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不算完。看着已经奄奄一息的绵氏君王,金冥命人把他的手指甲和脚趾甲都拔下来,然后再砍下手和脚……
最后再开膛破肚,挖出心肝肺下酒。
在金冥的酷刑之下,绵氏君王被活活折磨致死了。金冥就是要给别人看看,与我作对是没有好下场的!
金冥用手指着绵君的尸体对文武大臣说道:“这就是与我作对,背叛我的下场。与我离心离德之人,都会不得好死的!”
朝堂之上是鸦雀无声,在金冥的淫威之下,众大臣是连大气都不敢出。他们生怕得罪了金冥,横尸街头,家破人亡!
金冥吁了口气,似笑非笑的问道:“众爱卿,你们可知道绵氏是否有同党?或者和他交好之人?”
众人纷纷摇头,或者低头不语。没有人愿意蹚浑水,生怕惹祸上身。如果说错了一句话,恐怕性命不保。即使侥幸未死,也会被扒一层皮的。
金冥叹息道:“即使你们不愿意说,朕也是知道的。你们都是朕的心腹之人,言者无罪,朕不会把你们怎么样的?说来听听也无妨……”
金冥见众大臣无人接话,只好自己说出一个人的名字来。就等于自说自话了。“众爱卿,你们觉得侯殳氏如何呀?”
金冥口中的侯殳氏,恰好就是与绵氏交好之人。这可是路人皆知的,只是人们不愿意说出口而已。既然金冥说出来了,自然有人随声附和。在金冥的身边,多的是一些奸佞小人,搬弄是非之辈。
其中有人说道:“侯殳氏和绵氏穿一条裤子,一个鼻孔出气,只是他的实力比绵氏要强大,不好对付呀?”
“怕什么呀?”金冥拍着胸脯胸有成竹的说道:“不就是侯殳氏吗?朕还是有办法对付的。俗话说遇强则强,遇弱活擒,咱们可以请君入瓮,关门打狗……”
有人问道:“不知如何请君入瓮,关门打狗?”
金冥笑而不语,讳莫如深的说道:“这还不简单吗?侯殳氏与朕情同手足,举报绵氏有功,朕要封赏和宴请侯殳氏,如何?”
大臣们自然不敢反对,他们心知肚明是金冥在信口雌黄,胡说八道,满嘴跑火车。金冥放出话来,为的就是让侯殳氏上钩,打消他的顾虑,使他放松警惕。金冥摆的这是鸿门宴啊!请客封赏是假,诱杀是真。
人嘴两张皮,怎么说都有理。
自古以来是伴君如伴虎啊!只要君王嘴一歪歪,就会有人人头落地。侯殳氏大难临头了,尚且不知,可悲可叹啊!
侯殳氏应邀前来参加金冥的宴会。毫不防备的侯殳氏这是带着几个亲信和少许人马就来了,想不到就酒席宴上,伏兵尽出,把已经微醺的侯殳氏斩杀了。
本来有人奉劝过侯殳氏,让他不要铤而走险,那人说金冥没安好心?可是侯殳氏根本听不进去,才落得如此下场!
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侯殳氏后悔晚矣。不但他自己被斩杀了,带来的人一个不剩,就连国也被灭了,可谓是家破人亡啊!
金冥诱杀了侯殳氏,引得诸侯国的不满,他们纷纷背叛顾氏,只是不敢明目张胆的与之对抗,只是巧妙周旋。金冥自恃兵强马壮,不以为意,他根本不把那些小诸侯国放在眼里和心上。
商侯的大夫湟里且本来是西方人,他听说了此事想要前去探查个究竟。商侯命三子仲壬陪同湟里且一同前往。
湟里且和仲壬到了西方顾氏,游走于诸侯国之间一年有余。他们遍布西方各国,阐明商国立场,讲述商侯之仁政,人们是心悦诚服,众志成城。民心所向,归心似箭呐!
在此期间,金冥又以虐刑杀了本国的大夫正岊。
金冥杀了正岊,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啊!因为正岊在顾氏有着极高的威望,可以说是德高望重,元老级的人物,自然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只是人们敢怒不敢言,金冥嗜杀成性,瞪眼睛可就杀人!
