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张泓光

首页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医妃在上:鬼帝请小心三界长生传春闺密事系统让我多财多艺都市修真邪帝寻幽探异实录重生90影后妻都市风云乔梁殿下,妾身很低调!一家之主之农家女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张泓光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全文阅读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txt下载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399章 深秋呕不停,岐大夫巧断肝火用寒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入秋后的第三个礼拜,一场连阴雨刚过,空气里带着一股子浸骨的凉。青溪县老城区的岐仁堂刚开门半个钟头,药香还没来得及在穿堂风里散开,门口就“吱呀”一声停下辆黑色SUV,车门一打开,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抱着个脸色煞白的女人慌慌张张冲进来,后头还跟着个拎着大包小包的保姆,嘴里不停念叨:“这可怎么办哟,从昨天晚上吐到现在,水都喝不进一口……”

男人是县里做建材生意的周老板,怀里的是他妻子林晓梅。岐仁堂的老主顾都知道,林晓梅是出了名的“娇小姐”——打小在城里长大,父母宠着,嫁人后周老板更是把她当宝贝,吃穿用度都是顶好的,就是脾气娇纵,一点不顺心就爱较真,前两年还因为跟邻居拌了句嘴,气得住了半个月院。

“岐大夫,您快救救她!”周老板把林晓梅轻轻放在诊堂的躺椅上,声音都带着颤。躺椅上的林晓梅眼窝深陷,嘴唇干得起皮,刚喘匀两口气,突然捂着胸口“哇”一声干呕起来,可胃里早就空了,只吐出些酸水,呕完身子一软,差点从躺椅上滑下来。

岐大夫刚给前一个老人诊完脉,见状赶紧放下手里的脉枕走过来。他今年五十出头,头发梳得整齐,手指关节因为常年抓药、诊脉,带着些薄茧,眼神却亮得很。他先让保姆拿块温毛巾给林晓梅擦了擦嘴角,又俯身轻轻按住她的手腕,指尖搭在寸关尺上。

这一搭脉,岐大夫的眉头轻轻皱了起来。林晓梅的脉跳得又乱又快,像串没系好的珠子,“突突”地往指尖上撞,是典型的“脉促而数”。他又抬眼打量林晓梅:她闭着眼,眉头拧成个疙瘩,时不时烦躁地动一下手指,嘴里嘟囔着“难受”,可问她哪里难受,她又摇摇头说不上来,只一个劲往凉处蹭——保姆刚把搭在她身上的薄毯往上拉了拉,她就不耐烦地甩开了。

“什么时候开始吐的?之前有过这毛病没?”岐大夫问周老板。

周老板搓着手,急急忙忙回话:“昨天下午开始的,一开始就吐了两口饭,我以为是吃坏了肚子,让保姆给她煮了点小米粥,结果刚喝两口就全吐了。晚上更厉害,连喝口水都吐,半夜我叫了社区医院的医生来,给开了点止吐的药粉,冲了水喂进去,没到五分钟就吐得干干净净。”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她这毛病不是头一回了,前两年就总说胸胁那块疼,偶尔也吐,之前请的医生给开点温胃的药,吃两天就好了,可这次怎么这么厉害……”

正说着,门口又进来两个人,是县里医院中医科的李医生和张医生——周老板早上急得团团转,把能想到的医生都请了个遍。两人一进来就凑到躺椅边,李医生先搭了脉,又翻了翻林晓梅的眼皮,叹了口气:“周老板,这情况确实棘手。她现在连药都进不去,胃气已经虚得厉害,再这么吐下去,怕是要伤了元气。依我看,不如先试试独参汤,用老山参炖水,少量多次喂,先把元气托住,不然真要虚脱了。”

张医生也点点头:“李兄说得对。现在都快立冬了,天这么凉,她这呕吐看着像是胃寒——胃寒则胃气上逆,才会吃啥吐啥。独参汤补而不燥,先把正气提起来,后续再用温胃和中的药调,应该能缓过来。”

周老板一听,赶紧转头看向岐大夫:“岐大夫,您看这法子可行不?我现在就让人去买老山参!”

