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骗了康熙大汉兵王中华第四帝国一品妖后末日进化初唐小卒大明寒士我成了二周目BOSS大唐再起开局官府送老婆,我娘子竟是女帝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26章 岂惧征途多险阻,长风万里梦昭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卷首语

《大吴会要·肃贪录》载:大吴新政三载,江南初沐惠风,河工渐兴,农桑方旺。秋七月,工科给事中程昱衔命巡阅江南水渠,携工科主事陶芷亲赴太湖流域,踏遍松江、常州十七处堤岸,核工程、查工饷,于苏州府漕运官署账册中,窥得惊天弊案。

漕运总督陈言,自新政元年接掌漕运以来,暗结苏常豪强与盐商,借河工修缮之名,克扣下拨银二十万两——半为砖石款,半为工匠饷;更私吞去年苏常涝灾朝廷拨发的赈灾粮万石,转售于粮商牟利。程昱遣人密查其私宅,于后院银杏树下掘出地窖,内藏赃银折合五十万两,约抵江南布政使司三月正税之额,金砖码砌如墙,绸缎裹银堆若丘,皆为民脂国帑。

奏疏八百里加急入都,萧桓于紫宸殿御案前览之,掷疏于地,龙颜震怒。时内阁阁老周伯衡、尚书令楚崇澜侍立侧畔,帝拍御案怒斥:“魏进忠伏诛未久,余毒竟蚀及漕运中枢!此等饕餮之徒,食民脂、噬国帑,若不严惩,新政何存?百姓何依?”

即日颁下明诏:命刑部尚书郑衡、左都御史虞谦、大理寺卿卫诵三法司会审,务穷其党羽、追缴全赃;另命玄夜卫指挥使陆冰率缇骑即刻南下,锁拿陈言及其亲随,不得走漏一人。诏末严谕内阁:“牵头六部,十日之内拟就反腐新规,补律法之漏、堵财赋之隙,务使‘贪腐者无隙可乘,清廉者有章可依’。”

此诏既出,朝野震动。缇骑扬鞭南下之日,江南百姓聚于驿道两侧,争传“陛下要斩贪腐蛀虫”,而一场涤荡吏治、固稳新政的肃贪风暴,亦自此席卷大吴疆域。

志存高远

海阔云涛逐浪高,凭鱼纵跃领风骚。

天涯浩渺晴空碧,任鸟翱翔展俊髦。

心向九霄凌壮志,身如鹏鹄破重霄。

岂惧征途多险阻,长风万里梦昭昭。

秋晨的紫宸殿,气氛比寒潭更冷。程昱的弹劾奏疏摊在御案中央,上面“克扣河工银二十万两”“私吞赈灾粮万石”的字句,被萧桓用朱笔圈得鲜红,墨迹几乎要透纸背。阶下百官垂首而立,连呼吸都放得极轻,唯有殿角铜漏滴答,像是在细数贪腐的罪证。

“陈言任漕运总督三年,朕念他曾随蒙傲平叛,委以重任,”萧桓的声音打破死寂,带着压抑的怒火,“可他倒好,江澈在江南累死累活修水渠,他在背后挖墙脚;李董在苏州劝农桑,他却把赈灾粮当私产卖!这样的蛀虫,与魏进忠何异?”

左都御史虞谦出列,铁面如霜:“陛下,臣已命都察院暗查半月,陈言不仅克扣河工银,还与江南盐商勾结,私设‘漕运附加费’,每船抽银五十两,三年累计贪墨逾五十万两。其府邸后院挖有地窖,赃银堆积如山,连家仆都穿绫罗绸缎。”

尚书令楚崇澜上前一步,沉声道:“漕运乃江南命脉,河工银关乎民生,陈言此举,不仅贪墨国帑,更动摇新政根基。如今江南百姓刚见起色,若不严办,恐寒了民心,也负了谢公当年治水护民的心血。”

萧桓猛地拍案,朱笔掷在奏疏上:“传朕旨意!即刻将陈言革职拿问,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会审,彻查其党羽,赃款尽数追缴,用于江南水渠修缮!另外,命内阁牵头,六部配合,十日之内,拟出完善反腐的章程,朕要让天下官员知道,新政之下,贪腐者必无葬身之地!”