金冥虽然杀了正岊,但是并没有把他满门抄斩。因为他也是心存忌惮,害怕众叛亲离。因为正岊的势力很大,盘根错节,总不能把人都杀光了?如果国里没有人了,那金冥不成光杆司令了吗?
正岊的儿子正宝和父亲同朝为官,也是忠良之士。正宝为父亲喊冤,求告无门,被金冥赶出了大殿。
如果换做别人,金冥肯定是杀之而后快。但是正宝,金冥还是心有余悸的。如果不安一个罪名,当然不能乱杀的。
由于金冥刚刚杀了正岊,已经激起了民愤,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和与满朝文武的紧张的关系,他只能暂时放他一马,待时机成熟一并铲除。
金冥动了杀心,正宝当然是心知肚明。为了自保,正宝准备投奔商国。正宝知道湟里且和仲壬来到了顾氏,所以正宝秘密联系上了他们,准备投奔商侯。
湟里且和仲壬得知正宝等人的来意,满心欢喜。他们开始着手准备把正宝以及家人安全护送到商国。
为了以防万一,他们不能走漏风声。并且商侯派大圣人伊尹和太丁王子还有太甲前来接应正宝,以确保万无一失。
虽然他们的行动没有走漏风声,护送被金冥的密探给察觉到了。幸好湟里且等人做了充分的准备,更有大圣人伊尹和太丁王子等人的保驾护航,所以才确保正宝安然无事,来到了商国。
那些追兵听说了大圣人伊尹的大名,没有人敢造次。其实他们也痛恨金冥,所以就网开一面,放他们离开了。
如果真打起来,他们肯定不是伊尹他们的对手。
自从正宝来到了商国,西方的诸侯与顾氏的臣民日思夜想,都有归汤之意。只要商侯振臂一呼,肯定是一呼百应!
接下来是南方常氏为霸。
南方息国常氏君王常于兄弟三人。二弟常驺,三弟常猱。常于助桀王为恶之时,常驺曾经劝谏兄长说道:“何为助桀王?”
常于回答道:“不得已而为之。”
常驺说道:“桀王为恶,助之必然遗臭万年。即使不得已,也要好自为之!”
常于不置可否模棱两可的说道:“为兄我也是身不由己啊!我也是有苦衷的……”
常于知道二弟常驺乃贤良之辈,准备把王位传给二弟常驺。只是他们的三弟常猱觊觎王位已久,并且是邪恶之人,满肚子坏水。常驺即位不久,常猱就准备弑君篡位。常猱势力强大,盘根错节,朝堂上下都是他的人。
常驺想要铲除常猱根本不可能,他是处处掣肘,万不得已只能奔逃。常驺无处可去,只能投奔商侯。
他们的母亲是一个贤妻良母,明辨是非之人。只是因为她替二儿子说话,就被三儿子给赶出了王宫,扔到了荒郊野外,不让回宫。
其母没有办法,无法脱身。只能暂时居住在荒山之中,隐姓埋名,了此残生。她不过问世事,与世无争,眼不见心不烦,也落得个逍遥自在!
常猱好货好淫,穷奢极欲。自从常猱登上王位之后,他是效仿桀王,广集金玉珠宝为床室拟桀王之夜台,日夜集合年轻貌美的女子百余人宽衣解带淫乱宫闱。美女争风吃醋,狂笑一堂,名为“杂乐堂”。
“杂乐堂”里的女人可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的。一个个都是貌似天仙,细皮嫩肉,肤白貌美大长腿。她们年轻漂亮,风情万种,百媚千娇,风华绝代!这里的女人都是人间尤物啊!
又有一宫四方无门,但有一穴,注暖酒于中,中间是一个大窖,常猱与妖人狎客娈童嫰女数十人解衣入穴入窖,沐浴于酒中。
他们一面饮酒,一面淫荡,美其名曰:“醴泉宫”。
常猱极力效仿桀王,把这里建成了第二个长夜宫,“醴泉宫”好比酒池,只是没有肉林。但是奢侈程度丝毫不亚于长夜宫。
常猱醉酒之后,经常以杀人取乐。在这里杀人只是游戏。常猱胡作非为,为非作歹,经常草菅人命,祸害百姓。或者干脆就不理朝政,沉湎于酒色之中。
“杂乐堂”和“醴泉宫”就是他的栖身之地。
他沉浸在醉酒的安乐窝和温柔乡中不能自拔,根本不理朝政和国事。常猱把国事交给了陶思嘉和柴经两个人。
说起这陶思嘉和柴经两个人,他们和常猱比起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两个也是好货好色之徒。他们贪财好色,强取豪夺,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他们夺人妻女,老百姓是无处伸冤。本来常猱也是经常夺人妻女,看来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呀!
