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开学后,学生会也进行了换届选举,刘海峰卸任了财经管理系,学生会文艺部副部长的职务。此时的自己,是无官一身轻。
学校的课,也越来越少,平均一天才一节课,这大三刚开始的生活,着实轻松。
刘海峰也不让自己闲着,学校每周五晚上,都会举办舞会,在学校的广场上,一二百名学生,一起跳舞。播放的舞曲,全是那些劲爆的曲子,有《眉飞色舞》、《兔子舞》、《火花》等。
自己从小,就对跳舞感兴趣,刘海峰很快加入其中,成为每周五晚上,舞会的一员。舞会最前一排,有两三个领舞的,带着这一二百人一起跳舞,刘海峰就站在第二排,跟第一排的学跳舞。
来来回回,就这几首舞曲,就这么几个舞步,很快,他都学会了。
而后,刘海峰便主动,站在第一排,成为了他想成为的人。每周五晚上舞会的领舞中,有了他的身影,再到后来,他成为了舞会的主持人和喊麦人。
“沉浸在我们的音乐中,尽情的释放你的跳舞活力。”
“哈喽各位同学,放开你的身体,跟随音乐摇摆,又是一个难忘的周五,让我们一起在建材学院,燃烧青春。”
刘海峰手持话筒,在人群中喊麦,而后又放下话筒,率领着上百人的男男女女,疯狂的扭动身体。
一时间,刘海峰又成为了学校舞会上,小有名气的人物。财经系女生部,也想办一场舞会,新任部长谢迪,还专门请刘海峰,担任舞会的主持、喊麦、领舞。
除了跳舞外,他也时不时的,去北戴河那边的秦皇岛动物园,做些兼职。赶上周六日,十月一假期,动物园里的游客多,尤其是小孩居多。他就在动物园的游乐场里,一个玩蹦蹦床、小飞侠的商家那,帮着给小孩子们系安全带,维持现场的安全与秩序。一天下来,能挣六十块钱,差不多够自己,一周的生活费了。
刘海峰的qq群,有好几个秦皇岛大学生兼职群。一天,在一个qq群里,有个备注是燕山大学小乔的人,在群里发了消息:北京剧组在秦皇岛拍戏,找6个群众演员,3男3女,一天50块钱,中午管盒饭,有意者私聊。
群众演员?北京的剧组?拍戏?刘海峰觉得好玩,传媒是自己的梦想,跟着剧组拍戏,去当群众演员,这不就是实现,自己的传媒梦想吗?
暂且不说,一天给50块钱,还管一顿盒饭。就是不给钱,不管饭,能当个群演,过过传媒拍戏的瘾,实现一下梦想,咱也去干啊。
联系上燕山大学小乔,到了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刘海峰跟着剧组,拍了一天的戏,这部戏的名字,叫《整垮前男友》。拍摄的地点,在秦皇岛市区的一个酒吧。
酒吧白天不营业,所以剧组才在酒吧里,拍晚上的戏。
刘海峰是群演,扮演坐在酒吧里喝酒的人。没有台词,没有正脸,连个路人甲也算不上。
但一天下来,剧组还是给结算了五十块钱的工资。中午的那顿盒饭,还有鸡腿和红烧肉,刘海峰觉得,这可真是肚子和口袋,还有自己的精神,满载而归。
几天后,燕山大学小乔,又联系了刘海峰,说剧组还有一场戏,在北戴河拍,要八个群众演员,四男四女,问刘海峰能否帮忙找一下。小乔说,还是一天五十块钱。至于你给他们多少钱,那就不管了。另外,你帮忙找群演,不白让你辛苦,给你按照一天六十块钱结算。同样,中午管盒饭。
有钱赚,有戏拍,还有盒饭吃,有抽成拿,这岂不是好事?刘海峰找了几个,学生会的学弟学妹,带着众人,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到了北戴河。
