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驶离“源点”的过程,比进入时多了几分顺畅,却并非全然轻松。那条由平衡规则铺就的归途,如同一条初生的血管,虽然连接起了“源点”与“摇篮”的主体,但其本身依旧脆弱,需要沈流石持续以“归途密钥”的力量进行疏导与稳固。
航行在归途通道中,景象与来时那条绝对秩序的甬道截然不同。这里不再是纯粹的秩序之光,而是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平衡之美。银色的秩序脉络与灰色的混沌气息如同dNA双螺旋般交织缠绕,时而秩序占据上风,通道壁变得清晰规整;时而混沌略占优势,通道边缘便泛起如梦似幻的、不断演化的规则星云。净化微光与烬火的余韵如同点缀其间的星辰,赋予这片通道勃勃生机。
这是一种健康的、充满可能性的“活”的规则结构,与“织网者”那条僵化的秩序甬道形成鲜明对比。
“通道稳定性依赖‘归途密钥’持续输出维持,”洛兰监测着数据,眼中带着惊叹,“但与之相对的,我们对沿途规则环境的感知和影响力大大增强。这更像是一条……活着的脐带。”
焚塔感受着通道内那既熟悉(秩序)又亲近(混沌)的气息,烬火恢复的速度明显加快。“这路走着舒坦!感觉老子的火在这里都能烧得更旺些!”
沈流石一边维持着通道,一边将感知沿着这条新生的规则脉络向外延伸。他“看”到了“摇篮”正在发生的细微变化:
遥远的、曾被“虚无之噬”侵蚀过的边缘区域,那绝对的死寂似乎停止了扩张,甚至在某些节点,出现了极其微弱的规则“析出”现象,如同结痂的伤口边缘长出了新肉。
规则迷宫中,那些原本狂暴的攻击性规则造物,攻击性明显减弱,部分甚至开始本能地向着迷宫核心——“织网者”所在的方向汇聚,仿佛受到了某种召唤。
而在他们的大本营“回响之地”,变化更为显着。那片净土的范围正在自主地、缓慢而坚定地向外扩张,其边缘的规则壁垒更加凝实,内部孕育的规则光影现象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甚至隐隐有简单的规则生命雏形开始凝聚。
这一切,都源于“源点”第六铭文的修复与“归途密钥”的诞生所带来的、弥漫整个“摇篮”的平衡涟漪。
然而,在这片复苏的景象之下,沈流石也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不和谐的暗流。
那潜藏的、冰冷的恶意并未因暂时的退却而消失。它变得更加隐蔽,更加狡猾。沈流石能感觉到,在那些规则修复最为薄弱的区域,在那些历史污染最为深重的角落,一丝丝极其隐晦的“虚无”之力,正如同地下潜流般重新开始汇聚、渗透。它们不再像之前那样张牙舞爪地正面侵蚀,而是试图从规则结构的内部进行腐蚀、分化,制造新的“失衡”。
尤其是在那条被部分修复的、关于“归途”的第四条铭文所对应的规则网络上,沈流石察觉到了数处极其隐晦的“阻塞”与“扭曲”。那潜藏的污染源,似乎正在试图干扰甚至篡改“归途”机制的运行基础!
“它没有离开,只是改变了策略。”沈流石将感知到的危险信号分享给同伴,神色凝重,“它在试图瓦解我们刚刚建立的平衡,目标直指‘归途’本身。”
洛兰立刻调动算力,聚焦于沈流石指出的那几个异常节点:“检测到高维规则层面的信息伪装与逻辑陷阱。污染源在利用‘摇篮’历史中积累的规则伤痕与认知偏差作为掩护,进行定向破坏。清除难度……极大。”
“妈的,这鬼东西属蟑螂的吗?怎么都弄不死!”焚塔骂了一句,眼神却更加凶狠,“那就跟它耗到底!看是它拆得快,还是咱们修得快!”
沈流石点了点头。这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他们修复一点,污染源就试图破坏一点。最终的胜负,取决于谁能更快地掌握更多的“摇篮”权限,谁能更有效地调动更多的力量。
“加快速度返回‘回响之地’。”沈流石催动“归途密钥”,方舟在平衡通道中骤然加速,“那里是我们的根基,也是我们整合力量、对抗虚无的最佳平台。我们需要将‘归途’的权能更深地烙印在‘摇篮’的规则之中,让更多的存续单元响应我们,共同编织一张足以覆盖整个‘摇篮’的……净化与平衡之网。”
方舟化作一道流光,在交织着秩序与混沌的归途通道中疾驰。
身后,是刚刚唤醒生机却依旧暗流涌动的“源点”;前方,是等待着他们去巩固、去扩张、去连接的希望之地——“回响之地”。
审计员们的归途,并非战争的结束,而是将战场从规则的源头,铺陈到了整个浩瀚而残破的“摇篮”宇宙。每一处规则的修复,每一次意识的唤醒,都是射向那终极虚无的一颗子弹。
归途的涟漪已然荡开,而虚无的暗涌也在悄然汇聚。这场关乎宇宙存续的宏大审计,进入了最艰巨、也最波澜壮阔的……全面修复阶段。