岐大夫没急着应声,他又走到林晓梅身边,蹲下来轻声问:“晓梅,你这会儿心里头,有没有特别想喝点什么?比如温水,或者别的?”

林晓梅迷迷糊糊睁开眼,听到“喝什么”三个字,喉结动了动,声音细得像蚊子叫:“想……想喝凉的……冰的也行……”

这话一出,李医生先皱了眉:“可不敢!她现在胃里虚得很,喝凉水不是雪上加霜?寒气一入胃,呕吐更得加重!”

周老板也赶紧摆手:“晓梅,不能喝凉的,听话,等会儿给你炖参汤……”

“等等。”岐大夫抬手拦住周老板,又问林晓梅,“是真的想喝凉水?喝了能舒服点?”

林晓梅用力点了点头,眼里难得透出点光亮:“嗯……昨天晚上就想喝,保姆说凉,不给我倒……”

岐大夫转头对保姆说:“你去里屋冰箱拿瓶矿泉水,不用加热,直接倒半杯来。”

“岐大夫!”李医生急了,“这深秋时节,又是呕吐的症,哪能给喝凉水?《伤寒论》里都说‘胃寒者,饮热则舒’,您这不是反着来吗?”

岐大夫没回头,只轻声说:“先试试。她现在连药都吐,要是凉水能进得去,反倒是个信号。”

保姆犹豫着去了里屋,很快端来半杯凉水。周老板看着林晓梅接过杯子,手都在抖,生怕她刚喝进去就吐。可没想到,林晓梅抿了一小口凉水,眉头竟慢慢舒展开了,接着又喝了几口,半杯水下肚,不仅没吐,还轻轻舒了口气:“舒服点了……还有吗?”

这下连李医生都愣住了。周老板更是又惊又喜:“哎?不吐了!晓梅,你真不吐了?”

岐大夫让保姆再倒一杯凉水,看着林晓梅喝完,才转身对众人说:“她这不是胃寒,是胃火。”

“胃火?”张医生皱着眉,“可现在是深秋,她也没发烧,怎么会有胃火?再说,胃火呕吐一般会伴着口臭、牙龈肿,她也没这些症状啊。”

岐大夫走到诊桌后坐下,指了指桌上的脉案纸,慢慢说:“咱们先看她的脉——脉促而数,这是热象;再看她的神情,烦躁不安,却又说不出具体哪里难受,这是‘热扰心神’;刚才问她想喝什么,她偏要凉水,这叫‘喜冷恶热’,是内热的明证。《黄帝内经·至真要大论》里说‘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她这呕吐是‘胃气上逆’,但根源不是寒,是火——火性上炎,把胃气顶得往上走,所以吃啥吐啥;刚才喝了凉水,火气被稍稍压制,胃气暂时平顺,自然就不吐了。”

李医生还是不解:“可她没大热、大渴的症状,要是胃火盛,不该是口干舌燥、想喝大碗水吗?”

“这就是她的特殊之处。”岐大夫拿起笔,在脉案上写了“肝火犯胃”四个字,“你们还记得周老板说,她前两年就总胸胁疼、偶尔呕吐吗?胸胁是肝经循行的地方,她平时脾气娇纵,爱较真,一不顺心就容易气闷——气郁久了就生肝火。肝属木,胃属土,木能克土,肝火一旺,就会‘横逆犯胃’,把胃火也引起来了。她这火不是‘阳明实热’那种烧得旺的火,是肝火牵连出来的‘郁热’,所以没有大热、大汗,只觉得烦躁、想喝凉的,胸胁还隐隐作痛——这都是肝火没散的信号。”

周老板听得连连点头:“对!她前几天还跟我闹脾气呢,说我忘了她生日,气鼓鼓地在家待了两天,饭都没好好吃。”

