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穆生花战死,西北局势骤然重构。
莲花城的硝烟尚未散尽,清军主力尚在清理战场、整肃残部,而原本各自为战的回民武装却已悄然开始新的动向。
李德仓、马圣洁、张满啦等原属穆生花麾下的将领,并未如清廷所料般四散溃逃,反而在暗中聚议,迅速达成共识——继续孤战,唯有死路一条;唯有联合更强的革命力量,方有一线生机。
他们深知,马化龙虽名义上为“教主”,但其心思深沉,重权术而轻义气,对穆生花见死不救,已寒了众将之心。
如今穆帅已死,他们若再唯命是从,终将步其后尘。
于是,他们以“保全回民基业”为名,绕过金积堡的号令系统,秘密遣使奔赴凤翔与汉中。
凤翔城中,张化雨接过密信,眉头微皱。
信中言辞恳切,既表归附之意,又强调“回本一体,共抗清廷”,更提出愿携部编入革命军序列,听从统一指挥。
张化雨深知此事重大,不敢擅专,立即将信件连同自己的分析一并快马加鞭送至革命军总统大元帅傅昊行辕。
与此同时,汉中的崔伟也接到来使,态度如出一辙。
他虽与穆生花无直接统属关系,一个隶属于革命军陈扶昊麾下,一个属于哲派教主马画隆麾下,但同为反清义军,对清军“分而治之、逐个击破”的策略心知肚明。
他亦将信件原封不动呈报中央。
数日后,川东革命军总统大元帅府。
傅昊端坐于帅案之前,手中轻捏着几封来自西北前线的密信,目光沉静如深潭。
他逐一翻阅,最后将几封信并列于案上,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
“回为一体?呵……这是马化龙在给自己找后路呢。”他低声自语,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铁。
身旁参谋长洪兴问道:“大帅何出此言?李德仓等人确已脱离金积堡指挥,主动请降,似非虚情。”
傅昊轻摇折扇,缓道:“你只看表象。李德仓等人虽称‘自作主张’,但如此重大决策,若无金积堡默许,岂敢轻举妄动?马化龙何等人物?他一面拒援穆生花,任其覆灭,一面却暗中放任旧部投奔我军,既可保全实力,又可借我之手牵制清军,更能在将来局势逆转时,留下一条归路——一石三鸟,好一个总大教主!”
“但——这正合我意。”
“甘回将士久经战阵,悍勇善战,尤其擅长山地游击与骑兵突击,战力远胜一般义军。穆生花虽败,但其部下皆是百战余生之士,若能收编,必成劲旅。”
他提笔批阅:“准其所请,纳入革命军序列。赐编第二十五师, 同时,将原属董志原的第八师——马正和部,亦调往凤翔集结。并且与第九师三部合编为第六军,军长一职,由马正和担任。”
洪兴略显惊讶:“马正和虽有才,但是其更注重战略方面,一军主将恐怕”
傅昊一笑:“正因他战略方面强悍,才可用”
他站起身,指向地图:“传令第五军,即日起向秦州、阶州方向推进,同时联络固原、平凉一带残部,建立根据地。目标明确:夺取陇东,打通陕甘通道,为我军日后西进奠定根基。”
他又补充道:“给马化龙回一封信,言辞要诚恳,称‘回派一体,共图大业’,欢迎他派代表来川东(重庆)共商军政。虚位以待,实则观其动向。 若他真有诚意,我自当以礼相待;若他仍心怀两端……那便让他看看,谁才是这西北真正的主人。”
油灯摇曳,映照着傅昊沉静如山的面容。
刚下达完第六军的编组命令,便转身看向军事参谋长洪兴,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陈玉成那边,进攻湖南、湖北的准备,进展如何了?”
洪兴苦笑一声,揉了揉布满血丝的双眼,拿起案上一叠军报:“大帅,大军团作战,岂是说攻就攻?陈军长已率第二、第三军团集结于赣西边境,但……粮草调度尚未完成,前线需粮三十万石,目前只运到六成。后勤兵站还在修筑湘赣道,医疗队也缺医少药,野战医院连麻沸散都供不应求。”
他顿了顿,语气凝重:“更棘手的是,清廷已将鲍超的“霆军”调往岳州,冯子材率“捷胜军”驻防常德,湘江水师也在洞庭湖加强巡逻。 消息确凿,他们就是冲着我们来的,意图死守湖南,不让我军踏入一步。”
傅昊听完,缓缓踱步至巨幅地图前。
手指从四川滑向湖北,再南指湖南,最终停在长沙。
“清庭急了。”傅昊轻声道,语气中却透着一丝冷峻的笑意,“太平军困守天京,西北我军又连克数城,他们两面受敌,唯有死守湖南,才能保住江南财赋重地。调鲍超、冯子材南下,是他们最后的王牌。”
他转身,目光如电:“但你们要记住——鲍超虽勇,性急好杀,霆军残暴失民心;冯子材老成持重,却受制于清廷官场掣肘。这二人,不可不防,却也非不可破。”
洪兴皱眉:“可若强攻,我军虽有火器优势,但湘地山川险阻,水网密布,清军以逸待劳,又有坚城固守。若久攻不下,恐成消耗战。”
傅昊摇头:“不,我们不打消耗战。我们要打的是运动战、破袭战、民心战。”
他指向地图:“传令陈英——暂缓正面强攻,改以小股精锐渗透湘东,袭扰清军粮道,联络会党,发动民变。 尤其要联络湖南的哥老会、天地会余部,让他们在清军后方点火。百姓苦清久矣,只要我们打出‘均田免赋、驱逐鞑虏’的旗号,民心自归。”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而且,我估计,洋人也不会袖手旁观。”
帐中众人皆是一震。
洪兴沉声道:“那我们是否要调整战略?暂缓入湘,先固守西北和川蜀?”
傅昊断然道:“不,反而要加快。 正因洋人将至,我们才必须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拿下湖南,打通长江中游。否则,一旦列强以‘调停’为名介入,革命大业将功亏一篑。”
他提笔写下两道命令:
1.
命陈英即日起发动“湘东破袭战”,以游击牵制主力,同时秘密组建“湖南民众动员委员会”,发动农民起义。
2.
命情报总局全力渗透清廷军机处,务必掌握鲍超、冯子材的作战计划与洋人动向。
最后,他抬头,目光如炬:“告诉陈英——我不需要他立刻攻下长沙,我只需要他让清廷睡不着觉,让洋人看不懂我们的棋。 等他们乱了阵脚,便是我们雷霆一击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