刑部大牢的铁门“哐当”关上,陈言被铁链锁在石柱上,昔日风光的漕运总督,如今面色灰败,官袍上还沾着被搜捕时蹭的泥污。审讯堂内,刑部尚书郑衡端坐主位,左侧是虞谦,右侧是大理寺卿卫诵,三法司主官齐至,足见此案分量。

“陈大人,这是从你府邸地窖搜出的赃银清单,”郑衡将一本账册推到陈言面前,“五十万两赃银,每一笔的去向都写得清清楚楚,有盐商的行贿记录,有地方官的分赃签字,你还有何话可说?”

陈言眼珠乱转,试图狡辩:“陛下曾赐我良田百亩,这些银钱是租税所得,并非贪墨!”话音刚落,虞谦便冷笑一声,命人呈上一叠书信:“这是你写给盐商的密信,里面写着‘漕运费再加一成,河工银可扣三成’,还有你与江西按察使江涛的旧部勾结的证据,你还要抵赖吗?”

卫诵翻开另一份卷宗,语气严肃:“江南水渠第三段堤岸,因你克扣银钱,用了劣等石料,上月秋雨冲垮三丈,淹没良田二十亩,百姓流离失所。这是受灾农户的证词,还有江澈的工程核查奏报,铁证如山,你纵有百口,也难辩其罪。”

陈言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瘫坐在地,哭声道:“臣一时糊涂!是魏党余孽引诱臣,说‘新政虽严,贪腐难查’,臣才……”郑衡打断他:“魏党已灭,你却甘当新的蛀虫,今日的下场,是你咎由自取!”三法司当即议定,将陈言罪证整理成册,呈请萧桓定夺。

陈言的供词,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江南贪腐的黑箱。萧桓下旨“凡与陈言勾结者,无论官职高低,一律严查”,都察院副都御史钟铭亲赴江南,与浙江布政使秦仲、按察使顾彦联手,展开一场“清污行动”。

“秦大人,这是陈言供出的苏州府通判王怀安,”钟铭将供词递给秦仲,“他帮陈言倒卖赈灾粮,从中分赃五万两,如今还在伪造账目,试图掩盖。”秦仲面色凝重,当即命人封锁苏州府衙:“新政推行,最忌地方官与奸佞勾结,此人若不除,江南百姓难安。”

顾彦带着按察使司的人,直奔江南盐场,将与陈言勾结的盐商一网打尽。“这些盐商垄断盐价,每斤盐比市价高两文,百姓苦不堪言,”顾彦查抄盐商家产时,发现竟有不少魏党遗留的盐铁经营权凭证,“原来他们是借着新政的幌子,延续魏党的贪腐老路。”

江澈正在修缮冲垮的堤岸,听闻陈言案审结,感慨道:“谢公当年说‘治水先治人,人不清则水难安’,如今总算应验了。”他将工程剩余的银钱登记造册,交给前来督查的户科给事中钱溥:“请钱大人核查,每一笔都要用在刀刃上,绝不能再出纰漏。”

短短十日,江南便查处涉案官员十七人,盐商九家,追缴赃银三十万两。当钟铭将清污结果奏报京城时,萧桓正在翻看谢渊的《民生策》,看到“惩贪腐以安民心”的字句,提笔批注:“今日江南清污,方不负谢公遗志。”

内阁议事厅内,杨璞(内阁阁老,精研律法)将修订后的《大吴律》草案摊在案上,周围围坐着周伯衡、徐英等阁老。“陈言案暴露出律法的疏漏,”杨璞指着草案,“旧律对‘漕运贪腐’‘工程克扣’量刑过轻,且没有明确的监察细则,此次修订,新增了六条重罪条款。”

“你看这一条,”杨璞指向其中一款,“‘凡主管漕运、河工、赈灾等民生要务者,贪腐银钱满万两,斩立决;满五千两,流放三千里,永不叙用’,这样才能形成震慑。”周伯衡点头:“还要加上‘连坐制’,若下属贪腐,上官失察者,降三级调用,这样才能倒逼官员互相监督。”