国中有豪士叫临天道。天道妻子因为貌美如花天生丽质而被常猱夺去,据为己有。临天道盛怒之下,准备进宫刺杀常猱,可是苦于找不到机会,无法下手。
常猱知道临天道的厉害,派人暗中监视。时刻提防着。临天道知道有密探跟踪和监视自己,所以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等待时机。
临天道知道凭着自己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与常猱相抗衡,所以他准备去投奔豕韦冀,让豕韦氏帮忙铲除常猱,夺回妻子,报仇雪恨!可是豕韦冀与常猱同流合污,乃一丘之貉,根本对临天道不理不睬……
非但如此,豕韦氏还不愿意收留他,让他坐冷板凳,吃闭门羹!
如果不是因为临天道是名人,豕韦氏早就把他送回老家了。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吧?名人在啥时候都吃香,都有人给面子……
无奈之下,临天道准备投奔商国和商侯。
临天道来到了商国,受到了商侯天乙的热情款待。并且临天道还见到了常驺,常驺对三弟的做法虽然不满意,也是没有办法,无可奈何,只能是痛心疾首,深表遗憾!只是常驺想要复辟,那也是难上加难!
众人对常驺和临天道的遭遇也是唏嘘不已!
息国常氏的王宫,成了藏污纳垢的地方。陶思嘉和柴经二人独揽大权,祸害忠良,致使民怨沸腾。常猱只知享乐,胡作非为,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也是置之不理!
临天道的夫人被常猱抢去霸占了,这可是夺妻之恨呀!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可是不共戴天的!临天道心里憋了一股气,想要报复常猱,解救出自己的妻子小枣,如果万不得已,那就把常猱刺杀了……
还有陶思嘉和柴经,他们为虎作伥也是该死!天杀的!
临天道说出来自己的想法,商侯、伊尹和莱朱等人都是大吃一惊!他们奉劝临天道不要鲁莽,更不要意气用事。凡事要从长计议,放长线钓大鱼。该忍耐就要忍耐,不能操之过急,事缓则圆,欲速则不达啊!
寿常和常驺等人也是这个想法。别看常驺和常猱是亲兄弟,可是他们已经兄弟反目,没有了兄弟之情。
一母生九子,孩子子不一样呢。
临天道虽然在口头上答应了说不去寻仇,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可不是这么想的,夜晚临他的咽不下这口气!
士可忍孰不可忍啊!
小枣对于临天道来说至关重要。他们夫妻之间感情深厚,举案齐眉,相濡以沫。他们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啊!少年夫妻老来伴,夫妻还是原配的好啊!半路夫妻肯定不一样,各揣各的心眼……
可是现如今,小枣成为了常猱的嫔妃了,变成了枣美人。
常猱最宠幸的还是桃美人和杏美人,至于枣美人,只能屈居第三。
一般一般,只排第三。
不过第三已经很不错啦!很多人对于枣美人的得宠也是羡慕妒忌恨啊!女人的妒忌心如同尖刀,杀人不见血!
陶思嘉和柴经二人也是经常来到“杂乐堂”和“醴泉宫”享乐,因为他们是常猱身边的红人,宠臣。
陶思嘉眉开眼笑的问常猱,“大王鲜桃好吃吗?红枣好吃吗?山杏好吃吗?不知道大王喜欢吃什么?大王——”
常猱当然明白陶思嘉在说什么,只是不置可否,他把目光投向了柴经。柴经是个聪明人,他笑眯眯地说道:“大王喜欢吃水果,自然应该通吃的,每一样都要品尝的,各有各的味道,应该女人一个味……”
常猱点了点头说:“说得好!的确不错!一个女人一个味!开始单论起水果来,还是鲜桃比较好吃,然后是红枣,大红枣!至于山杏嘛!熟透了还好,如果熟不透,会又酸又涩的,不如酸酸甜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