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透镜”处的遭遇,如同在寂静的深海中瞥见了掠食者惨白的利齿。方舟的潜航变得更加小心翼翼,每一次利用“摇篮”脉动窗口的移动,都伴随着对周围规则环境更高精度的污染扫描。那潜伏的、阴冷的规则残余,如同散布在洁净水域中的油污,虽未形成大规模侵袭,却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们所处的险境。
“污染痕迹呈现点状分布,主要依附于‘摇篮脐带’区域的几个大型规则节点。”洛兰的光影在舰桥上汇报着分析结果,数据流勾勒出一幅令人不安的星图,上面标记着数个散发着微弱污染信号的红点,“它们似乎在利用这些节点的复杂规则结构作为掩护和能量源,处于一种低功耗的‘休眠’状态,只有在感知到特定规则扰动时才会被激活。”
“它们在守卫通往‘起源点’的路径。”焚塔的声音透过精神链接传来,带着烬火般的灼热,“或者说,在筛选……只有能避开它们,或者能抵抗它们同化的‘变量’,才有资格靠近核心。”
沈流石默然。这更像是一场针对性的考验,来自那未知的污染源。它们不仅侵蚀了“观测者”,还在“摇篮”系统的外围布下了暗哨。
“规避所有已知污染节点,重新规划航线。”沈流石指令道,“我们的目标是‘起源点’,不必要的冲突能免则免。”
方舟如同经验丰富的探洞者,在布满钟乳石和暗河的洞穴中迂回穿行,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散发着不祥气息的“污染陷阱”。航程因此被拉长,但对安全的苛求是此刻的第一要务。
随着不断深入,“脐带”区域的规则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和致密。前方,那层包裹着“起源点”的“秩序屏障”在感知中愈发清晰。它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而是一堵横亘于意识感知中的、无限高、无限厚、由无数流淌的规则符文构成的巨墙。其散发出的威压,让即便是混沌星云也感到了沉重的压力。
“屏障结构完整度极高,未发现明显薄弱点或后门。”洛兰的扫描结果不容乐观,“其能量层级与规则复杂度,远超我们现有任何已知技术能够强行突破的极限。常规意义上的‘潜入’……可能性为零。”
无法潜入,难道要强攻?那无异于以卵击石,瞬间就会引来“摇篮”系统最激烈的免疫反应,以及可能被惊醒的、更强大的污染存在。
沈流石凝视着那无形的规则巨墙,眉头紧锁。质检员的本能告诉他,任何系统,哪怕是看似完美无缺的自动化系统,也必然存在其设计逻辑和交互接口。找到它,理解它,才能与之对话,甚至……影响它。
他再次将心神沉入混沌星云,不再试图去“对抗”或“分析”那屏障本身,而是去细细体会它那宏大而古老的“韵律”。他回忆着从“初始设计图”中解析出的那些基础规则符号,尝试着将它们与眼前屏障上流淌的符文进行比对、呼应。
渐渐地,他捕捉到了一种极其微妙的谐震。
这屏障并非死物,它也在随着“摇篮”系统的心跳而微微“呼吸”。这种呼吸的韵律,与“初始设计图”中描述的某些基础能量循环模式,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中成型。
“我们不突破它,”沈流石睁开眼,眼中闪烁着悟性的光芒,“我们……与它‘共鸣’。”
“共鸣?”洛兰和焚塔都投来疑问的意念。
“就像拥有一把复杂锁具的设计蓝图,我们不需要暴力拆解,只需要按照正确的顺序和频率,去‘敲击’锁芯内的弹子。”沈流石解释道,“这屏障是‘摇篮’系统的一部分,它遵循着系统最底层的规则逻辑。而我们手中的‘初始设计图’,正是这套逻辑的说明书。”
他看向洛兰:“我需要你计算出屏障‘呼吸’韵律中最核心的七十二个规则波动节点,及其精确的相位关系。”
他又看向焚塔:“当我开始‘敲击’时,需要你的烬火之力,不是作为破坏性能量,而是作为最稳定、最纯粹的‘规则基准音’,确保我的每一次‘敲击’都精准无误,不容丝毫偏差。”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且冒险的操作。他们要在“摇篮”系统的眼皮子底下,模拟其最底层的规则特征,与它的屏障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一旦某个“音符”错误,轻则引发警报,重则可能导致规则反噬,或者……惊动那些潜伏的污染。
没有更好的选择。
洛兰全力运算,焚塔凝练力量。沈流石则屏息凝神,将自身混沌星云的波动调整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绝对的“纯净”与“稳定”状态,剔除所有属于他个人特质的“杂音”,只保留最贴近“摇篮”底层逻辑的那部分规则特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洛兰标记出了七十二个关键节点,并计算出了最佳的“敲击”序列和时机。
“准备……”沈流石的意念如同拉直的线。
方舟悬浮在秩序屏障之前,渺小得如同尘埃。沈流石抬起手,指尖并未凝聚能量,而是牵引着自身调整好的规则波动,混合着焚塔提供的、那一道极致稳定的“基准音”。
第一次“敲击”,落在第一个节点上,时机与屏障的一次微弱“吸气”完美同步。
没有反应。
第二次“敲击”,落在第三个节点,与一次“舒张”共振。
依旧平静。
第三次,第五次,第八次……
沈流石的心神完全沉浸在这场无声的演奏中。每一次“敲击”都精准到毫巅,与屏障自身的韵律水乳交融。他仿佛不是在对抗一堵墙,而是在与一个沉睡的古老意识进行着最基础的交流,诉说着来自“设计者”的、被遗忘的问候。
当第七十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敲击”,落在那象征着规则循环闭合的最终节点,并与屏障一次深沉的“吐纳”完全重合时——
奇迹发生了。
那面坚不可摧、无限广阔的秩序屏障,在方舟正前方的位置,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荡漾开了一圈柔和的、银白色的涟漪。涟漪中心,规则符文缓缓旋转、重组,形成了一个仅容方舟通过的、短暂存在的 光之门扉!
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没有能量爆发的冲击。门扉之后,是一片无法用肉眼观测,但在规则感知中无比清晰的、更加深邃、更加根源的规则空间!
他们成功了!没有强行突破,没有触发警报,而是用“正确”的“密钥”,打开了通往“起源点”的最后一道门!
“通道稳定,持续时间预计二十七秒。”洛兰快速汇报。
“走!”
方舟引擎发出最低沉的嗡鸣,推动舰体,如同游鱼般,悄无声息地滑入了那扇由规则共鸣开启的光之门扉。
在舰尾彻底没入门内的瞬间,那银白色的涟漪缓缓平复,秩序屏障恢复原状,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
门外,是“摇篮脐带”的绝对秩序与潜伏的杀机。
门内,是“起源点”的终极奥秘与未知的挑战。
审计员,已手持“设计蓝图”,踏入了最终审计对象的核心机房。真正的溯源之战,此刻才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