徐英(总管财政)补充道:“光有律法不够,还要有财政监管。我建议在户部设‘廉政司’,专门核查民生工程、军饷、赈灾等大额款项的流向,实行‘款到即核、完工再查’的双重审计,从源头杜绝贪腐。”

薛沐宸(中书省左侍郎)负责草拟相关诏令,他将律法条款与财政监管措施结合,拟定出《反腐五事诏》:“一曰重刑惩贪,二曰设司监财,三曰上官连坐,四曰百姓举报有奖,五曰新官廉政培训。”这样既有惩戒,又有预防,还有激励。

杨璞将修订后的《大吴律》与《反腐五事诏》一并呈给萧桓,萧桓阅后,在诏书上批下“准奏”二字:“律法是治国之纲,此次修订,要让百官人手一册,日日研读,知敬畏,存戒惧。”

吏部衙署内,沈敬之正在主持涉案官员的任免会议,案上摆着江南十七名涉案官员的名单,有通判、知县,还有两名知府。“陈言案是警钟,”沈敬之敲了敲名单,“这些官员,有的是靠裙带关系上位,有的是考核时弄虚作假,如今卷入贪腐,证明选官时的品行考察还不够严。”

温庭玉(吏部左侍郎)上前道:“沈公,我们已重新修订选官‘三考标准’,在‘实绩考’‘资历考’之外,新增‘品行考’,由都察院协同考核,若有贪腐前科或品行不端者,一律不得录用。”他递上一份新的考核表,上面明确写着“廉政承诺”“财产申报”等栏目。

陆文渊(吏部右侍郎)负责举荐替补官员,他将一份名单放在沈敬之面前:“这些人都是寒门出身,有实干实绩,比如江宁知县李默,在任三年,清廉自守,百姓称他‘李青天’,可补苏州府通判之缺。”沈敬之翻看李默的政绩册,看到“拒收礼金百次”“兴修水利二十处”的记录,满意地点头。

吏科给事中赵毅前来督查,他建议道:“沈公,不如设立‘廉政档案’,每位官员的廉政情况都记录在案,作为升迁贬谪的重要依据。若有官员清廉政绩突出,可优先提拔,形成‘以廉为荣’的风气。”

沈敬之采纳了赵毅的建议,当即命人制定《官员廉政档案管理办法》。“谢公当年说‘选官当选廉吏,廉吏安则百姓安’,”沈敬之望着窗外的晴空,“我们不仅要查处贪腐,更要选拔清廉之士,让吏治清明,才是对新政最好的守护。”

户部衙署内,算盘声噼啪作响,徐英正带着周霖(户部尚书)、王砚(户部郎中)核查全国的财政账目。陈言案暴露出的财政漏洞,让这位总管财政的阁老忧心忡忡:“漕运银、河工银、赈灾银,每一笔都是民生钱,却成了贪腐者的肥肉,必须从账目上堵死漏洞。”

“徐公,我们发现旧账的问题在于‘账实不符’,”周霖指着一本漕运账册,“账面写着‘河工银足额发放’,实际却被克扣三成,而且没有明细台账,很难核查。”王砚补充道:“我建议推行‘三联账册制’,户部存一份,主管部门存一份,地方监察部门存一份,三方对账,缺一不可。”

徐英当即拍板:“就按王砚说的办!另外,在‘盐课分户管理法’的基础上,新增‘漕运银分段核算’,每一段漕运的银钱收支,都由当地布政使和按察使共同签字确认,户部每月派专人核查。”他拿起朱笔,在新的财政制度上写下“账清、款明、人廉”六个字。

秦焕(户部左侍郎)负责赋税征管,他提出:“各地赋税征收后,要在三日内上缴国库,严禁地方官‘存银留用’,若有延迟,由户科给事中督查问责。”钱溥(户科给事中)立刻响应:“我们会每月巡查地方赋税情况,发现截留者,即刻弹劾。”

当第一批“三联账册”下发到江南时,秦仲(浙江布政使)感慨道:“有了这账册,每一笔钱都有据可查,想贪都难。”徐英得知后,欣慰地说:“财政是新政的根基,根基稳了,江山才能稳,这才是对陛下和百姓最好的交代。”