“这就对了。”岐大夫点点头,“气郁生肝火,肝火犯胃,胃气上逆,才吐得这么厉害。之前的医生给她用温胃的药能好,是因为那时候肝火没这么旺,温药能暂时和胃,但没去根;这次气郁得重,肝火烧得旺,再用温药,岂不是火上浇油?刚才要是真用了独参汤,人参性温,反而会把郁热困住,到时候更难办。”

李医生和张医生对视一眼,都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李医生叹道:“岐大夫,还是您看得细。我只想着深秋用温药,没注意她‘喜冷’这个细节,差点误了事儿。”

岐大夫笑了笑,拿起笔开方子:“她现在最要紧的是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把肝火和胃火先降下去,胃气才能顺过来。我给她开个方子,用知母、石斛、木通、石膏这几味药。”

他一边写,一边解释:“《神农本草经》里说,知母‘主消渴热中’,能清胃热、润胃燥;石斛‘主伤中,除痹,下气’,既能生津止渴,又能和胃;木通能通利三焦,把肝火引下去;石膏‘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清胃火最是对症,这几味都是寒凉药,正好能浇灭她这股郁热。”

张医生凑过来看方子:“这方子都是凉药,会不会伤了她的正气?毕竟吐了这么久,身子虚。”

“不会。”岐大夫放下笔,“她的虚是‘吐伤胃气’,不是‘虚寒’。现在郁热不除,胃气就一直逆着,就算补也补不进去。先清热,把胃气顺过来,能吃东西了,正气自然就慢慢恢复了。这方子药量不用大,煮成两碗,分四次喂,每次少喝点,别让她再吐出来。”

周老板赶紧接过方子,让保姆去抓药。岐仁堂的药工都是老手,抓药、泡药、煎药一气呵成,不到半个钟头,一碗棕褐色的药汁就端了出来,还冒着淡淡的草药香。

保姆用小勺舀了一点药汁,试探着喂给林晓梅。这次林晓梅没吐,小口小口地喝着,一碗药分了三次才喝完。喝完没多久,她就靠在躺椅上睡着了,眉头也舒展了不少,呼吸也平稳了。

“她这是累着了,让她睡会儿。”岐大夫给她盖了块薄毯,又对周老板说,“等她醒了,要是不吐,就给她喝两口温凉的米汤,别多喂,先让胃适应着。下午再把剩下的药按刚才的法子喂了,要是还不吐,明天再来调方子。”

周老板连连应着,守在躺椅边,大气都不敢出。李医生和张医生也没走,就在诊堂的椅子上坐着,时不时看一眼林晓梅——他们心里也惦记着,这寒凉药到底能不能管用。

一睡就是两个多钟头。等林晓梅醒过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偏西,透过岐仁堂的木窗棂,在地上洒下细碎的光。她睁开眼,第一句话不是说难受,而是问:“我饿了……有米汤吗?”

周老板又惊又喜,赶紧让保姆去煮米汤。不多时,一碗温凉的米汤端过来,林晓梅喝了小半碗,没吐,还咂咂嘴说:“有点甜。”

这下众人都松了口气。李医生对着岐大夫拱了拱手:“岐大夫,服了!要不是您细究她‘想喝凉水’这个细节,我们怕是真要走了弯路。”

岐大夫笑着摆摆手:“治病哪能只看季节、看常规?《金匮要略》里说‘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脉和证对得上,才能辨准病机。她这病,看着是胃的事儿,根子在肝,要是只盯着胃寒治,自然没用。”

当天下午,林晓梅又喝了一次药,还是没吐,傍晚的时候,居然能吃小半碗烂面条了。周老板悬着的心彻底放下,第二天一早就带着林晓梅来岐仁堂复诊。

这次诊脉,林晓梅的脉已经不那么促数了,虽然还是偏弱,但比之前平稳了不少。她脸上也有了点血色,说话也有力气了:“岐大夫,昨天晚上睡得可香了,没吐,就是早上起来有点口干。”