他给其他的群演,按照一天四十块钱结算。一天下来,他赚了一百三十块钱,而且工资立刻结算。
而后,燕山大学小乔,又时不时的,跟刘海峰要群演。刘海峰就带着学校的同学,学弟学妹们,去剧组当群演。一天下来,他本人的群演费,加上每人十块钱的抽成,至少赚一百多,剧组要群演要的多,他就能赚二百多。
秦皇岛是个好地方,城市消费水平低,而且挨着海,有北戴河等适合拍戏的地方。北京的很多剧组,往往就近,选择来秦皇岛拍戏。
几天后,燕山大学小乔,要去上海实习了,便推给了刘海峰一个qq号,告诉刘海峰,这是剧组负责群演的副导演,以后你们直接对接就行。
能直接对接上剧组,刘海峰分外珍惜这个机会。剧组让找群演,要几男几女,什么装扮,什么时候去哪拍,刘海峰都提前安排好,让剧组的副导演很满意。
这部戏在秦皇岛杀青后,副导演又将刘海峰的qq号,推给了另外一些,将要来秦皇岛拍戏的剧组。
本着剧组想要什么样的群演,就给剧组找什么样的群演,自己和群演们,从不迟到,从不打折扣,听从剧组的指挥和安排原则。一来二去,刘海峰在秦皇岛的群演圈,算是混开了。一连接了三个剧组,找群演的活。几乎每周,他都会带着五六个,甚至十来个的同学们,去剧组里当群演。
他最初是一个群演,后来又当了群演的头,再后来,又当起了特约群演。什么是特约群演?就是有镜头,有台词的群演。而且一天的片酬,也高于普通的群演,按照一天一百块钱结算。
有个剧组来秦皇岛,拍一部叫做《幸福如此简单》的剧。女主角是韩雪,男主角是张睿,刘海峰作为群演,跟韩雪还对了一场戏。
自己那个心心念念的传媒梦想,这算是实现了吗?暂且不说,算不算实现,但自己却着实,过了一把拍戏的瘾,还见到了真金白银。他现在每周,跟着剧组拍戏找群演,一周下来,就能赚个三四百块钱。
他不光是赚到了钱,还结交了几个,在剧组里干剧务的朋友。例如负责举话筒、抬机器、铺轨道的尹志斌,还有制片人春哥等。他们都是常年,混迹在北京剧组圈里的人,刘海峰跟他们,打听了许多北京的事,例如北京的影视圈,北京的传媒圈,还跟他们加了qq和微信好友,也算是成为了朋友。
刘海峰又冒出一个想法,要不等自己毕了业,到了北京,就一边学音乐,一边跟着剧组拍戏。拍电视剧也是传媒,也是实现传媒梦想。哪怕自己跟着导演,当个助理,当个拎包的,也能学到不少的本事。
做剧务的尹志斌,经常在剧组休息的空档间,跟刘海峰聊天。他知道刘海峰是大学生,很羡慕他们这种,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活。不像是自己,别说是大学,连初中都没上完,就出来打工。跟着各种各样的剧组,天南海北的到处去拍戏,自己一直干最底层的剧务杂活。刘海峰的身上,有尹志斌渴望却没有的东西。
刘海峰也很喜欢和尹志斌聊天,觉得他能每天跟着剧组,走南闯北,让自己很是羡慕。尹志斌身上,有刘海峰渴望却没有的东西。
刘海峰给尹志斌,讲大学里的事。尹志斌给刘海峰,讲剧组里的事,俩人渐渐的成为了好朋友。剧组杀青的时候,尹志斌对刘海峰说:要是有一天,你真打算去北京,到了北京,一定要给我发消息。只要我在北京,我就请你吃饭。
刘海峰记住这句话了。半年以后,他真的去了北京,真的给尹志斌发了消息,尹志斌也真的在北京。在北京后海的一家烧烤店,他们喝酒,吃肉,回忆过往,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