江南水渠的工地上,冯衍(工部尚书)正带着程昱(工科给事中)、卢浚(工部右侍郎)检查堤岸的修缮情况。陈言克扣河工银导致堤岸垮塌的教训,让这位务实的工部尚书格外严格,他用马鞭敲了敲新砌的堤岸:“这石料要比旧料厚三寸,砂浆要加糯米汁,必须达到‘百年不垮’的标准。”

“冯公,我们制定了《工程质量标准》,”卢浚递上一本手册,“里面详细规定了石料、木材、砂浆的规格,还有工匠的考勤制度和质量追责制,若出现质量问题,不仅工匠要受罚,监工和主管官员也要连坐。”

程昱拿着工程账册,逐一核对:“这是河工银的发放记录,每一笔都有工匠的签字,而且实行‘完工再结’,预留三成银钱,待一年后工程无问题再发放,这样能倒逼工匠保证质量。”江澈补充道:“我还在工地设了‘质量举报箱’,工匠若发现偷工减料,可匿名举报,查实后有奖。”

冯衍走到一处正在施工的水闸前,看到工匠们正在按谢渊当年的图纸施工,不禁感慨:“谢公当年治水,用的都是真材实料,如今我们推行新政,更要继承他的务实精神。工程质量是良心活,贪墨工程银,就是害人性命。”

当江南水渠全线修缮完毕时,冯衍请萧桓为水闸题字,萧桓写下“利民固堤”四个大字。站在水闸前,看着清澈的河水灌溉农田,冯衍对身边的官员说:“这水闸不仅是治水的工程,更是反腐的见证,要让后人知道,大吴的工程,容不得半点贪腐。”

都察院的监察御史们分成十组,奔赴全国各地,这是虞谦推行的“巡回监察制”。赵毅(吏科给事中)带着两名御史,来到河南,督查当地的选官情况,刚到河南布政使司,就看到柳恒(河南布政使)正在张贴新的廉政标语。

“赵大人,我们已按陛下的旨意,设立了‘廉政举报点’,”柳恒引着赵毅查看,“百姓可匿名举报官员贪腐,由按察使司直接受理,绕过地方官,避免被打压报复。”赵毅翻看举报记录,看到一条“县丞收受粮商礼金”的举报,当即命人核查。

孙越(兵科给事中)则奔赴西北,督查军饷发放情况。在烽火台的军营里,他看到军饷都足额发放到士兵手中,而且有详细的签字记录。赵烈(西北参将)道:“如今军饷由兵部和户部共同发放,都察院每月督查,再也没人敢克扣,士兵们打仗的劲头都足了。”

叶恒(礼科给事中)负责科举监察,他在江南科举考场外设立了“舞弊举报箱”,并派御史全程监考。“陈言案提醒我们,科举也可能成为贪腐的温床,”叶恒说,“必须保证科考公平,让寒门士子有出路,才能杜绝‘买官卖官’的歪风。”

当十组监察御史回京复命时,虞谦看着厚厚的监察报告,欣慰地说:“六科给事中是朝廷的‘眼睛’,都察院是‘利剑’,只有眼睛亮、利剑利,才能织密反腐天网,让贪腐者无处遁形。”萧桓得知后,下旨嘉奖监察官员,称他们为“新政的守护者”。

翰林院的书房里,沈修(翰林院编修)正在编纂《廉政集》,这本书收录了谢渊的廉政言论、历代廉吏的事迹,还有陈言贪腐案的警示案例。“新官入职前,必须研读此书,通过廉政考核才能上任,”沈修对前来取书的吏部主事宋禾说。

在新官培训课堂上,沈修亲自授课,他指着《廉政集》中的谢渊遗像:“谢公当年为了阻止魏党贪腐,不惜以身犯险,最终蒙冤而死。如今新政给了我们清明的朝堂,你们若贪腐,不仅对不起陛下,更对不起谢公这样的忠良。”

一名新上任的江南知县站起来提问:“沈大人,若遇到上级施压,要求我们配合贪腐,该如何应对?”沈修拿出萧桓的《反腐五事诏》:“陛下有旨,‘凡拒贪腐者,朝廷撑腰;凡从贪腐者,严惩不贷’,你们只需坚守本心,朝廷就是你们的后盾。”