岐大夫点点头:“郁热已经消得差不多了,就是吐得久了,胃阴有点亏。这次不用寒凉药了,给你换个滋阴轻清的方子,慢慢调。”

他重新开了方子,用沙参、麦冬、玉竹、陈皮、茯苓——沙参和麦冬滋阴养胃,玉竹生津,陈皮和茯苓理气和胃,都是些平和的药。“这方子煮成汤,一天喝两次,连着喝五天。平时别吃辛辣、油腻的,也别老生气,肝火不旺,胃自然就舒服了。”

林晓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您放心,我以后不跟人较真了,气出病来太难受了。”

周老板在一旁打趣:“她这次可是真记住了,昨天跟我保证,以后每天都喝您说的米汤,不喝那些甜腻的奶茶了。”

岐大夫也笑了:“奶茶性偏温,又甜腻,容易碍胃,少喝些好。你这脾气,说到底是肝气容易郁,平时可以泡点菊花茶喝,疏肝理气,比吃药强。”

接下来的几天,林晓梅按时喝药,饮食也清淡,胸胁疼的毛病没了,呕吐更是彻底好了。第五天来复诊的时候,她已经跟平时没两样,穿着一身浅粉色的外套,气色红润,还跟岐仁堂的药工聊起了家常。

周老板特意给岐仁堂送了块“妙手回春”的牌匾,挂在诊堂的正墙上。后来青溪县的中医圈子里,常有人说起这事儿——深秋呕吐,人人都想着用温药,偏岐大夫从一杯凉水里看出了肝火,用寒凉药治好了病,这就是辨证施治的道理:病无定法,唯辨是真。

岐仁堂的药香,依旧在老城区的巷子里飘着,来来往往的患者里,总有像林晓梅这样的人,带着急病来,抱着安心走。岐大夫常说,中医看病,就像解绳子,得先看清绳结在哪,才能顺着纹路解开——而那些藏在“常规”背后的细节,往往就是解开绳结的关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名剑英雄传修仙女配没出路?我靠种田求长生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我和22岁美女老总寻情仙使重生之征战三国独尊星河明镜暗不治鬼市玄医传人仙界第一赘婿小说全文免费阅读修仙伏魔记坏事都做绝了,你说我流芳百世邪凰狂妃:魔尊,蚀骨绝宠!重生年代好年华凤临天下:摄政王的宠妃清末:新秩序我的殡葬灵异生涯征天战途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求生:从破草屋开始抵御天灾
经典收藏团宠三宝爹地坏透了蚀骨婚情:前夫,请止步雹泉镇黑道快穿女神的代价天选外卖员,被白富美碰瓷的日子潇洒离婚后,她藏起孕肚成首富!大国中医仙尘路漫漫重生华娱2000年,一专封神八零后少林方丈打卡十年灵气复苏终于开启了小市场凰妃逆天下震惊,异世界我来去自如落难千金宝贝有我在腹黑竹马:小青梅,吃不够!我在万界变成光修真到异世林域守绑定慈母系统后,我摆烂了
最近更新佞娇狂龙战枭汴京手作娘市井娇厨锦鲤崽崽穿六零,捡来爹娘宠上天守寡后,我逼疯了满朝文武去种田被换命格后,玄门大佬杀疯了七零:娇气包大小姐随军闹翻天绑定预知梦,我靠演戏救偏执对头桃花劫春深囚宦拒绝SSS级天赋被封杀,我成唯一真神被抄家流放,飒爽嫡女在边关盖大楼!流水不长东回京认亲被嫌,听劝换爹后成团宠凤隐锦杀民国恶女求生游戏苟分日常灵事录小孩哥别闹!国家都快压不住了大人,入赘了!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张泓光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txt下载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最新章节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