣传巫师追逐着真理坏事都做绝了,你说我流芳百世
经典收藏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窃国小相爷大明:我一定红透半边天的!他改变了法国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黑铁时代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大唐唯一的剑仙寒门小神童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谍战从特工开始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抗战之血怒军团救命,系统要害我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戒爱此妖:蛇王,别咬我辛亥大英雄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
最近更新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隋唐:家兄程咬金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成长之红颜助我大明执政官明末改革这个师爷很科学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黑风寨主成帝路穿越明末争霸大海穿越之乱世明君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大秦帝国:铁血文明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司马老贼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
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 宋朝的脊梁txt下载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 - 宋朝的脊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