培训结束后,新官们集体宣誓:“不贪一针一线,不徇一私一情,以廉为本,以民为念,效忠陛下,守护新政。”沈修看着他们坚定的眼神,想起了父亲当年对谢渊的敬仰,感慨道:“谢公的忠直,终于有了传承,这才是《廉政集》最大的意义。”

当《廉政集》在全国官员中流传开来时,不少老臣都赞不绝口。沈敬之翻看着这本书,对沈修说:“你做了一件大好事,廉政不仅要靠律法,更要靠风气,这本书,就是要在百官心中种下‘廉’的种子。”

紫宸殿的朝会上,萧桓看着阶下的百官,他们身着整齐的官袍,神色肃穆,与陈言案曝光时的惶恐截然不同。“陈言案虽是丑闻,却也让我们看清了反腐的漏洞,”萧桓的声音沉稳有力,“如今律法已补,制度已全,接下来,就要看你们的行动了。”

楚崇澜出列奏报:“陛下,《反腐五事诏》已推行一月,全国查处贪腐官员三十余人,追缴赃银八十万两,民生工程的银钱发放率达到百分之百,百姓的怨言少了,称颂新政的多了。”

沈敬之接着道:“吏部已选拔清廉官员二十余人,补充到江南、西北等地,新官们研读《廉政集》后,皆能坚守本心,其中李默(苏州府通判)上任一月,便拒收礼金十余次,百姓称他‘小谢公’。”

萧桓满意地点头,他拿起御案上的《廉政集》,对百官说:“谢渊当年说‘吏治清明,则天下太平’,朕当年未能听他之言,致其蒙冤。如今,朕要以陈言案为戒,以谢公遗志为纲,让大吴的朝堂,再也没有贪腐的容身之地。”

他顿了顿,提高声音:“自今日起,每年秋八月,定为‘廉政月’,百官要自查自纠,都察院要全面督查,若有贪腐者,无论身份高低,一律严惩!朕要让‘廉’字,成为大吴官员的立身之本,成为新政的根基!”

苏州的集市上,百姓们围着看官府张贴的《反腐成效榜》,上面写着“陈言伏诛,赃银用于修缮水渠”“苏州府通判李默清廉自守,拒收礼金”等消息,人群中不时传出欢呼声。一位老农感慨道:“当年谢大人在时,也是这样的好官,如今陛下严惩贪腐,又有了好官,我们的日子有盼头了。”

李董(苏州知府)正在主持“农桑丰收节”,台上摆放着新收的麦种和玉米,这些都是谢渊当年引来的种子,如今在新政的扶持下,产量一年比一年高。“这丰收,离不开陛下的反腐新政,”李董对百姓说,“贪官被除,银钱用在正处,水渠修好了,麦种改良了,我们的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

江南的“惠民药局”里,方明(太医院院判)正在给百姓诊病,药局的药材都是用追缴的赃银购买的,价格比以前低了一半。“陛下说‘百姓的健康,是江山的根本’,”方明一边给老人开药,一边说,“如今贪腐少了,朝廷的钱都用在了百姓身上,这才是真正的新政。”

西北的烽火台上,蒙傲和赵烈正在巡查,戍卒们正在开垦的屯田里收割小麦,脸上满是笑容。“军饷足额,粮草充足,我们守边关更有底气了,”赵烈望着远处的戈壁,“这都是反腐带来的好处,贪腐者吸的是军血,严惩贪腐,就是为边关将士撑腰。”

当江南的百姓自发为李默、秦仲等清廉官员立“德政碑”的消息传到京城时,萧桓正在御花园散步,看到碑刻的拓片,上面写着“廉吏安邦,民心所向”,他欣慰地对身边的太监说:“这才是朕想要的新政,不是靠帝王的权威,而是靠百官的清廉和百姓的拥护。”

片尾

陈言贪腐案的审结,成为大吴新政的转折点。萧桓以该案为契机,推动的律法修订、制度完善、风气整治,如一套组合拳,彻底打痛了贪腐者,也筑牢了反腐的防线。《大吴律》新增的贪腐条款,让“不敢贪”成为共识;“三联账册制”“巡回监察制”等制度,让“不能贪”成为现实;《廉政集》的流传和清廉官员的提拔,让“不想贪”成为风气。

楚崇澜统筹的行政体系中,贪腐的漏洞被一一堵死;沈敬之主导的选官制度里,清廉成为核心标准;徐英主管的财政领域,每一笔钱都有据可查;冯衍负责的工程现场,质量成为铁律。三法司的协同办案,让司法公正得到保障;六科给事中的监察,让贪腐行为无处遁形。江南的水渠潺潺流淌,载着清廉的成果;西北的烽火台巍然矗立,守着反腐的初心。

百姓的口碑,成为最好的褒奖。苏州的“德政碑”上,刻着李默、秦仲的名字,也刻着萧桓的反腐功绩;西北的屯田地里,戍卒们传唱的歌谣,赞美着清廉的朝堂;江南的农桑学堂里,孩子们背诵的《廉政集》,传承着忠直的精神。谢渊的遗志,在反腐新政中得到践行;大吴的江山,在清风正气中愈发稳固。

卷尾

亥时,阅《廉政集》毕,谢渊的遗像在烛火下若隐若现,其“贪腐者,国之贼也”的批注,字字如针,刺醒朕当年的糊涂。陈言伏诛那日,朕在养心殿静坐半日,不是快意,而是警醒——魏党之祸,源于贪腐;陈言之恶,亦源于贪腐。若不能根除贪腐,新政再盛,也终会败于蛀虫之手。

寅时,拟《廉政月诏》,提笔时,想起江南百姓送来的“廉吏万民伞”,伞面上绣着的“清风满朝”四字,比任何珍宝都珍贵。朕当年误信魏党,致谢公蒙冤;如今严惩陈言,完善制度,既是赎罪,更是守土。百姓要的不是帝王的誓言,而是实实在在的清廉,是能吃饱穿暖的日子,是不受贪腐欺压的安宁。

卯时,接徐英奏报,国库已存银千万两,皆为盐课、漕运等正道收入,无一分贪腐之银。朕命人将其中一百万两,用于修缮谢公家乡的祠堂——非为祭奠,而是为立碑,碑上刻“忠直为镜,清廉为纲”,让后世官员皆知,忠良不可负,贪腐不可为。

史官言,朕之反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朕阅之,提笔批注:非朕之功,乃律法之功,百官之功,百姓之功。律法如堤,挡住贪腐之水;百官如桩,筑牢新政之基;百姓如土,养育清廉之风。朕唯做一事,便是挥锤定堤,扶桩固基,护土安邦。

手记末页,压着一枚新铸的“廉政令牌”,令牌正面刻“肃贪”,背面刻“为民”。朕将此令牌赐给虞谦,命其“持此令牌,可查百官,可纠贪腐”。烛火跳落,映在令牌上,光芒如江南水渠的清流,如西北烽火的微光,照亮大吴的前路,也照亮朕作为帝王的初心——不负忠良,不负百姓,不负江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和22岁美女老总鬼市玄医传人七零找个队长老公,生活甜蜜蜜女配一摆烂,运气好没边长生异闻全能魔法师名门隐婚:傅先生,娇妻宠上瘾!打穿诸天无敌手霸业长歌:我以霸业系统铸帝途凤临天下:摄政王的宠妃天下无双坏事都做绝了,你说我流芳百世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温宁厉北琛许逸是什么小说炼仙神鼎灭世魔帝网游之青城剑仙网游:开局大秦,我反手举报玩家重生年代好年华仕途重任
经典收藏天幕放映:在二战前,放二战历史世子无双崛起美洲1620我主明疆锦衣黑明东汉问鼎窃国小相爷让你从军,你竟成了异姓王?考古学家在秦朝甲申天变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大汉奸臣重生南朝别问,我科举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扶一把大秦
最近更新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穿越当死侍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洪武:医圣朱橚1621,不一样的大明箭神三少爷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大秦帝国:铁血文明废物太子,开局召唤妲己离之星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玉佩乾坤:锦衣卫的现代逆袭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